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审美元素与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关系

2022-08-04强亚男

名家名作 2022年6期
关键词:老百姓群众音乐

强亚男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为文化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做群众文化的“排头兵”“领头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同时,要注重音乐审美元素与新时代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其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提升中国老百姓的文化追求。

一、音乐审美元素的概念

(一)音乐审美

音乐审美是指通过音乐教育,提升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音乐审美的元素

音乐审美的元素有节拍、节奏、旋律、乐感、力度、速度等,把这些音乐审美元素应用于群众文化中,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也有助于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拥有向善、向美的思想境界。

二、音乐审美元素与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音乐文化特征,每逢重大节日或活动,老百姓都会通过举办娱乐活动来进行庆祝。因此,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注重音乐审美元素的有效应用。音乐审美元素与新时代群众文化之间是相互融合的,二者缺一不可。

(一)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

从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其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由最初小规模的群众聚会、广场舞、合唱队等,到现在群众文化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因为有了休闲娱乐的方式,老百姓的生活有了趣味性,几乎每天晚上七点以后,广场、工人俱乐部、老年人健身馆等,都可以看到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的身影。其中,尤以广场舞和合唱队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这些团体选择的歌曲都是有时代特征的,体现了当下老百姓的生活追求以及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比如,《灯火里的中国》《我爱你中国》《南泥湾》《红梅赞》《咱们工人有力量》《唱支山歌给党听》《爱我中华》等,这些歌词铿锵有力,节奏感强,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震撼。通过组织大合唱活动,群众在娱乐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有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使老百姓对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通过多种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人们的情绪、思想、行为都受到了正面的影响,从而激励人们去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尤其是在中国梦的推动下,全国人民逐梦小康的愿望尤为迫切。抖音、快手、短视频等网络平台的出现,也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为群众提供更广阔的艺术平台,让群众不但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还能在音乐文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因此,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在音乐创作的实践中,要将节奏、节拍、韵律感等多种音乐元素综合起来,要多组织音乐文化活动,以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

以广场舞为例,每晚七点以后,广场上就会聚集很多的队伍,很多队伍都有自己的组织者和统一的服装,他们风雨无阻,热情无限,虽是自发的民间组织,但有规模、有组织,还有一定的音乐水平,美妙的旋律使他们心情舒畅。

(三)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需要长期训练,起初,群众对音乐可能停留在喜欢的层次。但日积月累,以及通过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他们逐步具备了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其艺术鉴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以文化馆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合唱为例,群众热情高涨,参与团队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训练,用心挑选演唱的歌曲,在演唱的形式上也各具特色,有独唱、伴舞、情景剧、双重唱等,在此起彼伏的歌唱中能深刻感受到新时代群众文化上了一个新台阶,表演水平也特别高。在演唱过程中,各种音乐元素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给群众文化生活增添了活力,真正是老百姓献给党、献给祖国最真诚的祝福,他们用歌声祝福祖国,歌唱新生活,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通过活动提高了群众的鉴赏能力,也让文化工作者深刻认识到,要想为群众办出更高水准的文化活动,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因为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经常策划和组织这些活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为群众呈现出更高大上的音乐活动。

(四)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

音乐来自民间,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最真实的感悟。群众文化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大众文化的缩影。音乐可以服务于人民,也可以造福于人民,是人民最重要的精神文化大餐。因此,音乐与群众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人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老百姓将生活当中的见闻、体验等,通过音乐的形式体现出来。开展各类音乐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比如,在工作中,文艺工作者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人物通过撰写歌词、编排舞蹈的方式,通过艺术展演,使人们口口相传,家喻户晓,树立了典型,让人们懂得了真善美。尤其那些以歌颂祖国、歌颂英雄、亲情为主的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为了谁》《父亲》等,在传唱的过程中,就能给老百姓树立榜样。健康的、积极的音乐能够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能使人的情感、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中国是文化大国,也是礼仪大国,音乐在文化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以歌曲《父亲》为例,内容浅显易懂,引人深思,演唱者声情并茂地颂唱,就能将观众带入生活场景中,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文艺工作者在创作这些歌曲时,就一定要将这些音乐元素与群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音乐真正起到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要积极处理好音乐与群众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使群众文化更丰富、更有趣味性。

