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润道”工程 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2022-08-05于迎春

辽宁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训学校

于迎春

(锦州市古塔区敬三小学)

锦州市古塔区敬三小学创建于1968 年,至今已有54 年的办学历史。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青年教师逐年增多,教师队伍日益优化。目前,学校共有教师89 名,其中35 岁以下有23 名,45岁以下有51 名,年龄结构相对合理。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后备力量。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底蕴深厚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主题。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自2019 年起开始实施“润道”工程,不断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努力实现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双提高”。

“润道”工程,即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润”是润泽生长,“道”是为师之道。“永怀初心,润泽师道”是“润道”工程的核心要义。在“润道”工程的实施中,学校构建了“一标两线三段”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培养。“一标两线三段”,由“一标”引出“两线三段”。“一标”指向了培养的起点和终点,“两线”确定了培养的主体和载体,“三段”明晰了培养的目标和思路。围绕“一标”,“两线”和“三段”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培养框架(如图1)。

图1 “一标两线三段”培养模式的整体框架

“德,为师之本;能,为业之基。”要想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必须同时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因此,学校在实施“润道”工程的过程中,将“修以润德、学以润能”两条培养主线贯穿于“播种、生长、成熟”三个阶段的始终,分层次、分梯度地培养青年教师。

一、“播种阶段”:修德立身,强基促能(基本技能)

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正处于成长的“播种阶段”。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基本的职业技能是他们初登讲台的关键。在此阶段,学校以培训为主要方式,帮助青年教师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使其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早日成为合格教师。

(一)修德立身——强化品德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教师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学校特别注重培养正直善良、厚道宽容、诚实勇敢、谦虚执着的优秀青年,把青年教师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并贯穿于“润道”工程的整个过程。

学校引领青年教师广泛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使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高思想认识。第一,学校定期举办专题培训,带领青年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并让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第二,组织青年教师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浸润心灵;阅读名人传记、成功者案例,品悟其中的优秀品质。第三,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党团活动,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强基促能——教培一体

为提升青年教师的基本技能,学校采用“教培一体”的方式,即帮教带学、技能培训为一体,帮助青年教师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

1.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是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最实际、最可行、最长效的培养方式。在“润道”工程的实施中,学校尝试采用新型的师徒结对方式,即一师多徒、一徒多师、亦师亦徒相结合。每位青年教师至少配备两位师父,分别从教学要领、班级管理、师德修养等方面进行指导,师父全程指导青年教师熟悉班级管理、常规教学等各个环节。学校通过师父“适应性带教、发展性带教、个性化带教”,徒弟“模仿性地学、思考性地学、创造性地学”,让青年教师在阶梯式学习里逐渐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领,理解教育管理的隐性方法,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为提升专业能力奠定基础。

2.广培实练

教育教学基本功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为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基本技能,学校通过“全面培训、扎实训练、过关考核”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针对青年教师基本功薄弱问题,学校对他们进行“五培训”,即书写培训、朗读技巧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班主任技能培训,教给他们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为夯实基本功训练,学校又提出“五要求”:一是每日练一页书法;二是每天读一篇美文;三是每周备一份详案;四是每月上一节公开课;五是每学期组织一次班队活动。在大量扎实训练的基础上,学校每学年还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五过关”,分别是书写关、朗读关、备课关、上课关、管理关,以此来增强青年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

二、“生长阶段”:润德立教,学赛提能(专业技能)

青年教师通过播种阶段的经验积累,已经适应了工作环境,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能力上储备了一定能量。在青年教师的“生长阶段”,学校以特有的“三敬”文化,帮助青年教师修炼师德,运用“读、培、研、赛”等策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快他们的成长步伐,使他们能得心应手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成长为新秀教师。

(一)润德立教——修炼师德

师德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因此,在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阶段,学校更注重对青年教师道德修养的熏陶与培养。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鼓励青年教师阅读教育界名人传记,了解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用榜样力量激励自己,升华境界。通过举办师德师风培训、聆听专题报告、师德演讲等活动,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引导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行为差距、反馈他人评价,及时发现不足,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加强跟踪纪实,指导、督促青年教师规范道德行为。

除此以外,学校一直运用多年来形成的“三敬”(即敬人、敬业、敬心)文化感染、激励青年教师思想成长,努力践行“三敬”精神,形成了“敬人至诚、敬业至精、敬心至久”的精神文化。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学校通过“尊重学生、尊敬师长、感恩社会”青年教师主题实践活动,使其感受“敬人至诚”;通过道德讲堂,开展“爱岗敬业”主题活动、“精诚奉献”创优活动等,使其感悟“敬业至精”;通过讲述“我身边的榜样”,学习身边老教师多年来“扎实、朴实、务实”的工作精神,使其领悟“敬心至久”。用“三敬”文化内化青年教师的道德修养,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赛提能——研训联动

