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在军队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2022-08-08邹林翰

经济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军队背景医疗

●邹林翰

一、新医改形势下军队医院的内部建设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军队医院作为卫生服务当中的特殊环节,需要承担卫生服务体系当中的中坚力量职责,积极参与到国家医疗改革当中来。

首先,传统军队医院在内部管理机制当中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在强军目标的引领下重新进行战略方向的调整,明确自身的服务使命,将制度管理中心放置在打胜仗的卫勤能力建设当中来。因此军队医院需要积极通过制度创新手段来提升服务能力,解决在传统医疗服务工作当中服务范围不广、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纳入到国家卫生体系之后,军队应当体现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特征,与国家精准扶贫等战略保持步调一致,积极进行医疗服务的持续深化,发挥出社会责任。

其次,军队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要建立军民融合的发展体制,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够帮助社会公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缓解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压力。同时军队医院在军民融合进程中,应当借助管理制度升级,持续发挥军队医院在素质作风、创伤救护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将高质量的军队医疗带入到社会服务环节当中,推进军民融合医疗模式的全面实践,更好地为“新战场”做准备,打赢社会服务“硬仗”。

最后,军队医院应当通过内部管理的改革创新,来不断强化军队软实力的建设。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军队医院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存在缺失,一些军队医院存在着过于鲜明的侧重,其中对待军队和对待普通群众之间显现出的差别服务态度导致社会公众很难获取到军队医院的医疗服务资源。在新医改后,军队医院原有的收支方式需要进一步调整,应当针对废止有偿服务后医疗服务情况推出更为详尽的内部保障策略,建立良性文化环境,引导医院内部能够全面充分地适应转型阶段的各种环境变化,避免医师选择“灰色收入”,为军队医院队伍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二、在内部审计军队医院开展创新工作的主要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管理与监督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障企业良性运行、财务管理精准有效同时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核心制度之一。新医改背景下军队医院的制度建设与创新被提上日程,在发展需求下应当充分发挥制度引领作用。而内部审计制度在军队医院内部开展能够有效帮助医院实现全方位的提升。

1.帮助医院应对新医改下的挑战。新医疗改革是从制度层面推进的全局创新,但是对于军队医院的建设与调整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医改方案促使了医务人员能够参与到合理流动,并探索了非编制管理的医务管理新格局,一些地方医务人员在这一背景之下开始向军队医院流动。对于军队医院来说,新鲜血液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院的医疗实力得到了较高的提升,但同时这部分医疗人员缺少军队背景,军队医院在战备训练、保密管理以及执行任务等方面,需要加大培训投入。与此同时,在人员快速流动背景之下,军队医院在实际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等方面也面临较大的压力。军队医院内部相关岗位人员结构较为复杂,除了军人之外,还设置一些文职人员、社会聘用人员等,在我国医疗编制管理体制下,编制与无编制人员在薪资待遇层面差距极大。如何保障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借助人力管理、财务管理等手段进行管理质量的提升,是军队医院在当前背景下应当考虑的重点问题。内部审计制度的出现,将整合式的财务运行和资源管理监督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军队医院通过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能够结合医院运营和资源状况,在事中审计、事后审计过程中根据审计结果作出更为精准的分析,其中面临到人员变动和薪资待遇等方面的改革挑战,军队医院管理层可以借助内部审计结论参与到决策当中,形成更为精准、符合当前医院定调的管理模式,保障资源节约和有效使用,为医院相关制度完善提供前提性保障。

2.强化军队医院的内部控制能力。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主要是指在针对企业运营当中的经营效率所开展的内部运行模式管理,主要借助环境控制、内部协调和管控监督等方式开展工作。

在以往的军队医院管理当中,由于现代化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未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因此常常出现部门之间工作机制不协调,管理方面资源控制无法与科室需求相配套,甚至出现部分财务人员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等恶性事件,导致医院在内部管理和财务运行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新医改背景下军队医院将不再配套统一标准之外的奖金和补贴,这就意味着军队医院在社会服务层面也需要同公立医院一样进行自负盈亏的管理制度建设,而传统管理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会在新医改背景下被持续放大,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能够帮助军队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实现精准可控,全面升级。而根据以往管理经验,内部控制格局的形成往往需要借助内部审计机制的带动,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够促使单位内部形成具有共性的内部管理认知,各部门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管理当中,形成共同目标。因此对于军队医院来说,在制度建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新医改背景下军队医院职责的转变,借助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形成,充分发挥内部管控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军队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的社会服务职能。

