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形势下音频资源的再加工利用
2022-08-03刘晶
刘 晶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信息进行浏览、上传、分享、评论和转发。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主体,建设适用于新媒体传播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将有助于提升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年至2010 年)中明确指出,要根据数字化总体趋势,“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加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高历史、人文、科学价值,展示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数字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要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要短而精,音频和短视频资源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为5.7 亿人,预计未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此形势下,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对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纪录片、多媒体资源库等音视频资源进行重新加工,通过音频技术手段制作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在移动互联网呈现的短小精炼的音频内容。
一、音频资源的建设背景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与以往相比,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阅读纸书或使用电脑,更多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音频和视频作为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
(二)音频资源在信息传播中更具有优势
音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地融入并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信息传递的载体需要包含大量信息,同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资源。在文字、音频、视频这三种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中,音频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音频占带宽较少,收听成本低。其次,视频和文字都需要视觉跟随,音频可以不受场景限制。因此,音频资源具有使用更便捷、收听场景更多、可选择性更大等优势,而且,依靠听觉学习到的内容印象更深。心理学研究发现,依靠听觉感应到的内容存贮时间要比视觉时间长,听觉由于增加了声音的维度,将声音用好,可以提升信息接受效果,比如,听一个优秀演说家的讲演要比看他的讲演集效果好得多。
二、各类素材载体的改造方式
(一)原载体为视频的改造
视频资源在地方资源项目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视频与音频的表现方式不同,视频转换成音频后,无法全面传递信息。针对这种情况,音频改造以原视频画外音为基础,对音频进行下载、音画剥离、人声剥离、人声剪辑及补充缺失信息,再进行后期处理。对于视频资源的画内音,画面中人物讲述的内容比较重要,但部分画内音受到环境、清晰度及普通话程度影响,以视频表现加上字幕支持,可以让观看的人无障碍接收内容,但如果用音频表现,由于没有任何辅助支持,需要视情况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视频资源中存在着人声与较复杂背景音混合,无法干净提取人声,部分内容离开画面及字幕无法听清楚。针对这两种情况,该项目将内容下载后,首先转化成文字,在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音频化编辑,补充缺失信息,添加辅助理解的内容之后重新录制,对新录制干音进行审听改错后,再进行后期处理,最后形成成品。
(二)原载体为文字的改造
地方资源项目资源中有一部分是以文字展现的,对于这类资源的改造,首先对文字内容进行优化处理,文字与音频在人称指代、作者视角等方面也存在着表述方式不同,所以对文字进行音频化处理后,要进行重新录制,再对干音进行审听改错,经过后期处理形成成品。
(三)原载体为音频的改造
对于音频为载体的资源,针对不同情况做不同程度的改造。首先是普通话问题,有些内容的讲述者使用的是方言,这部分内容需要将音频转化成文字,再重新用普通话录制。对于音频中音质质量不高,时长较长,后期音效不适合等情况进行了重新加工,将音频转换为文字后重新录制,并再一次进行后期包装。比如,专业人声录制及后期场景搭建,采用了以人声传递信息为主,参与演播的人员均为国内成熟的播音工作者,有着深厚的播音功底和对文稿内容情感传递的把控能力,再辅以后期场景搭建,使用音乐烘托情感,音效还原场景,确保收听质量。
三、音频资源建设的特点
(一)地域特色明显
发展中心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成的数字资源进行梳理,挑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实用性、教育性、趣味性的专题片和多媒体资源库进行音频改造,将各地建设的精品数字文化资源以音频的形式进行展示,方便移动互联网用户获取资源。
(二)内容精炼
在音频时长设计方面,既要减少因内容冗长、进入主题迟缓造成的听众收听意愿下降,又要包含讲述内容具备的信息,同时需要符合人们的收听习惯,所以改造后的音频时长设计为5-8 分钟的短音频,更有效地传播音频讲述的内容。