(五)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

音乐创作要紧跟时代步伐,要为社会发展而服务,要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样才能在传唱过程中规范人们的言行,给人正确的指引。近几年,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将创作的重点放在“讴歌新时代,传唱新生活”上,以当地先进人物事迹为素材,创作了大型歌舞剧《丝路花开》《有爱,就有希望》《伟大的梦想》《让世界为你而转身》《青春有你才最美》等,以及生活情景剧《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群心向党》《我们这一代人》《人间自有真情在》《青山绿水》。这些新创作的作品,一方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当地树立了学习典型,传播了社会正能量。让群众文化与实际生活接轨,真正体现了“文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提高了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也为今后的文化创作指明了方向,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为青少年的成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使他们也有了担当和责任感。音乐之所以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是因为音乐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还拓宽了人们的音乐视野。音乐深深地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是人们传情达意的最好表现,也是人们生活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音乐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

(六)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音乐还有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社交关系,在生活中,你会发现那些爱唱爱跳的人,大多性格开朗,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能给人一种亲近感。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使人变得阳光、积极,因此,重视音乐审美元素与群众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就能够使人们在无形中爱上音乐、爱上生活,变成人人都愿意交往的人,使自己成为那个眼里有光、灵魂有趣的人。以经常参加广场舞、合唱队、管乐队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通过参与这些娱乐活动,在唱唱跳跳中既锻炼了身体,也丰富了晚年生活,还能交到知心的好朋友。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些老年文艺队的集体凝聚力都非常强,文艺水平也很高,他们给年轻人树立了好榜样。这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表现,也充分说明了音乐审美对群众文化起到了正确的引领作用。

三、在群众文化中培养音乐审美的方法

(一)加强群众文化的创新

音乐作为群众文化的主要推动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音乐无形当中就充当了解压神器。而且音乐的传播速度极快,一首歌曲的爆红,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老百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和体会音乐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电视、电影、各种网络平台等,都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但只有重视音乐审美元素的有效渗透,才能使群众文化更正规、更有影响力,也才能抵制那些低俗音乐对人们的困扰。因此,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既要紧跟时代步伐,又要注重音乐元素与群众文化的密切配合,多为老百姓组织一些丰富有趣的文化活动。例如,大型的广场舞比赛、红歌比赛、大合唱比赛、地区春节晚会、庆元旦文艺演出等,通过这些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让高雅的文化提升老百姓的文化素养。

音乐的普及范围很广,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婴幼儿,都可以在音乐的赏析中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美好。但只有美好的音乐,才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所以群众文化的音乐创作,要大胆创新,就要摆脱传统模式的限制,还要不断去完善和提升,要有宽广的胸襟,将现代音乐的元素融入其中,还要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多钻研,多创作,使其更富有时代气息,可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吸收西方的创作经验,增强我国群众文化的软实力。

(二)举行音乐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音乐知识讲座,邀请大中专院校的音乐专家给群众骨干讲授一些音乐常识,让这些骨干分子去培养和带动周围人共同进步。以老年活动中心的“唱响新时代”合唱队为例,他们就经常邀请大学的音乐教授给他们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他们的合唱水准特别高,节奏、节拍控制得特别好,每次在群众演唱中都能取得特别好的成绩。因此,作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多了解音乐方面的乐理知识,多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给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出谋献策,使自己成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三)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随着群众文化的日益普及,老百姓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而且表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其活跃于大众生活当中,越发受到了老百姓的关注。5G时代的来临,网络加速了人们的沟通。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二三岁的幼童,在抖音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这从侧面说明了音乐已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部分。精神文明的极大进步,也正好说明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之余,都能哼上一两句最流行的歌曲。音乐正在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境界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作为文化工作者,就要深入群众当中,和群众一起多研究、多开展一些音乐文化活动。例如“春晚”“村晚”“新春文艺展演”等,让参与的群众更多一点,以文化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用音乐引领社会新风尚,使群众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

从古至今,音乐都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带给人快乐和自信。尤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的需求更大,也更加重视音乐审美元素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使群众文化更有艺术魅力、更有观赏价值。因此,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挖掘音乐与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巨大价值,从根本上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

猜你喜欢

老百姓群众音乐
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党忠诚——践行正确人民观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微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音乐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