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共同体研究

2022-08-05石弘颖眭国荣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创共同体学术

石弘颖,眭国荣

(1.南京工业大学 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2.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虽然在“十三五”期间综合排名快速攀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仍然面临创新效率和质量较差、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偏低、科技体制制约人才发展等重要问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科技创新的整体优势。各级政府部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策落地和试点反馈,瞄准科技创新链、对接产业强链,旨在积极缝合科技和经济“两张皮”。作为现代社会知识的主要来源,各大高校纷纷相应政策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繁荣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科技供给。新时期的创新创业已然成为一项跨组织、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多主体、多网格、市场化、全球化的活动,统筹“双创”共同体的协调发展需要多学科交叉作为理论支撑。如何抓住高校的“根部”创新,如何把握市场的应用导向,如何发挥行业的组织力量,如何实现主体的资源协同,如何保障项目的效益分配,如何打造人才的多元培育……[1],众多科技从业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观点也缺少全局性概论。生态系统理论由于和人类从事科学与经济活动的架构、机制、演化等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近年来被学者广泛引申在其他系统业态的探讨中。文中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的创新创业共同体,立足高校科技人才,从校内的科技创新参与者延伸至经济社会中多元主体,立体化双循环五螺旋模型并剖析了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关系。针对双循环五螺旋模型的解构,提出若干联通“共同体”各动力链条的效能提升路径,期望为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区域科技产业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1 理论基础

1.1 生态系统的理论特点及其概念引申

生态系统的概念隶属于生态学领域,生态学研究由低到高有4个层次[2]:①生物个体,生命实体并对环境做出反馈的基本单元;②生物种群,一定时空下同物种的集合且具有规律属性;③生物群落,不同种群在特定区域内组成的生态功能单元;④生态系统,指一定时空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包括自发光合作用的生产者——自养植物,还原系统资源的分解者——菌类等,加速系统循环的消费者——动物和微生物等;环境则代表生物群体外围支持生命系统的一切因素总和。生态系统由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正式提出,首次准确深刻地表述了它具备内自然属性和外物理网络的双重机制;LINDEMAN大力发展并科学完整地揭示了生态系统中能量存储、传递和转化的动力学规律,以及随着时间量度变化的群落生长、发育、演替和进化的有序过程。生态系统继承于经典生态学的特点有层级性、历时性、边界性和普遍性;生态系统受其他学科推动发展出的特征有联网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功能性。

人类的实践诚然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助推了人工自然的变革。人类社会从事科学与经济活动的网络架构、运行机制、演化过程等多个维度都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所以生态系统概念逐渐被学者引入经济界以探讨企业、商业、产业的系统业态[3]。随着创新创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创造社会价值的需要,学术界将其与生态系统原理相结合,以研究高质量“双创”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与动力机制[4]。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对应创新创业的基本主体,分别充当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角色,如高校院所、政府部门、科技企业等组织。以此类推,生物种群对应具有共同特征的单位集合,出现了体系的结构数据和空间属性,如高校联盟、行业协会、用户社区等。将生物群落类比“双创”集群,涵盖创新创业所有参与主体,具有多样分布、关系作用、动态变化和网络重叠的特点。比拟生态系统的定义,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可以理解为:特定时空下“双创”主体与外部激励(环境因素)不断协同交互,形成能够自调节的有机整体。

1.2 以高校人才为创新源头的价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纵观近5年来各国家(组织)的创新指数评价[5],中国在“十三五”期间综合排名快速攀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具体表现为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科技成果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团队化和知识资本化趋势明显、创业孵化载体多样且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日益提升等。但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短板也很明显,创新效率和质量相较于创新强国差距大、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的关联水平低、科技体制制约创新能力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建立创新型国家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根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现代社会知识的主要来源,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毋庸置疑是创造力的主要供应者[6]。高校历来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不仅为各个产业供应传统人力资源,还直接为科技创业型公司提供应用研发等技术资源。