3.提高军队医院内部风险识别管控能力。在社会化服务进行当中,军队医院在经营运行和财务管理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问题,需要通过制度手段进行风险的识别和有效的风险管控。在以往的军队医院内部管理当中,医院内部并没有形成针对风险的认知,因此在风险管控等方面几乎没有经验。而在新医改背景下,军队医院内部管理形成对风险管控已经成为必备能力,因此军队医院应当尝试通过制度建设来推进风险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应用。

内部审计制度在内部管理当中主要作用在于能够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管控分析来形成对机构单位当下运营状况的有效判断,相比于单一的管理模式,完善的内部审计能够形成对于经营状况的动态分析。对于军队医院来说,通过搭建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引入风险识别与风险管控机制,对可能性风险,继发性风险等作出动态监控和预判,帮助医院在开展社会性服务过程中,作出动态的发展决策调整,有效规避风险问题。

三、新医改背景下军队医院内部审计管理升级策略

新医改对于军队医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军队医院需要对以往内部管理当中的诸多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和升级,以此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同时保障相关制度发挥其在管理当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内部审计制度来说,军队医院需要全面抛弃传统思维模式中对于内部审计重要性漠视,从战略层面出发,形成对于准确、有效的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知,同时通过改善内部审计制度体制和应用技术手段等方式,来提高内部审计作用,带动军队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健康全面地发展。

1.重新调整结构框架,提升内审机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缺失,意味着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公正、独立的审计监督作用。独立性的提升离不开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结构框架的重新调整,审计部门与被审部门彼此平行,不能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军队医院需要对传统内部审计当中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财务部门下属的制度形式进行调整,使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之间形成平行关系,内审机构直接对军队医院首长负责,代表医院首长开展审计监督工作,保证各被审部门能够积极配合,通力合作,避免因独立性缺失所导致的审计功能失效等问题。

2.借助内部审计推进内部控制。前述明确新医改背景下军队医院可以借助内部审计制度完善来构建内部控制新管理模式。针对社会性服务过程中医疗服务内容增多、相应的经济活动变得更为频繁等现实情况,军队医院内部应当构建内部控制机制,搭建内部协同的统一机制。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将部门协同作为根本目标,审计所具有的宏观性是从单位自身发展整体出发的,各个部门提供的审计数据虽然相对分散,但是内容上存在巨大联系。内审机构可以借助这一契机,通过内部整合的方式,引领内部部门彼此之间的联系,为部门之间交流协作搭建一个良好的桥梁,避免信息孤岛等问题的发生。

3.引入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机制。风险管理应当引起军队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的高度重视,可以借助构建动态化的审计监督制度,对不同时期可能面对的风险要素问题进行有效识别。新医改背景下军队医院在面临的风险类型方面也更为丰富。除了一般性风险之外,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金融风险甚至法律风险等,都有可能隐藏在管理环境当中,如无法第一时间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监控,就会导致风险的持续扩大,最终爆发出来。内部审计所应用的多阶段财务监控能够较为有效地对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而完成风险判断。军队医院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当中可以建立阶段性设计报告制度,要求审计报告需要引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等报告分析内容,帮助医院对于不同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作出判断,并提供相应的风险解决策略。

4.引入信息化平台技术建设。信息化技术的核心特征在于对巨量信息内容的高效率整合和集成,同时完成内部流转和快速分享。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通过搭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方式来推进审计升级不再是新鲜事,财务共享中心将多环节信息共享协同需求成为可能。对于军队医院来说,虽然在医疗服务环节、管理环节引入了一些数字化的管理策略,但是信息水平仍然不足。军队医院在后续的技术升级当中,可以学习借鉴现代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网络机制,搭建符合军队医院保密性要求、能够实现实时有效内部财务信息流通、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定期进行财务报表数据上传的云平台,内审机构则可以直接通过云平台的数据下载和阅览等方式进行数据整合,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猜你喜欢

军队背景医疗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