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应对方法

2022-08-05阿旺多布杰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梭菌肉毒牦牛

阿旺多布杰

(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纳木湖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当雄 851500)

广泛存在于外界自然条件中的腐生性细菌是肉毒梭菌芽孢存在体,肉毒梭菌中毒病可影响牦牛个体运动神经系统功能,随着患病周期延长,可能会逐渐向着四肢方面发展。

1 发病情况

1.1 流行特征

肉毒梭菌为专性厌氧菌,最佳生长温度是30℃~37℃,适合的pH 环境为6.8 ~7.6,没有明确营养需求。在平时饲养过程中,不管是饲料还是密封的罐头等,都可能存在肉毒梭菌,虽然自身未能形成加强致病作用,但是期间形成的毒素却会凸显出巨大破坏力。人误食4 ~10 mg 的肉毒素,轻者会出现中毒现象,重者会发生死亡危机。

肉毒梭菌有较大的破坏性,耐酸,耐热,100℃环境大约半个小时才能够将其灭活。在我国西藏地区,威胁牦牛养殖的主要是C 型梭菌杆菌。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也表现出地域性发病特点,虽然不会存在严重污染问题,但在相同养殖场,所有动物群体中良好膘情牦牛个体患病率最高。

1.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肉毒梭菌中毒病可能前期不会出现比较直观的患病行为,在突发性死亡中严重影响了地区畜牧业发展。站在临床角度下分析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1],主要以运动神经麻痹为主,伴随着不断降低的精神头,通常垂下头部或者是瞳孔放大,面对外界强烈刺激不会对其明显反应,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影响个体直立行走与食欲,不能正常呼吸的同时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现象。一般身体素质较强牦牛会在2 ~3 d 死亡,素质较差者可能在当天就会走向死亡。专业兽医人员可以解剖死亡个例,能够直观看待内脏器官等存在充血现象,再加上明显肺水肿问题,这就决定淋巴结存在出血问题。

1.3 诱发原因

第一,养殖户未能掌握疾病防控知识,一直沿用传统饲养理念的现状下,极大增加了现场患病率。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多数养殖户只有小学以下的学历,虽然报纸以及各个途径都充斥着很多防控内容,但是在未能全方面了解与学习的基础上,一旦现场出现死亡个体,通常会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当其他动物采食以后就会增加毒素传播途径。同时,没有妥善处理啃剩动物残骸,致使骨头暴露于空气中而滋生肉毒梭菌毒素。

第二,饲养方式比较传统。在长期放牧饲养方式下[2],养殖户并不能定期给予营养物质,特别是妊娠或者是哺乳期间的个体,因为没有充足钙等物质的支撑,时常出现啃食骨头的行为,如果该些骨头上存在肉毒梭菌毒素,无疑会增加疾病出现率。

第三,季节和周龄。一年之中每一个时间段都可能会出现该种疾病,尤其是外界温度较高时更是爆发的关键阶段,面对较大湿度以及极高温度会促使毒素大量繁殖与滋生,增加毒素的有害性。再加上人员不合理更换饲料类型等操作,直接影响个体疾病抵抗力难以提升的基础上,也是频繁构成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重要原因。

2 诊断方法

如果个体出现运动神经麻痹或使用其他抗菌素治疗后没有得到良好效果[3],基本上可以断定为此种疾病。可以将重心放在动物肠道内容物、粪便以及其他分泌物等方面,如果发现存在肉毒梭菌芽孢,那么也可以当作肉毒梭菌疾病进行治疗。该种问题的出现,主要就是平时牦牛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直接丢弃屠宰畜的胃容物,或者是没有按照标准解决病死动物尸体,一旦其他动物舔舐以后就会造成毒素传播,造成肉毒梭菌中毒病。工作人员可以收集病死牦牛的胃内容物,提前准备好无菌生理盐水后进行添加,有效研磨以后形成混悬液,放在平时环境下1 ~2 h,通过离心取出清液,之后添加抗生素划分为2 份。其中一份进行加热提供接下来试验,另一份控制100℃温度持续加入半个小时,当作对照组参考。结合下面表格内容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与确认[4]。在进行特异性预防过程中,针对形成的毒素可以当作细菌培养物,借助专业滤器进行细菌清除,最终能够得到外毒素。在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基本不存在毒性,在本身抗原性存在的基础上能形成类毒素,有效防治此种疾病的发生。确诊实验见表1。

表1 确诊实验

3 应对方法

3.1 预防

通过长期实践调查发现,针对西藏地区养殖现场出现的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现象,虽然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治疗处理,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针对此种现象,这就体现出前期预防重要性。在平时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疑似病例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确认,可以组织部门专业人员前来检查,找出患病根源并切断毒素传播途径,避免影响其他动物生命健康。

发现死亡个例需要深埋操作,要求养殖户做好防控工作[5],避免其他动物接触并啃食,而且应该面向死亡病例胃容物进行消毒处理,做好健康个体干净卫生喂养工作。除此之外,一旦发现现场动物粪便内存在毒素,需要第一时间处理;结合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疾病宣传方案,激发每一位养殖户疾病预防意识,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好病死动物尸体以及其他排泄物等,平时强调现场环境清洁与消毒重要性,立刻清理现场垃圾,严格死畜的处理,不可乱扔,消毒要彻底。尤其要抓好灭鼠,防止污染水草和谷物饲料。

3.2 治疗

第一,以最短时间做好患病个体治疗,刚开始感染上此种疾病的牦牛,工作人员可以借助肉毒梭菌抗毒素药物[6],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能够达到良好效果。

第二,对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涵盖的多种类型,在未能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价抗毒素药物予以解决。当然,最好是要求人员尽快确定毒素类型,就用相同类型的抗毒素进行静脉或者肌肉注射,每一次控制注射剂量为100 ~200 ml,间隔4 ~6 h 注射一次,当观察患病个体情况明显好转可以停止治疗。为了确保患病个体能够少量吸收毒素,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准备好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灌肠、洗胃等处理,或通过口服相关溶液以后也能够达到预期效果[7]。

第三,经过行业人士多年以来的研究,使用金霉素和土霉素等药物能够发挥出良好效果,此种抗菌素治疗手段越发受到了行业人士青睐。

第四,体现出良好抑制效果的镇静剂和麻醉剂,经过及时注射能够缓解肉毒梭菌中毒疾病严重性,此种方式可以当作缓解计划,给工作人员接下来开展灌肠、洗胃等环节提供更多的时间与机会。

4 结语

基于现代化养殖环境下,为从根本上减少肉毒梭菌中毒病对牦牛个体生命健康影响,不单单需要养殖户改变传统饲养观念,做好现场定期消毒与清洁,而且身为地区兽医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应该结合现场个体疾病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引导养殖户按时进行免疫接种等,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抑制疾病发生,支撑地区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梭菌肉毒牦牛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有关肉毒毒素的疑问
肉毒杆菌有多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