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联合利拉鲁肽对非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2-08-05陈文璞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湛江524001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利拉鲁胰岛素泵胰岛素

周 飞,陈文璞(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湛江 524001)

30 多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 省市30 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2015-2017 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 个省进行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 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2]。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 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是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与病程短的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较,非初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常更差,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目前公认的住院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利拉鲁肽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可以纠正2 型糖尿病的多重发病机制,从而发挥降糖作用。GLP‐1类似物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具有互补效应,本文拟观察胰岛素泵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和分组

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2 例非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中的诊断标准[3];18 岁≤年龄≤75 岁;糖尿病病程大于5 a;筛选前不规律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或口服≥2 种口服降糖药物血糖仍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9%;身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且≤45 kg/m2;无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与研究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能够依照研究规定完成研究。排除标准:诊断为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和1 型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或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史,或筛选时患有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或者血淀粉酶≥3 倍正常值上限,或甘油三酯≥8.0 mmol/L;甲状腺髓样癌(MTC)或2 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2)的个人史或家族史;明显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转氨酶、肌酐超过正常值2 倍以上);存在严重慢性胃肠道疾病(如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和严重感染的患者;对诺和锐(特充)、利拉鲁肽注射液和诺和力®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糖尿病急性或者慢性并发症;合并甲亢、胰腺炎、胃溃疡、其他系统急性并发症及应激状态;合并妊娠。

1.2 方法

招募筛选合格的受试者,使用完全随机分组法按照1∶1 经随机后进入1 个月试验药物治疗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入组后均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教育,指导开展合理的个体化糖尿病饮食和运动。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泵(美敦力)每日持续皮下注射基础量的门冬胰岛素(全天胰岛素剂量的40%~50%),进餐时输注餐前负荷量(全天胰岛素剂量的 50%~60%),入选患者的每日总胰岛素一般均大于30 U/d。根据患者的血糖和饮食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为 0.6 mg/d,每日晚上睡前22:00 经腹部皮下注射给药。记录任何不良事件、合并用药以及低血糖事件。治疗1 个月后,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h‐FPG)、果糖胺(FTS)、空腹C 肽(F‐CP)、餐后2 h C肽(2h‐C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肌酐(Scr)、尿素氮(BUN)相对基线的变化值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本研究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批号PJ2020‐066),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的比较 (n=31)

1.3 观察指标

(1)检测血清FPG、2hPG、血糖采用过氧化物‐氧化酶法(仪器:罗氏cobas8000);TC、TG 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检测(仪器:罗氏cobas702);BUN 采用脲酶动态紫外法检测、Scr 采用苦味酸法检测(仪器:罗氏cobas702)。FTS 采用四氮唑蓝显色法检测(仪器:罗氏cobas8000)。(2)不良反应:统计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胃潴留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采用(校正)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PG、2h‐FPG 和FTS 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FPG、2h‐FPG 和FT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PG、2h‐FPG 和FTS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PG、2h‐FPG 和FTS 水平的比较 (,n=3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PG、2h‐FPG 和FTS 水平的比较 (,n=3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1,cP<0.05

2.2 F‐CP 和2h‐CP 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F‐CP、2h‐CP 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CP、2h‐CP 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CP、2h‐C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CP 和2h‐CP 水平的比较 (,n=3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CP 和2h‐CP 水平的比较 (,n=3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1

2.3 血脂水平和肾功能

治疗前,两组血清TC(TG、BUNA 或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BUN 或S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TC 或TG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BUN 或Scr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肾功能的比较 (,n=31)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肾功能的比较 (,n=3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1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31)。观察组发生恶心、纳差3 例,胃潴留2 例(胃镜下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5/3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1,P>0.05)。

3 讨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短期内有效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对于临床上具有一定病程,已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但血糖仍明显升高(HbA1c>9%)的2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进行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4]。住院期间的胰岛素强化方案常选择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因为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不仅可模拟生理过程,人工调正餐时的胰岛素剂量,迅速降低患者的糖和脂毒性,还可使残余的 β 细胞得到休息,恢复和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5]。胰岛素强化治疗获益明确,对血糖的控制也较理想,但对优化患者身体质量及后续持续恢复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作用不大[4,6‐7],且容易引起低血糖事件。

利拉鲁肽可纠正2 型糖尿病的多种发病机制,从而发挥降糖作用,主要机制包括[8]:(1)促进胰岛素生物合成和分泌,GLP‐1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式方式促进胰岛素释放,还可增加胰岛素合成;(2)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3)保护β 细胞,增加β 细胞数量;(4)减少肝糖输出,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5)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热量摄入;(6)延缓胃排空和胃肠蠕动。刘霞等[7]提及,利拉鲁肽和胰岛素强化无论是单一还是联合应用治疗非初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都能够改善β、α 细胞功能,使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低血糖风险更小。GLP‐1 类似物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具有互补效应,存在机制也许是胰岛素尤其是基础胰岛素增加外周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糖输出,有效控制空腹血糖,GLP‐1 激动剂促进和恢复内源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同时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降低餐后血糖。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糖代谢指标降低且均达标,提示两种疗法治疗非初诊2 型糖尿病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胰岛素泵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可更为明显地改善非初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本文发现,观察组发生恶心、纳差3 例,为减少此类不良反应,可将利拉鲁肽注射液使用的时间改为晚上睡前皮下注射。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较单用胰岛素泵治疗非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短期应用。由于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而且为单中心研究,本文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尚需日后加大样本量以及进行多中心研究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利拉鲁胰岛素泵胰岛素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17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