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有缘,平生频遇(二)
——九秩岁月,在党七十四年,同文化相伴而行
2022-08-03张武明
张武明
五、从服务三万余众 到面向农村牧区
由于青海省京剧团的前身是一军戏曲队,大多数人经历过建政西宁后最困难艰苦的日子,同时,他们也见证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努力为省京剧团打造比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的事例,这就是投资50万元,在西宁市西大街建设全省第一座现代化的“人民剧院”,同时在旁边修建了两排几十间的演员宿舍。在此,应该特别提到当时的省委常委张国声和省政府副省长孙君一两位领导对京剧团的关心关照,他们常来团里与演职人员接触交谈,关怀备至。他们的谈话大都深入浅出,鼓励大家全心全意为工农兵、为人民群众多演出,演好戏。尤其是张国声同志原本担任一军政治部副主任,团里许多人他都能叫出名字。省上相关部门对京剧团也很重视,省直机关的许多会议都通知我去参加。1955 年省文联成立,我被列为第一届党组成员之一。领导重视,工作生活条件改善,大大激发了全体演职人员的积极性。那时每天都安排演出,星期天或节日均加演日场。当时主城区在湟光,人民剧院还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区,但剧团演出的上座率始终良好,也让京剧团做到了自给自足,不向财政伸手要钱。为西宁城区3 万多市民演出,对全省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些州、县希望能看到京剧,这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想,作为省级剧团应该面向全省,要特别注意深入农村、牧区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鉴于京剧团剧目丰富,人才济济,算下来完全可以分成两个队演出,演出节目上严格筛选一些内容有利于民族团结、爱国为民、积极向上且艺术形式又较热闹,故事情节清晰的剧目。由此组成了两个演出队,在继续满足西宁观众需求的同时,青海广大农村、牧区人民群众都欣赏到了京剧艺术。那几年,在我省六州八县包括玉树州的东崇寺、巴塘机场,海西州柴达木所有勘探点都留下了省京剧团的足迹与汗水。在服务基层群众过程中,我们也受到了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加坚定了执行“二为”方向的自觉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曾遇到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最为重大深刻的是青海牧区的社会民主改革。这是我省各族人民冲破封建枷锁,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重大举措。对于这场关乎牧民生存命运的社会变革,广大牧民衷心拥护,欢欣鼓舞,真诚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领袖毛主席。我对此非常有感触,为广大牧民翻身当家做主人感到高兴。联想到之前观摩学习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的经验之一,就是要推动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必须狠抓剧目创作。我想,如果把青海牧区民主改革这一伟大创举搬上戏剧舞台,介绍、宣传我省少数民族群众亘古以来第一次迈入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生动场景,定会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当我把这一想法向团里同志陈述后,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我决心完成这一任务,并先后两次深入牧区体验生活,开始这一剧目的创作。
六、一戏成功带三剧 “西部京剧”初奠基
我所说的这个剧目,就是现代京剧《绿原红旗》。为写好此戏,1958 年7 月,我去了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深入生活。在牧区,我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广泛接触了牧民群众、基层干部,深入寺院与活佛、僧人谈话交流,进入法庭听看对马家军潜伏人员及不法分子的庭审。在获取大量资料后,在州上就开始剧本的构思创作。设想在剧本内涵上,力争全面、真实地表现好藏族人民拼搏向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优秀品格与高尚情感;在艺术风格、表演技巧上,杜绝将话剧加唱及其他艺术形式不加消化地搬用现象,坚持走京剧化道路。我很快完成了剧本初稿,全团对这个剧本都非常关注,大会宣读后引起热烈讨论,大家对此剧的创作原则与剧情基础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保证既好又快地修改剧本,调动全团同志的积极性,决定以集体创作由我执笔的名义署名。在全团努力下,剧本几经修订,很快投入了排练制作。导演由演员出身的张元堃担任,唱腔音乐由曾为张君秋大师伴奏的二胡演奏家张似云设计创作,正反两方面人物由本团主要演员董季春、徐鸣策、吴玉萍、刘成高、杨涌泉、费世威、李少奎等担任,这是青海京剧团演职人员阵容最为整齐强大的时期之一。完成排练后,时任青海省委书记高峰等多位领导在人民剧院审看剧目。他们十分高兴,对演出大加赞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补充意见。