APP下载

苦杏仁的炮制历史沿革考据

2022-08-09鞠建峰张德珂

药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历史沿革药典中药饮片

鞠建峰,张德珂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苦杏仁来源于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armeniaca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runussibiricaL.)、东北杏[Prunus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runusarmeniacaL.)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苦杏仁、燀苦杏仁和炒苦杏仁3种饮片炮制品[1]。苦杏仁味苦性微温,功效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多用于外感咳喘,肠燥便秘;苦杏仁燀去皮后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其作用与苦杏仁基本一致;炒制后性温,功效温肺散寒,常用于肺寒咳嗽、久患肺喘及润肠通便[2]。

历代医书古籍记载苦杏仁的炮制方法主要有清炒、麸炒、面炒、焙制、蒸法、药汁制、煨制、酒制、盐制、制霜等[2-3]。近代以来,苦杏仁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燀法、炒法、蒸法、制霜等,苦杏仁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炮制方面的研究也经历了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

1 苦杏仁古代炮制历史沿革

苦杏仁入药时间非常悠久,始见载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名为“杏核仁”,文中描述为“杏核仁,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呜,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生川谷”[4]。《神农本草经》中没有记载苦杏仁的炮制方法,后世各种医书古籍中逐渐增加,其历史沿革见表1。

表1 苦杏仁炮制历史沿革

苦杏仁的炮制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净制、切制、炮制3种。

苦杏仁的净制方法多为去皮尖,《金匮要略方论》一书提到:“去皮、尖”[5],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记载:“以沸汤浸少时,去皮膜,去尖”[6],以后唐至清代均有去皮尖的要求,多为汤浸或汤泡后去皮的方法[13-15,23],与现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记载的燀法一致,亦有炒去皮尖[14,24-25]的方法;《本草纲目》中记载可根据不同的药用作用不去皮尖用:“治风寒肺病,药中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发散也”[15],《本草备要》中也记载:“发散连皮、尖研”[27]。

苦杏仁的切制方法多为“研”,如《圣济总录》:“去皮尖双仁,研”[10],《景岳全书》:“去皮尖,研如泥”[16],《本经逢原》:“研如泥用”[23]等;亦有“劈”“捣”“锉”的方法,如《雷公炮炙论》记载:“擘作两片”[6],《外科精义》:“锉或研”[14],《备急千金要方》:“捣”[7],以便于制备丸散及制成饮片方便临床应用。

苦杏仁炮制方法多为“炒”或“熬”,元代王好古曰:“方言熬者,即今之炒也”[24]。苦杏仁炒法自汉代起历代均有记载,是其炮制沿革中最重要的方法,汉代《金匮要略》为“去皮尖,炒”[5];唐代多为“熬”,如 “去皮尖双仁,熬”[9];《圣济总录》中有“炒黄”[10],亦有炒炭的方法,如“熬杏人五合,令黑”[7],“去皮熬令赤”[8],“取仁去皮熬令赤”[11],“炒令赤黑”[18]、“炒焦”[18];另有烧法,如“烧令黑”[9],“烧令烟尽”[11];《外科精义》中还记载煎法:“木炭火上煎杏仁焦色”[14]。

辅料炒有麸炒、面炒[16]、砂炒[12]等,其中多为麸炒的方法,如唐代《外台秘要方》:“麸炒黄”[26],还有“去皮尖双仁麸炒”[10],“去皮、尖,麸炒”[12],“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3],“汤浸去皮尖,麸炒黄”[20],“麸炒,去皮尖用”[24]。

唐代始有蒸苦杏仁的记载,《千金翼方》中记载:“先捣杏仁如脂,布袋盛,蒸熟绞取脂”“绢袋裹饭底蒸之,热绞取脂”[9],《证类本草》也有“以杏仁碎之,蒸令溜细研”[11]的记载;《圣济总录》中记载煨法和制霜法:“以面裹,于煻灰火中炮热,去面,研杏仁压取油”、“去皮尖炒令黄黑捣为末,用纸三两重裹压去油,有换纸油尽令如粉白”[10];此外还有药汁制[6]、童便制[11,17,21]、盐炙[22]、酒炙[22]等方法。

2 苦杏仁在历版药典的炮制沿革

苦杏仁自《中国药典》1953年版收载至今,但在《中国药典》1953年版中并未记载苦杏仁的炮制方法。《中国药典》1963年版收载苦杏仁和炒苦杏仁,苦杏仁,只是去除杂质,并未捣碎,炒苦杏仁为先燀后炒的方法,即先投入沸水中去皮干燥,后置锅内清炒[28];《中国药典》1977年版只收载苦杏仁,方法为除去杂质,用时捣碎[29],一直沿用至今;《中国药典》1985年版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均收载苦杏仁、燀苦杏仁、炒苦杏仁3中炮制品规[1,30-36]。燀苦杏仁的方法为将苦杏仁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易搓去时,捞出,放入冷水中,除去种皮,晒干,炒苦杏仁的原料为燀苦杏仁,照清炒法炒至黄色[1]。同时燀苦杏仁、炒苦杏仁也成为现今市售苦杏仁的主要品种[37]。

