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底训练在产后康复中的效果研究

2022-08-03李成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2期
关键词:治疗仪盆底肌力

李成会

剖宫产产妇往往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产后恢复中产妇的生活质量[1]。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盆底肌功能受损,产妇出现下腹坠胀及不自主排尿等症状[2]。产妇产后康复不仅影响自身康复健康,也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3]。康复治疗仪是通过蜗形磁场对产妇进行深层次治疗,恢复产妇盆底肌功能,改善产妇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9 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后进行产后康复的产妇136 例,根据康复训练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70 例)和对照组(66 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的产后护理及处置一致,分娩结束后包括指导母乳喂养、产后饮食、产后卫生等。对照组产妇采用盆底肌锻炼进行干预,告知产妇训练目的以取得产妇配合,制订合理的锻炼内容,训练方式:产妇取平卧位,屈膝,双脚分开,主动收缩尿道与肛门,坚持10 s 后放松,训练过程中保持身心放松,避免腹肌紧张状态,影响训练效果。连续进行20 次/组,≥5 组/d。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干预,采用本院SRL800 型治疗仪,体位选择仰卧位,局部清洁皮肤,治疗前排空膀胱,将体穴能量电极涂抹耦合剂后贴敷于乳房与骶尾部两侧,启动治疗仪,并将刺激强度逐渐由0 Hz 调节至180 Hz,注意询问产妇有无不适,依据产妇恢复耐受性设置刺激强度。治疗时告知产妇会出现麻木针刺感觉,减少产妇恐惧,产后第1 天开始治疗,治疗强度以产妇舒适为标准,2 次/d 治疗,持续时间20 min/次[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肌力分级以及尿失禁评分,阴道壁松弛、排尿困难、性交痛发生情况。①盆底肌肌力[5]分为6 级,即从0~5 级,0 级为最差,5 级为最好,3 级及以上为肌力正常。盆底肌肌力的测定是在医生指导下收缩阴道,根据完成的次数以及收缩的时间来分级,具体分级如下:0 级:食指手指未察觉到阴道肌肉的收缩;1 级:察觉到阴道肌肉颤动;2 级:阴道肌肉不完全收缩,能够重复2 次,2 s/次;3 级:阴道肌肉完全收缩,能够重复3 次,3 s/次,但是无对抗;4 级:阴道肌肉能够完全收缩,且能够重复4 次,持续4 s/次,可有轻微的对抗;5 级:阴道肌肉完全收缩,能够重复5 次,持续时间>5 s/次,且有持续性的对抗。②尿失禁评分标准[6]:1 分:漏尿1 次/周;2 分:漏尿2~3 次/周;3 分:漏尿4~6 次/周;4 分:漏尿≥7 次/周;5 分:一直漏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盆底肌肌力分级以及尿失禁评分比较实验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分级高于对照组,尿失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盆底肌肌力分级以及尿失禁评分比较()

表2 两组产妇盆底肌肌力分级以及尿失禁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产妇阴道壁松弛、排尿困难、性交痛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产妇的阴道壁松弛、排尿困难、性交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阴道壁松弛、排尿困难、性交痛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产妇后期护理与其他护理不同,因为产妇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分娩前产妇的心理状态、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均发生较大变化,分娩后各器官均处于一个自我恢复状态,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重要时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妇产后发病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产程损伤导致盆底肌功能下降[7-9]。在盆底肌锻炼基础上利用电频刺激治疗仪干预,其信号可以反映盆底肌功能,结合信号变化训练盆底肌并掌握盆底肌的收缩反应与舒张功能,协调盆底肌锻炼与生物治疗仪可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减少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10,11]。

产道损伤多见于初产妇,由于无生育经验,产妇心理压力增加,产后多出现盆底肌损伤及产后尿失禁。盆底肌锻炼及康复治疗仪是通过物理及生物治疗调节盆底肌功能的治疗措施,各有优劣。为研究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底训练在产后康复中的影响,本院选取了136 例产妇,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分级(3.18±0.41)级高于对照组的(2.14±0.24)级,尿失禁评分(1.81±0.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1±0.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阴道壁松弛、排尿困难、性交痛发生率分别为2.86%、1.43%、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15%、9.09%、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锻炼的关键是恢复产妇盆底肌功能,减少尿失禁等并发症。近年来康复治疗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康复治疗仪通过热疗、离子渗透、磁疗等进入深层组织,刺激人体穴位,从产妇损伤根源治疗该疾病。另外,适当的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膀胱功能,恢复产妇排尿情况,还可以疏通经络,缓解产妇疼痛等不适,提高产妇自主排便功能[12]。Kegel 操锻炼最早由Kegel 于1984 年提出,主要治疗女性尿失禁,目的是重建与加强盆底肌控制排尿的肌肉组织(肛提肌群),加强尿道外括约肌功能,达到控制产妇尿失禁。同时可锻炼膀胱逼尿肌,从而减轻急迫性尿失禁产妇症状,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避免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盆底肌锻炼可在非剧烈运动多种状态下进行,一般需要锻炼6~8 个疗程,产妇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中断-开始”进行排尿测试检测效果,即通过排尿时自己主动中断排尿动作,然后继续排尿,锻炼排尿功能。盆底肌功能锻炼还可解决产妇子宫复旧不良、缺乳等问题,有效避免产妇因生理、心理等改变影响生活质量,改善产妇生活状态。安排合适的康复锻炼可提高产妇后期康复效果,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可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减少产妇尿失禁发生。

综上所述,给予剖宫产产妇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干预训练,可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有利于产妇产后排尿功能恢复,减少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更适用于产妇后期康复治疗,提高了产妇生活质量,满足产妇后期治疗需求。

猜你喜欢

治疗仪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