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锈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2022-08-04王小阳刘宪华李同茂王宗伟李殿运王少敏
冉 昆,王小阳,刘宪华,李同茂,王宗伟,李殿运,王少敏
(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山东泰安 271000; 2栖霞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栖霞 210046;3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邹城 273500; 4梁山县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272600;5济宁市兖州区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济宁 272000; 6费县果茶服务中心 山东费县 273400)
山楂锈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山楂等蔷薇科果树的真菌病害,主要由梨胶锈菌引起[1],主要危害山楂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幼果、果柄及新梢等幼嫩组织,在我国各山楂产区几乎均有发生。目前生产上绝大多数主栽品种均易感病,只有山东的平邑红子及河南的7803、7903 山楂免疫[2]。该病多发生于春季多雨年份,发病率最高可达100%,易引起枯枝、枯芽及僵果,导致早期落叶和果实畸形,严重影响山楂树势和产量,甚至导致绝产和死树。由于山楂锈病发病较早,多数果农不了解其发生规律,后期再进行防治难以收到成效,致使该病在某些山楂产区发生逐年加重,给山楂产业带来不容忽视的损失。笔者总结了山楂锈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山楂锈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1 症状表现
1.1 侵染山楂的症状表现
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病斑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病斑出现后1 个月左右,表面密生针尖大小的橙黄色小粒点,即病菌的性孢子器,天气潮湿时,其上分泌出淡黄色黏液,内含无数性孢子,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随后病斑部位逐渐增厚,叶正面略凹陷,背面隆起,且在隆起部位长出类似胡子状的白色芽管,即锈孢子器,因此又被称为赤星病、“羊胡子”病。山楂嫩枝和叶柄的症状表现与叶片类似,被侵染的幼嫩组织停止生长、易折断,未折断的部位在冬天干枯龟裂,发病部位以上的枝条死亡。幼果染病后,靠近萼洼的果面出现近圆形病斑,初为橙黄色,后变为黄褐色;病斑表面也产生初为黄色、后为黑色的小点,其后在病斑四周产生细管状的锈孢子器;病果生长停滞、病部僵硬,多呈畸形或提早脱落(图1)。
图1 山楂锈病侵染山楂的症状表现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9LZGC008)
通信作者:王少敏,E-mail:sdipwsm@163.com
1.2 侵染转主寄主的症状表现
梨胶锈菌需转主寄生才能完成生活史,桧柏、圆柏、龙柏等为其转主寄主,可侵染桧柏的小枝、鳞叶或针叶,形成黄褐色球状隆起的菌瘿,菌瘿随着桧柏的生长而生长。菌瘿越冬后,翌年2—3 月继续发育,其上可见咖啡色的裂纹;至3 月下旬,菌瘿发育成熟,遇水膨大形成状似橙黄色鸡冠或花的冬孢子角,重者全树皆“花”(图2);当干旱无水时,冬孢子角缩小干枯。
图2 梨胶锈菌冬孢子角
2 发生特点
2.1 侵染规律
梨胶锈菌具有性孢子、锈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阶段,没有夏孢子阶段,因此,山楂锈病一年只能发生一次。病菌在山楂上完成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在桧柏等转主寄主上完成冬孢子和担孢子阶段。病菌以菌丝体或冬孢子角在桧柏上越冬,翌年4 月份,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角在桧柏上开始萌发,由冬孢子发育成担孢子。担孢子通过风力传播到山楂上,从气孔侵染危害叶片、幼果等幼嫩组织器官,然后产生性孢子器及性孢子。5 月上旬由性孢子器分泌黄色汁液,经昆虫传播到相同配型的异性孢子器上完成受精;6 月下旬产生锈孢子器,7 月上中旬锈孢子器发育成熟后产生芽管,生成褐色锈孢子;锈孢子通过风力传播侵染桧柏等转主寄主,并在桧柏上越冬,完成整个侵染循环[3]。
2.2 发病条件
山楂锈病的流行程度与早春的气候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需满足以下3 个条件,山楂锈病才会发生。(1)发病时间:由于担孢子只能从山楂的幼嫩组织侵入,因此,山楂锈病仅在山楂萌芽展叶期和幼果期发病;(2)温度:当温度高于5 ℃时,菌瘿开始发育;当气温15~20 ℃时,最适宜冬孢子的发育,吸足水分的冬孢子角3 小时内便会萌发产生担孢子;温度高于30 ℃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1]。(3)湿度:降雨是引发锈病发生的必需条件,冬孢子角需要有2 毫米以上的降雨,才能吸足水分和膨胀;若连续两日降雨,可使冬孢子完全发育成担孢子。
此外,锈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山楂和桧柏等转主寄主的距离远近密切相关。距离越近,发病机会越多,距离越远,发病机会越少。若山楂园周围5 千米内没有桧柏,则不会发生山楂锈病。另外,转主寄主上存在的越冬病菌数量越多,次年发病可能就越重。
3 防治措施
梨胶锈菌具有转主寄生的特点,必须在转主寄主上才能完成侵染循环,因此通过消灭转主寄主、控制转主寄主上的病原菌数量、侵染初期及时喷药防控就能有效防治山楂锈病。
3.1 农业防治
彻底清除山楂园周边5 千米以内的转主寄主是防治山楂锈病的最有效方法。当无法清除转主寄主时,要在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山楂树萌芽前,剪除桧柏上山楂锈病的菌瘿,然后喷布3~5 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抑制冬孢子的萌发,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3.2 化学防治
往年山楂锈病发生较重的果园,从山楂展叶期开始,每隔10~15 天喷施1 次保护性杀菌剂(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5000 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连喷2~3 次。4—5 月份,遇有降雨,每天检查叶片上是否出现病斑,当病叶率超过5%,立即喷施2~3 次内吸性杀菌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 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5000 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4000~5000 倍液、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3000 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