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阈下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
——以“日本文学史与作品选读”课程为例

2022-08-05汪帅东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日语思政

汪帅东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教育部(2020)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纲要》在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的同时,也要求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文史哲专业课程,《纲要》指出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2017:2)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上述论断剀切详实,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我国文化资源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始终以建立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承担着对内传承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以高等日语教育为例,专业课教师不但承担着日语知识的传授,也肩负着厚植文化基因、传承文化精髓以及弘扬文化要义的历史重任。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交往甚密,历史上曾有大批遣隋使与遣唐使远渡来华学习先进文化,他们将中国的律令制度、文学典籍、科学技术、饮食服饰以及风俗礼仪等引入日本,一方面促进了日本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日本古代社会的转型和进步。对此,日语教师应如何抓住中国作为日本文化母国的先天优势,从专业课程内容中挖掘和汲取中国文化元素并使之融入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成为国内日语学界积极探索与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日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一直将教育事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我国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指明了方向。2016年12月,习近平(2016)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在全国高校各专业间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如在日语专业以课程思政为专题举办的研讨会有增无已,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纷纷涌现,不一而足。通过网络学术数据库检索可知,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国内学者在日语课程思政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已多达百余篇,根据研究内容可划分为三大主题:一是基于新文科建设或新国标实施的时代背景,探讨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譬如尤芳舟(2021)在《新文科背景下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一文中,从新文科建设理念出发,围绕日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与新时代中国特色日语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二是结合具体专业课程,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等,譬如张楠(2021:58)在《日语报刊选读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路径探究》一文中,以“日语报刊选读”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思政弱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的课程思政培养方案。”三是聚焦于近年来出版的教改著述,围绕日语课程思政建设撰写的书评,譬如姚伟杰(2021)在《互联网+高校课程思政对日语教学的影响及应用——评〈互联网+时代的日语教学模式探究〉》一文中提出,高校日语教学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强化,在互联网背景下融合课程思政,让学生在学习日本文化的同时,反观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纵观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刊出的相关成果可知,尽管国内学界围绕日语课程思政展开的学术研究呈现出渐重之势,但是大部分成果着眼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探讨,并且集中于“基础日语”“日语精读”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分析。相比之下,有关专业选修课程的案例研究则略显薄弱,仍有较大的补足和拓展空间。为此,拙论将专业选修课程“日本文学史与作品选读”作为具体案例,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讨日本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探索

1.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开展“体验式”思政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准确输出,同时也要兼顾思政元素的软性糅入。张勇(2021:70)认为,“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使学习动机水平较高的学生继续维持较高水平的动机,而且可以使动机水平原本偏低的学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对此,本课程试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导的“体验式”思政教学方案。从教学效果来看,让学生切身体验从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到教学资源的整合,再从课件制作到讲授实践及至课后作业布置的全过程,远比教师采用灌输式的单向讲授效果更好。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转自田序海 鄷力,2006:219)通过“体验式”思政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主动探寻其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他们勤于关注“思政”热点和善于捕捉“思政”要点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学习日本文学的同时,也不忘探求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进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与加强学生“三观”教育

教育部(2020)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性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应简单地聚焦于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或卷面成绩优劣等传统指标,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观念与道德修养,譬如,是否有政治认同、国家意识以及社会公德等。之所以推广和实施综合评价,主要缘于近年来互联网基础环境的迅速改善使得我国新媒体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随之而来的“碎片化”传播成为常态,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每时每刻都在通过手机、ipad、笔记本等移动终端快速散播,一些寄滋于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不良观念充斥其间,对我国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极为不利,甚至使部分学生出现民族文化认同感不强、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的趋向。以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为例,一些学生受到哈日风潮的影响,过度痴迷于日本文化,偏激地认为日本各个方面都强于中国,甚至认为日本文化比中国文化更优秀,更具国际竞争力。对此,日语教育者应该在深入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回溯中日文化交流史,重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通过爬梳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中国元素,积极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看待中日文化关系,继而从思想根源上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日本文学史与作品选读”教学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2014)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他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了解、认知和反思。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积淀和生发,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发扬。费孝通(2004:194)认为,文化自信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可见,文化自觉是一个对自身文化进行探索和认知的过程。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交往已经绵延两千余年,如今已于诸多领域建立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尽管各有其民俗风情和审美趣味,但是共栖于汉字文化圈的两国,拥有一脉相承的东方智慧与文化基因,存在着不少相同或相近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以及精神特质等。在日本文学史的教学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体现。

