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评价
2022-08-04尚知非赵咪咪
尚知非,赵咪咪
[洛阳景华医院(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洛阳 471039]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属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年龄<3岁的婴幼儿,临床以喘息、咳嗽、发热、气促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多索茶碱(DOX)为临床针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常用治疗药物,具有松弛平滑肌、减轻气道高反应等效果,但临床应用显示,单一用药对部分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欠佳。研究指出,在DOX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基础上,配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可进一步促进病情恢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SS)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显著抗炎、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免疫调节等作用,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但临床关于MPSS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尚缺乏临床相关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收集洛阳景华医院105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旨在从疗效、免疫功能等层面分析MPSS联合DOX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5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联合组(N=53)、常规组(N=52)。其中联合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3.01±0.57)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2.02±0.36)d。常规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96.±0.54)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1.98±0.33)d。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体征、症状、血常规、血气分析、病原体等检查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2)基本生命体征稳定;(3)伴喘息、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4)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严重恶性肿瘤;(2)哮喘;(3)依从性差;(4)严重器质性病症;(5)凝血功能异常;(6)免疫系统疾病;(7)过敏体质。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依照具体情况予以基础治疗,包括平喘、解痉、吸氧、抗感染、退热、止咳、祛痰等。
常规组接受DOX(陕西博森生物制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07)治疗,取3~5 mg/kg溶于50 mL浓度0.9%氯化钠溶液,静滴,1次/d。
联合组接受MPSS(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047)联合DOX治疗,DOX用法用量同常规组;取MPSS 1 mg/kg,溶于浓度0.9%氯化钠溶液,静滴,1次/d。
两组持续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有效率。治愈:治疗3 d内,喘息、咳嗽、发热、气促、气道炎症消失;好转:治疗5 d内,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气道炎症减轻;无效:未及上述标准。治愈、好转计入有效率。(2)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喘息、咳嗽、发热、气促。(3)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白细胞介素-17(IL-17)、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取静脉血4 mL,室温凝固,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r=10 cm),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水平,ELISA测定。(5)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美国BD,FACSCalibur)测定。(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咽喉部不适、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联合组有效率(96.23%)较常规组(80.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联合组喘息、咳嗽、发热、气促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 单位:d
2.3 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血清Eotaxin、lL-17、SlL-2R、lL-18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Eotaxin、IL-17、SIL-2R、IL-1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5 d后两组血清Eotaxin、IL-17、SIL-2R、IL-1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血清Eotaxin、lL-17、SlL-2R、lL-18水平比较(± s )
2.4 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5 d后两组血清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s )
2.5 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LR4、NF-κ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5 d后两组血清TLR4、NF-κ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情况比较(± s )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与常规组(3.8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指病毒、支原体、细菌感染等因素引发的具有喘息性表现的急性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临床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免疫功能具有相关性,该病发病率约1%,具有起病急、病情迁延难愈等特点,且易反复。研究指出,约50%~70%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病情会出现反复,若病情未获得有效控制,可致使换气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发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等,甚至可发展至肺源性心脏病,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临床针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多采用DOX治疗,其可对中枢及外周细胞内磷酸二酯酶产生抑制效果,从而提升机体内环磷酸腺苷水平,松弛平滑肌,同时还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缓解气道高反应,但由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发病机制复杂,单独用药难以达到理想预期效果。故临床仍需优化治疗方案,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MPSS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可透过细胞膜,结合胞浆内特异受体,发挥显著抗炎、抗过敏活性及免疫调节效果。
本研究数据中,联合组有效率(96.23%)较常规组(80.77%)高,喘息、咳嗽、发热、气促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由此可见MPSS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可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病情恢复。究其原因在于,MPSS可诱发嗜酸粒细胞凋亡,抑制气道腺体分泌,减少组胺过敏介质生成。另外,活性成分对肺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具有良好亲和力,可通过结合靶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影响炎症细胞基因转录,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加速炎症吸收,提升病毒清除效果,促进呼吸通畅,缩短康复进程。故联合用药可进一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此外,采用MPSS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并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见联合治疗方案用药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其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亲和力高有关,同时,其还能减少机体组胺释放释放,故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发生发展主要与气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失衡等因素具有相关性。血清SIL-2R、IL-18、Eotaxin、IL-17均是参与气道炎症反应重要炎性因子,其中IL-17为炎性反应启动因子,对机体多种炎性因子生成、释放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扩大机体炎症;血清CysLTs可促使气道平滑肌收缩及炎症细胞聚集,导致气道炎症持续存在;血清IL-18为前炎症细胞因子,可促使辅助性T细胞分泌B细胞;血清Eotaxin与嗜酸粒细胞炎症关联密切,其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辅助性T细胞Th1/Th2功能失衡还可使IgA、IgG、IgM水平降低,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发生,加重患儿病情。本研究数据中,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gA、IgG、IgM水平较常规组高,血清SIL-2R、IL-18、Eotaxin、IL-17水平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由此佐证,MPSS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可进一步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升免疫功能。分析原因,MPSS可对机体免疫细胞增殖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可调控机体免疫因子表达,改善免疫细胞状态,减少气道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炎症。
另有研究提出,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TLR4为免疫识别受体,其可调控气道炎症启动;而NF-κB为基因调控蛋白,其表达可反映机体自身免疫状态,当TLR4被激活,可致使NF-κB活化入核,从而提升机体炎症细胞活性,加重患儿病情。本研究数据中,治疗后联合组血清TLR4、NF-κB水平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由此推测,应用MPSS辅助治疗可通过调控机体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减轻机体炎症,促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改善。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亦是本研究不足之处,可作为后续研究重点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在MPSS联合DOX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气道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促进病情恢复,且治疗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