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脂肪肝,中西医结合来帮忙
2022-08-05◎郑智
◎郑 智
为什么肝脏容易发生了脂肪堆积?这是因为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在脂肪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运输等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肝脏从血液中摄取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随后再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将甘油三酯转运出肝。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肝细胞合成脂肪的能力增加,或转运脂肪入血的能力减退,肝细胞内就会堆积大量脂滴,即形成肝脂肪变。肝脂肪变虽然是一种病理学改变,但临床上大多数脂肪肝是通过B 超、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
● 哪些因素让我们更容易患上脂肪肝?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粮食消耗量呈下降趋势,动物性食物消耗量成倍增长。人体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明显增加,且来自饱和脂肪、单糖、双糖的热量上升。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消耗过多与肥胖和脂肪肝关系密切。过量进食、频繁进食、吃零食、喜甜食和荤食、常吃宵夜、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习惯,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比起同等热量的早餐或午餐,一顿丰盛的晚餐更容易导致肥胖和脂肪肝。
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习惯久坐,有些患者很少甚至从不参加体育运动。人体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多余热量,没有被消耗的热量可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肥胖的形成原因中,活动过少与摄食过多同等重要。当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当脂肪堆积在肝脏时,就出现了脂肪肝。
有些人有长期的饮酒史,通常大于5 年,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天摄入大于40 克,女性每天摄入大于20 克。酒精的化学名称是乙醇,它的代谢过程也离不开肝脏,过量的乙醇会使肝细胞受到机体免疫反应的攻击,出现肝细胞缺氧、肝内代谢紊乱、肝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尽管少量饮酒并不增加脂肪肝的发病率,但长期过量饮酒肯定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最终发展成为酒精性脂肪肝。
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及脂肪肝家族史者,更容易患脂肪肝。家族中有上述疾病的成员越多,特别是母亲或双亲有上述疾病者,发生脂肪肝的风险越高;发病年龄越小,发病后进展速度越快。
● 防范脂肪肝,这些办法绕不开
一日三餐定时、适量,避免吃多、吃快,少吃零食、甜食及夜宵,戒高热量含糖饮料,以避免热量摄入超标和扰乱机体代谢正常状态,诱发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
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每周至少进行三次超过40分钟的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快走、打羽毛球等运动。运动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运动的强度与时间要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做适当调整,运动要在饭后半小时后再开始。
对长期大量饮酒者而言,少饮酒或完全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唯一有效方法。
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及脂肪肝家族史者,应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阻止脂肪肝的发展。B 超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日常体检即可无创地识别脂肪肝。
● 改善脂肪肝,中西医结合更有效
非常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物。脂肪肝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都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其中生活方式干预会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脂肪肝患者合并肝外疾病,也需要多学科紧密合作。
常见的脂肪肝干预措施包括:
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中等量有氧运动、保持良好心态、谨慎用药等。
如戒酒或减少饮酒量、控制体重等。对于因药物或糖尿病引起的脂肪肝,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或积极治疗糖尿病。
针对血脂、血糖、血压的异常情况,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调脂、降糖、降压等药物。
对于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的患者,需要使用保肝抗炎药物减少肝细胞的损伤。
中西医结合也是时下代谢性疾病治疗领域中的热门,通过中医药和中医外治方法,再配合常规现代医学治疗,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脂肪肝属中医学“积证”范畴,亦可归为“肥气”范畴。中医认为脂肪肝的发病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食欲不节、情志抑郁、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壅不行、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而为病。
多见形体肥胖、肝功能异常、舌紫黯、苔腻,治宜养血柔肝、化浊祛瘀。
多见胁肋胀痛、肝区不适、情志抑郁。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和中。
多见肝区刺痛、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治宜疏肝养血、活血化瘀。
多见胁胀腹满、痞闷纳呆、舌苔厚腻,治宜祛湿化浊,分清畅中。
其药物选用,应由中医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配伍使用。并可配合中医外治法如中药离子导入、肝病治疗仪治疗、穴位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艾灸、拔罐、推拿、中药足浴、耳穴压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