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海涛:筑基高质 稳健转型

2022-08-08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4期
关键词:院区济宁市海涛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党委政府放心、患者群众信赖、有温度有温暖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正在齐鲁大地崛起。

钟海涛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0年12月参加工作。曾任济宁市卫生计生委办公室主任,济宁市干部保健办公室主任,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济宁市兖州区委常委、副区长。掌舵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后,紧紧围绕“保稳定、强质量、促发展、创亮点、惠群众”的总基调,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提升看病就医满意度,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在全国1289家三级综合医院中进入“A+第一方阵”。

百年老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正焕发青春活力。

2021年1月,该院迎来掌舵者钟海涛。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基层政府丰富的行政工作经验,让他养成了严谨、求真、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精神,让他在面对复杂的改革发展环境时,可以独辟蹊径、不拘一格。

任院长后,基于改革环境和医院发展基础,钟海涛提出“保稳定、强质量、促发展、创亮点、惠群众”的总基调,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提升看病就医满意度,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国家定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线路图”后,钟海涛系统剖析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点,分析了落地的具体路径。他深刻认识到,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要因地制宜,从自身可持续发展这一基础出发,再挖精细化运营潜力,致力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筑基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科建设是其核心和灵魂,也是医院保持发展活力的支撑。”钟海涛表示,基于此,医院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将2022年确定为“学科建设提升年”,筑牢医院发展根基。

过去多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集聚各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各类资源优势,以疾病为纽带,通过学科整合、团队协作方式,集全院之力,重点打造了一批拳头学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院科学规划学科发展和亚专业细化,明确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特色,确定学科定位,进一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

一方面,医院对学科建设分层级目标管理,设置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省内领先、省内先进4个层级目标。各科室根据科室实力和潜力,结合科室医疗技术发展、学科发展水平、人才建设等情况确定本科室所能达到的目标层级,作为科室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学科发展中,医院重视疑难疾病的精准化治疗。他积极推动3D打印技术、达芬奇机器人的应用和推广,大力推进医院质子中心建设。发挥医院在儿科、肿瘤、血液、乳腺病、皮肤病等具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能力和经验,不断提升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中的引领地位。

另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优秀的人才梯队。通过“请名医、建名室、带名徒”等途径,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合作,打造一批技术精良、医德高尚、社会认可的名医。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选拔与激励机制,以“外引内培”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塑造学科带头人。对青年医师的培养则实行考核管理制,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后备人才,提升医院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学科交叉、横向联合创建优势学科是大势所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充分利用医医结合、医研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工交叉、医理交叉、医文交叉等多种模式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交叉学科体系,横向联合创建优势学科。

此外,医院以提升科研质量、促进成果转化为重点,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实施临床科研提升行动。包括持续建设济宁医学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真核细胞蛋白表达纯化平台;开展真菌感染、肿瘤、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建设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研发系统性真菌感染疾病诊断的相关试剂;与山东省医学会共建临床药学研究与转化中心;建设临床专病库、生物样本库,实现实验室管理自动化和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信息化,为转化医学、精准医疗提供生物样本支撑。

管理革新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肩负的使命与担当。目前该院已形成总院区、东院区和西院区“一院三区”发展格局。

钟海涛介绍,为加快多院区协同发展,不断推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医院通过“条块结合,以条为主,以块为补充”的管理路径,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一是行政管理同质化。对各院区采用“统一制度、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质量管理模式,以保障院区间行政管理质量同质化目标实现。

二是业务协同发展。总院区位于位于市中心,定位大专科、大综合;东院区位于市区东部,涵盖大部分科室的大专科、大综合院区,为济宁市公共卫生重症医学中心;西院区位于市区西部,定位以肿瘤、慢病、康复等为主的大专科、小综合。

三是资源院区共享。为应对多院区运营成本上升的挑战,医院全力做好三院区统一规范流程、统一服务模式、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绩效考核。三院区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院区间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建立一站式后勤服务调度中心,统一调度,统一监管,提高后勤服务效率。

多院区协同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的支撑。近年来,医院着力打造数字化医院样板,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设医院大数据中心。医院构建融“标准化数据集构建、数据驱动假设创建、临床研究设计、统计分析流程、研究报告生成”为一体的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多中心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科研应用体系,在“智能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精准诊疗、数字医学、绩效评估、智慧医疗、重大疾病防控救治”等方面进行探索应用。

二是强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采用HOS订阅模式,建设全面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面向患者、面向医生护理、面向医院管理,满足医院各项医疗护理服务和患者就医服务需求,达到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先进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5G+医疗健康”新模式。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积极推进5G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入融合。“5G+急诊救治”研究项目入选国家首批“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医院获得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山东省物联网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山东省智慧医院案例评选领军奖。

一系列重要举措之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进入A+方阵。

在钟海涛带领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迈入稳健发展和加速转型的新阶段,党委政府放心、患者群众信赖、有温度有温暖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正在齐鲁大地崛起。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科建设是其核心和灵魂,也是医院保持发展活力的支撑。

为加快多院区协同发展,不断推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医院通过“条块结合,以条为主,以块为补充”的管理路径,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多院区协同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的支撑。

猜你喜欢

院区济宁市海涛
罗海涛作品
北京冬奥首例航空医疗救援成功
Analysis of Methods to Improv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基于PEST-SWOT分析的公立医院医疗集团化选择策略
健康快讯
近30年济宁市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济宁市品牌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区直机关干休所热烈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