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象有法度 笔墨传真情

2022-08-05

名家名作 2022年9期
关键词:精研人物造型藏区

宣 兵

中国传统的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东晋时代,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首次将人物画的形似放到了一定的高度。到了20 世纪30 年代,徐悲鸿将西画的造型观念引入中国画的体系,加之蒋兆和的实践,中国人物画家彻底摆脱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文人画模式,开始践行一条将西方造型观念和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的路子。青年画家王海成和所有的中国人物画家一样,都是这条路上艰难的跋涉者,因为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他更重视自己对人物造型的锤炼,从门采尔到黄胄、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到当下学院派的流行画风,都是他精研的内容。他经常将大师们的临本置于案头,精研细读,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深入车站、市场,画了大量的速写作品。正是因为有这些努力,所以他笔下的人物造型才有了准确生动的一面。另外,海成还明白仅有造型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唐代画家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所言:“夫像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为了解决笔墨的问题,也为了很好地将人物造型和传统笔墨相结合,海成除广泛涉猎绘画理论之外,还在书法和花鸟画的练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画外之功,他的作品才呈现出水墨淋漓、气韵生动的状态。绘画作品除了展现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展现出创作者丰富细腻的精神世界,这也将成为一幅作品是否有灵魂的关键所在,而这一点,则要完全建立在绘画者对生活的体验上。海成的人物画创作,将藏民族确定为他要表现的主题,因此藏区成了他经常去体验生活的地方,为了收集素材和创作灵感,他每年十余次深入甘南和四川藏区,甚至独自一人驱车数百公里去牧民家写生,用自己的画笔和心灵跟那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近距离地交流,用心去感悟那些飘扬的经幡、肃穆的寺庙、安静的河流,正因为有了这些长期的积累,海成笔下的人物才具有生活的深度和感人的力量。

《阳春》 王海成/作

艺术创作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海成正值创作的盛年,还有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他自己的追求,我们期待着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藏乡三月》 王海成/作

猜你喜欢

精研人物造型藏区
精研“氯及其化合物”
“致臻”光泽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法
苗家织女(123cm×122cm)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精研方法 精致生活
精研硬笔书法 悟修传统书道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Toy store stops selling drug—dealer do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