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日裔战争新娘研究
2022-08-08孙绮彤
孙绮彤
一、澳大利亚对日本的占领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以美军为主体的盟军登陆日本,他们被称为“进驻军”。1945年9月,作为进驻军抵达的美国士兵被部署在日本各地,总数达到43万人。从1946年2月开始,英联邦军队进驻日本,其总部设在广岛县吴市。英联邦军的一部分被派遣到东京惠比寿基地,负责护卫皇宫[1]。
英联邦军队简称BCOF,由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四个国家派员组成,共45000人。其中有大约16000人来自澳大利亚,包括步兵特遣队4700人、基地部队5300人、空军部队2200人和130名来自澳大利亚总医院的人员[2]。在占领期间,BCOF由澳大利亚军官指挥,澳大利亚在该军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1946年2月中旬,一支由1200名澳大利亚军人组成的先遣队在广岛县的吴市登陆,这是抵达日本的第一支BCOF队伍。澳大利亚第34旅和皇家空军(RAAF)的第81联队随后抵达。到3月底,BCOF的英国部分,包括英国部队和英国印度部队(BRINDIV),以及BCOF的独立印度部分,也在吴市登陆。新西兰部分于4月登陆[3]。
从1946年2月一直到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军队在日本的驻扎时间长达10年之久。澳大利亚军队所负责的是广岛地区,大部分澳大利亚特遣队驻扎在广岛市以东约40公里的吴市周围。
BCOF的主要任务是将吴市的海军设施非军事化,并监督占领区的民主化进程。1947年2月,澳大利亚在日本的军人数量达到了12000人,其后,随着日本社会局势的稳定而逐渐减少。1950年3月,当澳大利亚内阁决定完全撤出BCOF时,在日本只剩下大约2300名军人。
然而,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之前的撤军决定,导致澳大利亚继续在日本驻军。随后,澳大利亚部队的人数开始增加,并参加了英联邦朝鲜部队(BCFK),该部队是“联合国军”的一部分。1953年朝鲜战场达成停火协议后,澳大利亚人最终离开日本,营地的规模也随之缩小。1956年11月,最后一批澳大利亚军人离开吴市,标志着澳大利亚在日本的十年军事存在结束。
二、英联邦占领军的反亲和政策
澳大利亚公众对日本人在拉包尔、新加坡和泰缅铁路对澳大利亚战俘所犯下的暴行有充分的了解。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一系列的战争审判中,新的证词不断涌现。在澳大利亚士兵到达日本之前,日本是一个暴力和残忍的民族的观念就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在到达之初,士兵们就被告知,他们“与日本人的非正式交往必须保持在最低限度”[4]。
BCOF当局认为,为了实现他们作为占领军的目标,必须以疏远的态度对待日本人。1946年2月,在吴市登陆之前,澳大利亚在士兵中分发了一本题为《你的日本》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的内容包括:警告士兵们不要对日本抱有过高的期望,并鼓励他们在情感上与当地居民脱离关系。
尽管有官方立场,但军方似乎已经预见到日本公众和澳大利亚士兵之间的互动会产生一些问题。1946年3月,BCOF的总司令诺斯科特(NORTHCOTT)中将向士兵们发出了进一步指示,这距离他们抵达吴市仅仅一个月。在这些指示中,BCOF的每个成员都被提醒,“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是在与一个被征服的敌人打交道,这个敌人通过与我们开战,给整个大英帝国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损失。你与这个战败的敌人的关系必须主要由你个人的良好判断和你的纪律意识来指导。”士兵们被告知,对日本人“必须保持正式和正确的态度”“不得进入他们的家,也不得参与他们的家庭生活。”[3]
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澳大利亚方面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士兵可能会与日本妇女发生亲密关系。从占领初期开始,军队就采取了各种措施,以防止澳大利亚士兵和日本女性结婚的可能性。禁止结婚被认为是侵犯人权的行为,因此BCOF规定日本女性和澳大利亚士兵必须得到上级的许可才能结婚。但是,即使提出结婚申请,基本上也不会得到上级的许可,表现出结婚意向的士兵往往会被半强制性地送回本国。此外,如果未经上级许可结婚,士兵将受到以下处罚:
