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社会的核心、载体与共同体逻辑
2022-08-05李玉珠弓秀云张秋月
□李玉珠 弓秀云 张秋月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与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5月,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目前,在经济方面,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低技能依赖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 工程师和高技术技能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成为产业升级的主要制约; 在社会层面,低技能劳动者逐渐成为新贫困群体的主体,技能更新与产业工人福利获得之间的张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在这种形势下,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及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技能社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技能社会的内涵
技能社会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教育和社会革新理念。 当前,我国对技能社会的解读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
石伟平认为“从技能形成理论的角度看,技能社会就是增加技能形成的多元化路径,提升技能形成的效率;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看,技能社会就是推动劳动者从初级劳动市场进入次级劳动市场,帮助劳动者更牢固地把握好自己的生涯发展;从职业教育学的角度看,技能社会就是创造人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人人接受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熏陶的社会氛围与教育机会”[1]。 王星“从与文凭社会对比的角度来解释技能社会,他认为文凭社会注重的是文凭证书的覆盖状况,技能社会则更强调技能形成的过程,技能社会涉及技能供给的主体是谁,谁控制(主导)了技能形成过程,技能形成的成本分担与社会保护机制,技能形成的社会后果等问题,技能社会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类型的想象,而更多是基于现实的反思”[2]377-390。 李玉静等认为“技能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不仅仅涉及教育领域的改革,而且要实现相关社会组织与要素的全面革新”[3]。李梦卿等认为“技能社会建设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前提,以打造能力建设体系为抓手,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其旨在实现新常态、新标准、新发展的愿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耦合,彰显了新时代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时代风尚”[4]。
综合上述,本文认为,技能社会是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是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社会。 技能社会是以技能为本质与核心,以技能形成体系为重要载体,以技能共同体为建设逻辑的社会。
二、技能社会的本质与核心:技能
技能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对其有着丰富的研究,每个学科基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技能不同的内涵。
在教育学的视域下,“技能作为应用技术的能力,是人们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5],是一种个体层面的技能,即一个人做事的技巧或能力,一个人在其专业领域工作的能力。
在经济学的视域下,“技能意味着经济收益”[6],这一经济收益的主体可以是技能拥有者,企业或者其他市场主体。 博斯等人认为“技能对国家经济增长绩效具有绝对核心作用”[7],阿西莫格鲁等经济学界的研究者也认为“技能和生产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8]。 总结经济学对技能内涵外延的研究,可以得出技能的一些特征:其一,技能是一种生产要素,技能的获得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其二,技能获得意味着经济收益的提高;其三,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是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最后,技能的获得和提高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综合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技能是一种能够给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经济收益的生产要素”[9]。
在社会学视域下,“技能既是劳动者的一种个体能力,同时还带有强烈的社会公共品色彩,是劳动者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获得的载体”[2]31。“技能不单纯是个体掌握学习某些个人技能、私有技能,更是一种宏观的、整体意义上的公益物品,一种集体意义上的社会能力”[10]。
技能社会以技能为本质与核心,这里的技能“既是一种劳动者个体能力,又是一种国家层面的、集体意义上的社会能力,还是一种社会的公益物品;它既是劳动者谋生的工具,也是劳动者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获得的载体;作为一种国家层面的、集体意义上的社会能力,更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国家竞争优势达成的核心要素之一”[2]31。 正是因为技能的这种个体能力、集体能力、公益物品、经济引擎等多重属性,要求我们建设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
三、技能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技能形成体系
技能形成体系是技能形成的路径与方式,基于不同的技能内涵,学者们对技能形成体系的认识也是多样化的。 在教育学的视域下,学者认为技能形成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从内容上讲,主要包括全日制技能培养体系、在职培训体系和各种培训项目”[11]。
经济学者感兴趣的是技能形成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及技能形成带来的经济功效。经济学家一般依据技能获得的场所将技能形成体系分为两类:学校技能形成体系和工作场所技能形成体系[12-13]。