2015年堪称我国“双创”启动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元年,国务院办公厅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国办发〔2015〕9号),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办发〔2015〕36号),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国发〔2015〕64号)等。从高教救国、高教护国到高教强国,中国高校一直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校人力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推进科技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抓手。国家在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大力推广各类实体项目;各省、市、自治区及高校院所为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纷纷出台高教行业具有普遍认可度的高层次人才的计划[7]。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在知识服务和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愿意回国作贡献的海外人才愈发成为各区域高层次“人才争夺战”的主角。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高校汇聚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同时,也加快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步伐,以强烈的创新精神推动我国乃至世界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由于世界高等教育的开放、竞争和流动特性,我国留学和回国人数逐年增加;此外,许多高校在人才引育、职称评聘中对教师海外背景有或明或暗的要求,使得高校成为海外人才双向培养、多重文化相互碰撞的中心。文中涉及的高校科技人才,一般是指高校中拥有博士学位、具有1年以上海外经历、年龄集中在30~45岁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这一群体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经历和研究成果,极富发散性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备多元化的国际视野和合作资源。他们作为创新创业的先锋队和生力军,既承担了科学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艰巨重任,也发挥着创新精神传承和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好比药房有琳琅满目的药品、医院也有等待治疗的病人,亟须由医生对症给出处方;联结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当务之急是从供给侧出发[8],以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高校科技人才为抓手,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科技供给。围绕国家战略和用户市场,有的放矢地运用高校科技人才的知识力量,促进技术传播与文化交流,大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3 以生态系统为动力链条的“双创”共同体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不同于往日仅仅依赖于个人天赋、知识积累、兴趣导向的学术创新,“双创”越来越趋于一项跨组织、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多主体、多网格、市场化、全球化的活动[6]。自主创新是创业孵化的基础环节,创业行为是创新发展的必经阶段,市场引导的社会需求再倒逼深度创新,由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内外学者普遍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群体、成效因素及协作关系,构建属于特定领域的“双创”共同体并探究其系统动力学要素。创新创业共同体的雏形可追溯到伯顿·克拉克提出的三螺旋模型,后续学者基于不同时代背景或从多个角度研究其演化,分别探讨政府、市场、大学三大主体在科教资源配置中彼此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角色关系[9]。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双创”多主体共存协作方面的研究,多以区域发展为整体而未明确共同体的中心:武玉清等[10]建构多螺旋协同框架,对不同主体主导的共同体发展模式做了案例研究;冯鲁红等[11]基于美、德、日的科技协同模式,分析“双循环”共同体对山东省科技产业建设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暨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科技创新的整体优势。创新创业实现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机制的跨越,关键是对共同体进行存量改革,不断营造产研协同、价值流动、多元融合、精准供给的“双创”生态。随着非科技因素的加入,须将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引入创新创业领域,借鉴生态系统的原理和规律剖析“双创”新范式:重点考察多元主体的生存能力、环境资源的激励作用、组织合作的协同效果和系统演化的调节过程。目前,相关文献集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双创”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等方面[12-14],存在研究与现实不相适等若干问题。第一,科技创新跨学科、跨组织发展的趋势下,应突出“双创”共同体的协同优势,更好地凝聚多元主体。第二,顺应社会经济结构向供给侧的倾斜,应突出高校科技人才的中心作用,实质性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三,针对科技产业化进程的复杂性,应突出生态系统理论的动力关系,进一步剖析评价体系和分配机制。

文中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的高校创新创业共同体(如图1所示),以高校科技人才为原点;横向具体化校内职能部门、校友资源、底部学系和师生家属,又分别扩展至政府、市场、机构和社会为五螺旋基体;纵向立体化大学内部“双创”生态,并延伸至整个经济社会构成双循环生态圈;整体模型被各主体自然划分成的4块,分别代表大环境中政策落地、资源支持、学术氛围和评价文化等主要激励因素。此双循环五螺旋模型兼具科学的融合构型和高效的运行动能,有利于激活创新创业共同体,有利于提升“双创”成效,有利于推动知识资本化和科技产业化的进程。不同于以往的时代背景,模型强化了孵化引擎位于共同体的中心作用;除了政、产、研3大主体,还扩充了学术期刊、金融中介、社会家庭等新主体的协同;不仅分别探究了双循环系统的运行过程,且归纳了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实现机制。本研究用生态系统的组织原理解构创新创业的动力链条,完整刻画了共同体的层次结构,清晰描述了其协作关系和能量流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高质量科技供给长期稳定向高效益成果转移。

