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貌原则何以有效:缘起、特征及运用

2022-08-04张雷苏剑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8期
关键词:礼貌准则交际

张雷 苏剑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双方在会话中寻求实现信息有效传递和效率最大化,需要深思以下问题:为什么交际双方能够对话?为什么交际双方对话可能中断?如何使掌握不同语言的人进行顺利对话?回答以上问题,语言具有信息符号功能是首选答案,还需要考虑人们在对话中的语用策略。礼貌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重要的语用策略,其内涵指向、演进脉络、外在特征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回答以上问题,还可以发挥礼貌原则在教学、广告、外交、翻译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一、礼貌原则的演进

礼貌原则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互动行为,既然涉及互动,至少包括说者和听者,双方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实现信息交换,顺利实现这一过程需要考虑语境的变化、人际协同等。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他将这些原则概括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指会话双方应互相合作,使得对话得以进行而须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相关准则以及方式准则。从深层次意义上讲,合作原则意在强调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其中的数量准则、质量准则、相关准则就是要求会话中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换言之,合作原则要求所指(概念)准确,只有准确的信息才能够实现谈话双方的合作。合作原则为语用理论研究和实务策略提供了系统的范式和有益的借鉴,提高了会话成功的概率。但是,合作原则并不适用说话者和听者两者明显不合作的情况,如辩论策略等。以下为听说双方明显不合作例证:

A和B玩一个零和博弈:B将一枚硬币藏在手里。如果A能正确地猜出硬币被藏的那只手,那么A将得到这枚硬币。

A:“嗯……”。

B:“硬币在我右手”。在这个对话中,合作原则明显不适用。正常情况下,A将认为B的话是想来迷惑他①。

针对上述情况,1978年布朗和莱文森提出了以“保全面子”为基础的礼貌理论,认为会话双方一般都是保全面子的理性人。从这个角度来讲,听说双方会话顺利进行就是“面子”的度。1983年利奇在评述合作原则时认为,这种做法虽能阐释语义学不能解释的现象,但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在言语表达时要采用间接方式,为什么要故意违背合作原则。因此利奇在针对合作原则各准则提出质疑的同时提出了礼貌原则。学界一般把礼貌原则看作是对合作原则的有效完善和补充,是合作原则的救援原则。具体而言,利奇的礼貌原则可以划分为六大类: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现点,尽量少让别人吃亏;慷慨准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赞誉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谦虚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赞同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尽管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都是语用中的重要策略,是使会话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格赖斯看来,只有坚持合作,会话才可以顺利进行。换言之,其理论本质是代理人对自己所认为的他人思考方式的描述,事实上会话过程变成了博弈过程。一旦任何一方出现不合作的情形(代理人思考模式错位),即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谈话失败。礼貌原则根据现实情况可能出现不合作的情形,提前采取所谓的礼貌六准则,以听者为中心,用以告诉听者说话者的合作态度以实现补救,从而使双方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利奇原则认为,代理人一开始就应该坚持礼貌的六准则,才可能使听话者按照自己的思考模式对话。可以这样认为,合作原则偏重谈话的内容,而礼貌原则偏重于谈话的形式。虽然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存在差异,但是两者不是互相矛盾的,也不存在替代关系,更准确地说两个原则是互相补充的,在不同语境中可以实现两个原则的互补,以取得更好的会话效果。在利奇的礼貌原则之后,以艾伦所著的《礼貌评介》为标志,礼貌研究转向以后现代话语分析范式为主导②,后现代主义的礼貌原则认为礼貌与语言形式无关,研究礼貌要注重情境和文化背景,研究礼貌原则与道德秩序之间的关系及跨语境礼貌原则的时空变异特征,于是礼貌研究从以语言语用为重点转向以人际语用为重点③。

从合作原则到礼貌原则再到现代主流礼貌范式,本文较为清晰地勾勒出礼貌原则的发展与演进脉络,即由研究语言或者言语行为本身所折射的语用现象到跨学科研究礼貌与语言的关系,礼貌不再局限于语言的内核与形式,而是放在一种更宽泛的视野研究其内涵及与语言的相关性。通常学界沿着这两种理论线索区分礼貌理论研究的差异,但是从其基本理论内核和运用分析,两者具有一定的通约性,即礼貌原则的有效性,只有在对话中坚持礼貌原则,才能使交谈双方获得更大的交际收益。