社会学者认为,“国家技能形成体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在技能形成上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即所谓的‘制度包’,具体包括财政制度、职业培训认证制度、以及劳动过程制度”[14]。
不同学科的学者看到了技能形成体系的不同方面,综合而言,技能形成体系是培养个体技能、形成集体技能以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系及其制度安排。个体技能的技能投资与培养体系支撑技能社会建设中个体技能的提升;形成集体技能的技能评价、使用与保障体系支撑技能社会建设中技能集体属性、公益物品属性的实现;而个体技能的培养、技能技术公益物品属性的实现皆有赖于嵌入其中的技能形成体系的“制度包”的支撑,最终形成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力。
因此,只有技能形成体系才能支撑技能社会的建设,实现技能的个体属性、公益物品属性、经济引擎属性;依赖于技能形成体系的技能社会,才是以技能为本质与核心的社会。
从学者们对技能形成体系的多样性研究中可以看出,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制度环境,不同的产业结构,适用的技能形成体系不同。 对技能形成体系进行分类,才能根据我国区域、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多样性,选择适合的技能形成体系,建设适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社会。
(一)技能社会的区域差异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社会环境等与技能形成体系相互作用, 不同的国家制度、环境形塑了多样化的技能形成体系特征,多样化的技能形成体系又支撑了不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学者们依据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特征,将技能形成体系划分为社会合作模式、技能替代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分裂模式。
1.社会合作模式。 社会合作模式技能形成体系的典型特征是在技能形成方面,国家的各个政府机关、行业、产业、工会等组织都积极地为国家的技能形成与积累贡献力量,在技能形成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比如:雇主、工会、学徒、工人、行会等形成了可信任承诺关系。例如,在协调市场经济国家,密集且强有力的工业团体代表以及企业、行业协会、职业学校之间形成的非正式的、非建制化的连结,促使其国家技能形成体系形成“国家资本”优势,并具有“集体主义”特征。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下,“企业无需担心在技术研发、技能培养以及长期的财务投入方面的风险,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生产体制无须担心来自同行业的竞争”[15]。 “生产制度和企业间联系的支撑,使得企业能够在生产条件满足时,维持一种‘异质多样化’的生产策略,朝着高技能、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改进”[16]。
在我国经济发展制度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例如江浙沪地区经济基础比较好, 产业布局成熟、政策制度体系比较完善,各社会组织的协作多且比较成熟,各个社会组织有合作的基础,乐意加入到技能形成的事业中来,共同设计技能培训目标、课程,共同实施教学,技能形成的责任由社会合作者共同分担。在这类地区就适合以社会合作式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建设合作式的技能社会。
2.技能替代模式。 替代式技能形成体系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不希望技术工人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策略的制定当中,这也奠定了技能在企业里地位低下的基础,然而,企业又不得不从市场获得足够多的技能和稀缺的高质量技能人才以解决面临市场竞争时的问题。 企业偏爱采取技能替代的策略,对于一般技术工人采用“机器换人”模式替换掉,对于高技能人才采用外部补充的方式来满足。
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高等教育比较发达、人才集聚的高新技术区域,企业拥有良好的外部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比较高,企业能够在外部招聘到合适的各类高水平人才,满足其处于产业链上游研发、创新人才需求比较多的要求,例如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在这类地区就适合以替代式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构建高技术技能社会,技能形成的责任主要由技术大学和专业院校来承担,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
3.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技能形成体系,也是其所处的宏观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在政府主导模式中,政府控制着有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的供应,也通过工业和行业发展政策,控制着技能的需求。 他们将技能供应与技能需求高度结合在一起,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预期轨迹”[17]。
“在政府主导模式中,经济的升级与转型最先发生在新企业,政府倡导新企业生产高附加值的商品,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依赖,减少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18]。 “对于既有的基于低劳动力成本而生产低附加值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政府对其进行游说,说服其进行升级,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为了迫使企业实施高附加值的生产战略,政府会实施提高工人工资的计划,为提高职工技能而实施培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9]。
在我国有些区域,其社会组织力量较弱、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国家资源比较丰富,比如老工业基地、石油基地等。像这样的地区,由于国家资源丰富,就可以凭借国家资源的力量,发挥更多的协调作用,比如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升级、并制定一系列与技术创新升级相关的制度、政策,引导企业创新、朝着高技能形成模式发展。 在这样的地区就比较适合以政府主导模式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构建政府主导式技能社会,政府引导技能需求、引导技能供应,促使技能供应与需求协调一致。
