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2-08-05孙宏月

辽宁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应有效性初中语文

邢 鑫,孙宏月

(建昌县第一初级中学)

教学中,个别语文教师由于未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在教学方式、情境创设、教学组织上偏离了“双减”目标。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对“双减”的认识误区,初中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不断更新知识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加深文化底蕴,加强教师的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应在职业生涯中加强与提升专业知识素养。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途径之一就是阅读。阅读有助于增长知识,加深教师的文化底蕴,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师阅读时要涉猎的内容有很多: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广泛阅读与教材有关的资料,不能只依赖教师参考书,可以更多地了解其他学者的评论、作者的其他作品和作品的写作背景等,这样不但会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加深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再次,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美学、文学和哲学类书籍提升自身素养。最后,教师可多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从而提升个人素养,感知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运用多种方法,提升教师的能力素养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前应灵活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适当介绍一些相关的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情境

《论语·雍也》中写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中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研究,独立自主地学习。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学语文,喜欢上语文课。比如在教学《三峡》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把三峡比作‘长江的珠冠’。两岸风景美如画,多少文人学士不吝笔墨地描绘它。无数文人被它的雄奇幽深吸引,在沿途留下许多历史佳话。这节课,我们同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一起走近三峡,共同欣赏三峡独特的魅力。”这段教师饱含深情的介绍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三峡》的热情,进而为这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运用多媒体

在语文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科技的进步,应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双减”政策,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可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将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2 课《太空一日》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飞天》预告片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多媒体视频教学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做好内容设计

教师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还需做好四个设计:一是导语设计。好的导语能使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二是提问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语言要清晰简明,问题要带有启发性,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三是小结设计。教师要用简明扼要的课堂总结使学生加强理解,加深记忆。四是板书设计。高质量的板书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思路,梳理知识线索。

(三)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师德修养

初中语文教师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教育准则,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首先,教师应从爱学生做起。知行合一和师德的关联点是爱,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爱学生就要坦诚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学会欣赏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品质。教师要“以爱育爱”,这样学生也会把爱传递给别人。

其次,教师要有良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无德无以为师”,我们要用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的行为,用高尚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用美好的言行塑造学生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做到“提质增效”,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提高教师的素养外,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是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初中语文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和词典,教师可借助字典和词典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避免犯读错字、望文生义等错误。

二是引导学生养成举手发言的习惯。教师应鼓励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发言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建立开放、民主、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

三是引导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习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被动回答,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大胆提问,长期训练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教师让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学生的记忆力会逐渐提高,语言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而且有利于发现新问题,进而增强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有责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通常会在课前作好规划,但如果计划过多、过细,为了保证计划的执行而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就难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在课堂计划中为学生预留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与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要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特别是对于心理较脆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多找机会让他们举手发言,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级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启示。对那些取得进步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使其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不仅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需要,也是完善学生人格的需要,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潜在需求。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促进初中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答案并不追求唯一,目的是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避免设置“是不是”“对不对”等判断性问题,多设置发散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审美情趣的培养

1.诵读美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凝练而含蓄的诗歌用最少的词描绘出最丰富的意境,这些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都是如何表达的呢?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与品味。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指导学生品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气势恢宏之景。诗人仅以寥寥数语便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登高远眺江渚之水浩浩荡荡向东流的磅礴之景。

2.感受美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名家名篇所表现出的美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刘禹锡《秋词(其一)》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随着课程的进展而受到熏陶,从字里行间体会自然景物的美。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无限的自然美,在狭窄的空间内感受广阔的自然美。

3.鉴赏美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为深入理解课文、打好审美基础,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教师以教材中的“美”为要点,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揣摩、理解中鉴赏美。

语文是思维的工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学好其他学科。培养中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策略首推阅读。阅读的材料可以是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挑细选的,学生长期阅读这些名家名作有利于培养语感。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拓宽视野。广泛的阅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灵感。书读得越多,就越能做到融会贯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积累素材。

除了阅读外,写作也是培养语文学科素养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得到延伸,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只有把强化语文教师的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师应有效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