以礼貌原则理论为基石,许多学者利用较多语料进行广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礼貌原则的运用,主要包括在教学、翻译、外交等方面的运用策略。武瑷华论述了国际礼貌原则,认为国际礼貌的心理基础与价值观念是国家与民族的尊严④。陈婷通过小说文本语料揭示了礼貌原则的适用性⑤。杨惠敏⑥、赵滨宁⑦研究了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语用。陆昌萍研究了礼貌原则在教学课堂评价行为中的应用,认为教师应当根据情景需要采取适当策略实施课堂评价言语行为⑧。施红梅和赵朝永研究了礼貌原则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翻译应该注重语用距离与话语礼貌的关系⑨。孙小春和何自然提出公共场所用语应遵循文明原则、文雅原则和礼貌原则,并指出评判公共场所用语的得体性应受其使用环境的影响⑩。黑黟认为为了确保国际形象以及核心利益不受损害,外交语言的风格转型应从礼貌有限到礼貌效率并重。第二,综述礼貌原则的研究进展。毋育新对有关礼貌现象的汉日对比学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简要概括了其主要特点:数量较大但水平良莠不齐;对言语形式的关注大于对言语功能的关注;缺少对语言共性现象的关注;把握学术前沿能力亟待加强。

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礼貌语用策略不仅适用于生活交际、面试,还在外交谈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鲜有学者系统性地描述礼貌原则的特征。因此本文在梳理礼貌原则演进历程的基础上,采集语料分析礼貌原则的特点并分析数字经济时代礼貌原则在语用策略中的变化。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礼貌原则可能发生变化。

二、“礼貌原则”的语用特征

如上所述,礼貌研究遵循了两种理论主线发展。尽管两种理论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就礼貌的有效性及基本特征等方面而言,两者存在着通约性。我们可以把说话者和听话者作为话语的供需双方,礼貌原则可以使供需双方达到均衡,即听者所需要了解的数量、质量、关系等与说者所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两种理论的区别在于礼貌原则到底是内嵌的语言形式还是外在规约。除了礼貌原则的有效性,礼貌原则的语言特征还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貌原则呈现普遍性。在不同的语种中,一般都有礼貌的用法。在特定场合,说英语的人经常使用委婉语,例如,一般不用die而用pass away/depart/go to sleep/breathe one last等词语来表示死亡,以实现避讳功能。与此类似,汉语言中也有委婉表达,在描述死亡中常用仙逝、去世、圆寂、寿终正寝等。同时,礼貌原则普遍出现在各语种中,反映了语言本身的文明特质和礼貌的语用策略。礼貌是语言的重要形式,其发生、演化与语言是分不开的,这说明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其次,礼貌原则具有民族性,即不同的语种所呈现的礼貌原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英语、汉语当中都有委婉语表达,但是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果不考虑礼貌原则的民族性,可能就变成了“不礼貌”,因此礼貌原则的民族性也可以称为礼貌原则的相对性,在某一时空是礼貌表达,在另一时空则变为不礼貌语用。针对夸赞的说法,欧美和亚洲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下例:从以上对话可知,针对别人的夸赞,欧美一般用“谢谢”进行回应。而中国和日本则一般用谦虚委婉的表达作为回应。这种回应在欧美看来很难理解,认为对方不礼貌。因此礼貌原则的民族性可以理解为礼貌原则的相对性,从更宽泛的意义来讲,礼貌原则具有时空变异特征。针对不同语种,礼貌原则在语用中所表现的差异较大,甚至相反。因此把握礼貌语言的时空变异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外交谈判中,需要认真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或者不同语境下的礼貌原则,才可能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再次,礼貌原则具有模糊性。礼貌原则的模糊性,表现在两者交谈过程中,经常蕴含“弦外之音”。如下例。

经济学家张教授打电话问经济学家王教授:“你的学生阿丙如何?”

王教授回答道:“很好呀!他的诗写得蛮不错。”

从该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教授坚持了礼貌原则,似乎对阿丙同学做出了褒扬,但是在张教授那里则了解王教授对阿丙同学的经济学基础不满意。在其他语种中如日语,其礼貌原则的模糊性表现为语用的暧昧表达。

最后,礼貌原则的生态性。一般来说,礼貌原则赋予了语言形式的绿色生态性,这是双方顺利实现对话的保证。礼貌原则的生态性指其应用的环境,较多在公共场所及广告牌宣传语中体现。公共场所的宣传语以及广告牌如果没有坚持礼貌原则,就起不到吸引客户的作用。如下例:

A:禁止吸烟!