(1)应采取纪律处分。
(2)即使与澳大利亚人结婚,也不允许亚洲妇女进入澳大利亚。
(3)不支付扶养家庭津贴[5]。
也就是说,未经许可结婚是被禁止的,即使提出结婚申请,也肯定会被拒绝。而如果无视军方当局,未经许可就结婚了,就不能带着成为妻子的日本女性回澳大利亚,也不能在日本养活妻子。
尽管与日本女性的交往被严格限制,但日本女性和澳大利亚士兵之间每天都有机会在基地和城镇发生接触,这必然会发展成更加亲密的关系,即使是军方的这些事先措施也无法阻止。
吴市居民与澳大利亚军人共同生活了近1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BCOF和BCFK营地是日本当地居民的重要就业来源。BCOF在组织的各个领域都依赖日本劳动力,以便有效地进行占领。在占领开始后不久,吴市大约有8000名日本工人被BCOF雇用,1946年10月达到20,000多人[5]。
在营地内,日本雇员和澳大利亚士兵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由于每天的密切接触,女仆们是士兵及其家人记忆最深刻的人,大多数女仆都是年轻的单身女性。日本妇女和澳大利亚军人之间的许多互动最终都发展成了性关系,这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年轻的日本妇女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如果她们想和一个单身的年轻男子聊天、跳舞、调情、约会等,那么就必须和占领军的士兵发生。
三、澳大利亚士兵与日本女性的结婚申请
在占领的早期阶段,BCOF士兵对日本女性的看法与对日本男性不同。在士兵抵达日本之前分发给他们的小册子《你的日本》中说,“妇女似乎有些不同。有人说,日本居住着两个种族,男人和女人。妇女首先为她们的家庭工作,并在结婚时将其换成为其丈夫和孩子工作。”日本男性被认为对日本的战时侵略负有责任,但女性则被视为在家庭中的存在,进而从这一责任中剥离出来。
在实际驻扎在日本的澳大利亚士兵中,这种对日本两种性别的看法似乎很普遍。1947年3月的一份情报报告说:“大多数部队只承认有两类日本人——漂亮女孩和‘杂种’。长期的观察表明,这种观念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低级军官中。”这些女孩在士兵中被赋予了一个普遍的名字——“麋鹿”,这个词来自日语中的musume,指未婚女孩。
澳大利亚士兵和日本妇女之间的一些联系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更加亲密的关系。尽管澳大利亚军方宣布了婚姻禁令,但在占领开始后不久,占领军内部就开始出现了要求允许结婚的申请。当时的工党政府移民部长阿瑟·卡维尔(ARTHUR CALWELL)公开表示,他反对并厌恶澳大利亚士兵与日本女性的这种亲密关系。他表示:“澳大利亚士兵可以与他们的日本妻子在日本生活,并将获得日本护照。为他们发放日本护照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将不再是澳大利亚驻日本军队的一部分。”他说:“虽然在日本人手中受苦的人还有亲属,但允许任何性别的日本人污染澳大利亚或澳大利亚所控制的海岸,将是最严重的公共猥亵行为。”[3]
卡维尔不仅拒绝日本妇女入境,而且还谴责那些打算与日本妇女结婚的澳大利亚占领军士兵,认为他们对澳大利亚公众的感情不敏感,暗示他们对澳大利亚不忠。因此,政府准备将这些士兵与他们的祖国切断联系。一些占领军人员在日本退伍后,确实接受了放弃澳大利亚护照的提议,以便与日本妇女生活在一起。
反对士兵与日本女性结婚的不仅是澳大利亚军方和政府。对于与澳大利亚士兵的交往和结婚,几乎所有的日本女性都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为了从占领军士兵那里获得物质回报或出于商业动机,例如卖淫。女性们很清楚,和男朋友一起在街上走的时候,周围的人会用多么冷淡的眼光看着他。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坚持着彼此的关系,不顾家人的反对,最终结婚,移居澳大利亚。
尽管受到澳大利亚政府反对、家人的反对以及社会的一些负面反应,但结婚申请的数量还是在逐渐增加。终于,澳大利亚政府承认有必要重新审视以往禁止日本人入境的政策。1952年3月,在《和平条约》正式生效前一个月,与澳大利亚士兵结婚的日本妇女被哈罗德·霍尔特允许进入澳大利亚,由于孟席斯政府的上台,霍尔特取代了卡维尔担任移民部长。最初,霍尔特预计寻求进入澳大利亚的妇女人数约为十几人。然而,随着入境政策的放开,有更多的士兵开始提出申请。