《绿原红旗》在西宁成功演出不久,正遇西安市举行西北地区戏曲观摩汇演大会。《绿原红旗》作为汇演中唯一一出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现代京剧,引起了强烈反响,演出取得极大成功。1959年7 月至8 月,《绿原红旗》由国家文化部选调到北京汇报演出。此次演出影响之大、声誉之高实属罕见。中央领导陈毅、薄一波、张治中、黄炎培等同志在中南海紫光阁观看了演出,他们接见演员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绿原红旗》给予充分肯定。郭沫若、田汉、梅兰芳、张君秋、李少春、马连良、张庚等几十位京剧艺术大师和戏剧理论专家先后观看演出。郭沫若、梅兰芳先生曾亲到后台祝贺。这些大师多数都出席了由文化部、中国剧协联合召开的《绿原红旗》研讨座谈会,对该剧连连点赞。在舆论宣传上,新闻单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戏剧报》分别发表了冯厚、梅兰芳、马少波、赵英华等人的评论文章。《戏剧报》在当期封面刊发了新华社记者袁少柯拍摄的剧照。戏剧出版社迅即出版了剧本,唱片公司录制发行唱片,天津美术出版社绘制印发《绿原红旗》连环画(小人书)。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本已安排毛泽东主席观看《绿原红旗》,终因庐山会议延期未能实现,省京剧团为此在京等候42 天而未能演出,此为赴京演出中最大的遗憾。
《绿原红旗》的巨大成功之处,一是自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剧种200 年间,这是第一次运用京剧形式自主创作排演的以表现草原民主改革过程中藏民族整体群像的现代京戏,可谓标新立异开先河之举,对我们后来的京剧创作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二是在青藏高原这片古老土地上,证明了京剧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不仅必要,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发展京剧艺术的魅力与特色。三是《绿原红旗》的成功经验与创作底气,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引导青海省京剧团连续创作、演出了藏族题材的现代京剧《草原两兄弟》《宝珠寺》《格萨尔王》《天马歌》《藏羚羊》《七个月零四天》等一系列京剧现代戏剧目。这些剧目受到了广大观众不同程度的欢迎与领导的好评。四是在以往许多专家评论中,有一个鲜明共识是:“青海省京剧团的演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题材及风格特色”。这一观点给我以很大启示,联想到云南、甘肃京剧团也曾成功推出少数民族题材京剧剧目,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经过反复推敲思考,回顾总结历史做法与经验,1999 年9 月1 日,在青海省京剧团成立50 周年庆祝大会上,我作了《西部京剧从这里崛起》的艺术总结,正式提出了“西部京剧”概念。后来,又结合创演新剧目,通过写评论文章对“西部京剧”的定义范畴等做了具体阐述。后来,“西部京剧”已成为青海省京剧团的创演主题方向之一,推出了一批成功剧目。在2021 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活动中,青海省京剧团就有两台“西部京剧”剧目被国家文旅部列入献演系列,在京剧行业内及戏曲界评论家中也引起了关注与共识。
七、三次荣进中南海 有幸再入大会堂
在我参加工作的70 多年中,先后遇到过无数令人激动欣喜之事,其中最难以忘怀的就是我有幸三进中南海和三进人民大会堂。这些经历让我近距离感受到党的伟大和领袖的风范与英姿,深受教育启迪,增强了党性和必胜的信心。鉴于第一次《绿原红旗》在中南海紫光阁演出,第二次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接见我们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以及我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在第三次文代会期间,第二次进人民大会堂在宴会厅代表西北文艺工作者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敬酒等盛况过去已专文刊发,这里不再详述。我第三次进中南海是1984 年4 月2 日至12 日,原文化部在北京召开文化工作会议期间的一个特殊经历。由于时任青海省文化厅厅长孟伟哉有事,我作为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厅长代他去北京出席了这一重要会议。会议结束前一天,即4月11 日,胡耀邦总书记及书记处书记习仲勋、胡启立、邓力群、宋任穷、陈丕显、乔石等在中南海怀仁堂共同接见与会人员。被接见人员中还包括了各省省委书记及省长。青海是时任省委书记赵海峰、省长黄静波出席会议。接见之后,胡耀邦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讲了五个部分,特别强调要正确发挥文艺功能,希望文艺工作者都要认识文艺在伟大事业中的重大作用。要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奋斗不息,努力向上。如果离开或完全离开了人民主体就不对。他还提出必须进行文化文艺体制改革,特别强调不改革就不能发展,要抓紧改革不能等。最后讲了文艺界的团结问题。对于耀邦同志重要讲话,回西宁后以我的笔记为基础,由赵书记、黄省长我们三人一起加以整理,立即做了传达,在全省进行部署贯彻落实。
