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预防性体检中健康教育的临床研究
2022-08-04郭春丽刘海洪
郭春丽,刘海洪
(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病预防控制所,河南 洛阳 471023)
职业病指一类在职业活动期间因接触到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其出现原因和职业人员长期处在危险环境中有关,除了会影响到机体的生命健康,还会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转。如今不仅医疗机构需重视职业病有关高危人群,企业和个人也需对职业病提高重视程度。职业预防性体检指的是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将预防作为主要目的,结合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经定期或者不定期健康检查与收集有关健康资料等,连续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态,明确劳动者的健康变化和接触职业病有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时发送健康检查与资料分析结果给劳动者本人或者用人单位,便于及时开展干预,为劳动者健康保驾护航的一种特殊体检。据有关调查显示,较多人在职业病体检期间存在职业病知识掌握度较低的问题,在平时工作中的防护措施未落实到位,易在危险环境影响下出现职业病。健康教育指的是经对特定群体开展有效宣传教育以提升其对某个领域知识的认知度、建立起健康行为的干预方式。据有关研究显示,将健康教育用于职业病防治效果确切,能提升职业人群对于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的掌握度,降低职业病发生率。为此,本文现对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职业病预防性体检的166例作业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健康教育用于职业病预防性体检中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职业病预防性体检的83例作业人员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职业病预防性体检,未予以健康教育),另83例作业人员设为观察组(在职业病预防性体检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39例;年龄31~56岁,均值(42.46±4.68)岁;作业类型:接触粉尘作业81例,接触噪声作业1例,接触噪声粉尘作业1例。观察组男性45例,女性38例;年龄32~55岁,均值(42.78±4.50)岁;作业类型:接触粉尘作业81例,接触噪声作业2例。两组性别、年龄及作业类型等各项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数据之间可比对分析。
纳入标准:(1)均为接触职业病有关危险因素的作业人员;(2)年龄在30~60岁;(3)均在本中心接受职业病预防性体检;(4)认知能力正常,可配合完成此次研究;(5)均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及同意。
排除标准:(1)存在智力或者精神异常、文化程度低、缺乏理解沟通能力者;(2)中途退出或者拒绝参与研究者;(3)无完整体检资料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展职业病预防性体检,未予以健康教育。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委托,开展以下列职业健康体检项目:(1)对于接触粉尘作业者,进行问诊、常规内科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及心电图检查。(2)对于接触噪声作业者,开展问诊、常规内科检查、耳科检查、心电图及电测听(气)检查。(3)对于接触噪声粉尘作业者,开展问诊、常规内科检查、耳科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心电图及电测听(气)检查。
观察组在职业病预防性体检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由疾控中心的职业病预防控制所医师负责提供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加强培训。①对劳动者开展培训:劳动者对于自身岗位职业危害缺乏了解,不懂得如何保护自身,因此,需要用人单位组织所有劳动者围绕岗前与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开展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有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如何正确采取职业病有关防护设备及自我防护用品,以提升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劳动者对于职业卫生知识方面的需求内容、能接受的教育形式,结合实际设置培训方式及内容。②对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与职业卫生管理者开展培训:用人单位的负责人需要接受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职业病有关防治法律法规,掌握和遵守职业病有关防治法律法规内容,依法组织开展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于职业卫生管理者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知晓自身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提升其管理水平及能力。
(2)重视职业卫生宣传。①能编写部分职业卫生和岗位职业防护及卫生保健有关宣传单、知识手册:经通俗易懂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促使读者可以读懂,并感兴趣。②电视专题讲座:能经有线电视当作大众传媒载体,选取职业防护重点内容、开设专题讲座,确保内容通俗易懂,和收听者工作及生活贴近。③黑板及公示栏:在从业人员常经过的地方,建立职业卫生黑板报或者公示栏,积极宣传职业卫生有关知识、自我防护措施和职业危害的应急救援措施等。④标语与警示标识:于企业广场及职业危害工作地点放置职业卫生标语与警示标识,能发挥警醒作用,使劳动者自觉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3)定期体检指导。为劳动者提供定期体检指导。①对于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其它粉尘作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级,每4年1次体检;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每2~3年1次体检;劳动者接触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2~3年1次体检;X射线胸片表现为观察对象者,每年1次体检,连续观察5年;若5年内不能确诊为尘肺患者,按照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级方法执行;尘肺患者每1~2年进行1次医学检查,或根据病情随时检查。②矽尘作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级,每2年1次体检;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每1年1次体检;X射线胸片表现为观察对象者,每年1次体检,连续观察5年;若5年内不能确诊为矽肺患者,按照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级方法执行;矽肺患者原则每年检查1次,或根据病情随时检查。