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拉西酮与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2022-08-04程超李大柱郭正梅

医药与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拉西六味地黄因子

程超,李大柱,郭正梅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精神十三科,河南 洛阳 471013)

精神分裂症(SP)属于临床中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一种,多发于老年群体,近年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关注度越来越高。老年SP具有病情反复的特点,效果不理想,而且治疗周期较长,会加重患者心理与家庭负担。常规药物治疗长期使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也不断降低。齐拉西酮对多巴胺(DA)受体、5-羟色胺(5-HT)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抑制突触对相关物质的再摄取,有效促进SP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但单一用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效果不理想。中药应用于老年SP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六味地黄丸可起到滋补肾阴的作用,对肾阴亏损、头晕耳鸣等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能够全方位调节患者机体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改善大脑记忆功能。本研究通过对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SP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齐拉西酮与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认知功能、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中的影响,结果显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共计120例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SP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46±2.51)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03±0.64)年。治疗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1.85±3.02)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12±0.8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可以进行比较。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60周岁,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不低于35分;(3)均为首次确诊治疗。

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难以配合治疗及检查者;(2)合并脏器功能衰竭者;(3)对本研究药物或有效成分存在过敏反应者;(4)存在药物依赖史者;(5)酗酒者;(6)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42,规格:20 mg)进行口服治疗,药物起始使用剂量为40 mg/d,使用频率为2次/d,后期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药量。

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使用的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1022234,规格:每丸重9 g)进行口服治疗,药物使用剂量为5 g/次,使用频率为2次/d。

两组治疗时间相同,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进行疗效判断。其中,分数下降>70%为显效;评分下降在25%~70%为有效;评分下降<25%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认知功能: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满分为30分,得分越好,患者认知功能越好。(3)症状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PANSS评估,共包括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各条目均采用1~7分计分,1分为无,2分为很轻,3分为轻度,4分为中度,5分为偏重,6分为重度,7分为极重度,总分30~210分,得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4)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治疗4周后清晨抽取患者5 mL静脉血进行检测,以3 000 r/min转速、15 cm半径离心10 min,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71.67%,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MOC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MOCA评分比较(± s ) 单位:分

2.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s ) 单位:分

2.4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IL-2、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 单位:ng·mL-1

3 讨 论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SP患者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老年SP患者可出现思维、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对生活、社交造成较大影响。SP存在遗传倾向,且目前难以完全治愈,仅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患者临床症状。药物保守治疗是SP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药物阻断多巴胺受体进行结合、抑制5-HT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控制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但长期使用抗精神类药物,对患者身体负担较大,会加重患者治疗风险,加之老年患者耐受力相对较弱,在选择药物时需尤其慎重。

齐拉西酮作为临床治疗中5种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之一,属于选择性单胺能阻断剂,能够有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5-HT突触再提取,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但齐拉西酮单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老年患者身体素质弱、记忆力减退,服药依从性相对较差,难以获取理想疗效。SP在中医理论中属于“颠狂症”范畴,该病主要病机为七情所伤,或因恼怒惊恐,或因悲喜交加,或因思虑不遂,皆能对心肝脾肾造成损伤,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或阴阳失于平衡,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不能相互维系,以致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心肾被扰,神机逆乱而发癫狂。六味地黄丸作为中成药的一种,为补益剂,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其中熟地黄为君药,可生精补血,益气通脉;酒萸肉、山药为臣药,酒萸肉可滋养肝脏,温补肾气,消暑祛热;山药可养胃健脾,生津益肺;牡丹皮、茯苓、泽泻为佐药,牡丹皮可活血散瘀,清热凉血;茯苓可安气静心,利水和胃;泽泻可利尿排湿,祛热除湿;蜂蜜为使药,可调和诸药。药物的联合使用能够清热、祛湿、健胃、补肾、益肝,通过“三补三泻”,标本兼治,从而达到老年SP治疗的目的。此外,六味地黄丸能够调节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发挥益智作用,该药对A1-40的神经毒性有明显抑制效果,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增强患者的生理活力。

本研究结果表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OCA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究其原因,六味地黄丸中所含成分中有多种酸性多糖物质,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对平衡紊乱现象进行纠正,且该药可延缓衰老,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大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脑组织、神经元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延缓细胞凋亡,改善患者记忆力,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NS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究其原因,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能够阻断前额叶5HT2C受体对DA的抑制作用,同时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各项生理活动,改善记忆力,缓解其阴性和阳性症状。

IL-2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抑制T细胞生长、分化,对免疫球蛋白产生阻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IL-6可由中枢神经小胶质细胞产生,属于促炎因子,能够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裂解功能,通过突触可塑性影响认知功能;TNF-α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会增强炎症反应;SP患者发病时,上述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IL-2、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究其原因,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活化T细胞的分化,从而有效降低IL-2、IL-6、TNF-α水平。

综上所述,在老年SP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有明显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促进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值得应用。但本研究所用样本量相对较少,研究时间较短,未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客观指标进行观察,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在之后将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拉西六味地黄因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探讨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六味地黄丸 不可随便用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冰糖葫芦
巧解难题二则
3类人忌吃六味地黄丸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齐拉西酮与阿立呱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