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以广西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
2022-08-06汤宗健梁革英
汤宗健,梁革英
(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一、引言
为适应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经济模式下,对劳动力的需求转变为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为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教育要关注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教育部提出发展和建设“新工科”,发布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1],全国各高校纷纷响应,华南理工大学提出了“新工科建设F计划”,复旦大学增设了课程核心为“本研贯通+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试验班等等[2]。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围绕新经济、新产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胜任行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力培养,满足新经济环境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当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顺应信息时代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身的内涵来看,该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信息管理能力、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等,主要体现在将计算机技术用于解决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新经济环境给专业能力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涌现,信息系统开发、升级、维护融入了新技术,使信息系统更复杂,给信息系统的管理者、使用者、维护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其次,伴随世界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要求相关人员能够理解企业快速变化的业务形态与管理规则,要有能够熟悉新技术和产品细节的专业实施人员,将这些新需求应用到信息系统中。最后,信息系统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从数据中挖掘有用的知识,为企业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服务,这都是新时代信息化人才面临的新挑战。因此,本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利用企业的现实管理场景及信息系统,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教学模式,以满足新经济条件下的人才需求。
二、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政府、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产学研融合,给校企开展产学研融合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当前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一是聚焦企业需求不够,二是供给和需求错配,三是产学研动力和能力不足。[4]对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冉美丽通过梳理美国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的设立,将美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功归纳为四种机制,包括产业会员制合作机制、混合经费资助机制、产业需求嵌入机制、社会影响力评估机制。[5]
利用产学研融合进行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归纳不同培养模式的特征,二是描绘动态视角下的融合过程。国外将工程教育模式划分为能力导向教育模式(CBE)、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BE)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教育模式(CDIO)等[2],国内学者则根据国外的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教学改革经验分析了工程教育的演进规律及发展方向、确定了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路径以及分析总结了工程教育改革经验[6]。
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不同的院校和学者有不同的认知,对提升能力的教学方案也有差异。王刚等人认为基于知识、能力、素质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科教融合培养、产教融合培养等多措并举,与产业需求相契合培养出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7]沈波等人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重点在数据分析能力、行业洞察能力的提升,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8]山东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引入SAP大学能力中心的实践类课程,依托SAP企业客户基础以及全球产业数字化经验,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技术赋能。[9]清华大学等高校则在实践课中融入项目管理思想,采用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能力[10],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1]但在项目的获取、项目实施的管理等方面各个高校有不同的做法。如何通过校企业合作,以校企双能力为导向将企业项目引入高校教学中,通过具体的企业项目提升学生能力的深度尝试则不多见。
(二)面临的问题
广西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广西首个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为了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改革了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学生、学习小组、班级、教师多主体协同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由于可用的实际项目案例不够丰富,很多项目的开发都是基于虚拟场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性不足。学生到企业实习环节,主要是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由于学生到企业集中实习的时间较短,无法有效参与企业业务活动,企业对学生的欢迎程度不高。同时,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大多只是看、问、记,无法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业务,实习成效不明显。因此,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我校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将企业业务需求引入校园,激励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让企业全过程参与学校的教学环节,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双赢、师生共长,解决如下四个问题。第一,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第二,如何激励企业进校园,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第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第四,如何鼓励教师进企业,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培养目标。
三、能力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模式的特征与实施过程
(一)重新定义新时代要求的专业能力框架
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新时代、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实施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校调整优化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围绕“互联网+”及数字经济重新定义专业培养的能力框架,将该专业的能力定义为创新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行业理解力、技术能力、设计思维能力、价值发现力六种能力构成的新时代信息化人才能力框架[12],培养学生以数据分析能力和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对行业的理解以及价值发现,利用设计思维进行“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应用与创新。