1.教学目标的三重聚焦

教育部(2020)在《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渐趋完善,日语专业在课程门类的编设及其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呈现出多元化与个性化互撑并举的趋向。以“日本文学史与作品选读”为例,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该课程打破了以往圈囿于文学常识传授的单一目标,建立起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为核心的综合目标群(详见图1),以此满足语言学习、文学研究或文化猎奇等不同层面的需要。质言之,该课程既注重文学知识的讲授与审美意识的培育,又兼顾中国元素的挖掘与文化自信的树立。

图1 三重教学目标分层图

在知识目标上,力求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掌握日本文学史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熟谙各时期知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挖掘并理解蕴藏于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元素。日本文学自萌芽之日起,迄今已经拥有千余年的历史,从“记纪歌谣”到《万叶集》,从《源氏物语》到《我是猫》,再从《雪国》直至《白夜行》,如是闻名的鸿篇巨著已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日本文学史与鉴赏名家名著对提高人文素养、陶冶艺术情操、培育健全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能力目标上,首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与阅读量,然后通过激励学生自主阅读有一定难度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日语语言功底和阅读理解能力,以此满足日语专业八级和国际能力测试一级的应试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和鉴赏,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使学生能够恰切地运用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去分析问题、阐释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日后撰写毕业论文或从事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价值目标上,通过对中日文学发展过程中存续的影响研究的机理阐释,引导学生以科学的历史思维鉴赏日本文学,以辩证的多元视角看待和评价日本文化,做到对日本既不盲目崇拜和过度吹捧,也不以白诋青和恶意中伤。与此同时,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中国元素的挖掘和解读,让学生悉知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作家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而筑牢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厚植家国情怀,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教学对象的特点分析

“日本文学史与作品选读”是针对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讲授,能够使学生对日本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并从文化史、思想史等多重视角全面而辩证地看待日本文学的构成、特征与书写意义。从教学对象来看,本科三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与低年级学生不同,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功底,即便脱离教师指导,也能够在辞典等工具书的辅助下读懂文学原著。毋庸赘言,与被视为二度创作的翻译文学作品相比,阅读日语原著更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叙事逻辑及书写技巧等。

其二,尽管有学生出于个人兴趣,在低年级阶段就已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日本文学作品,但大多局限在推理、科幻、悬疑等颇具人气的类型小说,而对日本文学的总体概貌缺乏系统的认知和了解,尤其是对日本文学千余年来的发展脉络、阶段特征、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等基础知识缺乏必要的储备。

其三,尚未系统学习日本文学理论,对物哀、幽玄、侘寂等日本美学概念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既不清楚如何从学术研究的层面鉴赏日本文学作品,也不知晓如何运用文学理论撰写学术论文。

其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在自媒体空间大量涌现。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很多学生尚不具备成熟的辨别能力、批判能力与纠偏能力,极易受到非正向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

3.教学思路的创新求变

在高等教育中,专业课教师既是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又是当代教育改革和课程思政理论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承担着传播真理与塑造新人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弘大学之道和振民族之兴的时代重任。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

其一,优化教学模式。转变以往教师全堂讲、学生满堂听的传统模式,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与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日语教学的有机融合。

