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环境复杂时基坑施工的管控措施
2022-08-05朱路
朱路
(上海张江临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 201306)
随着城市的发展, 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越来越多。 文中项目总体设计方案考虑主楼埋深对造价影响, 致使主楼浅、 车库深, 先天存在高差。 同时, 预售条件对主楼的工程形象进度有一定要求, 致使在基坑施工阶段, 处于浅基坑的主楼为关键线路, 处于深坑的地库反而滞后施工。 期间如何协调主楼与车库间施工关系, 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综合考虑围护设计要点、 工程施工控制、 环境监测等方面, 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借鉴。
1 工程概况
新顾城0301 -06 地块保障房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大型居住社区, 东至尚北路、 南至言观路、西至天仁路、 北至瑞丽江路(均为规划待建道路)。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9000m, 总建筑面积76000m。 主要由9 栋17 ~19 层高层住宅+1 层地下车库组成。
基坑规模: 主楼开挖深度2.6m, 车库为鱼骨形,开挖深度4.55 ~4.75m, 主楼和车库间设置连通口,主楼和车库的基础形式均为管桩+筏板。 部分主楼距车库仅1.7m, 高差2.2m。 地库基坑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东北角未拆迁建筑环境保护为二级, 其余环境保护等级为三级。 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为0.6m; 场地地貌类型为滨海平原, 大部分地段为农田、 已拆迁建筑,局部有未拆迁房屋。 项目地层特性如下表1 所示。
表1 地层特性简表
2 围护设计方案关键点
围护结构设计主要采用放坡及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的形式(东北角未拆迁房屋处采用搅拌桩内插H型钢围护, 并设置一道钢角撑)。 其关键点为: 主楼与地库高差采用放坡围护时, 主楼施工时的脚手架应采用外挑脚手形式; 同时, 地下车库底板施工前, 主楼最多只能施工至地上三层; 地下车库墙板与主楼之间回填密实前, 主楼最多只能施工至地上六层, 并根据监测数据做相应调整; 基坑回填时主楼南北两侧的土方应对称回填(见图1、 图2)。
图1 项目基坑平面布置图
图2 基坑典型剖面图
3 实施期间主要措施
3.1 组织措施
牢固竖立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的理念。正式施工前, 召开专题讨论会议, 在贯穿围护设计理念的前提下, 确定整体施工部署。
3.2 管理措施
在实施前,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博采众长, 统一思想, 明确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 及时纠偏。 提前预判关键点, 加强该关键点的管控。
3.3 经济措施
建设单位编制资金计划需求表, 做好工程款支付工作; 总包单位编制人、 材、 机需求表, 提前准备。
3.4 技术措施
理清思路, 重视设计交底。 本项目因车库和主楼的距离较近, 且先施工埋深浅的主楼, 后施工深的车库, 并且后续主楼和车库施工时需按设计的意图控制好节奏, 基坑的风险需一直处于可控范围内, 故本项目的设计交底不能流于形式。
根据现场条件, 集思广益的编写减小基坑风险的技术标。 如车库垫层直接浇至围护桩边, 减少基坑暴露的时间, 加快基坑的施工速度。 简化车库底板换撑, 原设计为砖胎模+黄砂回填+换撑板带, 直接改为与车库底板砼整浇, 与上述的垫层浇至围护桩边的道理一致; 常规后浇带约45m长, 尤其是基坑边有落深区域, 如: 集水井、 水泵房等, 在征得主体设计同意的情况下, 在后浇带范围内增加一道施工缝, 即先行浇筑约25m长的底板带, 周期可缩短一半, 收效显著。