图1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双创”共同体模型

2 建模解析

2.1 自上而下分析理论模型

2.1.1 生产者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即核心动力来源于在外部环境的支持下通过自身基础性作用产生能量。迁移到创新创业共同体中,“生产者”指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前沿科技的学术人力,他们在支撑条件下的效能感、在学术文化中的权威性、在言传身教时的影响力和在行业组织内的稀缺度等特点,使之成为“双创”生态系统的动力源泉。一方面,相比于企业的研发行为,高校侧重的“根部”创新更基础、更前沿,可谓共同体的灵魂所在;另一方面,科技人才在高校内聚集形成的学术社群,天然地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逻辑批判和辩证思维指导下,持续碰撞出具有竞争力的学科知识交叉和技术应用迭代。毋庸置疑,高校科技人才是创新创业共同体中的“生产者”。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肯定了高校科技人才对目标受众(学生、企业、社会等)输送的科技成果和文化信息,更加突出了高校科技人才在升级版“双创”共同体的核心主体地位。诚然,创新创业共同体中的“生产者”等主体与环境因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约束。

2.1.2 内生态圈

自然生态系统是各生物主体和各环境因子组成的有机整体,复杂系统通常分为多个层级,每个层级存在子系统循环。由于高校存在相对独立的物质空间和自组织的社区结构,且具有相对独立的逻辑架构和管理体制,在以高校科技人才为“生产者”的创新创业共同体中,梳理高校“内生态圈”的组成要素是构建完整系统的基础。“双创”生态子系统,既包括“生物体系”,如团委和校友会等职能部门、富有创造力的老师和学生、不同学科的院系组织;也包括“非生物因子”,如双创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手段、学术原创氛围、培育孵化资源等;还包括环境作用下产生的影响,如高校科技人员的工作效能、研发成果、综合能力、合作网络等变化。校内部门的科技服务似空气、大学内部的评价制度似土壤、创新创业的培养教育似肥料、校友资源的搭桥整合似阳光,高校“双创”共同体的“内生态圈”在这样的动态循环中平稳运行,构成协同的综合性亚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内生态圈”与“外生态圈”完全独立,它们的各要素之间仍相对延展和加深、相互作用和影响。

2.1.3 外生态圈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为生产者提供资源并与之共同完成系统循环,“消费者”则在系统循环中起着加速能量传递的催化作用,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与环境因素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创业共同体中的“外生态圈”涉及“分解者”角色—政府部门、学术期刊和科技园区等,“消费者”角色—企业投产、家庭使用、市场份额等,“环境”因素—行业市场和职能部门共同实施的政策落地、政府弘扬和家庭传承共同引导的评价文化、社会科普和科技组织共同营造的学术氛围、科技中介和企业联盟共同提供的资源支持等。相较于“内生态圈”,高校“双创”共同体的外延更强调经济社会各方力量的合作,符合时代背景下以高校为创造中心,推动创新端向创业端扩散的跨组织、多主体、全球化参与行为。众所周知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脱节顽疾,可以理解为创新创业生态的子系统界面间存在2个“脆弱带”[13]:一是以基础创新为载体的“内生态圈”和以科技创业为目标的“外生态圈”之间缺乏衔接和互动,二是“外生态圈”各群体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协同以整合专业化支撑。

2.1.4 时间维度

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态是动态中的平衡,随着时间度量短、中、长不等的变化,系统会产生平衡调节、群落演替、系统进化等不同的结构变迁。学术创新是具有长期性的曲折上升的孕育过程,科技创业是带有不确定性的螺旋发展的孵化过程;创新创业从来没有立竿见影的特效药,不以一时的结果论高低成败是基本原则。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一定时空下主体与环境不断自洽的发展历程,高校“双创”共同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依靠着反馈和调节机制的联动;又由于创新创业成效的滞后性体现,有必要从时间维度探讨对应的结构与机制。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三螺旋雏形只有3个主体,国家干预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型等算是基于不同的外部环境导致的结构微调;随着智能应用带来的经济社会秩序变化,创新创业共同体架构向科技供给侧大幅倾斜,形成内、外生态圈的多主体构型和交叉联合的实现机制;未来基于知识经济的后工业时代将引入或分化出更多体系,跨国境、跨行业的“双创”行为也将受到更多因素作用,共同体模型将在自演化中不断深入和完善(如图2所示)[4]。