学校注重引导青年教师勤奋努力、积极进取,通过“读书、培训、研讨、竞赛”等形式,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1.读书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可以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文化修养,为其教育生涯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润道”工程的实施中,学校采用“全员读书”的形式,大力提倡青年教师海量阅读,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青年教师既要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著,还要广泛阅读名家经典、文学名著、人物传记等,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变“一桶水”为“长流水”。学校提倡教师多思考、多交流,开展读书沙龙、读书汇报会、朗读者、征文等活动,督促教师读书并分享心得。教师通过读书丰富自身内涵,提升文化底蕴,提高专业能力。

2.培训

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的特点,学校通过“校本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

学校为青年教师制订培养计划,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如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新课程理论下课堂教学方法培训、观摩优秀课例、进行案例分析等,以此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们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名师等到校,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方法变革、德育活动开展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还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增长见识,丰富体验,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升。

3.研讨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研可以学习并借鉴别人的经验、理念、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改进教学策略,对助推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润道”工程的过程中,学校采取“组内研、校内研、校际研”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使青年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在学科组和年级组内制订教研计划,学校开展集体备课、课例分析、即兴评课、一课同构、一课重构、一课多构等小型多样的教研活动,以思为本,学思结合,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立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学校以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跨年段、跨学科开展主题式研讨活动。另外,学校还联合兄弟校、集团校、联盟校等,组织开展校际间的教研活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整合推进。为开阔眼界、丰富学识、提升能力,学校又组织青年教师与江苏、新疆等省外教研团队通过网络进行“云教研”,学习新理念,开拓新思路,创新新方式,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竞赛

开展竞赛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性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各类比赛,如基本功大赛、优质课大赛、班主任技能大赛等单项比赛,展示教师专业技能的全能赛,以年级组、学科组为单位的多人朗读、教学团队赛、基本功团队赛。这为青年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深刻体验成功的快乐,迅速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学校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让他们在打磨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

三、“成熟阶段”:厚德立业,创新赋能(综合技能)

青年教师经过“播种阶段”和“生长阶段”的耐心培养与精心打磨,其道德修养得以浸润,教学基本功逐渐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不断丰富。对正处于“成熟阶段”的青年教师,学校更着眼于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技能的提升,促使他们厚德立业、博学致远,努力成为骨干教师。

(一)厚德立业——涵养美德

青年教师的“成熟阶段”,是他们从把工作当作“职业”向“事业”转变的过渡阶段。这一重要阶段是师德师风的升华期,是陶冶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人生信念的黄金时段。学校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引领青年教师学做“四有”好教师,坚守道德情操;大力开展争创“青年教师先锋岗”活动,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宣讲美德事迹,评选“最美教师”“敬三榜样”,涵养师者匠心,厚植教育情怀,使青年教师更加爱生、爱校、爱业、爱国。

(二)创新赋能——内外结合

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学校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方法,拓宽培养渠道,将校内提升培养与校外综合实践相结合,促使青年教师的综合技能得以迅速形成。

1.校内科研提升

课题研究是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关键,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提升教育发展内涵的有效保证。

在青年教师培养的第三阶段,学校有意强化青年教师科研意识,组建“敬三科研工作室”,通过分析、梳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将其作为研究的课题,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小现象、小问题和小策略,放低视角,叩问细节,切实进行深入、有效的课题研究,从而使他们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发展。

2.校外实践促能

学校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采用以“学校培养”为主体、以“家校互动、社会实践”为渠道的网格培养方式,组织青年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关注学生的成长背景以及学习、生活状况,实现科学、有效管理;走进社区,接受咨询,为居民做家庭教育培训;走进幼儿园和初中校园,了解学前儿童特点和初中教学状态,为小学教学找准方向;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做讲解员,进行义务宣讲;走进公益活动,发挥专长,展示才能。丰富的校外活动、成功的实践体验提升了青年教师的综合技能。

学校实施“润道”工程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青年教师已经迅速成长起来,在各级各类活动评比中脱颖而出、成绩斐然:获得国家优质课12 节,省优质课25节,市优质课36节;在古塔区首届“新星杯”教学大赛中,我校23 名青年教师全部参赛,并全员获奖,其中有12名教师荣获一等奖;有7名教师代表古塔区参加锦州市“新星杯”教学大赛,4名教师荣获特等奖;多名教师参加省、市基本功大赛,均获佳绩;主持、参与国家、省、市课题21 项;获奖论文达百余篇;涌现出一批省、市、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文明校园”“省课程改革示范校”“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工程中,学校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成果十分显著,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曾为古塔区教师培训会提供场地,并进行经验交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是单靠一时之功、一人之力,而是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漫长过程。今后,我校将会继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着力打造青年教师队伍,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培训学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学校推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