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本 优化教学策略

2022-08-05闫美枝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站430010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练体操动作

闫美枝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站,430010)

《前滚翻——坡垫前滚翻》一课的教案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中场地器材的使用、学生的学练及师生的互动、学习的评价等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从热身到主教材学练,再到体能练习,体操垫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全课结构合理,各练习内容之间衔接自然紧凑,教学流程流畅,体现了执教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一、多重情境,全面发展

情境化、游戏化的教学更加符合小学低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更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本节课一开始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全明星体操训练营”的课堂教学情境,设置了“1~3星体操小健将”评价标准,通过“学、练、赛”引导学生争做“体操小健将”,使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振奋精神。在情境化教学的背景下,从滚动游戏“老鹰捉小鸡”、体能游戏“翻翻乐”、找到“安全屋”、古诗韵律操,以及音乐伴奏下的放松练习,教师在游戏前提出问题“老鹰(教师)来了,小鸡(学生)在安全屋里如何快速躲闪”的启发式教学等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在追求体操的健与美中,溶入诗词的文学美和音乐的律动美,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坡度教学,循序渐进

本节课以坡垫前滚翻动作的学习为教学主线,从多种姿势的滚动到直体滚动再到坡垫前滚翻,教师结合学生“已具备较好的肢体控制能力,对各种滚翻动作有较多的体验储备和记忆”的学情,先通过对已学的多种姿势的滚动技术动作的复习,从学生对滚动技术的认知入手,分析坡垫前滚翻运动形态的不同点,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迁移点,通过“教师完整动作讲解示范→集体分解动作学练→坡垫练习”等学练环节展开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分解教学法,由准备姿势的“直臂蹲撑手撑垫”到“直臂蹲撑手撑垫→蹬地提臀向后看”,再通过完整练习的“预备→直臂蹲撑手撑垫→蹬地提臀向后看→后脑着垫找‘笑脸’”,再到“预备→蹲撑→蹬地滚动→亮相”,教学步骤清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口诀设计利于学生记忆与学练,使技术动作的学习和课堂教学氛围更佳。

三、“笑脸”相迎,直击重点

本节课是《技巧与游戏》单元第1课时,结合小学二年级的学情,教师确定教学重点是后脑着垫,难点是滚动圆滑,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为了突出重点“后脑着垫”,除了强调“蹬地提臀向后看”,还设计了蹬地前滚时用后脑的魔术贴粘垫上的“笑脸”的“后脑着垫找‘笑脸’”环节,“笑脸”相迎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这一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使课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也使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性,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

四、改进建议

1.学习目标应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到学习目标,应由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3个部分组成。本课学习目标的内容不够全面,陈述稍显含糊,缺乏可检测性。可以尝试这样表述:学生通过逐渐减小坡度的坡垫前滚翻练习,了解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并都能说出团身滚动的要点;100%的学生能完成高坡垫上的前滚翻动作,80%的学生能完成低坡垫上的前滚翻动作,发展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能积极参与练习,通过2名学生1组的互帮互学,培养勇于挑战、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2.应更加注重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

教学设计中有专门的安全措施,如,课前检查好场地器材,加强安全教育;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重点活动头部、颈部和肩部;练习时要态度认真,有序学练,这些都体现出了教师的安全意识,但在主教材的学习过程中缺少保护与帮助方法的教学环节,仅有教师的保护与帮助是不够的,学生掌握了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能进行自我保护或能帮助同伴进行安全练习更重要。

3.体能游戏的设计可进一步优化

虽然从滚动游戏“老鹰捉小鸡”开始,到以游戏“翻翻乐”结束,有首尾呼应,但从教学实际看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首先全课31分钟的时间都在进行各种滚翻练习,小学二年级学生在体力、注意力和兴趣上是否能持续存在疑问,其次“翻翻乐”是否有利于学生建立前滚翻动作技术的正确表象也有待商榷。建议教师在体能练习的设计上再进一步精雕细研。

猜你喜欢

学练体操动作
下一个动作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头脑体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