图2 时间维度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演化

2.2 由内而外解剖实现机制

2.2.1 内驱动力

如图1所示的高校“双创”共同体双循环五螺旋模型,其内驱动力主要是指核心主体自觉展开价值追求的驱动机制,归根结底是高校科技人才的动力和能力2个方面发挥着作用。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人的天性,高科技含量及附加值的创新成果无疑会带来丰厚的酬劳、地位、资源等连锁效应,引导科研人员成为潜在的学术创业者。“双创”志向驱动他们有意识地培养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敏锐的商业市场嗅觉、充分的行业经验积累、乐观的风险感知情绪等[15],这些因素将对创新创业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从精神价值角度分析,自主创新经过积淀之后开始出现应用成果产出,潜在的学术创业者期望进一步检验其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这是自我实现层次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尊重和认可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之主动付诸扩充综合知识储备的“双创”实践,因此核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创新创业共同体的良性循环。高校科技人才实现价值追求的前提和推动力量,是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并完成能量流动。高质量的学术创新对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快速习得和深入思考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说:面对不熟悉的研究课题能有效获取信息资源,结合知识沉淀预判成果价值;面对不确定的科研活动能分步设定阶段目标,组织学术力量探索具体方案;面对不理想的实验结果能及时调节情绪心境,根据客观数据修正科学计划。高效益的成果转化则对科技创业者提出了开拓进取和统筹管理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在:面对创新创业的国家号召勇于承担技术扩散责任,凝聚背景多样又明确分工合作的团队;面对经济社会的多元网络善于打通资源阻滞环节,刺激知识资本因价值流动带来的利润;面对市场竞争的高低起伏敢于坚守创新创业初衷,带领科技跨越并突破商业规模的桎梏。

2.2.2 外部激励

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与生物体共同构成关系密切的统一整体,高校“双创”共同体的外部激励对内部要素有正相关的促进作用,总体可以归纳为政策落地、评价文化、学术氛围和资源支持4大因素。第一,宏观政策是创新创业实践的风向标,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应用导向型科研模式的提出,有了“指南针”的高校自主创新,精准发力、深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各部委、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同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在场地设施、人才培育、孵化生产、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制度支撑,使“双创”生态链运作变得更加有序、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第二,评价体系是调动核心主体的晴雨表,根据不同性质科研任务的产出要求和成果周期设定多元指标,有利于兼顾高校科技人才的基础保障、成长鞭策和精神激励。整体社会需要破除对安稳工作的执念、对创业风险的成见,家庭网络亟待改观与苦读学子的期盼、与同龄人群的比较,有助于推动创新端向创业端扩散,有助于“双创”文化和精神的传播。第三,伦理规范是学术创业行为的警戒线,尊重科学范式和法律原则、倡导诚信道德和理性投资、弘扬科学价值和技术落地,方能深耕风清气正、严谨务实的“双创”沃土。创新创业成果的体现与学术期刊、专利机构、孵化基地等外部组织紧密联系,深化学术评判、产权运营、转移审批等科技制度改革,厚植公平公正、良性竞争的“双创”生态。第四,资源投入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守护神,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兄弟高校、行业学会等保障基金,大力拓展企业横向、市场融资、风投中介等商业渠道,以充足的能量支撑打通创新创业生态链的枷锁。“双创”团队及时获取资讯支持将发挥“襄助效应”[16],在学术合作、期刊约稿、职业培训、创投市场、法律咨询、财务管理等多方面形成价值输出,助推系统的物质交换。