(二)能力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一,校企双能力导向。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驱动力是满足校企双方各自的目标需求。从高校的角度看,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主要目标是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工作环境、业务操作流程、管理制度等现实业务资源,特别是利用高级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等企业员工,让这些企业员工结合实际的业务要求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通过现实的业务操作实现实践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通过与高校深度合作,特别是开展技术研发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利用高校具备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可以持续得到人力资源、智力资源,解决企业的技术及人力瓶颈,为企业提升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助力。
第二,以项目合作为基础。项目是指校企共同完成的某项具体任务,任务的类型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实验、实训、竞赛等。项目的设立由企业或高校根据双方现有的资源、业务需求及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等提出,采取校企联合申请政府基金项目(获政府部门批准)、企业自设项目、学校自设项目等方式设立。采取项目合作方式,一是有利于确定明确的合作目标,使校企双方按一致的目标开展工作,有助于目标的达成;二是有利于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任务分工,并将任务落实到人,有助于项目任务的完成;三是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的管理,明确项目执行计划,整合校企双方资源,规范相关资源的使用与调度,确保项目按进度完成;四是有利于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价,为改善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依据。
第三,团队工作模式。每个项目都组建由企业员工、教师、学生组成的团队,采用团队工作模式共同完成项目预定任务。在团队工作中,根据项目任务分工的不同,企业员工、学校教师、学生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企业导师(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在项目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在“导”,即以项目问题为向导,以解决方案为引导,针对每个学生承担项目的具体任务,一对一为学生提供指导,辅助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处理等活动。学生是完成项目任务的主要工作人员,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实现专业能力框架中各项能力的综合训练,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能力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能力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能力需求提出、设立项目、组建团队、项目实施、项目评价、教学评价六个阶段(图1)。
图1 能力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1.能力需求提出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以企业能力需求为主导,由企业和高等学校根据各自的目标提出能力需求。学校根据专业或课程培养目标提出合作的需求,可以是某种能力的需求,如编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能力等,也可以是以能力框架定义的综合能力需求。针对特定的能力需求,向企业提交相关的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同时,学校也将教师的研究方向、实验室等资源信息提供给企业,让企业充分了解学校可供合作的资源。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及企业发展目标提出能力需求。一方面,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增加而出现生产能力短缺时,对实习生需求较大;另一方面,企业对涉及自身长远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人才储备能力等也有较大的需求。企业将这些能力需求的清单提交给合作高等学校,通过与高等学校协商,确定能满足校企双方能力需求的初步方案。
2.设立项目
为了落实校企双方达成的能力需求初步方案,校企要将能力需求转化成项目,明确项目目标、项目任务、任务分工、项目时间、项目负责人等相关内容。项目中涉及学生参与的内容,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明确项目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案。对企业项目和学校项目经校企双方批准后,即可按项目方案执行。校企联合申报的政府资助项目对校企双方激励程度最大,如我校与某些企业联合申请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息电子工业制程云数据分析平台”等多个政府资助项目。这些项目获得政府部门立项资助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部分科技经费,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企业提供了目标明确的实践项目,加大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力度与深度,丰富了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课题(如毕业设计课题、实习课题、课程设计课题等)。
3.成立专案团队
针对项目实施的主要需求,企业成立了相应的部门对口开展相关业务,专门负责为项目提供企业资源支持,学校也成立了专门的教师团队对接特定的项目。每个项目都组建了由企业员工、教师、学生组成的专案团队。在专案团队中,企业员工根据项目的任务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带领团队成员到企业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则在教师及企业员工指导下参与完成调研、分析、设计、开发、试验等具体的业务活动。
4.校企联合开展项目实施
项目的实施将企业目标和学校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现实工作场景,使学生能亲身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基于项目任务及实际工作场景开展数据分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教师和企业导师根据项目任务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对指导,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为方便学生在校企两地开展工作,我校建立了与企业基本相同的实践平台,提供服务器、工作站、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硬件环境,既方便学生回校后可以继续利用企业资源学习与工作,也方便企业人员进校交流与讨论。在建设实践平台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技术发展的新动向,让自学能力强、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实践平台的建设,负责服务器的安装、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5.评价
评价分为项目评价和教学评价两类。项目评价是对项目取得的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评价,主要是检查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成,为以后的项目合作提供经验。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参与项目过程的表现及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到项目实施的周期与教学的周期并不完全一致,并且项目评价是成果导向的,教学评价则主要是过程导向的,所以教学评价一般单独按教学周期进行。教学评价的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导师给出的评分,另一部分是指导教师给出的评分。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的出勤、规范化操作、认真努力程度、服从工作安排等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占总评分的80%;成果评价是指对学生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评分,占总评分的20%。综合教师与企业导师的评分则是学生的最终得分。
四、结语
能力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教学模式通过团队融合、资源融合、目标融合、平台融合等多方面整合,有效激励企业积极参与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既满足了企业的能力需求,也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学生走进企业开展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提供了机会,有效地实现了企业能力提升和学生能力提升,形成了校企双赢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