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联动机制研究

2022-08-07林艺凡李友华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林艺凡,李友华

(1.集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 法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把就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重点关注城乡就业问题。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返乡”趋势,使得青年农民、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具有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吸引其返乡创业的可能性更大。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0年返乡创业人数达到1010万人,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60万人,同比增长19%,其中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人数最多、增幅最大[1]。然而,当前城乡人才配置结构性失衡,大城市人才需求过盛,农村人才短缺,乡村精英人才流失,农村老龄化严重。据教育部数据,2021年全国有909万名大学生,2022年将超过一千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就业的难度更大[2]。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寻求发展机会,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工作中,既能解决国内就业难的压力,也可以将自身理想目标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彰显新时代青年的时代担当和历史责任。据此,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筹,构建农村籍大学生、高校、政府三方联动的创业机制,形成一个多元、动态、系统的运作过程,以期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与实践基础

(一)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把“三农”工作推向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农村籍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队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有着必然的联系,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产业兴旺的需要。农村籍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生产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构建农村产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乡村产业的集聚效应。

第二,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实现生态宜居的需要。新时期的农村籍大学生接受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在创业的过程中注重将生态技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绿色健康的创业模式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弘扬与传承乡村文化,实现乡风文明的需要。农村籍大学生把现代化的城市文明规则、先进的文明理念带回乡村,改变农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引领道德新风尚,实现乡风文明。

第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有效的需要。农村籍大学生在情感上更容易取得乡土社会的信任,有望成为乡村善治的主体,弥补乡村治理主体缺失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岗位越来越重视,各地通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吸纳青年党员、返乡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实践,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第五,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生活富裕的需要。农村籍大学生把发达城市先进的信息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带回农村,既解决个人富裕、家庭和谐的问题,又解决农村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基础与条件

第一,政策优势。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与乡村建设的积累效益,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精准扶贫战略、数字乡村建设等政策性红利,有效地提升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使得公共服务供给日益趋于完善,资源下乡日趋顺畅,城乡互动越来越频繁。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宅基地权保护、创业税费减免、创业贷款补贴等政策实施,有效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障了大学生返乡谋求发展的权利[3]。为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提供“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不断健全大学生服务基层的保障制度,增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第二,地缘优势。传统农业社会是以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家庭本位思想是农村籍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个人发展不仅事关着自身利益,也关系着家庭的荣辱兴衰和乡村繁荣发展[4]。农村籍大学生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更为熟悉当地的生活环境,渴望通过自身知识技能和创业热情改变家庭状况,提高家庭资本增量,实现家庭幸福和睦发展的最大化,为家乡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实现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第三,人力优势。新时代的农村籍大学生普遍接受现代化的文明思想教育,掌握先进的技术经验,思维理念和视野更为开阔,对国家发展战略、“三农”政策等现实情况更为了解,创业方式和手段也更为先进。数据显示,新农人群体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老一辈的传统农民,80后群体居多,大专学历以上的突破80%,本科占比将近一半,硕士及以上达到12.62%,海外留学占比4.7%[5]。青年农民的优势还体现在劳动观念的转变,生活意义的感知,精神世界的追求,富有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他们大多厌恶“资本—劳动力”市场下,“丧失劳动本质”“流水线操作”“机械化”的工作状态,试图突破雇佣关系的劳动束缚,摆脱异化劳动的压榨状态,渴望通过创业活动实现个人目标和社会价值[6]。

二、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与国家政策、地缘、人缘及个人知识能力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面临着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不足、涉农政策支持不完善、社会融入困难等问题。为了更好分析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研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把握大学生创业活动阶段的规律,增加创业机会的可能性,降低和防范创业风险;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背景,分析当前城乡社会发展环境和社会关系,把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时代背景。

(一)现实困境

第一,缺乏创业知识和经验。农村籍大学生普遍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具备了一定的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但由于农村创业环境比较复杂,不少大学生存在着“知识讲不出、理论用不上、技能拿不来”的现象,返乡创业的实践领域和所学专业知识领域的关联性不强。由于缺乏专业性的农村创业知识和实践性的创业经历,往往无法采取恰当的农村工作方法,难以有效地融入农村创业服务和管理中。部分大学生缺乏市场洞察力、组织经营能力、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科技含量偏低,创业项目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优势不足。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只有55%的企业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创业项目[7],其中以电商直播、网红品牌、短视频为代表的低端产业链为主导,涵盖的技术核心领域较少。