2.2.3 协同交互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各体系一直以来按条分块自治,导致不同体系间的界面及周边形成了链条简单、易被破坏的脆弱带;然而,共同体在以点为基、串点成线、从线到面、以面带全的协同模式下可以自修复。首先,系统中多主体拥有共同的使命目标,在有序协同、互惠共赢的合作中发挥相干增强作用。高校“双创”的价值中心是学术原则和知识扩散,这是创新思想、创业活动和科技服务围绕的原点。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为中心拓展成果附加值,这是连接各方组织的根本和解决矛盾冲突的依据。一方面,由创新中心向外延辐射,带动内、外生态圈各主体的双向互动,夯实横向脆弱带。高校行政服务队伍与政策制定部门加强联络和学习,企业通过校友会和横向项目实现科技与人才的互通,多学科交叉的兄弟院校与中介、协会等组织形成学术合作联盟,师生既作为创新创业的参与者推动系统、又作为社会家庭的一份子反馈体验。另一方面,促进内驱动力和外部激励的良性循环,缩小因创新能力与创业环境不匹配导致的认知和交易成本[6],稳固纵向脆弱带。打通的政策链激发了高校人才追逐价值的动力和开拓进取的能力,包容的学术链提升了科技工作者自我实现的意愿和深入思考的空间,开放的创新链增添了学术创业者转移转化的兴趣和快速习得的机会,融汇的产业链扩展了“双创”团队资源的渠道和统筹管理的效益。总之,实现共同体协同交互作用的全覆盖,既要各主体间及主体和因素间联结成网、形成力量聚合,更要激活学术创新链与产业政策链之间的动力转换、加速能量流动。动力链条的紧密衔接还依靠共识共创机制:共赢战略基础下分担成本,共享资源前提下合理分配,共同提升愿景下开放互助,共担风险条件下监督协调。

2.2.4 过程调节

高校“双创”共同体不是绝对静态的模型,而是价值投入—交换—耗散—增值等循环中的相对稳态,其自调节机制大致包括成果孕育、同元竞争、多元共存和环境适应等。起初,学术成果迁移到创业链前经历无数次失败,呵护并非一蹴而就的科研周期和成果质量,平衡好保障与激励是增强共同体稳定性的核心。现实中的高校青年人才通常需要前期条件建设,方才进入P(计划)—D(执行)—C(检验)—A(处理)的孕育循环,不宜过早、单一地开展评价认定及分配是防止科研“马太效应”的关键。其次,生态子系统的资源负荷容量有限,同种群体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始终存在良性竞争,并促使进一步的群落演替能保证系统的创造力和多样性。生产效益高、联结网络广的创新创业主体竞争力强、对行业组织依赖小,甚至分化出新主体或进化为独立体系;反之,为求短期生存的依附式“双创”生命周期短、易被替代或合并,不利于长线发展。再次,科技供给向创业端转移是多元主体各司其责的互补过程:市场前景调研、应用潜力孵化、原型产品中试、商业营销接轨、技术服务社会等。不同体系的协同交互要避免陷入案例经验和思维定式的窠臼:力争发挥颠覆式创新、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坚持合理目标导向和宽容实践管理的阶段式反馈,秉承特色碰撞的共存结构关系升级。最后,动态调适包括普遍的主体激励响应、系统进行补偿/改革/恢复/消逝,以及此接收-反馈过程中各体系结构调整带来的新环境关系。纵观世界各国人口和高教普及规模并不必然带来更高层次的创新创业,根本在于“生产者”的动力能力应与高校“双创”环境要素实现自洽与外适,由此延续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3 效能提升

3.1 共同体的前端后延推动学术端向应用端扩散

3.1.1 学术治理与科技服务

高等教育的根本是学术自治,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知识扩散模式变迁,大学功能向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延伸但不能超越学术的疆域;协调治理文化与方式的冲突,努力降低共同体结构升级的摩擦。高校科技人才通常来自于“底部沉重”的各院系,“纵”要摆脱校级过度约束、将权力重心下移至学部,“横”要避免行政干涉科研、抑制资源集中于少数学阀手中,双向共同激发基层学术团体的“双创”活力。有序的科技创新体系涉及规划评估、资源配置、选拨培养、协调决策等多方面,需要有组织的高水平学术治理队伍;警惕优质学术治理人才兼职或流动到行政管理队伍中,防止权利和资源进一步分化。确保校级、学部和院级教授委员会充分吸纳精英人才、积极履行治学责任、切实保障权益执行,探索科技改革试点、引领学科高速发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速科技产业进程。平衡好以科技投入为支撑的原创探索和以市场激励为缰绳的技术应用,使其互为支撑地正向促进科技效能[17];平衡好以寻求真理为核心的学术队伍和以高效运行为指标的科层制度,使权威管理向为知识生产服务转变。以加强高校“双创”内、外生态圈的衔接和互动为价值目标,建设高质量科技服务体系和专业化知识转移队伍,密切增进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的校内联通,助力科技赋能产业。