同时, 提前筹划现场平面布置, 与基坑实施节奏匹配。 资源优先配置施工周期长的人防车库, 使整个车库出正负零基本同步。 基坑施工期间, 加强监测的动态管理, 及时调整监测部位和频率, 底板浇筑前的监测尤为重要。
4 施工关键点管控主要管控措施
4.1 双轴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
搅拌桩采用θ700 双轴搅拌桩设备进行施工。 每幅桩体的搭接长度为20cm。 无特殊说明, 水泥掺量为13%, 水泥浆的浆液水灰比控制为0.5 ~0.6 范围内。正式开钻前需先做比重测试, 经现场测试及监理验收确定后, 具体实施时以比重计测试为控制标准。 如搅拌桩体处于回填土区域或暗浜时, 水泥掺量需增加至16%。 搅拌桩成型后的养护期以28d 为准, 28d 后检测取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MPa。 施工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 搅拌头叶片直径按设计70cm, 直径极限值为68cm。 施工过程中, 通过高程换算以控制搅拌桩桩底标高, 其桩底标高极限误差值为10cm, 桩底标高测量以两个搅拌头的中心线为测量参照; 桩位的方位偏差极限值为5 cm, 桩体垂直度的极限值为1/100,基坑外圈的搅拌桩有止水要求, 其桩体垂直度极限值为1/150。
搅拌桩的桩体施工采用二喷三搅工艺: 预搅下沉—喷浆提升—第二次搅拌下沉—第二次喷浆提升—第三次下沉—第三次搅拌提升—完成。 施工前现场应进行工艺性试桩, 监理单位需派专人旁站。 同步详细记录试桩过程中的水泥的使用量、 水灰比的比值、 水泥浆的比重、 其泵送时间、 每次喷浆提升开始及完成时间、 标高控制、 垂直度控制方法等参数。 根据试桩的工艺性记录结果确定后续的施工指标。 试桩共计2根, 取后续施工有代表性同类桩型做工艺性试桩。 搅拌下沉速度控制值为1m/min, 喷浆搅拌提升速度控制值为0.5 m/min; 当施工至于东北角时, 应适当减缓施工速度, 保护待拆迁建筑。 同时通过加强监测和未拆迁建筑物周边观察, 通过监测数据变化及观察情况适时调整其施工速度。 搅拌桩施工应连续实施, 不应停歇, 以不超过12h 控制。 若出现施工冷缝, 在冷缝处的接头旁需加桩补强。
搅拌桩的桩身强度通过现场制作水泥土试块和钻芯取样结合的方法, 合格后方可进行 基坑开挖。
4.2 基坑降水
本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对坑内水进行疏干。降水时间开始的时间在基坑开挖前两周。 土方开挖时, 坑内的地下水位降至基底面下0.5 ~1.0m。 降水井点为降低土方的含水率, 基坑内可利用结构的电梯井、 集水井、 柱下墩等承台做临时明排水之用, 同时增加一定数量盲沟, 具体结合土质情况、 工期、 天气情况自行确定。 基坑排水沟应设置在止水帷幕外边缘0.5m外, 压顶浇筑时, 设置5%的坡, 坡向坑外的排水沟; 根据应急方案落实可靠的防渗应急措施, 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坑中, 尤其时基坑开挖后有局部压顶开裂。 预降水和基坑开挖过程中, 根据坑内和坑外地下水监测数据, 调整降水节奏, 做到按需降水, 未拆除建筑处尤为重要。
降水施工过程中, 应按规定操作: 清洗成型滤井, 冲除井底沉渣。 同时应确保降水管周边围填砂砾滤料的灌填质量, 最后以出水为清澈作基准。 若出现井点管出水浑浊, 应及时予以更换。 如需要通过降水来满足施工期间地下室抗浮, 按照主体结构设计要求的时间确定何时停止降水。 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资料、 基坑围护设计图纸及周边环境制定详细的降水施工及运行方案。
4.3 结构施工整体部署