第二,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在创业初期,农村籍大学生普遍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缺少相应的抵押资产,相关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创业担保服务少,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难以解决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根据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的调研数据,大学生的创业资金中,有一半以上是个人和家庭的存款,亲戚朋友借款占比达到12.5%,银行贷款比例最低,仅占比11.4%[8]。农村创业用地申请困难,大多数承包土地只面向专业大型农户、家庭农场、集体合作社,返乡青年只能通过农户私下流转,没有土地政策保障支持。相关创业优惠政策实施困难,返乡创业的人才引进补贴、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政策流于表面和宣传作用,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

第三,社会融入困难是融入主客体在融入地、社会背景、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建构的一种社会事实[9]。从融入地看,新时期的农村籍大学生思想、理念、经验和技术较为先进,而受传统封闭的农村社会结构影响,部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眼界较为闭塞,缺乏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和新技术的能力,双方的沟通交流往往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导致农村籍大学生难以迅速地融入农村生活。从社会背景看,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鲤鲫跳农门”的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他们普遍认为农民社会地位低,发展前途渺茫,鼓励大学生考出“农门”“光宗耀祖”,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持反对意见。从社会环境看,受城乡文化差异、经济收入水平、城乡教育资源的影响,农村籍大学生所获得的教育平台、社会资源、资金支持不如城市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很难获得有效的创业指导和支持,在创业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二)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个人品质、知识、性格、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态度。美国学者艾奇森·阿耶兹(Icek 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指出行为态度(BA)、主观规范(SN)、知觉行为控制(PBC)可以有效地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发生,理解个体行为的改变模式。[10]该理论认为行动者会有目的、有选择、有意识地衡量实现目标的各种因素,从而达成统一行为意向。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返乡创业行为有着必然的联系(如图1所示),个人创业态度受性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家庭态度等因素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受乡土情怀、农村社会环境、社会支持网络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强弱共同影响着行动者的行为意向。

图1 TPB计划行为理论

2.教育因素

创业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返乡创业观念,坚定创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高校围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全面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经验,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足。一方面,教师对创业政策和内容掌握不到位,更多地关注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创业实践的培训,加之高校缺乏足够的创业实践场地、校企合作平台和社会服务机构,使得大部分大学生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由政府扶持的社会机构往往具有丰富的创业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服务,但由于高校与机构缺少合作交流,使得大学生能够获得的实践平台较少。另一方面,在农村籍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缺少心理辅导。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悬殊差异,农村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自卑、攀比等心理问题,同时由于所获取的创业资源相对匮乏,对于农村工作的认知和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难以承受创业失败的影响,从而极大地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3.政策因素

政策是创业创新的风向标,政策法规、金融服务、智力技术等因素是衡量创业实践发展的重要指标,政策体系、政府角色地位、税收贷款优惠政策等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具有显著的影响[11]。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培训、创业补贴等政策举措,重点解决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平台建设、创业登记、创业推广等具体问题。然而,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政策推行和落实的曲折性,有些地方政府只是流于形式,做一些象征性的宣传,在政策执行效果、监督、评估等环节缺少清晰的内容和制度,使得政策的实际效果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12]。由于国家提供的创业小额贷款与创业资金支持收效甚微,农村籍大学生因缺乏财产抵押、风投对接平台、资金支持,难以开展创业实践。

4.社会因素

社会创业环境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等因素。城乡二元经济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时,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不均衡限制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13]。基于城乡二元理论逻辑,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在社会资本、教育背景、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市场机制和相关户籍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但“市民”和“农民”之间的差别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受就业观念的功利化、家庭支持不足、城乡发展差距大、社会舆论等影响,一些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较低,与农村的隔阂和障碍日益加深,对农村创业活动抱有抵触心理。

三、构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联动机制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凯瑟琳·邓恩以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和培训为依托,将“生态系统”概念运用于创业教育领域,强调创业的核心主体是大学生,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政府和社会则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筹,搭建农村籍大学生、高校、政府三方联动的创业机制(如图2所示),构建以农村籍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实践体系、高校为支撑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政府为主导的创业支持体系,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结合,是共同构筑高质量教育就业体系的应有之义,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图2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三方联动机制