其二,丰富教学手段。开发和探索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譬如情景式还原、故事化演绎以及对谈式描述等,帮助学生切身体悟作品的主题思想,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此外,该门课程还注重挖掘和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发布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资源,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其三,拓展教学内容。传统的日语教学专注于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结构等内容的讲授,忽略了文化层面的知识扩充,这也使很多学生出现了知识面过窄、思维固化、创新能力不足等情况。鉴于此,本门课程深入挖掘日本作家及其作品所蕴含或涉及的中国文化元素,以期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学科文化知识体系。

其四,激活教学现场。课程前半节主要由教师讲授,后半节分成四个时段进行课堂互动,即第一个时段为分组讨论环节,第二个时段为发表研讨成果环节,第三个时段为小组互评环节,第四个时段为教师点评与总结环节。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进入各组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

其五,完善教学形式。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现阶段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他们在挖掘和解读思政元素的过程中,采用“以题结队,以队攻题”的方式共同学习,引导他们在互学互鉴中取长补短,查缺补漏。

四、教学案例编排与分析

1.课程思政的案例设计

本文从教学大纲中选取“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一节作为案例,重点围绕作家个人生平、文学创作成就、斩获奖项的经典作品与为人熟知的代表作品这四个方面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实践路径的探索,详见图2。

图2 教学案例框架设计图

2.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其一,日本古典文化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儒教、佛教的吸收,促成了神儒佛的三教和合,而川端康成对此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也无形镌刻于其文学创作中,譬如佛教的“轮回转生”就牢牢扎根于川端康成的思想深处,他曾多次提及自身与佛典的关系:“我相信东方的古典,尤其佛典是世界最大的文学。我不把经典当作宗教的教义,而当作文学的幻想来净重”(孟庆枢,2011:49)“佛教的各种经文是无与伦比的可贵的抒情诗”(孟庆枢,2011:52)“我所读的是轮回转世的抒情诗”(孟庆枢,2011:86)等等。

其二,川端康成与莫言先后于1968年与2012年斩获诺贝尔文学奖,各自成为首位日本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实现了两个国家在世界最高级别文学奖项上零的突破。作为亚洲作家的杰出代表,两位巨擘的文学创作既有东方文学的共性审美特征,也不乏国别文学的个性艺术追求,简而言之,川端康成善于将西方文学表现手法与日本传统相结合,而莫言则善于将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民间故事相结合。

其三,川端康成的作品对莫言、贾平凹、余华等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影响久远而深刻。当莫言在川端康成(2001:50)的《雪国》里读到“一只壮硕的黑色秋田狗在那里的一块踏脚石上,久久地添着热水”时,明白了什么是小说,也清楚了小说应该写什么以及怎么写。此外,贾平凹(1995:526)也曾提到:“第一次接触到川端康成的作品时,我就喜欢上这位日本作家了……甚至还给一位日文翻译家去信,希望他多翻译些川端康成的作品。”

其四,在出版《名人》单行本时,川端康成把随笔《吴清源棋谈》列入其中出版。与川端康成交往甚密的“昭和棋圣”吴清源对《易经》研究颇深,他把易学中“阴阳调和”“变化无常”等思想与棋艺融为一体,提出“中的精神”。川端康成在《名人》中毫不掩饰对吴清源的崇拜和敬仰,他曾多次向吴清源求教《易经》的幽深与玄妙,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山音》等作品的创作中。

3.教学重点的理论聚焦

其一,让学生对日本文学流派——“新感觉派”及其代表作家有一定的认知,并与中国文学新感觉派进行对比分析(如图3所示)。在日本,以川端康成为代表作家的“新感觉派”,是指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其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而非表面的现实;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认为文学的象征远比现实重要;否定一切旧的传统形式,主张文体改革和技巧革新(张恩辉,2016:56)。

图3 “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授课重点图示

其二,让学生掌握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来龙去脉,介绍其对川端康成早期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西方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质言之,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王耀辉,1999:156)。