3.1.2 科研规范与过程关注

促进学术创新链向创业链转移要从源头加强学术道德、科研素养等“双创”教育,养成严谨习惯、践行工匠精神,训练专业技能、拓展产业知识,弘扬诚信文化、共筑务实氛围。在法律尚存空缺的当下依靠校内规章和行业自律严肃处理学术不端和偏差行为,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对科研价值、过程开展、结果体现的正确认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奋斗方向、不断丰富成果体现途经。高校科技人才普遍对符合价值取向的团队忠诚贡献、对违背信仰原则的事物难以容忍;围绕初心与使命强化价值引领、增进组织认同,有利于激发共同体的内驱动力、发扬以创新创业为己任的担当意识。珍视每位科研人员及其成果的孵化历程,转变千篇一律的催促式科研、结合定期效能测评打造弹性化成长空间,改革墨守成规的评判和分配、针对不同特长和价值诉求给予相应支持。完善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以科研基础培育课题计划、以申报指导提升立项概率、以揭榜挂帅促进团队合作、以阶段检查反思方案执行、以一票否决维护学风建设、以多元标准评估成果价值、以后期跟踪推动应用开发。尊重科技成果的“门限效应”[7]、杜绝对学术规律的漠视,培养隐性的知识技能、避免量化数据的短视;引入质量管理学中P—D—C—A动态机制,针对科技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

3.2 共同体的中段双联推动创新创业链协同增效

3.2.1 鼓励转化与交叉融合

高校自主创新在促进高质量专利转化(教科技〔2020〕1号)、规范SCI论文指标使用(国科发监〔2020〕37号)等战略指引下,要将基础研究对接到后续开发中、将“双创”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充分认可学术工作和产业化等各类脑力劳动的价值意义,深化经费包干、负面清单、成果赋权等科技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促进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评价、晋升和分配等机制的公平公开。为潜在的学术创业者和技术需求方搭建双向交流平台,提升“投入—回报”的主观感知,在个人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促进产学研合作并消除职业倦怠,为知识资本化释放活力、提升效能。顺应科技创新体系协同发展的要求,融合基础、应用和产业等背景的人才在同一学系,改变高校众学科各自为营的状况,新建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体楼宇,促进不同学科方向的脑力碰撞“常态化”。打破相对封闭的高校传统知识生产模式,搭建校内跨学科交叉、校外跨组织融合的战略合作联盟,有效协调内外利益关系、依托辐射网络凸显规模效益,打造高校“双创”共同体的新范式。立足地方产业明确学科聚集,使校级学科版图无缝对接区域产业地图;立足行业趋势明确学院合作,使院级学术架构紧密联系行业发展方向;立足企业需求明确团队转化,使组内课题开展坚持面向社会实际应用。

3.2.2 全价值链的组织创新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只是高校科技人才的孤军作战,在原创—开发—量产—销售等不同阶段以及贯穿其中的财务、法律、管理等专业都应进行有组织的创新治理。突出“双创”共同体的协同交互机制,推动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外部力量与高校之间的紧密联络,疏通生态链上创新要素投入、人才技术培育、知识扩散创收等节点的价值流动。发挥平台式创新载体的整合作用、发扬“大师+团队”的组织优势:将积累了系列原创突破、亟需成果转化的学术团队,快速链接到聚集了创新创业群落、期待源头供给的孵化实体,开展深度合作。打破各主体分治的固有藩篱,大力发展体制机制新、功能定位强、投入产出高的新型研发机构,多措并举、多轨运行,突破共同体物质能量交换的瓶颈,提升混合型组织的硬实力、激活新活力。建立和完善集综合资讯、大学生双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投资融资、商业模式等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中心,优化系统内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本配置,促成科技与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创新。利用生态链中段的窗口效应连通“双创”共同体各边界,提供政策支撑、评估分析、教育培训和洽谈对接等全方位服务网络,使创新创业前、后端合力助推共同体向高质量发展升级。