(一)培育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实践体系

第一,农村籍大学生要增强创业意识,凝聚创新精神。一方面,农村籍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摒弃传统的社会偏见,积极融入乡村生活,厚植建设美丽乡村的乡土情怀。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家“三农”相关政策,更新对新农村建设的观念和看法,全面把握农村创业的发展条件与趋势,充分认识农村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增强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创新精神是一种能力外化的心理表征,它的有效输出体现在教育成果的有效转换,即通过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推动农村传统产业形态、农业功能性不断裂变、拓展、延伸。

第二,通过“线上课程+线下实训+创业项目”实践模式,积累创业经验。农村籍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加高校开设的“三农”优质课程、线上创业培训课程,丰富农村创业知识理论体系。利用高校实践平台、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创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和政府组织的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沙龙等各类学习活动,及时获取创业实时信息,掌握最新农村创业知识技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素质。

第三,要强化创业风险意识,科学规划创业内容,规避和降低创业风险,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哈佛大学的拉瑞·葛雷纳(Larry E.Greiner)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规律(如图3所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也经历孕育、诞生、成长、衰退和死亡的过程[14]。在创业活动的孕育期,农村籍大学生往往凭借着满腔创业理想、信念、乡土情怀,全身心投入创业实践,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创业活动初期,全面考察市场、政策、产品等多方面因素,识别和分辨出有效的创业机会,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创业方案。在创业成长期,实现产品指数和企业规模经济快速增长,到了成熟期,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此,如何在成熟期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避免和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是这阶段的重点。在衰落期,企业往往不敢变革、不敢创新,缺乏开放的态度,加速企业的灭亡。所以,要全面分析、研判面临的困难与阻力,把握创业发展的阶段与规律,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更新、迭代与管理。

图3 企业生命周期规律

(二)健全以高校为支撑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创新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体系,这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主题和新方向。围绕着高质量教育就业体系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外溢”作用。

第一,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企业家、专家型的创业指导小组,为返乡创业学生和团队提供创业平台、人才培训、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的创业服务。深化高校科教、产教、文教交叉融合的育人模式,组建科研团队,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优化科研程序和方法,完善科研评价标准,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引进市场需求机制,以商业合作方式研究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模式,精准识别创业难题,提高返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水平。

第二,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创业指导与实践。建设“双创”导师培训基地,加强“双创”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探索实施“驻企”“驻校”制度,鼓励高校“双创”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校外导师到学校任职,将创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创业指导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激发农村青年的乡土情怀,培养他们为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心理归属感。

第三,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发展需求,合理调整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业,优化创业课程设置,搭建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提高专业课程与乡村振兴实践的契合度。组织“双创”导师到学校举办创业讲座,加强校际、师生、创业优秀者的交流互动;依托各级青年协会组织平台,举办大学生返乡创业大赛;提供青年返乡创业项目,设立创业启动基金等,让大学生有更多走进农村的实践机会。

(三)统筹以政府为主导的创业支持体系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解决城乡发展中的人才不平衡问题,提高就业政策和措施的公平性。

第一,落实农村大学生创业保障政策,加大创业政策帮扶力度。具体来讲,一是出台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群体的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开设担保贷款“绿色通道”,重点解决农村电商、乡村创客、助农等产业扶贫项目;引进企业、银行等社会资本,通过入股、合资等方式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融资问题,拓宽农村创业的融资渠道。二是建立创业风险救助机制,提供创业风险补贴、商业险保费补贴,加大就业援助、就业服务、社会救助的力度。三是拓宽土地流转途径,允许农村籍大学生在国家集体土地的法律要求内,以土地股份合作的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协商,对于无产权证明房屋、宅基地等依法登记为经营场所。

第二,推进城乡创业制度公平化、平等化,消除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的障碍,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保障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保障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重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籍大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即落户城镇的农村籍大学生可以随时申请将户口迁回原籍农村。加强农村籍大学生的住房、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改善农村生活居住条件,妥善解决子女教育问题,让他们能够安心地投入农村工作。完善劳动保障体系,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拓展城乡劳动保障范围,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另一方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分类定制地开展人员培训。根据不同年龄、类型、文化程度,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技人员、大学生等群体进行职业规范方面的培训,逐步提升青年农民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政府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利用政府公告栏、微信通知群、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大力宣传返乡大学生在农业发展、乡村治理、创新创业等领域的作为,营造鼓励农村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和非正式社会组织和的作用,表彰优秀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培育创客文化,营造敢为人先、担当作为的创业精神。

猜你喜欢

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