3 苦杏仁在各地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的炮制工艺

通过查阅国内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苦杏仁的炮制品主要是苦杏仁、燀苦杏仁、炒苦杏仁和苦杏仁霜,另有少数收载苦杏仁饼、苦杏仁泥、蒸苦杏仁、麸炒苦杏仁、蜜苦杏仁、带皮苦杏仁、苦杏仁皮等(见表2)。苦杏仁、燀苦杏仁和炒苦杏仁是最常见的3种炮制品,也是目前常见的市售品种。

表2 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的苦杏仁炮制品规

经过对苦杏仁的炮制工艺进行整理,发现各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苦杏仁、燀苦杏仁、炒苦杏仁炮制方法基本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致;苦杏仁霜多为加热后压榨去油[40,44,71,76,80]或用草纸包裹后曝晒,反复换纸吸去油分[68];蒸苦杏仁的方法为置适宜容器内大流量蒸汽蒸约30 min[47,53];蜜苦杏仁有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沸,倒入燀苦杏仁炒[55]和将炼蜜加入净燀苦杏仁拌匀,闷透后炒[73]两种方法;麸炒苦杏仁的方法为取燀苦杏仁,照麸炒法炒至黄色[55]。有部分旧版炮制规范中的炮制方法及名称略有不同,如“去皮杏仁”为清水浸泡去皮的方法[48];“光杏仁”[50]“去皮苦杏仁”[49]及“焯苦杏仁”[44],实为燀苦杏仁;炒苦杏仁的炮制方法不尽相同,有的采用先燀去皮后炒的方法[41],有带皮清炒的方法[45,66],1990年版《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的“炒苦杏仁”有先燀后炒和带皮炒两种方法[46],1980年版《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的“熟杏仁”,有清炒、燀、蒸3种炮制方法[56]。

4 小结与讨论

苦杏仁味苦,微温,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1],生苦杏仁有小毒,其主要成分苦杏仁苷,在适宜条件下会被共存的苦杏仁苷酶水解,产生氢氰酸,小剂量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大剂量可引起中毒甚至呼吸麻痹导致死亡,所以苦杏仁必须经过燀、炒、蒸等加热炮制,以杀酶保苷,达到发挥药效而不引起中毒的目的[3]。

《中国药典》1977年版只收载苦杏仁并标注“宜后下”[29],1985到1995年版标注“入煎剂宜后下”[30-32],从“杀酶保苷”的角度分析,已经过加热处理的苦杏仁苷已经没有酶解的可能性,煎煮时若后下,反而缩短了其有效成分浸煮的溶出时间,降低药效。故自2000年版起标注“生品入煎剂宜后下”[1,33-36],意即生苦杏仁入药时通过“后下”直接投入到煮沸的药液中这一“燀”的方法达到杀酶保苷的目的。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燀苦杏仁、炒苦杏仁煎煮时仍需要后下以减少苦杏仁苷的损失[82]。

自古以来认为苦杏仁皮尖有毒,古代典籍中多有“去皮尖”的记载[7,9-10,20],但苦杏仁皮在整个苦杏仁中占比极小,几乎不可能产生中毒反应,去皮的过程实为加热灭酶的过程。古代典籍中有“泡去皮乃熬……作煮不熬”[83]、“去皮尖,麸炒黄,为汤剂不炒”[84]的记载,从“作煮不熬”“为汤剂不炒”这2个方面分析,古代苦杏仁在汤剂中是不需要燀炒,去皮尖的目的可能为了便于制备丸散。由于燀炒苦杏仁使苦杏仁苷降低较多,工艺较烦琐,可采用蒸法、微波法、烘箱法、炒法等[85-86],苦杏仁苷损失少且破坏酶效果好,煎药时破碎使用即可。

苦杏仁古代炮制历史沿革中,多采用汤浸、炒、麸炒、蒸等加热的方法来“杀酶保苷”,以减少苦杏仁苷损失,提高疗效;《中国药典》也多收载燀、燀炒苦杏仁两种炮制品规,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多通过燀、炒、麸炒、蒸等方法进行热处理,这与多种本草记载的苦杏仁“得火良”[11,19,27]一致。苦杏仁在临床中应用历史悠久,用量大,炮制方法繁多,但炮制工艺多限于实验研究,结论不统一[87],有必要对苦杏仁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进一步研究,以实现其炮制工艺的规范化。

猜你喜欢

历史沿革药典中药饮片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选购中药饮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穿山甲药典除名
2017年版《英国药典》概述及启示
使用这些问题中药饮片,当心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