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单元作业研究
2022-08-05薛峰
薛 峰
(辽宁教育学院)
2021 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把握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精准设计作业,精选作业内容,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两份文件的出台,让作业改革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作业的设计和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相关要素,为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上的依据。
一、初中化学作业的现实问题
当前,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作业数量过多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仍然存在教师过量布置前测书面作业和小结书面作业的情况,占用了很多课堂教学时间,有的高达60%甚至更多,大大降低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缺乏总体作业规划和管理,班级缺少各科教师的沟通协调,学生面对各科、各类课后作业,积少成多、疲于应对。如果按照“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 分钟”的要求,化学书面作业每天平均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时间总量,每天平均不超过30 分钟。而现实情况中,不管是化学学科作业还是总体作业,学生的完成时间都大大超出了国家的要求。
(二)作业质量不高
在化学课堂中,“做题即学习、做题即作业”的现象仍然存在,很多质量不高的教辅练习册成为学生作业的主要选择。每个学生的练习册少则1 册,多则2~3 册。其中,机械、无效训练类型的作业较多,甚至出现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学校不能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来合理设计和实施融合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的化学作业。学科缺乏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更是缺乏。作业完成之后,教师缺乏及时的诊断评价与改进创新,也是作业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作业功能异化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作业成了学生跨越课堂教学与评价考试之间巨大鸿沟的“桥梁”。存在上课学得再好,如果不做题,不做作业,考试也得不到高分的现象。作业的功能仅限于保障班级考试成绩、提高学生个人考试分数等情况。更为严重的是,部分作业正在成为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缺失、掩盖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应对考试内容甚至押题的载体。教师单纯地把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也是不可取的,会大大降低作业在实现课程目标中的价值。
初中化学理想作业是课程视域下的作业,应作为初中化学课程的一个环节,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化学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二、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依据
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学科教育教学之本,也是学科课程作业的重要设计依据之一。化学课程核心素养是化学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反映了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化学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初中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具体落实化学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
(一)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化学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的方法;能从元素、微粒角度初步分析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认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资源利用和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能通过实例认识物质性质与物质应用的关系,形成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能从元素、微粒和变化的视角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通过化学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化学事实,能初步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能从变化和联系的视角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能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反应:初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相关模型,能根据物质类型和信息提示预测其性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从跨学科角度初步分析简单的开放性问题,体会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对不同的观点和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三)经历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
通过化学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进行安全、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独立或与学生合作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项目;能主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标,能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能获取证据并分析得到结论,能用科学语言和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表述并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能从化学视角针对常见的生活现象、简单的跨学科议题进行探讨,能运用简单的工程技术方法初步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在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规划,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能与同学合作分享,善于吸取他人建议,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四)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
通过化学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物质及其变化的好奇心、探究热情和审美情趣;热爱科学学习,逐步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反对伪科学;赞赏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安全意识和合理选用化学品的观念,初步形成节能低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遵守与化学、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及法律法规,能积极参加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并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化学的观念,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和责任担当。
实现上述课程目标需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过程,同样需要高质量的理想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为理想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元作业在实现初中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初中化学单元作业的价值
初中化学单元作业以化学课程核心素养为根本架构,是理想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出决定了作业设计的变革。它意味着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需要统一升级,化学知识点的“了解”“识记”“理解”等目标需要被替代。作业设计要从每个知识点的练习或课时训练转变为设计一个或几个大任务(观念、项目或问题等),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即单元作业。单元作业对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的达成具有较高的价值。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
初中化学单元作业不仅要巩固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在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解决化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坚韧品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单元作业具有融合学生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二)系统整合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时作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教师通过对一个单元不同课时作业内容、要求的统筹思考,可以加强不同课时作业内容与要求之间的关联和递进,还可以减少一些仅仅针对低水平目标、反复操练性质的作业。教师要留出时间和空间,增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作业比重,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深度思维能力发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
(三)兼顾三维目标的统一,有利于课程标准的实施
单元作业的设计应基于课程标准中对当堂课内容的具体要求,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的统一。单元作业的设计还应立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配合以大概念为统领的主题教学,要有利于对学生的反馈与评价。
(四)单元整体规划,有助于教、学、评的一致性
设计单元作业时,教师应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系统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设计能体现单元整体内容的作业,要整体考虑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发挥作业与教学、评价等的协同作用。
(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单元作业布置应遵循教育规律,要做到“在真实情境下运用知识点做真实的事,解决真实的问题”。教师要做到设计的作业恰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设计作业,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促使处于每个学习能力层级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六)激发学生对完成化学作业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单元作业既可以体现新颖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深受学生的喜欢。单元作业设计可以包括多种化学作业类型,除了常规书面优化作业外,教师可以设计调研小报告、科学小实验,宣传海报、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开放活动类型的作业。教师还可以探索跨学科作业设计,如撰写一篇环保倡议书、绘制一份小区分类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年度经济报表、制作一个特定需求的制氧机、设计培养一个含不同品种的水草缸等。
四、初中化学单元作业的案例
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基础性和综合性兼顾的活动型单元作业能帮助教师实现课程目标。改“做题”为“做事”,初中化学单元作业正在实现一个新的突破。例如,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部分内容抽选形成的“金属”单元,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学习进入综合阶段的开始。“金属”单元既包含重要的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又为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下面笔者以“金属”单元的部分课后作业为例,对单元作业的核心内容加以说明。
(一)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目标主要反映本单元作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作用,可以随着学生个体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与单元教学目标相互促进和补充,共同保障课程目标的实现。单元作业目标是单元作业设计的起点,对作业设计是否科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金属”这一单元的作业目标有6 个:一是能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二是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探究,能说明常见金属性质的广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三是学习从金属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金属这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知道可以通过物质类别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四是能依据物质类别及其变化特征、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和质量守恒、金属活动性顺序等规律预测常见金属的性质和金属转化的产物,并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检验;五是在实验探究情境和实践活动中,能依据实验目标学习选择必要的实验用品,安全、顺利地实施实验探究方案;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化学事实,能初步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方案,并能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六是基于真实的生活、生产调查活动,能运用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依据金属的性质、用途和转化规律,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金属腐蚀与防腐、有关金属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社会性议题,积极讨论交流并得到自己的观点,用文字和化学用语进行准确描述。
(二)单元作业内容
单元作业内容要依据作业目标进行科学设计,明确地说明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全过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单元作业内容除了关注知识技能的强化练习,更应该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的高阶思维、综合实验、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应包含更多的实践类、综合类、跨学科类的活动内容。作业内容还应该对作业时间、顺序、难度、层次等做出说明。“金属”这一单元的作业内容如下页表1。
表1 “金属”单元作业内容
(三)单元作业评价
单元作业评价是依据学生单元作业内容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的反馈,主要表征了学生对单元作业目标的达成度,反映了学生课堂学习和作业学习的效果,呈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层次水平。初中化学单元作业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学习情况的自我认知和反思,有利于学生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单元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单元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单元作业评价除了可以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的纵向比较,增强自身学习的内驱力。例如,“金属”这一单元的作业评价如下页表2所示。
表2 “金属”单元作业评价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实施和评价是初中化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化学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它对于改变当前“唯分数论”的育人结果,对于改变以“知识点、习题单、考试控”为标志的课堂教学及师生“只做实验题不进实验室”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落实“双减“政策要求,要认真分析初中化学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立作业的设计依据并探索单元作业的价值,最终根据学情、课程标准、具体的教学目标及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等有效实施单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