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在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2022-08-04郭利蕊崔少霞

医药与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腹膜卵巢癌检出率

郭利蕊,崔少霞

(1.濮阳市濮阳县仁济医院 超声医学科,河南 濮阳 457000;2.濮阳市濮阳县仁济医院 检验科,河南 濮阳 457000)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多发于50~55岁女性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相关报道显示,卵巢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机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占卵巢肿瘤10%。卵巢位置隐匿,发生癌变时不易被察觉,加之早期并无显著症状,常常被患者忽视。有研究显示,早期确诊卵巢癌比例偏低,这导致大部分患者均是疾病发展至中晚期后才感觉异常后来院检查,此时肿瘤细胞已经在体内滋长,失去手术根治的时机。卵巢癌病因复杂,目前临床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内分泌、遗传等因素有关。腹膜转移说明卵巢癌组织正在扩散、转移,该情况很难阻止癌细胞的发展。故在患者来院检查初期能够给予准确的诊断,对患者预后效果十分关键。超声是一种无痛无损伤的检查方法,能够反复接受检查,对盆腔病变进行探查,在妇科疾病筛查、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是临床上采用的影像学技术,本研究分析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的价值,目的在于能够准确、及时地为患者作出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保护患者健康,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濮阳市濮阳县仁济医院诊治156例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4~65岁,均龄(48.47±5.33)岁。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入组患者均是在本院由同一个团队完成相关检查,根据各项报告评估为高度疑似卵巢癌;(3)临床依从高,自觉配合、顺利完成各项检查;(4)患者原因配合临床治疗,在了解检查目的与风险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乳腺癌、胃癌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2)同期接受其他研究的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检查资料不全;(5)有造影剂过敏或是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检查,并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作为病理诊断结果(金标准),具体操作如下。

经腹式常规超声检查:为患者提供检查前,由护士介绍检查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因膀胱是盆腔内脏器之一,使之充盈后方便超声观察,告知患者提前憋尿,以此确保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使用的超声设备是美国GE,型号LOGIQ E9型,检查前调试各项参数,探头频率2~5 MHz;检查过程中,告知患者于检查台上保持平卧位,年长患者由护士在旁协助其平卧,探头扫查患者子宫附件区域、肠管表面或前壁腹膜等,观察是否有增厚、结节等,若出现腹水,记录腹水深径、腹膜增厚具体数值。

经阴式常规超声检查:患者不做憋尿准备,选用超声设备来自于Philips,型号IUelite型,调整参数,探头频率2~5 MHz。指导患者禁食、禁饮,排空膀胱,在阴道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戴好安全套,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打开双腿,将超声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后穹隆处进行横向、纵向、斜向扫描,观察卵巢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血管分布、血流情况。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活检前患者需接受血常规、凝血指标等检查,确定患者无穿刺禁忌症。在超声引导下探查患者腹部形态、部位和是否有腹水,明确穿刺线路。使用的是一次性18 G活检枪,超声设备使用的是美国GE,型号LOGIQ E9型。标记腹膜增厚严重的部位,将之作为进针穿刺点。穿刺前医护人员按照常规干预完成相关部位的消毒,使用2%利多卡因(哈尔滨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3390,药品规格1.8 mL∶36 mg),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注入穿刺点,实施局麻,注意避免回抽,尽可能减少血管损伤。超声引导下,护士告知患者应当暂时屏住呼吸,经活检枪快速取样,保存并及时送入检验科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展开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单独应用时及联合检查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展开讨论。

1.3 统计学分析

经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率检验,若<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156例高度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49例患者确诊卵巢癌腹膜转移,检出率为95.51%(149/156);常规超声确诊腹膜转移共141例,检出率为90.38%(141/156),介入性超声确诊腹膜转移共142例,检出率为91.03%(142/156);联合诊断检出确诊腹膜转移共148例,检出率为99.33%(148/156)。

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及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度与准确度,其中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94.63%(141/149)、特异度57.14%(4/7)、准确率92.95%(145/156);介入性超声敏感度95.30%(142/149)、特异度71.43%(5/7)、准确率94.23%(147/156);联合诊断敏感度99.33%(148/149)、特异度100.00%(7/7)、准确率99.36%(155/156),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两组常规超声诊断结果比较[n(%)]

表2 两组介入性超声诊断结果比较[n(%)]

表3 两组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诊断结果比较[n(%)]

表4 两组诊断方法单独检查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n(%)]

3 讨 论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表示,卵巢癌初期肿瘤体积较大会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等,血性不畅会制约淋巴回流,导致水肿。若疾病持续恶化,出现腹膜转移,水肿症状更严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可见及时判断卵巢癌盆底腹膜转移,对卵巢癌发生、发展有一个较为正确的判断,帮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根据,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诊断卵巢腹膜转移的方式一直存在争议,如经腹式超声、经阴式超声、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等,均是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检查方式。其中,经腹部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腹部表面对其卵巢情况进行扫查,可获取卵巢图像,对卵巢图像进行分析就可作出诊断,但经腹部超声图像易受到患者腹壁脂肪组织的影响,其图像清晰度不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经阴道超声检查主要是通过将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内对卵巢进行扫查,其成像不受腹壁脂肪组织的影响,可获取清晰的超声图像,其图像清晰度高,分辨率高,还可通过彩色信号显示卵巢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便于医师对患者卵巢肿瘤性质进行判断,通常卵巢癌患者超声图像中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病灶边缘不清晰,存在丰富的血流信号。介入性超声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可准确掌握腹膜转移信息。从研究数据分析可见,与联合应用比较,将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联合诊断,其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及诊断率均高于单一诊断时的诊断效率。联合诊断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诊断优势,从而获取更高的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盆底腹膜。

本研究156例患者接受检查,确诊腹膜转移有149例,检出率为95.51%,腹膜转移结节最大直径为4.32 cm,最薄腹膜厚度为0.53 cm。本次结果常规超声确诊腹膜转移检出率90.38%,介入性超声确诊腹膜转移检出率为91.03%,两组检查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腹水深经相关。卵巢癌腹膜转移会伴有腹水,临床检查过程中若观察到腹水或是腹水量较大时,超声腹膜转移检出率有所提升,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假阴性病例,大部分为没有腹水较小的覆膜转移病灶。与病理手术结果相比较,联合诊断检出率与病理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内研究表明,联合使用常规超声诊断与介入性超声诊断能够相互弥补其不足,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薛冬等研究提到,介入性超声能够在术前获得病理诊断结果,术前了解腹膜转移情况,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介入性超声检查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穿刺活检治疗,术前了解腹膜转移情况,尤其是针对1.5 cm卵巢的肿瘤,有明显优势。二者联合使用能清晰展示腹膜结构的同时,还能清楚观察到转移情况,便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诊断价值高,能够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避免耽误患者病情,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腹膜卵巢癌检出率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导致卵巢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钙黏素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卵巢癌高危人群需要预防性切除卵巢吗
国内首个腹膜假黏液瘤治疗规范发布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人类的内脏是简单堆在肚子里的吗?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服避孕药可减少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