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网络媒体主场外交活动英文报道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以中国日报网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报道为例

2022-08-07高媛媛

关键词:中国日报语料库形容词

金 秋,高媛媛

(1.中国科学院大学 外语系,北京 100049;2.青岛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61)

主场外交在传播中国理念与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实力的同时,也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2018年,中国相继举办四场主场外交活动,其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是该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的最佳窗口之一。国家形象的构建根源于综合国力,也需借助大众媒介的有效传播。大众媒介构建国家形象有自塑、他塑与合塑三种形式,其中本国媒体的自塑对国家形象的表达更为深刻与娴熟,经常被国外媒体引用借鉴,成为他塑的原始资料与重要依据。[1]

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英文网络媒体成为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主要媒介,其中中国日报网(英文版)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研究该媒体对外报道中展现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探究英文网络媒体如何更有效地“自塑”国家形象,改善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中国日报网“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英文报道进行分析,梳理报道预期构建的中国形象,探究报道使用的语言型式是否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的阅读习惯,是否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

一、研究方法及设计

(一)理论依据

本研究属于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的精髓在于它既注重研究话语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又植根于扎实的对文本的语言学分析[2]。批评话语分析主张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阐明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并通过语言的运用建立和维护社会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话语不仅体现社会现实的影响,而且会反作用于社会现实[3]。

语料库应用于批判性社会研究领域时,研究者能客观地辨别自然发生的语言型式,提供广泛使用或鲜为人用的例证,这些例证在小型的研究中可能被忽视[4],因此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突破了传统研究文本数量小以及主观性太强的局限[5]。批判话语分析和语料库分析方法两者各具优势,互相取长补短,有机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能使研究更全面、更可靠[6]。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庞大的样本数据以及数据挖掘的深度要求。基于新闻数据透明、公开的时代环境,语料库分析法成为进行新闻传播问题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7]。

(二)研究设计

1.研究语料

首先,我们收集了中国日报网有关“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英文报道,时间跨度为2018年6月1日至6月30日,创建了“CDSCO”语料库。该语料库共包含160个样本语料,总计形符70 722词,类符5 854词。其次,我们选用Crown_CLOB语料库中的新闻报道文本为参照语料库,该语料库是由许家金和梁茂成于2012年建成的通用语料库,来源于2009年左右美国和英国英语书面语,我们选取其中美国与英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所撰写的英语新闻为对比语料,共258篇,形符351 847词,类符25 470词。

之后清理加工语料,并利用TreeTagger软件对CDSCO语料库进行赋码、BFSU PowerConc软件对语料库进行词性附码,对标注结果做人工抽检,尽可能保证标注的准确性。

2.研究问题

本研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中国日报网希望借助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报道向世界展现怎样的中国形象?

(2)中国日报网相关报道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质量如何?这种语言型式能否被英语本族语者接受?是否有利于中国形象的传播?

3.研究步骤

首先,我们统计语料库CDSCO中的关键词,分析中国日报网在报道峰会时希望对外呈现的中国形象。

然后,我们从平均词长与句长、词汇密度、类符/形符比三个方面分析报道的语言特征,并对比Crown_CLOB语料库中的英语新闻报道,分析中国日报网所作报道的文体正式程度、信息量、阅读难度、用词的变化性、报道的主题和媒体关注的重点等特征。

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探究该网站在报道中使用的语言型式是否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的阅读习惯,能否将预期传播的中国形象通过“话语”“落到实处”[8]。

二、中国形象预期传播目标

本研究通过关键词分析,总结中国日报网的报道向世界呈现的国家形象。关键词是指与参照语料库相比,观察语料库中具有统计意义上超高词频的词语。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可以研究语料库话语对所描述话题的特定偏好。Berber-Sardinha[9]13认为,若要最大程度找出关键词,参照语料库至少须比研究语料库大5倍。本研究的两个语料库字符比例符合该要求。

借助工具AntConc3.4.3,我们统计出研究语料库CDSCO中前30位的关键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CDSCO语料库前30位关键词

首先,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名称和举办地密切相关的词语基本都涵盖在关键值前30位的词语中,如SCO,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Qingdao,summit,China,Shandong等,说明中国日报网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报道主题鲜明、内容聚焦。

其次,security,development,regional,member等词语在报道中多次使用,这是因为中国日报网重点报道了中国在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联合各成员国定期举行反恐演习等活动,为确保地区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中国日报网多次报道中国与部分成员国在电子商务、投资、海关、质检、能源、电信等领域的经贸合作,凸显中国在推进区域互联互通和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另外,Xi和Jinping也位于关键词词表前30位,说明中国日报网重视对中国国家领导人动态的报道。报道角度较为丰富,内容主要聚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和主持的20余场活动,突出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新型伙伴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

同时,为向世界各国贡献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中国智慧、传播东方“和合”形象,网站也重点报道了中国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观察国和对话伙伴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其中,关键值最高的他国国名是Russia,网站重点报道了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参加的活动,彰显两国之间成熟、稳定、牢固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关键值位列二、三、四位的他国国名分别是Pakistan,Kazakhstan和India。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7年在阿斯塔纳峰会上成为上合大家庭的新成员,为突出青岛峰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中国日报网重点关注了中印关系、中巴关系以及推进印巴关系正常化等话题,展现本次峰会对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建设性作用。