4.技能分裂模式。 技能形成体系的分裂模式,顾名思义,在技能培养的各方面是分裂的,职业学校培养通用技能, 企业提供自身所需的具体技能,大型企业为了招聘和留住人才而开展培训,形成了企业内部自给自足式技能形成模式。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 有比较发达的职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也有比较坚实的企业内培训,但职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与企业内培训的联系并不密切,二者分工比较明确、职责比较清晰,各自完成各自的培养任务,彼此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比较少。
在我国有些区域,如广东、河北的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相对比较发达,技能人才数量较多质量也比较高;同时,拥有较多的国有大型企业,这些国有大型企业实力比较雄厚,有自己的企业培训,这样的地区就适合建设多样化的技能形成体系,包括分裂模式的技能形成体系,以分裂模式的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建设多元支撑的技能社会,由技术大学、专业院校、企业分别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二)技能社会的产业差异
产业分类的对象是国民经济结构,分类的内容是人类生产活动。王树林的产业分类方法为我们考察产业人才的技术技能需求提供了参考,即生命产品再生产业: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等;人工产品再生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物质性网络服务业:商业、金融业、运输业、通信业、仓储业等;精神产品再生产业:科学研究行业、信息服务行业、咨询服务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广播电视电影行业、文化行业、法律服务行业等。
加拿大技术哲学家邦格(Mario Bunge)认为,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包括“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社会技术、思维技术、心理技术等”[20]。 物理技术即民用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即药物学、医学、牙科学、农艺学;社会技术即法律、管理科学、人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军事科学;思维技术即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心理技术即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依据应用科学的技术类型划分,结合我国技术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可以将技能形成体系做相应的分类。每个类别的技能形成体系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应不同的产业需求(见表1)。 依据应用科学技术划分的技能形成体系和不同的产业部门需求构建的技能社会,是适合产业差异化的技能社会。
表1 不同专业类别的技能形成体系
1.适应人工产品再生产业的技能社会。 物理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突出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以满足产业对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强调工作过程导向,取得真实的工作过程经验, 学生参与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反复、可操作、可再现、可控的技能训练,达到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人工产品再生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要求是具有较高水平、较宽领域的复合技能、创新技能、深层次技能,人才需求的数量比较庞大。 以物理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构建适应技能社会,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大学与企业深入融合,共同培养,以满足人工产品再生产业的人才需求。
2.适应生命再生产业的技能社会。 生物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生服务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个体及个体组成的社会,是对有生命的个体的管理和服务。 这类技能形成体系注重工作现场的体验式实训,注重长期的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
生命产品再生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是具有中等水平的一般技能、较高水平的手工技能和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数量中等。 以生物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构建适应技能社会,在企业高度参与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个体的技术技能,以满足生命再生产业的人才需求。
3.适应精神产品再生产业的技能社会。 社会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和心理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境中参与计划和决策的能力。这类技能形成体系注重企业实训和校内实训、社会实训三种实训,企业实训是流程式实训,学生到企业主要是了解企业情况和岗位工作流程;校内实训是模拟实训,主要是通过模拟服务行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业务流程来实现仿真化模拟实训;社会实训,主要是以社会为课堂, 充分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通过各类社会实践的形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精神产品再生产业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将复杂问题条理化。 有些专业还“要求学生拥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综合素质,讲究‘杂’,知识体系如同‘W’或‘M’型,且知识、能力的组成是拼盘式的,强调各个模块的联系”[21]。
以社会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和心理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构建适应技能社会,综合性大学、企业和社会协同合作,以满足精神产品再生产业的人才要求。
