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美学”的背后
2022-08-03芦苇
文/芦苇
适用话题:悲剧美学 美育 文化自信
所谓BE,就是Bad Ending 的简写,寓意为遗憾、让人伤心的结局。尽管这样的悲剧结局在现实中不是人们所期待的,但还是有不少观众一边被虐,一边直呼“好上头”。
从影视剧角色到现实生活,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意难平”,几乎每个领域都有“BE 美学”的经典案例。“BE 美学”成为了当代青年圈中的热词。
现象观察 “BE美学”,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剥掉层层外壳后,“BE 美学”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王尔德曾言:“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最后一定是悲剧。”“BE 美学”与古典悲剧的美学内核实质上是一致的——“把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BE 美学”还是一种审美体验。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观众在欣赏悲剧的时候是用一种审美的态度来看。
悲剧美学的涵盖范围很广,囊括一切由人物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产生的悲伤结局的美。当命运悲剧、时代悲剧、人物性格悲剧等元素相互交织,容易产生一种无法碰触、无法挽回的意难平。如《梁祝》《红楼梦》,以及《甄嬛传》《周生如故》等影视剧,都体现了“BE 美学”的力量。
把握当下,让每件事都尽量不留遗憾,或许这才是“BE 美学”真正存在的意义。
认知挖掘 古人的 “美育”智慧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无论是良渚玉器,抑或是仰韶彩陶,都是先民崇美、尚美的见证。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器物、典籍、礼仪、服饰……更可谓美不胜收。中华美学为中国美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君子六艺”中的“乐”涵盖了“德智体美”中的“美育”;“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古人的人生意趣,也描绘了古人向往的美育图景:皎皎明月、悠悠晴空、山峦溪流、市井勾栏……万事万物都拨动着人们的心绪。美育,正是以这种感性的方式,陶冶着人的精神,涵养着人的道德。
“美育”一词在中国的首次提出,源于1906 年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一书。他指出,美育不但可以促进德育、智育发展,且能促使人的情感“达完美之域”。
探索反思 以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上,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对个人来说,美育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牙牙学语时,我们含混地吐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对美最初的体验;学海泛舟时,我们高声诵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社会而言,美育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若是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便很难在内心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追求美,体验美,建设美,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