B:为了您和别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从这两个宣传语中,可以发现B坚持了礼貌原则。

需要补充的是,虽然礼貌原则属于定性的概念,由各种准则构成,但就其实践应用来看,还应该赋予其定量的内涵,即“度”的概念。简言之,礼貌原则的“度”应伴随着人际关系、适用场合而发生变化。罗国莹认为,在非正式场合,相互熟悉的交际双方,其礼貌原则往往让位于合作原则。尽管我们认为关系亲近也应该坚持礼貌原则,但是过度强调礼貌原则的应用,则可能促使听者心理不舒服,不仅没有发挥礼貌的作用而且可能疏远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关系越近,在对话过程中就应该坚持合作原则,即发挥语言的信息功能,有效传达核心信息;反之越疏远,越需要在语用策略中坚持礼貌原则,从而获得更大的交际收益。

三、数字时代礼貌原则的发展

前文论述了礼貌原则的四个特征,对实践中坚持礼貌原则具有指导意义。当前,伴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为此,人们交际方式已经从面对面交际扩充为网络间接交际。交际方式的改变以及网络语言的兴起,不仅没有弱化礼貌原则,而且赋予了礼貌原则更多的内涵。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听、说两方的表情和语气是坚持礼貌原则的重要手段,而网络交际已经延伸了这种范畴。具体而言,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表情符号应用的普遍性。表情符号日益成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当前各种表情包的设计具有绿色、趣味以及生动性的特点,为更好地坚持礼貌原则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可以这样认为,网络交际的词汇部分,需要坚持合作原则,讲究所指准确,而表情包则反映了说话者的态度,则是坚持了礼貌原则,因此顺利实现网络交际需要坚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第二,网络语言用语具有夸张性。网络语言中“我对你的敬仰如滔滔流水连绵不绝”、“666”、“YYDS”等都较为夸张,并具有调侃的性质,这也符合利奇的赞誉准则。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用语需要坚持得体准则,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来选择使用,否则变成了“不”礼貌。

第三,网络交际的人群限定性。网络语言本身构成了一个网络,懂得这门语言的人才可以顺利交际,因此要想在网络交际中坚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还要区分人群。如果听话者不懂或者不了解这种语言,那么在交际过程中就产生了误解,甚至不能完成交际。因此在网络交际中坚持礼貌原则只限定进入该网络的人群,这也是网络语用的关键。

当然,网络语言演化速度较快,一旦约定俗成,则被广泛使用,反之则很快消亡,这也要求在网络交际中,为了更好地坚持礼貌原则,需要把握网络语言的时代特征,更多地使用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以促进说者和听者的认同。

四、结语

通过对礼貌原则进行学理比较和现实运用,可以发现,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模糊性、民族性、生态性的特点。懂得礼貌原则的普遍性与生态性为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礼貌原则提供了学理可能。礼貌原则的民族性需要我们以平等与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各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免会话误用。正是因为礼貌原则的模糊性特征,所以会话中可以采取灵活的策略。礼貌原则在数字经济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礼貌原则需要会话双方慎用网络表情和网络流行语,并且注重赞许别人的“度”以实现礼貌原则。

注释:

①[以]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钱勇、周翼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②向明友、贾勉:《Leech的语用语言礼貌观》,《外语教学》2020年第4期。

③冉永平、刘平:《从语言语用学到人际语用学看(不)礼貌的研究嬗变》,《外语教学》2021年第4期。

④武瑷华:《谈国际礼貌原则》,《外语学刊》2004年第6期。

⑤陈婷:《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讲话看“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⑥杨惠敏:《基于英汉语言的礼貌原则对比及其文化差异》,《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⑦赵滨宁:《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语用视阈》,《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⑧陆昌萍:《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的语用原则》,《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⑨施红梅、赵朝永:《社会语用距离、话语礼貌与翻译中的礼貌原则》,《学术探索》2014年第2期。

⑩孙小春、何自然:《公共场所用语得体性研究刍议》,《语言文字应用》201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礼貌准则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廉洁自律准则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