其三,让学生对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社会历史批评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探究社会时代背景与个人成长经历对川端康成文学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川端康成自幼父母双亡,而后姐姐与祖父母又相继病故,由此生成的孤儿根性使其苦闷忧郁并养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另一方面,川端康成天资聪慧,对《源氏物语》《枕草子》及《方丈记》等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熟谙于心,由此积淀的文学素养在其创作过程中皆有流露和展现。

4.教学难点的逐层突破

其一,如何将与本节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是一个教学难点。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为目标的课程内容设计离不开中国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嵌入。受祖父和父亲的熏陶,川端康成早在幼年时期就接触了中国文学与文化,而至中学时代更是阅读了诸如《通俗三国志》《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名著,具有极高的汉学修养。本节课程将以此为思政要点与作家生平介绍进行融合讲解。

其二,如何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视角去解读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和创作手法亦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作为日本的文化母国,中国的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对包括川端康成在内的日本知名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羽鸟彻哉(1997:37)在《中国与川端》一文中指出:“川端大学毕业于国文科,日本文学造诣颇深,总被人称为日本式的作家。但是,日本文学史凭借了中国文字的帮助,受到了中国文化的触发才逐渐成形。”本节课程将结合这一思政要点,分析川端康成的主题选择和创作特点。

其三,如何使学生掌握挖掘日本文学家及其作品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方法是难点之一。从既有的学术著述和多媒体资源来看,有关川端康成的研究成果并不鲜见,本节课程将向学生展示通过两种路径挖掘与筛选思政元素的过程。一是引导学生使用CNKI、CiNii Article、google学术等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二是通过中国大学MOOC、哔哩哔哩(bilibili)等在线学习平台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自行探寻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思政元素。

其四,如何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自主养成良好的思政思维与合作意识是难点之一。对此,本课程将“以教师‘教法’的改变,带动学生‘学法’的改变,促进学生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田秀坤 贾丽雪,2020:82),让学生通过课前合作挖掘、课中分组讨论、课后提炼升华三个步骤提升课程思政意识,从而实现思政元素入脑入心,进而促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步提升。

5.思政案例的效果分析

其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转自中共中央党校,2020:251)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是历史积淀的珍贵宝藏,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门课程通过师生联动进行由“点”到“线”再到“面”地挖掘中国文化元素,能够让学生真切地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从而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其二,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不同文化间的更替流转愈渐频繁,尤其是近年来繁芜杂陈的外来文化蜂拥而至,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加甄别地引介外来文化,学生则极易被不良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所误导,进而做出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或举动。对此,本门课程在融入文化类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始终将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引导和文化鉴别力的培育置于首位,以此抵御不良的思想文化的冲击和侵蚀。

其三,能够擢升学生的文化交际力。“当前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出交流与融合的大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各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新时期大学实现其第四大功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要求。”(王克君,2013:68)本门课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在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下,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译好中国文化,进而向日本乃至世界展现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中国。

其四,能够催熟学生的文化思想力。此处的“文化思想力”,笔者将其定义为思想主体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深耕能力。中日两国共栖于汉字文化圈,拥有脉脉相通的文化渊源和辅牙相倚的地缘关系。本门课程立足于日语专业的独特视角,与时俱进地将日本文学讲授与中国文化再读结合起来,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学修养的同时,通过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和关注度,逐步拓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域面和认知范畴,使学生在对日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深入地、恰切地阐释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五、结语

全面推进日语课程思政建设和深化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切实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拙论以“日本文学史与作品选读”课程为例,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结合《纲要》提出的相关要求,借由一个教学案例探讨了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式、融入路径以及教学模式等。要而言之,除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本门课程还将试图通过师生联动等方式共同挖掘和解读教学内容所蕴含或涉及的中国文化要素,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目标,助力高校构筑起“大思政”的教育体系,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推动我国高等日语教育不断迈向新台阶。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日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