我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是参加民间社团的一个活动。此时我虽然已离休达10 年之久,但仍然担任“青海江河源文化研究会”会长一职。该会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团体会员。因为我是理事,2006 年5 月24 日至26 日,到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参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换届大会及文化工作研讨会。大会一致选举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会长。在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积极开展活动,服务强省大局”的发言。这个发言后来被录入研讨会文集之中。此次进入人民大会堂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即4 月25 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及中央有关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几个会议代表并合影留念。这是我离休21 年中最难以忘却的一次活动。
八、主持三次拜师仪式 培养高端戏曲人才
由于时代局限与戏曲界特殊情况所决定,在京剧乃至整个戏曲界,拜师学戏一直是流传久远、效果显著、教戏育才的重要措施。旧时代的戏曲艺人大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没有文化,一代接一代学戏都是“口传心授”形式。后来虽出现了一些科班,如京剧的“荣春社”“鸣春社”“富连成”,还有田汉同志组建的“四维剧校”,西安市的“夏声剧校”等,但由于戏曲表演特点是由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翻等许多特技与艺术技巧组成,又都保存于演员个体。虽说有了科班学习的专门机制,学习期满要想再提高、再深造,还需要另请高明。这就是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仍沿用拜师学艺制度的主要原因。拜师还有一个相应的层级要求,比如一个刚进戏曲圈儿的“生虎子”不可能拜到大师学艺。所以有上进心的演员往往不止一次拜师。我先后主持了3 次拜师仪式,共5 个演员,都是曾经有过老师的学生,也都是青海省京剧团的主演。
我组织和主持的第一次拜师仪式是1959年7 月,由徐鸣策、刘成高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吴玉萍拜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为师。这次拜师的原因是马连良先生看过《绿原红旗》演出后,对剧里的一位演员说:“你们想学点儿什么就来吧!”我们从中悟到一个信息,决定联系拜师事宜,马、张两位先生欣然答应。这次拜师仪式在北京前门饭店举行,非常隆重,在北京的京剧艺术大师几乎全都到场祝贺。时任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兼驻京办事处姚主任和海西州委书记李铭新也到场祝贺。此次拜师活动由北京市相关新闻单位作了热情报道。
1961 年4 月,我主持的第二次拜师仪式是青海省京剧团带着《绿原红旗》在南方巡回演出途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这次拜师也与《绿原红旗》的演出有关,可以说又是《绿原红旗》成全了这次拜师的成功。那天晚上该剧演出之后,被誉为“活武松”的全国著名武生演员盖叫天先生代表浙江省文联走上舞台敬献锦旗并表示祝贺。团里主要演员饰演昂加的董季春同志,代表全体演员迎客受旗并深表谢意。盖老先生对演出大加赞赏,对董继春的表演也连连称好。之后,我们认定这是董继春拜师的极好机遇。第二天,我与董继春一起登门征求意见的同时,提出拜师的意愿。盖老一口答应,说愿意结交这位京剧界的朋友。拜师仪式在西湖离盖老家不远的“楼外楼”饭庄举行,按照盖老的要求,简朴而传统,只请了文化、文联相关数人出席,以示作证。仪式为齐案焚香,鞠躬礼拜。在接受礼拜之后,盖老说了一段很有意义的话,核心是:“你拜我为师,也不要完全学我,要发展创新。”还比喻说:“床底下的宝塔高不过床去。”
1983 年10 月,我主持了第三次拜师仪式。青海省京剧团主演王萍同志拜京剧艺术大师吴素秋为师。那时我已任省文化厅副厅长,正在北京开会。由于时任青海省省长黄静波将要出席这一拜师仪式,我便较多地参与了具体活动。这次拜师机遇系由京剧界前辈翁偶虹老先生穿针引线促成。拜师仪式在北京饭店举行,规模宏大,十分热烈。时任青海省省长黄静波、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俞林、时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张梦庚及京剧大师张君秋、袁世海、李万春、叶少兰等出席祝贺。我代表青海省文化厅讲话祝贺,并提出希望和要求。由于当时王萍正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拜师后向吴素秋老师求教较为方便,得到多次教授指点,艺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后成为青海省京剧团年轻一代主要演员之一。
