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艺视野下的宫泽贤治童话
2022-08-04于春堂林小婷
于春堂 林小婷
宫泽贤治一生短暂,其兼具思想性和实践性的人生历程屡屡为后人所探究。他深怀悲天悯人之心,积极投身农村实践活动,笔耕不辍,身后其文学作品的价值才为世人所知。中日学者多从贤治作品的思想观念出发,探究作品所传递的幸福观、孤独意识等并剖析成因。除了厚重的思想,作家对于自然的体验也不容忽视,有关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流露在字里行间。生态文学的思潮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从生态文艺学的角度对宫泽贤治童话的内蕴进行探讨,也恰与时代潮流相吻合。
当前生态文学一般划分为赞美自然或暴露自然破坏的狭义生态文学,以及将生态圈所有问题包含在内的广义生态文学。而生态文艺视野应从广义的生态文学概念出发,将生命体所代表的自然生态、与环境结合而成的社会生态,以及人类的精神生态联系起来。中国生态批评先驱鲁枢元教授运用三分法将“生态”划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出发,通过分析《鹿舞起源》《猫咪事务所》《贝之火》这三部作品,探求宫泽贤治童话中的生态文艺美学意蕴。
一、《鹿舞起源》:自然生态的包容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从人口增长、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到全球变暖,种种生态问题都促使各国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在这一背景下,文学批评领域的“生态批评”于20 世纪晚期应运而生。其定义因人而异,其中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接受度较高,即“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将文学批评的视野向自然延伸,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和自然的关系。所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以自然为书写内容的狭义生态文学,只要是涉及生态主题的文学作品,实际上都可以视作生态批评研究的对象。生态文艺学出现在生态学与文艺学跨学科交叉的延长线上,而宫泽贤治的作品充满奇幻的想象,多以故乡岩手县为背景,将舞台设立在贴近日常生活的空间,描绘了动植物的故事、人与自然的故事,奏响了一曲和谐的大地之歌。
当夕阳的红色挥洒在漫卷的云朵上,渲染了青苔遍地的原野时,《鹿舞起源》的故事徐徐拉开了帷幕。嘉十和爷爷等人迁居后便开垦田地,开始了自得的农耕生活。天气晴朗时,因膝盖的伤病在西山温泉处疗养的嘉十,备齐了食粮,漫步在芒草闪着银白光辉的原野上。嘉十因遗忘擦手巾而返回歇脚处时,六头鹿已经赶到了他留下饭团的地方。嘉十留下团子时其实并未多想,这一举动看似无意,却映射出他对鹿这一自然生灵的爱护之心。团子与手巾在无形之中串联起故事,吸引着嘉十,让他欣赏到了曼妙鹿舞。
鹿是自然的象征之一。鹿的对话和歌唱灵动而富有感染力,六头鹿性格鲜明且举止有度,作家对自然的感情倾注其中。面对陌生的手巾,鹿们先是谨慎地靠近。虽然惊恐不已,担心设有陷阱,但因为极为好奇,还是鼓足勇气镇定地向前探查。当最后一头鹿叼着手巾跑回鹿群时,其他的鹿也为之欢呼雀跃。在作家眼中,并不单单只有人具备充沛的感情,自然的造物自有它们的表达方式,自有它们的深厚羁绊。正如人类面对壮丽的自然会心生感慨一般,鹿们也会赞美和朝拜自然,为其舞动和歌唱。它们歌唱着光辉的太阳、绿色的赤杨、闪耀的芒草和无瑕的花朵。
嘉十是人性善的一面,也是以欣赏的目光尽情感受自然、融入自然的代表。看到鹿来到团子所在处时,便小心翼翼地踮着脚,踏着青苔靠近鹿。当他屏住呼吸,自芒草间隙中望过去时,六头鹿围成了圆圈,毛发在日照下闪耀着美丽的光芒。被这一景象所吸引着,他高兴地单膝跪地静静凝视着一切。其后,自然给予了嘉十特别的机会:他听懂了鹿的对话。嘉十沉浸在六头鹿的“探索”中,甚至感到自己仿佛也成了一头鹿。在鹿朝着太阳载歌载舞时,嘉十也徜徉在歌声中,随之舞动。被鹿的歌词感染,他也向着太阳和赤杨树跪拜。