4.适应物质性网络服务业的技能社会。 思维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注重“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检验教学”的项目包实训,让学生在仿真模拟的工作环境如工作室中,进行真实项目的实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体验企业设计与制作生产流程的过程中完成项目、创造产品。
物质性网络服务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基础、基本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实际的项目包进行设计、制作、实施。以思维技术类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构建适应技能社会,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大学、企业相互合作,以满足物质性网络服务业的人才需求。
(三)技能社会的企业差异
以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建设技能社会,还应考虑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建设适应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技能社会。
1.急进式技术创新与外部技能形成体系。 急进式技术创新主要是生产技术本质上的改变,包括由此带来的全新产品和全新的生产程序。 比较而言,急进型创新模式更具有效率,可满足效率至上的风险资本投资要求,所以,它对灵活多变的科技产业很重要,如生物科技、软件行业,这些产业注重创新设计以及快速生产的技术。这种技术创新方式适合采用外部技能形成模式,即以企业外部投资与培养为主体的技能形成体系。
以外部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构建适应企业急进式技术创新的技能社会, 在这种技能形成体系中,技能投资主要依靠企业的外部力量,比如政府、社会力量或者学生个体,技能培养的实施主体是各类技术大学或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个体在技术大学或职业院校学成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企业从劳动力市场(企业外部)快速补充适合的技术技能人才,不需要承担培养培训的直接成本。外部技能形成体系的这种补充快速的特点,能够满足企业占领时间优势,急进创新的需求。
2.累积式技术创新与内部技能形成体系。 累积式创新主要是对现有生产线和生产流程的技术进行持续、渐进的改进,累积式创新模式相对效率较低,见效较慢,比较适用于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较大、注重持续竞争力的产业,比如机械加工类、工程或特殊交通设备等装备制造行业。累积式技术创新的周期比较长、耗时比较多,速度比较慢,这种技能的迁移性较小,员工掌握这种技能以后不能迅速地应用于其他的企业或者不能迁移到其他企业。这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长、多、慢、小特征决定了其适合内部技能形成体系,即以企业内部投资与培训为主体的技能形成体系。
以内部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构建适合企业累积式技术创新的技能社会, 在这种技能形成体系中,技能投资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技能培养与培训的实施主体也是企业,即企业自己投资自己员工的培训,或者自己建立培训基地、培训大学,或者实施现代“师带徒”模式培养培训员工。内部技能形成体系较强的技术技能积累性和专用性、较高的员工忠诚度和组织承诺能够满足企业技术累积创新的需求。
综合而言,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产业的应用科学技术、不同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等,都对技能社会的建设有需求、有影响,我国在建设技能社会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这种需求与影响,以多样化的技能形成体系为载体, 构建适用区域、产业、企业差异的技能社会。
四、技能社会的建设逻辑:技能共同体
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有机的“关系体”,指向主体的共同性,如共同的价值、共同的思维、共同的行为、共同的生活等,这样的共同性在性质上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活力的,能够有力地满足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发展需要[22]。 技能共同体以共同价值观、共同命运、共同行动为共同特征,多方技能形成主体围绕个体技能提高、公益物品增加、经济引擎力提升共同活动,形成有机的关系群体。 以技能共同体为建设逻辑的技能社会,其共同价值观是指技能形成主体以技能为核心,追求技能的价值;其利益共同体是以共赢为行动的根本要求;其共同命运是指技能形成主体不可或缺,各力量均衡,共生共存共命运。
以技能为核心的价值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以共赢为根本的利益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实践要求,以主体均衡共在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结构承当。 总之,以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命运、共同行为特征的技能共同体是技能社会的建设逻辑。
(一)以技能为核心的价值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
技能共同体以追求个体技能的提升、公益物品的增加、经济引擎力的提高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对技能的追求是技能共同体的灵魂与最高准则,是技能形成主体共同推进技能形成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技能社会的建设应以技能为核心的价值共同体为目标指向。
技能社会作为以技能为核心的技能共同体,具有其典型特征。
第一,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的技能,经济的引擎力强,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较大。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技能共同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将技能人才培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大局中进行统筹规划,提高产教要素之间的匹配度、把握产教要素融合和共生共进的规律;深入分析产业技能需求,企业技能力量,从企业技能培训体系、企业治理机制和社会保护制度的匹配关系入手, 彰显技能共同体的适应性,满足国家提出的技能社会建设要“长入经济”的要求,提升技能的经济引擎力。 只有技能真正长入经济,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才能实现“国家尊重技能”的目标。