最后,由关键词词表中的belt,road,initiative,Shanghai,spirit可知,“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和“上海精神”(Shanghai Spirit)也是中国日报网报道的重点内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上合组织所在区域先行先试,有利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进而为释放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潜能铺平道路。而由关键词regional和international及其索引行可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亚洲、放眼世界,希望能借此将亚洲、欧洲和非洲多个经济圈连在一起,体现中国是一个以促进世界和谐发展为己任的负责任大国,具有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我们也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谋而合。“上海精神”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对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日报网报道的关键词体现出中国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之一,始终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与各方一道巩固上合组织区域安全,加强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拥护、捍卫和实践“上海精神”,始终重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为上合组织各国乃至全球社会谋求更大发展。由此可见,中国日报网希望借助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这一主场外交活动,向世界展现一个以和平利他为己任、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担当大国形象。

三、报道语言特征探析

我们从平均词长与句长、词汇密度、类符/形符比三个方面分析报道的语言特征,并与Crown_CLOB语料库中英语新闻文本作对比分析,探究中国日报网报道预期塑造的国家形象能否较好地被国外读者接受。

(一)平均词长与平均句长

平均词长指一个文本中全部单词字母总数与单词总数的比值,词长标准差能够反映单词长度在平均词长左右浮动的程度;平均句长指文本中平均每个句子所包含的单词数,句长标准差能够反映句子长度在平均句长左右浮动的程度。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着语言单位的复杂性,是反映文本文体正式程度的重要指标。相对于非正式或口语化文体,正式文本更倾向于选用长词和长句。

我们使用WordSmith6.0中Wordlist模块检索出CDSCO和Crown_CLOB(A_C)两个语料库的平均词长和平均句长、以及两者各自的标准差(见表2)。结果显示,CDSCO语料库的平均词长和平均句长及其各自的标准差均高于Crown_CLOB语料库新闻类文本子库。

表2 CDSCO与Crown_CLOB(A_C)平均词长和平均句长

我们还运用WordSmith6.0中Wordlist模块统计出长词(≥10个字母)在各自语料库总词数中所占的比例,结果如表3所示。对比数据可知,CDSCO语料库中长词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参照语料库,仔细观察语料,我们发现报道中使用了大量派生词:standardization,telecommunication,unprecedented,underdevelopment,transcontinental等。

表3 CDSCO与Crown_CLOB(A_C)长词数

综合对比分析平均词长、平均句长、长词使用比例三项检索结果,可以做出判断:中国日报网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报道与一般英文报道相比文体更加正式。这表明中国日报网作为国家外宣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报道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的主场外交活动时,特别注重遣词造句的正式性和严谨性,因而会选用相对冗长、书面化的表达来达到严谨的传播效果。

(二)词汇密度

词汇密度指实词在总词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来衡量文本的信息容量和阅读难度。由于文本中信息的传递主要由实词实现,因此实词所占比例越高,文本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阅读难度也就越大。

我们选用Ure[10]提出的词汇密度计算公式:词汇密度=实词数/总词数×100%,分别计算出CDSCO语料库和Crown_ CLOB(A_C)语料库的词汇密度,考察中国日报网上合峰会报道的信息量和阅读难度。同时,为分析造成词汇密度差异的原因,我们还分别统计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在两个语料库中所占的比例(见表4)。

表4表明,CDSCO语料库和Crown_CLOB(A_C)语料库的词汇密度均超过60%,且前者略高于后者,说明中国日报网上合峰会的报道中信息量较大,阅读难度也较高。深度分析新闻文本后,我们发现这与中国日报网的性质有关。首先,作为国务院新闻办(中共中央外宣办)主管的中国日报旗下网站,该网站在对外传播中利用有限的篇幅尽可能向海内外受众准确传递峰会相关的重要信息。同时,该网站属于网络媒体,其报道需要具备独特的新闻视角和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努力贴近国际受众的阅读取向,力争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因此,该网站在传播过程中采取了“软传播”策略,报道了一系列新鲜生动、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的非事件新闻,如志愿服务、青岛历史与风景名胜、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等,力求在平凡的故事中挖掘新闻的贴近性价值。

细究造成词汇密度差异的原因,我们发现,CDSCO语料库中名词和形容词的使用频数要显著高于Crown_CLOB(A_C)语料库(P<0.001),其中名词差异更大;前者动词和副词的数量要低于后者。因而,相较于英语本族语者所撰写的新闻,中国日报网上合峰会报道中名词化结构和形容词显著超用,具体情况如下:

1.名词化结构超用

克里斯特尔在《现代语言学词典》中将名词化定义为“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11]240我们逐词解读研究语料后,发现中国日报网上合峰会报道中存在大量名词化语汇。韩礼德的研究[12]342表明,名词化是语法中产生词汇高密集度的主要来源,因而猜测这可能是造成CDSCO语料库名词显著超用的重要原因。为验证这一猜测,我们选取名词化结构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后缀-ence,-tion,-sion,-ment,-ness,-ity,-ism,在其前面添加通配符*,通过WordSmith6.0中Concord模块中进行检索,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CDSCO与Crown_CLOB(A_C)名词化结构数量

英语名词化结构具有诸多功能,包括使语篇正式化、简洁化、客观化,衔接上下文,使表达更加客观,语篇更加紧凑。我们深度分析研究语料,发现中国日报网上合峰会报道的书面语特征非常明显,语篇具有简洁性与紧凑性,旨在利用有限篇幅最大限度传递峰会信息,符合其国家媒体的自我定位。

然而,名词化也有弊端。如表5所示,研究语料中名词化形成的词汇多为抽象名词。抽象名词虽然可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但远不如动词或形容词生动形象,易造成语篇信息密度增大,语义关系不够明确,增加阅读者的理解负担。因此,中国日报网作为网络媒体,其名词化的使用必须有度,需要适当增添动词使用,来兼顾文字的清晰与生动,用海外读者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2.形容词超用

如表4所示,相较于英语本族语者所撰写的新闻,中国日报网报道中使用了更多形容词(P<0.001)。这首先与英汉两种语言修饰限定手段不同有关。英语的修饰限定手段较为复杂,除形容词外,还包括名词、介词词组和从句。相比之下,汉语的修饰限定手段则相对单一,除少数名词和数量词外,形容词为主要的修饰限定成分,而且“形容词+名词”结构明确,符合新闻英语语言严谨准确的特征,也匹配英语中形容词的使用习惯。

此外,形容词的显著超用也与东西方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不同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有关。中国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表达上喜欢托物言志、以景抒情,行文上讲究辞藻华丽、音韵和美。与之不同,西方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性思维,在主客观物象关系上更注重再现和模仿,表达上重写实、重理性,忌累赘堆砌。因此,我们认为,形容词在CDSCO语料库中显著超用也与新闻作者深受中国民族语言审美情趣有关。如下例所示:

Through responsible reporting,media can help promote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ultimately realize a new fair and rational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例句中划横线部分是句中所有起修饰限定作用的成分,都组成“形容词+中心名词”结构。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仅在“order”一词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形容词就多达6个,带有明显中式英语形容词堆砌的痕迹,易让英语本族语读者感到华而不实、虚张声势。语言学和语法研究表明,最易读懂、最可读的作家往往是动词运用所占比例最大的作家。[13]因此,中国新闻媒体在用英语进行新闻创作时,语言风格一定要符合英语国家民族的阅读习惯,在报道中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准确化,注重选用生动形象的动词,切忌堆砌形容词。

(三)类符/形符比

类符/形符比(TTR)是指特定语料库中类符(Type)与形符(Token)的数量之比。其中,形符是指文本中的一切单词,类符是指文本中任何一个独特的词形,在一个文本中重复出现的形符只记作一个类符[14]9。类符/形符比值的高低与作者的词汇丰富度和多样性成正比关系[15]。为避免类符/形符比受到语料库容量大小和文本长度的影响,Scott提出标准类符/形符比(STTR)这一概念,即每单位字数内(通常为1000个形符)类符与形符的数量之比[16]27-42。我们使用WordSmith6.0分别统计出两个语料库中类符数、形符数、类符/形符比以及标准类符/形符比,结果见表6。

表6 类符数、形符数、类符/形符比、标准类符/形符比

如表6所示,CDSCO语料库的标准类符/形符比要低于Crown_CLOB语料库新闻文本子库。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相较于英语本族语者所撰写的新闻,中国日报网报道中词汇变化程度较低,用词多样化不及前者。这一结果在预料之中,因为尽管中国日报网对记者的选拔和录用都偏向于择取外语专业或新闻传播专业中外语能力高的毕业生[17],但与本族语新闻记者相比,其英语掌控能力和熟练运用程度还是偏弱。综合分析两语料库标准类符/形符比和词汇密度的计算结果,可发现中国日报网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报道理解难度较高,原因并非用词变化多,而是在于重复使用较多难度较高的词汇。

结语

本研究总结出中国日报网借助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报道,期望对外构建以和平利他为己任、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形象。

报道语言特征分析表明,中国日报网在报道“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这类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的主场外交活动时,在用词上倾向采用相对冗长、正式的表达来实现谨慎准确的传播效果。另外,该网络媒体还注重运用“软传播”策略,通过报道一系列新鲜生动、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的非事件新闻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势必会造成新闻文本信息量的增大。

为了用海外读者想读、爱读、读得懂的语言传播新时代中国形象,达到对外构建与传播中国形象的预期目标,中国英文网络媒体在报道主场外交活动时,语言表达应尽可能接近英语本族语新闻文本的语言特点。因此,本研究建议,主场外交活动的报道应在严谨准确的基础上,遵循简洁的原则,降低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减少形容词堆砌,多选用生动形象的动词,提高用词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语料库形容词
漫画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认识形容词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