自然孕育了世间万物,世间万物之间天然存在着羁绊。人类若是慎重地对待自然,思量到各种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自然也会宽容相待。但人类若是贸然行动,或许就会像打破了鹿群静谧场景的嘉十一般,徒然捡起沾满泥土的手巾,踽踽独行。鹿舞宛若一场幻梦,是自然和人类共同见证、共同奏响的一曲美妙乐章。
二、《猫咪事务所》:社会生态的重现
人类社会逐渐形成后,几乎在地球的每一处都留下了足迹。不同于原始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人具有社会性,人类与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即社会生态系统。作家笔下的人物、情节也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影响。《猫咪事务所》的成文时间与宫泽贤治辞去教师职务,开展农业指导活动的时间相吻合。除了改进稻作方法,贤治还试图发展农民艺术,却屡屡遭人误解。猫咪事务所发生的故事便如作家亲身经历的映照一般,可以借此解读作者曾经身处的社会生态环境。
一间小小猫咪事务所中,有着能力不太卓越的上司、高高在上的小群体与倍受欺压的弱势群体。猫咪事务所的书记员们备受尊崇,猫咪都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除了所长黑猫和书记员白猫、虎斑猫、花猫之外,还有一只不受喜欢的灶猫。故事开端已经初现端倪。除了第四只猫,剩下的猫咪名字均根据自身的颜色、花色来命名,只有灶猫因睡觉习惯所带来的后果,失去了天生就有的名字,被赋予了一个外号。本可以由名字判断的自我特征由此消失,只能凭着这一项由他者给予的特征立足于事务所。
事务所的人员稍显冗杂,当来访者询问与地理相关的内容时,一只猫便可胜任的工作却需由四只猫共同完成,且灶猫受到另外三位书记员的针对。当灶猫勤勤恳恳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时,其余三只猫却报以冷笑。它察觉到来自他者的恶意,却又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尽可能地去讨好,却招致更为严重的冷遇。便当事件中,虎斑猫因自身原因无论如何也抓不到地上的便当盒,已经坐下的灶猫想要施以援手,却被对方怒骂。虎斑猫欺凌弱小的形象呼之欲出:不敢对调侃的黑猫所长怒目相视,却对弱势群体施以权威;不愿承认被对方识破的拣拾便当的意图,却冠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无理由地曲解他者的好心,又拜服于金钱的诱惑之下。紧接着,本就对灶猫的工作虎视眈眈的第三书记员花猫也出手了。捡起地上的笔是多么轻松的一件事情,但懒散的花猫选择了虎斑猫的做法,结果狠狠摔在地上。因为便当事件心生惧怕的灶猫依然秉持着纯良的本性,想要上前帮忙,却无缘无故地被当成始作俑者。花猫同虎斑猫一样,维持着莫名优越的姿态,将一切有可能损害到自身威严的事情归到他人身上。黑猫所长以工作进行劝解,花猫又如虎斑猫一般狠狠瞪了灶猫一眼。
便当事件与捡笔事件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也预示了灶猫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尚未结束。灶猫因感冒请了一天假,再回到事务所时却遭到了所有人员的漠视。未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第一书记员白猫突然接替了它的工作。其原因在于曾经保护过弱势者的黑猫所长不能忍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当黑猫所长疑惑于灶猫的缺席时,白猫认为灶猫可能去了海边,而虎斑猫和花猫一唱一和,编造出灶猫受重视受邀参加宴会且贪图所长位置的谎言。黑猫所长在亲眼目睹了便当事件与捡笔事件后,依然选择听信其他书记员的片面之言,未曾给予灶猫解释的空间。灶猫因出生于初夏,不能忍受寒冷才睡在灶洞,因此不是很体面。受到他者的排挤,还愿意伸出援手,却均被无情拒绝。感激于所长的关照,珍惜自己的工作,却摆脱不了自己的弱势地位。他者对它的遭遇漠不关心,对它的伤心视若无睹,弱势群体的挣扎被自私自利的群体无情压制。