第二,技能社会作为以技能为核心的技能共同体,其中技能作为一种社会公益物品,技能的扩散程度比较大,人人得以获得,人人得以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技能共同体在人才培养、评价与使用过程中,将技能作为一种社会公益物品,面向人人,优质多样。人人得以获得,是指技能共同体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技能面向每一个人,使每个人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技能、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 人人得以发展, 是指技能共同体在人才评价和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公平,注重技能人才的成长晋升,能够保障技能人才的就业权益与发展权益;使技能之路对青年人才来说是有吸引力和前途的,能够激励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使技能成为劳动者谋生的有力工具,成为劳动者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获得的有效载体。 满足国家提出的技能社会要“汇入生活”“融入文化”的要求,实现社会崇尚技能的目标。
第三,技能社会作为以技能为核心的技能共同体,其技能作为一种个体能力,水平高是其典型特征, 技能拥有者的身份可能仅仅是一线技术工人,但从水平上却是技能精英,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是技能的享有与享受者。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高校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份量,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企业要把培养环节前移,同高校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23]。 满足国家提出的技能社会建设“深入人心”的要求,实现人人享有技能的目标。
技能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实现技能共同体经济的引擎力强、技能扩散程度大、技术创新水平高的目标,形成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格局。
(二)以共赢为根本的利益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实践要求
任何共同体在根本上都是存在某种利益的共同体,而且互利互惠、共生共赢是维系共同体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最根本动因。技能社会是一个以共赢为根本的利益共同体,政府、雇主、学校等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在实践中共同把握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规格、水平、规模等,共同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共同分享高技术技能人才带来的人力资本收益。
在技能共同体中,企业作为主体之一,其参与技能形成的目的主要是获得高水平的工人,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源于二者是异质性资源的拥有者,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由学校培养和提供,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新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企业参与技能形成还为了能够提升企业的战略思想、组织文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育企业的长期发展活力[24]。 学校作为主体之一,其参与技能形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资源设备支持等;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为学生寻找实习场所和就业单位。政府推动技能社会的建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政府将技术技能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推动技能社会建设以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其二,政府将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知, 不同的主体参与技能形成,参与技能社会建设的目的和诉求是不同的,在以共赢为根本的利益共同体中,要使不同主体的目的和诉求达成一致,相互妥协、相互支持、合作共赢,技能社会才能获得建立并长久发展。
(三)以主体均衡共在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结构承当
“所谓命运共同体就是以共同命运为中介而实现的内部统一,其核心是主体的共在,任何一个主体都是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他们相互依托、荣辱与共、融合共生,共同努力,使共同体得以发展”[22]。 技能社会是一个需要多元行动主体共同合作的社会,需要政府、雇主、工会、学徒(学生)、行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在,且力量均衡。
多元主体共在,意味着在技能共同体中,在技能人才投资、培养、评价、使用等多个环节,政府、雇主、学校、工会、行会、学徒(学生)等共同努力,不缺位。 技能的投资要责任分担,只有责任分担才能使技能形成具有长久性,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是技能社会建设的基础制度; 技能的培养要共同实施,学校和企业是技能形成的双主体,任何一个主体的缺失都不能形成高技能均衡,要建立技能形成与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密切技能供应与技能需求的关系,技能培养共担合作制度是技能社会建设的核心制度;技能的使用要公平,使技能人才也能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没有良好的技能使用环境与保障技能人才发展的制度,高技能形成不可能实现,公平的技能使用制度是技能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制度[25]。
力量均衡, 意味着在技能共同体中, 政府、雇主、学校、工会、行会、学徒(学生)等协同与合作,如果一方的力量独大,其他的力量比较薄弱,合作与协商就无从谈起。目前,在我国政府、企业、工会、行业四者的力量并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国家政府要承担协调与平衡各方力量的职责,使得政府、雇主、工会、行会之间力量基本达到均衡,具有利益博弈与平衡的基础。 在协调与平衡各方力量的基础上,科学分配各方职责与权力,使各方权责明确、分工合理,以促成技能社会的融合发展。
技能社会建设要实现政府、雇主、学校、工会、行会、学徒(学生)的力量共在且均衡,均衡共在的结构承当才能保障命运共同体的生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