3.3 共同体的后端前延推动商业侧向供给侧倾斜

3.3.1 科技供给的开放孕育

占据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基础研究突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创新实践和规范科技发展的人文社科进步,三者协调发展的格局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研发;反对一窝蜂在热点领域形成专利和论文扎堆,创新性和技术成熟度却不足的资源浪费现象。响应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号召、吹响科技供给侧改革的号角,发挥共同体中政府、企业、市场和新型机构的专业评估功能,精准聚焦实际需求、提升科技供给效益、防范成果泡沫化。强化“双创”生态链条后端主体的知识吸收、承接和转移能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原型开发前期的孕育环节,以高附加值的盈利空间激励学术创业者、以开拓创新的产业文化凝聚科技工作者。高质量科技供给既是创新创业的过程也是其结果,同时依靠需求拉动、主体推动和环境支撑;扭转横向课题开发、知识产权转让、科技创业融资等合作中,标签化定制和过多限制的产学研模式。在迷宫中急于破局的人会选择最直接、安全的出口,同理在科技探索中追求“短平快”则会沿袭非独创性的经验路径;倡导开放自由的思维发散,保障多元碰撞的创造群体。

3.3.2 多元资源的早期扶持

高校对政府资源的单向依附,既加剧了2种异质组织在运行架构上的趋同、无益于保持学术自治,又削弱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联结渠道、无益于成果转化应用[18-19]。现阶段改进健康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侧重于落地吸引风险投资、科技金融扶持等政策,采用多元资源竞争性配置的方式协调供需两侧都存在的不均衡问题,使知识技术转移迸发新的生机。高校自主创新向科技产业转化的进程中,可能超过7成项目受限于资金保障[20]:包括总体投入不足、投入效率低和投入时机晚等关键经费问题,严重制约科技成果孵化为实际生产力。围绕地方战略新兴产业推进校地融合,重点支持有相应研发基础且学科布局吻合的高校搭建应用开发和产品中试的条件,把握深层技术市场命脉既增大了总投资量、也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益。邀请生态链后端的产业力量提前参与到工程、应用类课题或论文的分类评审中,及时对潜力大的预见性项目进行早期扶持和大额投资,既拓展了知识吸收能力、又扩大了话语主导权。向天使投资机构倾斜税收、贷款等政策,降低为高校科技创新投入前期资金所承担的预期风险;同时建立投入—产出考察制度,依靠组织和方法创新增加回报效益,激励高科技含量转化为高额利润。

4 结论

1)以高校科技人才为孵化引擎和动力源泉,在三螺旋基础上引入科研组织和社会家庭等主体构建的“双循环五螺旋”共同体向原始创新的科技供给侧大幅倾斜,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形式、是顺应知识资本化的协同过程。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出现一定程度的“唯论文”和“指标化”异象,文中构建的“双创”共同体不仅优化了内生态,更强调内外部各方力量的合作,符合时代背景的客观要求、符合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

2)基于生态系统组成原理和动力规律,能够更具学理性地解析主体角色和层次结构、更有类比性地描述协作互动和调节过程,从而清晰呈现了高校“双创”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和动力机制,为科技产业量体裁衣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多元主体的生存能力、环境资源的激励作用、组织合作的协同效果和系统演化的调节过程,不断夯实内、外生态圈的衔接和稳固外生态圈各群体之间的协同,是缝合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关键点。

3)根据高校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理论建模和动态解析研究结果,总结归纳了将共同体的前端后延—推动学术端向应用端扩散、中段双联—推动创新创业链协同增效、后端前延—推动商业侧向供给侧倾斜的3条效能提升路径。高校服务知识生产、多元资源孕育项目、跨界联盟融合治理、宽容实践长期发展……因时制宜的策略落地,离不开制度建立且充分推进、资源互助且渠道互通、高效协作和过程规范、初心追求和文化传承等。

4)新时期大国角力竞争的国际形式下,借鉴美国、新加坡、以色列等技术扩散的优势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国情的战略规划提升科技与经济关联发展的程度。推动大学内部的学术、产业交叉融合,是科技工作者对工业生产结构升级的责任使命,是以高校为中心的整个创新创业共同体需积极应对的问题。后续的研究方向可聚焦区域“双创”的政策比较、改革试点单位的案例分析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双创共同体学术
爱的共同体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