根据围护设计意图, 结合实际情况, 总体部署如下: 1) 先期施工主楼, 主楼以三栋为一个流水段,由西向东实施; 2) 主楼施工至正负零后, 主楼暂缓,施工车库; 该做法有两个优势: ①主楼的桩在底板浇筑时连成整体, 增加了其整体性; ②主楼出正负零后, 周转材料周转至其他号楼。 周转材料和工人均形成流水作业, 基本解决了窝工等情况。 参见人员从心理上易接受, 现场较好控制; 3) 车库施工时, 人防车库因涉及人防设备及验收, 时间相对较长, 故资源配置向人防车库倾斜; 4) 车库垫层施工完成后, 主楼开始向上施工。 由于地上结构为装配式, 施工速度不快, 此阶段的主楼外脚手架落于车库外墙垫层与主楼外墙间; 5) 车库底板完成后, 主楼约施工至2 层楼面。 符合围护设计的要求: 车库底板施工前, 主楼最多只能施工至地上三层; 6) 主楼在2 层楼面开始搭设外挑架, 为地下车库施工施工争取了约一周的时间, 期间加紧地库顶板施工; 7) 主楼施工至4 层楼面时, 地库陆续出正负零, 此时, 主楼的外防水和2层以下外脚手架拆除基本施工完成, 开始施工地库外墙防水; 8) 主楼施工至5 层楼面时, 地库开始对称回填。 回填结束后, 开始施工主楼6 层楼面, 符合围护设计的要求: 地下车库墙板与主楼之间回填密实前, 主楼最多只能施工至地上六层。
4.4 土方开挖
校核基础施工图, 包括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 通过之间的关系, 绘制土方开挖图。 明确开挖程序, 严格实行“分层、 分段” 原则, 在此期间, 基坑与搅拌桩上的挂壁泥土及时清除, 减少后期泥土掉落的安全风险。 根据挖机配置相应的操作人员, 修理基底土方和清理余土。 挖机在下一层土体开挖过程中, 挖机增设道板, 减少对基地土体的扰动, 同时对主体的桩有效保护;
基坑开挖时, 挖机严禁碰撞围护桩体。 成型后的搅拌桩体为脆性, 挖机碰撞后, 容易发生断裂和有效截面减小, 故在开挖搅拌桩体附近的土方时, 通过挖机为主, 人工为辅助的措施, 减少此类风险隐患; 严禁超挖, 坑底以上30cm采用人工修土, 开挖面的高差应不应超过2m。 通过分层挖机的配置, 协调上层、下层挖机的数量, 配备合理的操作人员, 及时跟进;基底的垫层应随挖随浇, 直接浇捣至围护搅拌桩边。本项目单体较多, 主楼和车库同时在进行, 基本每天均有砼在浇筑, 故浇垫层砼在材料和泵车方面条件较好, 此方面相对好控制。
5 基坑监测
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监测和对围护体系的安全监测, 及时预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信息反馈来指导施工。 故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围护体系的量测: 顶端竖向、 水平位移、测斜。 测斜管应随基坑围护同步埋设; 2) 周边环境位移: 本项目周边管线仅有施工用的临水和临电管线。 临水引入基地后明敷, 临电通过架空紧贴红线后入地, 长度较短, 埋深约80cm, 相对较好处理。 主要是正在建设的主楼竖向位移、 倾斜。 其埋设点及监测频率在随着工程进度一直在跟进及调整; 3) 周边地下水位的观测; 在基坑四周的土体中, 距基坑围护边线外2m处埋设直径为52mm的坑外水位监测孔, 观测井深度6m。 检测井设置时, 先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将四周带有进水孔的52mm的硬质塑料水位管置入其中, 管底加盖密封, 埋设时在过滤部分外面填中粗砂至进水段上方30cm, 使滤头容易渗水, 管子与孔壁间隙采用回填土泥球和膨润土将空隙填实, 保证接管处不漏水, 其余部分用膨润土封闭直至地面。
监测技术要求: 数据必须做到准确、 完整, 最重要是及时, 监测频率随施工工况及时调整; 如监测数据达到甚至超过报警值应第一时间通报, 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6 效益分析
以基坑安全、 同步建设的主楼安全为目标, 通过加强搅拌桩体施工质量、 合理划分施工流水、 有效利用周转材料、 避免现场窝工方面的整体策划, 取得了预期效果。 尽管车库与主楼间的换撑带采用与地库底板砼同步浇筑、 局部落深处的底板后浇带范围内增加施工缝等措施费用略有增加, 但基坑及主楼安全有保障,费用整体可控。 在工期方面, 比原车库回填后再施工主楼的方案提前约一个月, 节约了较大的财务成本。
7 结语
本文基于周边环境复杂时基坑施工的管控措施的问题, 就主楼浅、 地库深, 先施工主楼, 后施工车库, 主楼与车库施工工况多次转换过程中, 如何贯彻围护设计意图, 确保基坑及主楼安全的观点展开分析, 最终经过加强围护的施工质量、 合理调节施工部署, 利用基坑监测技术, 取得了圆满的应用效果。 证明了围护设计方案合理性及按设计工况实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