获准入境后,前往澳大利亚的第一位战争新娘是广岛出身的切里·帕克(原名樱元信子),她于1952年6月抵达澳大利亚。后来,前往澳大利亚的妇女数量逐步增加,从1952年底到1953年,有几艘“新娘船”从日本出发前往澳大利亚,船上有近30名新娘和孩子。如上所述,在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军队全面撤退之前,作为妻子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日本妇女总数约为650人。
四、战争新娘移民到澳大利亚后的生活
1952年,孟席斯政府终于允许澳大利亚军人的日本妻子和未婚妻入境。但移民申请的过程是漫长的,有许多因素可能会阻止这些女性来到澳大利亚。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健康检查,任何被诊断出患有肺结核的日本妇女都被立即拒绝入境。到1956年,随着对日本的占领结束,日裔战争新娘被允许成为澳大利亚永久公民。
申请和获得批准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实际过程是一个冗长而乏味的官僚程序,有许多因素可能会阻止这些妇女来澳大利亚。当局对结婚申请的态度十分谨慎,大多数情况下还会进行劝阻。为了获得结婚和将日本妻子带回澳大利亚的许可,他们需要向军事当局提交大量的表格。除了这些文件外,日本妻子还必须接受彻底的体检和性格检查。
在一名士兵提出结婚申请后,一名军官通常会向军士长非正式地询问申请人的意图是否强烈。随后,他向申请人解释了在公众对日本仍有强烈敌意的情况下将日本妻子带到澳大利亚的影响。同时,日本警方对该妇女和她的家人进行性格调查。警方走访该家庭的邻居,并与他们进行交谈,以确认该妇女在社会上是受人尊敬的,而不是一个想与澳大利亚人结婚以离开该国的机会主义者。他们还检查该家庭是否有成员从事共产主义活动。当背景调查证明该妇女可以接受时,一名高级官员在翻译的陪同下与她进行面谈,以了解这些调查是否是真实的[5]。
从1952年第一批战争新娘入境开始,这些妇女就被免除了臭名昭著的口述测试,但她们只获得了五年的临时签证,如果认为有必要,政府可以将她们驱逐出境。她们必须等到1956年,政府才会改变申请公民身份的要求,以便她们能够获得与其他移民同等的公民身份资格。大多数妇女一旦拥有资格就选择入籍,尽管入籍意味着失去日本公民身份,但她们还是迅速采取了行动,主要是因为这些妇女和她们的丈夫担心法律会被推翻,她们的资格会被剥夺。很多妇女认为,妻子应该理所当然地接受丈夫和孩子的国籍。一些妇女实际上担心,如果澳大利亚和日本之间发生另一场战争,日本公民会像二战时一样被关押或驱逐。一些丈夫仍在军队服役的妇女认为,如果她们保留日本国籍,就会妨碍丈夫的事业和晋升。
五、结语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大约有650名妇女因为社会和经济因素而与澳大利亚士兵结婚和移民。由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崩溃,这些战争新娘经历了严重的食物短缺。许多人通过在军事基地作为女佣、女招待、女服务员、文员和销售人员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这使他们与占领军军人取得了联系。鉴于贫困、缺乏可结婚的日本男性以及对日本的普遍失望,她们认为外国军人提供了乐趣、自由和希望。
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人口受到日裔战争新娘抵达澳大利亚的直接影响,但她们的移民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澳大利亚移民法方面。自联邦成立以来,1901年实施的《移民限制法》或“白澳政策”禁止亚洲人和其他非白人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并获得公民身份。正是日裔战争新娘的到来,加快了澳大利亚废除“白澳政策”的进程。虽然“白澳政策”直到1973年才完全废除,但这些日本妇女的到来是对限制的第一次重大放松,也是消除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对非欧洲人歧视的一个重大突破。
尽管经常被忽视,但日裔战争新娘为结束“白澳政策”铺平了最初的道路,并对澳大利亚的未来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她们的到来正值移民被视为澳大利亚增长和进步的关键时期。日裔战争新娘在战争结束后挑战了澳大利亚人的态度,并促使人们对成为澳大利亚人意味着什么产生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