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曲唑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2022-08-04邢晓丽张淑丽

医药与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氧孕烯曲唑炔雌醇

邢晓丽,张淑丽

(西华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河南 周口 4666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属于内分泌疾病,其特征为多毛症、月经失调和超声显示卵巢典型的多囊性表现,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并且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风险。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高雄激素症状、调节月经和恢复生育能力为主。当前,口服避孕药是无生殖要求患者长期管理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排卵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能够减少雄激素生成,临床治疗PCOS效果明显,来曲唑能够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临床发现其促排卵作用显著,但关于来曲唑、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故本文选取西华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8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PCOS患者采用来曲唑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短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168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1.73±3.52)岁;体质指数(BMI)20~27 kg/m,平均BMI(24.81±1.95)kg/m。研究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31.58±3.46)岁;BMI 20~27 kg/m,平均BMI(24.92±2.03)kg/m。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超声、激素水平测定、临床表现等诊断为PCOS;(2)年龄20~40岁;(3)患者均有排卵稀少或无排卵、月经不调等症状;(4)1年未妊娠;(5)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配偶不育因素导致的未妊娠;(2)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4)输卵管阻塞、生殖道畸形等因素导致不孕;(5)近期服用其他促排卵药物;(6)患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7)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锻炼、节食等健康生活习惯培养,补充钙、维生素等机体必需营养物质。在常规干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在月经来潮或撤退性出血第5 d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N.V.Organon(荷兰欧加农公司),批准文号:H20171176,规格:每片含0.15 mg去氧孕烯、30 μg炔雌醇],1片/次,1次/d,连续服药21 d,第二个月经周期按上述方法在月经来潮或撤退性出血第5 d服药,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研究组患者另给予来曲唑(江苏恒瑞医药,国药准字H19991001,规格:2.5 mg/片)治疗,在经期第5 d开始服药,5 mg/次,1次/d,连续服药5 d,下个月经周期用药方法相同,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2.2 激素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月经第2 d、治疗结束后下1个月经周期第2 d空腹采集3 mL静脉血,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保存备用,采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测定患者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睾酮(T)水平,检测操作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FSH、LH、T)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体积,患者分别于月经第2 d、治疗结束后下1个月经周期第2 d行B超检测,测量卵巢体积,于治疗结束后下1个月经周期第5 d及围排卵期测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3)治疗结束后,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后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排卵率和妊娠率。(4)不良反应,包括发热、乳房胀痛、恶心、腹腔胀痛、头痛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LH、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L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s )

2.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体积比较

治疗后两组卵巢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围排卵期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后下1个月经周期第5 d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体积比较(± s )

2.3 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比较

研究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29% VS 47.62%,<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24% VS 29.76%,<0.05)。见表3。

表3 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4例发热、5例乳房胀痛、2例恶心、1例腹腔胀痛、3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6%(15/84);研究组发生3例发热、5例乳房胀痛、1例恶心、1例腹腔胀痛、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0%(11/8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728,=0.394)。

3 讨 论

近年来PCOS造成的不孕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PCOS的发病受遗传、环境和肥胖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研究指出,PCOS引起卵泡发育障碍主要与激素分泌紊乱有关,纠正患者激素分泌紊乱状态有助于促进排卵。密鸽等研究认为PCOS的发病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下丘脑—垂体异常会导致机体性激素分泌紊乱,FSH减少,LH、T减少,影响卵泡成熟。PCOS患者不孕是排卵障碍造成的后果,故临床治疗PCOS患者重要环节是促排卵治疗,促使单卵泡发育,从而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来曲唑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芳香酶抑制剂,可防止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产生,从而减少对下丘脑的负反馈和FSH分泌。使用来曲唑提高排卵率的另一个可能机制为卵巢内雄激素暂时增加导致卵泡对FSH的敏感性增加,来曲唑在促排卵方面不会阻断中枢和外周靶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并且正常的中枢反馈机制保持完整。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一种短效避孕药,在受体水平拮抗雄激素,减少雄激素分泌量,降低患者体内游离睾酮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来曲唑治疗,治疗后两组F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LH、T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来曲唑联合经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在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方面作用显著。来曲唑广泛分布于肌肉、卵巢、肝肾等部位,可以在子宫、卵巢中高度表达,能够降低血浆雌激素水平,刺激卵泡发育。治疗后研究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排卵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显著地增加PCOS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恢复卵巢体积,为受孕提供良好宫腔环境,提高妊娠率。分析原因为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抑制雌激素分泌,增加血流,对子宫内膜持续产生正面影响,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当卵泡成熟时,在极短时间内允许胚胎着床,进而提高妊娠率。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94),结论表明联合用药安全可靠。来曲唑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且该药物吸收速度快,代谢物对机体无毒性,患者不良反应少。相关研究表明,来曲唑对排卵有促进作用,利于纠正患者内分泌紊乱,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与本研究结果相符。Sakar等研究报道,来曲唑用于治疗PCOS患者,能够提高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且达到排卵的时间更短,并不会引起任何严重副作用。

综上所述,PCOS患者采用来曲唑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增加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减少卵巢体积,提高患者成功妊娠率,且安全性较好,短期疗效显著。由于本研究纳入PCOS患者有限,部分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氧孕烯曲唑炔雌醇
炔雌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
孕7周药物流产后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的临床观察
来曲唑灌胃后EM大鼠病灶体积及COX-2 mRNA、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研究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来曲唑或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用于PCOS妇女促排卵疗效的比较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来曲唑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