九、三次出省观会演 拓展视野天地宽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青海曾长期处于闭塞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开阔视野,学习省外先进经验,更好更快地发展本省的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事业,我曾先后与相关同志3 次出席外省(区)戏曲观摩会演大会。第一次是1956 年12 月18 日至1957年元月15 日,出席河南省在郑州市举行的首届戏曲观摩大会,大会历时28 天。这是我来青海工作后第一次出省。我们观看了23 个剧种的70 多个剧目。各剧种都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剧目也都精雕细刻、多种多样。第二次是1965 年7 月1 日至8 月15 日,中共中南局在广州市举行戏剧观摩会演。这次会演规模宏大,历时一个半月。演出了33 台晚会,包括话剧在内的59 个剧目,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第三次是1991 年5 月21 日至5 月30 日,由原文化部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的戏曲现代戏会演。时间虽然不长,也看了19 台最新创排的现代戏。从这些参加会演的节目中,可以看到每个戏曲剧种都能够演出现代戏,且整体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3 次外出观摩学习,在时间上跨过了35 个年轮。每次观摩机会我都十分珍惜,严肃认真学习,反复深入思考,并写出学习总结,回宁后向领导汇报,向剧团进行传达,使学习心得不局限于个人所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3 次外出观摩学习各有收获,特别在进一步组织剧本创作,丰富演出剧目;大力培育演出队伍使名演员、名乐手高端人才不断出现;努力提高现代戏的思想艺术质量,走好现代戏适配戏曲化的路子等方面受到了很大启发,获得了多项助力,对当时和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了启迪和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对不同的会演主办方几项共同的做法也留有深刻印象,现在仍值得加以记述归纳。首先,举办会演地区或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他们不仅出席开幕式,还具体参与剧目研讨等活动。比如时任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及其他几位副书记,在中南区戏剧会演期间就4 次出席大会活动;最后由他作会演大会总结,对演出剧目及与会人员的评论了如指掌。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吴芝甫及几位副书记、省长出席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的贺敬之及几位副部长出席在扬州举行的现代戏会演皆是如此。他们将文化艺术事业看作是全部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亲自抓、具体管。这种文化自觉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思想基础和强大推力。第二,观摩会演与介绍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相结合。在三地三次会演中,著名文艺理论家林默涵、田汉、张庚以及许多戏剧家、音乐家、导演、作家分别受邀莅会,或作主题报告或开专题讲座或参加剧目及专业类座谈,大大提升了会演活动的学术理论格局与氛围。因而3 次会演都与时俱进,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文艺的正能量,更好地为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三,一大批地方戏著名演员参加会演,充分体现出我国戏苑百花争艳的繁盛风貌。他们的参与不仅提高了会演水平与演出质量,还发掘出许多过去深藏不露的剧目和表演绝招。有些戏目至今仍流行于世,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如爱国艺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花木兰》,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被誉为“活诸葛”的曲剧表演艺术家申凤梅的《收姜维》等,在会演中出类拔萃。以至于梅兰芳先生还将《穆桂英挂帅》改成京剧并作为自己的保留剧目。汉剧、粤剧的著名演员陈伯华、红线女、罗品超等也都以自己的代表性新创剧目参加了会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红线女还为当时来广州的周恩来总理演出了她主演的新戏《山乡风云》。在中南区会演中,还举办了表演经验交流会,常香玉、红线女、罗品超、张学敏等畅谈了演出心得体会,对与会者特别是青年演员颇有禆益。第四,在会演过程中都利用间歇空间,组织与会人员瞻仰本地革命历史遗存与英烈纪念场馆,参观本地文化与历史文物展览与秀美风光景点等,以资激起大家爱国爱党热情的同时,扩大本地本市的知名度,为经济社会得以全面发展储蓄潜在力量。
3 次出省观摩学习,对我来说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是从事戏剧戏曲事业登堂入室的阶梯和开悟课程。因此,其主要精神,基本内容至今仍记忆犹新,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在思想层面自我提升,发展完善,为我省戏剧事业的繁荣服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