(三)多维度策划
在包装方面,每个系列具有各自特色,但总体风格统一,对于正文内容采用适合本系列情感的音乐音效进行包装,使每个系列自成一体,对于全部音频制作采用相同的片头片尾,使得各系列音频整体风格统一。在音频开篇,为了便于听众知晓音频大概内容,每一集开头即点明主题,2-3 分钟处进入第一个故事,引导听众情绪平均发力,全程节奏紧凑,便于伴随式收听。
(四)使用便捷
音频资源依托的设备越来越小巧便捷,从电脑到手机,电子设备功能越来越强,手机里专业音频分享平台APP 越来越丰富。音频资源可以根据内容挑选合适的平台进行展示,让更多的用户能够接触到并嵌入他们的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音频资源建设过程中的探索
(一)载体形式影响内容选择
在内容选取上,避免不适和用音频表达的内容。比如手工技艺类内容,手工技艺只用听力理解比较困难,需要画面直观表现。所以,视频不能简单转换成音频,这类内容需要有取舍或转换表达方式。比如,福建省图书馆建设的木活字项目,讲述的是木活字印刷的工艺过程,需要大量视觉画面进行展示,视频形式有助于观看者理解讲述内容,音频无法直观表达。所以,在内容选取时,不得不放弃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二)加强音频分集内容的连贯性
公共数字文化地方资源项目中已完成的纪录片、多媒体资源库等音视频资源中有大量长时长内容,对于原时长较长的数字文化资源改编成短时长分集内容,需要在分集的开头结尾进行内容过渡设计,如果将整篇内容直接切断,将导致分集内容无头无尾。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应重新编写过渡语言,使全篇内容连贯,同时避免上下集内容重复。
(三)统一资源的表达风格
音频资源加工的素材取材于现有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中的文字和音视频,由于每个系列资源内容的感情表达风格有所不同,为了整合加工成一个系列,制作过程不仅要注重内容创作,同时需要统一感情表达风格。虽然不影响一般听众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但可以带给用户更好的收听感受。
(四)充分利用各平台广泛开展服务
互联网平台对文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媒体,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为传统文化不断增加新鲜血液。为了服务更多的群众,音频资源可以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地方公共文化云、公众号、手机APP 及云听、荔枝、蜻蜓FM、喜马拉雅等中国在线音频主流平台进行服务推广。特别是移动终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收听。国家公共文化云官网也在不断进行调整、改版,推出更加优质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目前,发展中心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喜马拉雅等平台推出的音频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五、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再创作力度,提升资源加工水平
作为再创作作品,在内容选择方面,挑选有改造价值的内容进行创作。对原作品内容深度挖掘,尤其是有些年代久远、内容比较陈旧的作品应加强再创作力度,部分内容可增加一些当下的研究成果或精深解读内容。并邀请专业配音老师,提前进行沟通交流,提出配音需求。
(二)提高背景音乐匹配度,带给用户更好体验
作品背景音乐能起到烘托主题、调节节奏的作用,合适的背景音乐有助于听众进入讲述内容的意境。对于自己原创设计的背景音乐,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情绪、进展、风格、节奏的变化,在音量、音色等方面有不同的设计,这种方式更容易制作出与内容相匹配的背景音乐。对于使用别人的音乐,需要注意版权问题,避免侵权。
(三)打造精品资源,形成品牌效应
精品资源的制作取决于多方面,资源的制作者首先要有精品意识,只有优质资源才能长久赢得用户,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优质资源不仅体现在内容精美、音乐合理、主播专业,还要具有传播意义。所以,无论策划还是制作,都需要细心研究,既要保持资源本身特色,又要符合各媒体平台的使用要求,实现资源的有效推广。
(四)拓宽服务推广渠道,使资源的使用价值得到发挥
文化资源的服务推广,不但要有丰富的内容,还需要畅通多元的推广渠道。在音频载体方面,智能硬件和流量平台,包括手机 APP、移动车载系统、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都将是有声阅读接触用户的重要节点。目前,音频资源一般通过如下渠道进行推广,一是借助市场上已有的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等有声平台,配合文字、图片等实现网络传播。二是利用自有平台进行传播推广,包括官网、公众号及移动终端。这两种渠道都是吸引受众或扩大影响力,每种渠道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需要根据资源内容选择合适的传播平台。在大量社交媒体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拓宽宣传推广渠道,为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的数字文化资源。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馆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文化馆应根据新媒体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数字文化资源进行再次加工,制作成符合用户碎片化时间浏览习惯的数字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