③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作业场所噪声8 h等效声级≥85 dB,1年1次体检;作业场所噪声8 h等效声级≥80 dB,≤85 dB,2年1次体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对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的掌握度、职业病有关防治态度、防治行为正确率和职业病患病情况。(1)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掌握度:采取本中心自制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职业病概念、职业病防治法、有害因素入侵途径、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共5项,各项100分,得分≥80分即为掌握,统计两组各项掌握的人数占比。(2)职业病有关防治态度:采取本中心自制职业病有关防治态度调查表,内容涉及有无必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有无必要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用物、是否愿意接受有关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有无必要定期监测工作场所内的有害因素、是否欢迎有关部门检查共5项,统计两组各项选择“正确”的人数占比。(3)职业病有关防治行为:采取本中心自制职业病有关防治调查表,涉及有无采用有效防护措施、有无采用无安全保障仪器设备、有无遵守岗位的操作规程、有无配合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有无主动了解自身岗位职业危害共5项,统计两组各项选择“正确”的人数占比。(4)经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的患病率情况。患病率=患病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掌握度比较
观察组职业病概念、职业病防治法、有害因素入侵途径、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方面的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掌握度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掌握度比较[n(%)]
2.2 两组职业病有关防治态度正确率比较
观察组有无必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有无必要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用物、是否愿意接受有关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有无必要定期监测工作场所内的有害因素、是否欢迎有关部门检查方面的职业病有关防治态度正确率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职业病有关防治态度正确率比较[n(%)]
2.3 两组职业病有关防治行为正确率比较
观察组有无采用有效防护措施、有无采用无安全保障仪器设备、有无遵守岗位的操作规程、有无配合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有无主动了解自身岗位职业危害方面的职业病有关防治行为正确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职业病有关防治行为正确率比较[n(%)]
2.4 两组患病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病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职业病属于国内法律规定因工作内容有危险或者接触环境有危险而产生的疾病,结合疾病发生原因能划分成粉尘高危、化学高危、物理高危、放射高危及其他共5种类型,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生理、心理和正常生活。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规定,本中心对接触到职业病有关高危因素的从业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同时在体检期间由医师开展健康教育,旨在为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护意识、使其自觉做好职业防护、减少职业病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职业病防护质量和从业人员对于职业病有关防护知识的掌握度、防护态度及行为正确率有着紧密关系,当从业人员可以正确掌握具体的防护措施和技巧时,能达到高质量防护干预,使职业病出现风险下降。以往在职业病体检期间未重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不能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最终会导致职业病发生。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职业病概念、职业病防治法、有害因素入侵途径、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方面的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掌握度高出对照组,有无必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有无必要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用物、是否愿意接受有关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有无必要定期监测工作场所内的有害因素、是否欢迎有关部门检查方面的职业病有关防治态度正确率高出对照组,且有无采用有效防护措施、有无采用无安全保障仪器设备、有无遵守岗位的操作规程、有无配合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有无主动了解自身岗位职业危害方面的职业病有关防治行为正确率高出对照组,这反映出健康教育用于职业病有关预防性体检中能提升从业人员对职业病防护的认知,使其树立起正确的防护态度和行为。究其原因是本中心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职业病有关知识宣教,包含编写部分职业卫生和岗位职业防护及卫生保健有关知识手册、电视专题讲座、黑板板及公示栏、标语与警示标识等,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与职业卫生管理者加强培训,予以定期体检指导等,能使从业人员得到专业、细致的健康教育,获得更为详尽的职业病防护知识,进而提升其对防护知识的认知度和防护态度及行为正确率。
良好防护是减少职业病出现的重要手段,任何时间的防病价值均高于治病。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病率为(0.00%)低于对照组(3.61%),这反映出健康教育能减少职业病出现。究其原因是观察组经健康教育能树立起正确的防护认知,使其在平时工作中依据规范流程开展自我防护,定期前往医疗结构中接受体检等,能减少其发病风险。郭春丽等研究发现,经健康教育能降低作业人员的尘肺发生率。但本次研究中依旧有一定不足存在,如受研究时间限制,未对两组后续定期体检情况开展统计分析等,得出的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还需未来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职业病预防性体检中开展健康教育效果理想,能提升作业人员对职业病有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防治态度及行为正确率,减少职业病发生,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