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德育实践考评指标体系构建
2022-08-04董娅
董 娅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长春 130052)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即教育者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活动。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努力为人民服务;自觉地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2]因此,高等教育的使命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使其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地方高校数量以及大学生规模占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80%以上,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高度认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但是德育工作不容松懈,要始终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然而在工作实践中,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行为规范性,忽略个性化、创新型人格的培养。因此,在当前的德育工作实践中,亟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德育考评指标体系,这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
一、大学生德育实践考评的现状调查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考评的指标依据,主要有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6 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本文先后对6 所吉林省本科院校及2 所省外高校采用的大学生《德育考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调查问卷,对笔者所在院校250名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8名校(院)负责德育考评工作的教师、242名学生,分别来自3 个文科院系、3 个理科院系的一、二、三年级,其中校、院、班级干部187 人,普通学生55 人。采取面对面发放问卷方式,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50份。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对德育实践考评成绩使用情况都比较了解,有80%调查者知晓该考评成绩影响奖学金、助学金等评审结果。有92.8%的被调查者认为,德育实践考评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表明此项考评工作普遍受到师生的关注与重视。在对学生德育实践考评应有哪些人员参与的问答中,高达99.9%的学生认为此项考评工作应该由学工部领导与教师、分院主管学生副书记、分院团书记或辅导员、校学生会干部、分院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以及普通班级同学等多主体参与,体现出此项工作的复杂性、多面性和广泛性。
同样,在对学生进行关于德育实践考评应包含哪些指标的问答中,学生的回答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即9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德育考评指标应包含更多更全面要素,比如,文体活动表现、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劳动卫生表现、道德修养表现、组织纪律表现、学习态度表现、思想政治表现等方面。有93.6%的被调查者认为德育考评工作对学生个人德育水平提升具有很大促进作用(35.6%)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8.0%)。当被问到是否应该有德育考评反馈机制时,有93.2%的被调查者都选择应该有,有83.6%的被调查者知晓本校有反馈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大学生的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的反馈机制十分重要,且要加强考评结果的反馈与使用,使之发挥更好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二、高校学生德育实践考评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考评指标和内容存在差异
目前,高校在进行学生德育实践考评工作中,考评指标各不相同,考评内容存在差异。部分学校在进行考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课上组织纪律表现、学习态度表现等指标进行考评,有的高校除了对以上纪律、学习等方面进行考评外,也会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观念、社会实践活动表现进行有效评估。[3]由于考评指标和内容不尽相同,无法保证学生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的全面性、严谨性。
(二)执行标准与工作机制各不相同
学生德育实践考评工作落实中,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较多差异,其中执行标准与工作机制各不相同。比如,有的高校在执行期间,学生的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由负责德育考评的教师进行打分,部分高校德育考评工作由学校的学生会进行统计,而且由于考评指标不同导致执行标准也不同。德育考评的执行标准和工作机制的差异导致各个学校在学生的德育实践考评工作所获得的结果不一致。
(三)教师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的一些教师与学生对于德育考评工作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更多是重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成绩及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在德育方面所涉及的管理内容及评估内容关注相对较少。[4]学生在日常学习期间忽略德育的重要性,往往将德育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当作是一种获取学分的方式。因此,教师与学生重视程度较低,影响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的落实。
三、高校学生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策略
(一)完善德育实践考评执行标准
高校在学生德育实践考评工作开展期间,应依据国家所提出的高校德育实践考评指标体系设立执行标准,且高校与高校之间在设立考评指标及执行标准时,要基本统一。高校应设立单独的德育部门或者科室以及专门的德育教师,进行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的落实。
(二)提高对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要提高教师及学生对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应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重视程度,并将德育实践考评工作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相关联;其次,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将德育内容作为课时设计的一部分体现出来;再次,高校要加大德育实践考评工作内容的宣传力度,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认真对待日常的各种德育实践工作和活动,为学校开展德育实践考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构建大学生德育实践考评指标体系
依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大学生德育工作以及学生管理的文件制度精神,结合具体实践,确立德育实践三级考评指标参数,并对参数内涵进行权重分析。
1.确立德育实践三级考评指标体系参数
大学生德育的内涵比较宽泛,各高校对涉及的关联要素的认知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采取比较宽泛的理解,尽可能涵盖各个方面的相关要素,并按三个级别的层次进行逐级分类设定。其中,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23项。
一级指标包括基本素质和拓展素质2 个类别。二级指标中,将基本素质类分为思想道德与行为修养(德育)、科学文化(智育)、体质健康(体育)3 项,拓展素质类分为美育实践活动(美育)、劳动实践活动(劳育)和学生干部3 项,充分体现践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三级指标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纪观念、集体观念、诚信意识、安全意识、文明修养、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卫生习惯、学期成绩、体质健康、体育运动、校园活动、校外竞赛、作品发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劳动表现、实践技能、任职情况,共23项,这23项指标几乎涵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方面表现,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与品德情况。
2.德育实践考评指标内涵与权重
本量化德育实践考评指标体系的考评内容与考评标准实行百分制,按23个三级指标的不同权重分配,结合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大核心素养方面的内涵综合考虑,包括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与素养给予全面评价,[5]构建适用于当前大学生德育实践考评的指标新体系,其各级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和考核标准及权重见表1。
表1 大学生德育实践考评指标体系
续表1
本文提出的大学生德育实践考评指标体系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需要指出的是,本体系的特点是比较全面,所以考评的工作量比较大,需要在执行环节细致细心,需要高校领导重视,需要辅导员、学生、团委、学工部教师、教务处、专任教师等各方面通力协作,需要组织考评工作小组认真工作,注重平时考核积累,才能保证考评的科学性、合理性,否则,这一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失去客观性。考评时高校可根据各自的类型、级别、专业设置等特点进行四级指标的具体参数和权重的确定及分配,因地制宜,使考评工作发挥德育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