万幸的是,猫咪事务所的最终结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窒息感:金色毛发、威风凛凛的狮子用威严的声音撤销了事务所。狮子的做法并不是完全中肯的,以事务所的工作毫无意义而命令其解散,无疑否定了事务所对其他来访者做出的贡献。但是,事务所享有的待遇与其工作内容无法匹配,狮子的做法具备正义性,灶猫至少暂时脱离了冷酷的工作环境。只有当外界介入这一恶性的社会生态并予以相应的保护时,当灶猫这一弱势群体代表的自我意识真正觉醒,更敢于争取自己应享有的权利时,和谐与正义的社会生态才会得以建立。
三、《贝之火》:精神生态的力量
文学艺术根植于自然当中,提供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文学艺术不仅关注孕育世间所有生命的自然,也关注人类栖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更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宫泽贤治信仰坚定,以余生付诸实践,希望普罗大众均能求得幸福。他的坚定信仰为其作品镀上了一层光辉,使得阅读其作品的人能从中获取力量。
正如《贝之火》中的小兔子霍毛在短短几天内就因心境的改变经历了大起大落一般,人们的一举一动关乎自己所处的境遇,能否守住本心便是关键。
初登场的霍毛无忧无虑、机灵勇敢。看到瘦弱的雏鸟将被河水冲走,便扑通跳入河中。因雏鸟长相怪异而受到惊吓的小兔子非常坚定,虽险些被水浪吞没,但终于咬住杨柳枝将雏鸟成功救上岸。这一善举为霍毛带来了好运气,病后初愈的霍毛于夜晚收到了云雀母子奉王之命带来的谢礼——贝火。这颗流光溢彩的宝珠是运气的象征,持有者若能保持本心,宝珠的光辉将愈加灿烂,但若是持有者心境动摇,宝珠中燃烧的瑰丽火焰也会染上秽浊并熄灭。翌日,在遇到毕恭毕敬的老马和松鼠后,霍毛的傲慢之心慢慢显露,渐渐踏入不幸的泥泞。果然,沾沾自喜的霍毛开始将自己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命令其他动物做事。第三天,霍毛强令生活在暗处的鼹鼠采集铃兰果,被婉拒后大发雷霆。第四天,狐狸偷来了面包,本应拒绝的霍毛自得地带着罪恶的面包回家了。第五天,霍毛被权力蛊惑,放任狐狸欺凌鼹鼠一家。第六天,它已然无法自拔,跟随狐狸妄图捕捉其他动物供自己观赏玩乐。在阴郁的第七天,宝珠终于破碎,霍毛失明。
当霍毛犯下错误时,兔爸爸总是极为严厉地呵斥它。而几日下来,瑰丽依旧、火光高涨的宝珠让霍毛在权利的诱惑中越陷越深,曾经因兔爸爸的训斥生出的害怕和后悔最终消散于动摇的心境中。若能正视自己的错误,那么万事尚有一线转机,而霍毛的自傲引诱它走向了另外一种结局。曾经火山爆发时,德高望重的雕大臣为了指挥鸟儿们避难而四处奔走。但宝珠不论是被岩石碰撞,还是受熔岩灼烧,依然光芒不减。相比之下,即使霍毛每日哈气一百次,又用红雀的羽毛擦拭一百遍,宝珠的外表还是出现了污点。那五彩斑斓的火焰未能驱散小兔子心中生出的傲慢、自大,霍毛的心不再纯净,再不能使贝之火熊熊燃烧。
精神生态的沃土,生发的却不一定是向善的花朵。若迷失在物欲之中,便会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向何处去。贝之火最终完好如初,闪耀着辉煌的火光飞离了霍毛家中。兔爸爸也承诺为霍毛医治眼睛。宝珠的离开宛如警钟长鸣,涤清了未能抵挡住物欲的灵魂。但不同于霍毛,现实中人们很少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人们应守住本心,切勿傲慢,保持精神生态的纯净。
四、结语
宫泽贤治一直以众生平等的眼光关注自然中存在的动植物,在作品中频频描绘自然界的生灵,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折射在笔下的山川树木、花鸟鱼兽中。作家希冀他人均能获得幸福,便劝人向善,描绘出自己眼中理想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文艺并不是无根基的空中楼阁,是扎根于自然方可伸展出的柔软绿枝,编织出对未来的美好畅想,引导着人类将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