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的应用

2022-08-04

健康之友 2022年14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家属疫苗

孟 霞

(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卫生院 山东 潍坊 262600)

儿童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方式,我国在1970后开始实施计划免疫规划,从而降低荨麻疹、脊髓灰质炎、破伤风发生率及儿童死亡率。现阶段,我国儿童传染病控制效果较好,但儿童在接种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容易发生负面情绪,导致其不配合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工作面对巨大的困难[1]。婴幼儿预防接种中,工作难度总体较大,医务人员希望获得家属支持,抚慰儿童情绪,提升疫苗的接种质量。儿童预防接种中,疼痛刺激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也会导致儿童发生生理性失调,对儿童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此,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应当关注儿童痛苦及应激问题,确保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本研究将我院纳入的预防接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儿童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纳入的200例预防接种儿童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儿童各100例。其中,男性儿童55例,女性儿童45例,儿童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4.64±1.12)岁。所纳入的儿童均在监护人的同意下参与接种。针对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或者接种禁忌症患者予以排除。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为儿童建立档案,包括儿童出生时间及营养情况等,为儿童家属发放预防接种本,接种前对儿童健康情况进行询问,测量儿童体温,询问儿童是否在近期口服药物,说明药物类型,避免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在工作中,患儿家属领取登记牌,完成预防接种,接种后观察30min。

观察组:为儿童制定心理护理方法。①接种前心理护理:部分家属对接种疫苗的重视度不高,在认知上存在缺陷,导致预防接种工作面对困难,对此,在接种前,对家属进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2]。护理人员结合心理学知识,让家长树立危机意识,认识到预防接种工作的价值,使家长掌握计划免疫的重要性,核对儿童信息,确定接诊类型,向家属说明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提升家属认知。②接种心理护理:为儿童创设和谐的环境,保持接种温度适宜性,自环境上让儿童及家属的心理感到舒适,消除儿童对医疗环境的恐惧感,避免儿童发生严重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亲切与儿童交流,建立信任感,保证接种工作的顺利性。在心理护理中,根据儿童性格适当予以鼓励,为儿童准备小礼物或者糖果,分散儿童注意力,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针对年龄较大的儿童,让儿童认识到预防接种是为了预防感染,让儿童健康的生活,积极鼓励儿童,让儿童干预面对接种[3]。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掌握各种疫苗性质及剂量,掌握注意事项及禁忌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接种过程中合理进针及拔针,拔针后先用无菌纱布按压针眼,等待未出血后拿掉棉签[4]。③接种后心理护理:患者在接种30min后,确诊没有不适的情况下离开,禁止儿童在接种后剧烈运动,患儿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在注射疫苗3d内洗澡,以免发生注射位置感染。一旦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应当对症处理,并及时进入医院就诊。针对轻微头痛及发热的儿童,护理人员告知家属是正常反应,无需管理,2d内自然消失。若发生化脓性感染,应当进入医院治疗,儿童在接种后紧急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儿童疼痛情况:以疼痛评分尺评定,0分代表无痛,1-3分代表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代表剧烈疼痛。②对比儿童负面情绪,包括SAS、SDS评分,从而评价患儿焦虑及抑郁情绪,分值高代表患儿负面情绪严重,针对无法作答的儿童,家属根据儿童表现负责填写调查问卷。③对比患儿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及满意、不满意指标,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护理方法、操作技术及服务态度,90分以上代表非常满意,60-89分代表满意,59分以下代表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组间疼痛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无痛及轻度疼痛人数比对照组多、重度疼痛比对照组少,p<0.05;中度疼痛对比,p>0.05,见表1。

表1 组间疼痛情况对比(n,%)

2.2组间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儿SAS、SDS评分对比,p>0.05;其中,对照组儿童SAS、SDS评分分别为(51.54±4.12)分、(52.45±4.13)分;观察组儿童SAS、SDS评分分别为(52.43±4.14)分、(52.55±4.54)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儿童SAS、SDS评分分别为(42.45±4.31)分、(43.12±4.12)分;观察组儿童SAS、SDS评分分别为(36.45±4.24)分、(35.54±4.13)分。

2.3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预防接种是将疫苗注入健康人群体内,从而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儿童常见接种的疫苗是卡介苗、肺结核、天花疫苗等,根据及控制控制计划,按照各个省级免疫程序,合格接种单位及人员进行疫苗接种,从而提升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及控制传染病的目的。部分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及季节性特点,南北方传染病流行情况存在差异[5]。严格遵循疫苗接种计划,有利于发挥疫苗免疫效果,让儿童获得较高的免疫水平,形成免疫屏障,使传染病得以控制。计划内免疫属于免费疫苗,儿童一周岁即可初次接种。根据疫苗免疫功能持久性适当进行接种,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标。儿童计划免费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及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脊灰疫苗等。此外,除计划内疫苗,也包括一些计划外疫苗。包括23价肺炎疫苗,手足口疫苗,13价肺炎疫苗,水痘疫苗,口服轮状,五价轮状,五联疫苗等,本市在疫苗接种工作中,2018年3月后出生的儿童可免费接种一针水痘疫苗,2109年6月后出生的儿童可免费接种一针13价肺炎疫苗。

预防接种作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措施,在儿童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较差,是传染病常见的感染群体,部分家属对疫苗接种知识不了解,存在错误的认识,导致免疫力降低,对儿童造成损害[6]。对此,在儿童接种前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常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向家属进行教育,让家属认识到接种的意义,说明接种流程及不良反应,从而家属配合度,在该护理模式往往忽视儿童的心理护理,儿童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容易扩大疫苗接种疼痛,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增高。对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关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掌握心理学技术,做到因人而异,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时调节儿童情绪,营造舒适的接种环境。在预防接种前,医务人员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带领儿童熟悉接种环境,为儿童准备小礼品,从而消除儿童的紧张及焦虑心理状态,使儿童保持放松的心态。儿童哭闹往往具有模仿性,一个儿童哭闹,其他的儿童也可能哭闹,对此,在就诊过程中,应当做好隔音处理,避免一个接种室的儿童哭声,对其他未接种儿童产生影响,以此,降低儿童负面心理状态。在本次护理对照实验中,观察组儿童接受心理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儿童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无痛及轻度疼痛人数比对照组多、重度疼痛比对照组少,p<0.05;中度疼痛对比,p>0.05,该结果显示出观察组儿童疼痛程度低。在两组儿童心理状态对比中,护理前儿童均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恐惧接种行为。护理后,观察组儿童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改善,配合度增高。在两组儿童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儿童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综上所述,在预防接种患儿护理过程中,为患儿采取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家属疫苗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Vaccination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