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沙二段沉积特征研究

2022-08-02胡艳飞孔庆莹

能源与环保 2022年7期
关键词:物源三角洲砂体

胡艳飞,孔庆莹

(1.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研究区处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临近四棵树凹陷、昌吉凹陷两大生烃中心,构造形态简单,为一东南倾单斜构造,地势平坦,受区域性扭张性应力作用[1],发育许多近乎直立的低序级断层。目前勘探重点在于沙一段,对沙二段、沙三段的认知较少,尤其沉积类型及特征不明确,该因素是目前制约车排子勘探突破的瓶颈。关于车排子凸起沙二段沉积体系存在不同的看法:向奎等[2]认为车排子地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杨少春等[3]认为车排子沙二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刘传虎等[4]认为车排子沙二段为滩坝砂沉积;叶茂松等[5]认为车排子地区沙二段为冲积扇+曲流河沉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等,明确车排子沙二段沉积类型,沉积演化规律,为下部油气“甜点”提供参考。

1 物源分析

关于车排子物源存在几种观点:张世奇等[6-7]利用地层倾角法、砂岩成分成熟度法,明确研究区物源来自北西方向的扎伊尔山;操应长等[8]利用古地貌分析法、岩屑组分分析法,明确研究区物源来自北西扎伊尔山、南西伊林黑比尔根山;金强等[9]利用岩心特征、矿物组合变化法,认为车排子凸起物源来自北西、东北扎伊尔山、南西伊林黑比尔根山。在古地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砂砾岩百分含砾展布法,对车排子地区沙二段物源进行研究。沙二段沉积时期,车排子古地貌呈“隆—坡—凹”格局,隆起区(遭到剥蚀而无沉积的高地)位于西部,向东南变缓,演变成“坡”,再到“凹”。随着水体向更远方向搬运,砂砾岩含量逐渐减少。研究区沙二段沉积时期古地貌形态及砂地比等值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砂砾岩含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到了C65出现分叉。综合得出,沙二段物源为西部供给,由西向东搬运,到了东部地区(C65)附近出现再分配。

图1 研究区沙二段沉积时期古地貌形态及砂地比等值线Fig.1 Paleogeomorphic morphology and sand ground ratio isoline during the sedimentary period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2 沉积相类型

2.1 岩相标志

灰色、灰绿色代表还原环境,红色、红褐色代表水体较浅,代表氧化环境[10]。通过岩心及镜下观察统计,车排子沙二段颜色比较丰富,说明其水体环境比较动荡;粒度整体较粗,主要为砂砾岩、中—细砾岩;发育块状层理、侧积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偶见冲刷充填构造(图2)。

2.2 测井相标志

通过测井相分析可以明确沉积相类型[11]。①箱形测井相:GR曲线呈微齿状箱形,SP呈光滑箱形,代表水动力强,物源充沛,代表曲流河河道微相[12];②钟形测井相:GR、SP呈钟形,下部曲线值增高,向上逐步变小,沉积粒度自下而上由大变小,沉积环境由低能到高能,代表河道或曲流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13];③漏斗形测井相:GR、SP曲线形态呈漏斗形,顶部数值较大,反韵律沉积,水动力由强变弱,代表天然堤;④平直无幅形测井相:GR、SP曲线形态呈直线型,表明水动力较弱,代表冲积平原[14];⑤指形测井相:GR、SP曲线形态呈指形,沉积物粒度较细,代表决口扇(图3)。

图2 玛湖凹陷沙二段组岩心照片Fig.2 Core photos of Shahejie Formation 2 in Mahu Depression

图3 研究区沙二段测井相标志Fig.3 Logging facies signs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2.3 沉积相类型

(1)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由于分流河道的冲刷作用,未沉积三角洲前缘亚相。但因为水上沉积背景,泥岩表现为红色、红褐色,代表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图4)。

图4 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C4)Fig.4 Subfacies of the meandering river delta plain(C4)

(2)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以沉积灰色、灰绿色泥岩等划分原则,地震反射表现叠瓦状前积反射结构,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底部可见底冲刷面,GR呈中高幅的钟形、箱形。水下分流间湾沉积微相:还原—弱还原的水下环境,测井响应低幅或齿化平直形,异常较少(图5)。

(3)曲流河相。该沉积微相主要发育研究区西部,研究区东部主要沉积河床、河漫2种亚相。河床亚相GR、SP呈钟形或齿化钟形,RT值高,泥岩含量较低,地震反射响应为高连续性平行地震相,地震属性上,曲流河形态清晰。河漫亚相以泥岩为主,夹粉细砂岩,GR、SP呈平直形或齿化平直形特征(图6)。

2.4 单井相

P20沉积灰色含砾中、细砂岩及砖红色、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垂向上岩性、测井曲线表现明显,可以很好地代表沉积相类型演化,沙二段早期为还原沉积背景,砂岩段岩性较细,下部沉积细砾岩,表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16-20]。到沙二段晚期,砂岩含量逐步降低,且粒度变细,代表频繁暴露的陆上沉积特征,表现曲流河相沉积特征。其中砂岩测井曲线为低幅箱型;泥岩测井曲线为齿化直线,电阻率曲线平直(图7)。

图5 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P20)Fig.5 Subfacies in the front edge of meandering river delta(P20)

图6 曲流河相(P16)Fig.6 Meandering river facies(P16)

图7 P20单井相分析Fig.7 P20 single well facies analysis diagram

2.5 连井相

过Su1—Su3—C65—C4—C18—P8连井相对比剖面如图8所示。由图8可以看出:早期发育曲流河相、曲流河三角洲相,西部的Su1—Su3井区沉积灰色砂岩、红褐色泥岩,代表河道、河漫滩微相。东部见曲流河三角洲相,在C65—C4井区附近沉积红褐色泥岩,代表平原亚相;在C18—P8井区附近,泥岩以灰绿色为主,代表三角洲平原亚相。沙二段晚期,泥岩以大套红褐色为主,是典型的暴露环境沉积,演变为曲流河相沉积。

2.6 平面相

沙二段沉积相平面如图9所示。由图9可以看出,物源由西向东供给,早期主要发育曲流河相、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曲流河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在剖面图上表现为大套红褐色泥岩夹杂砂岩,是典型的曲流河相,砂体厚度在Su131附近厚达30 m,是该时期主河道的位置,在剖面上存在多套厚层砂岩,说明多期河道砂体的叠加,河道的位置一直在变化,Su8、Su17附近沉积红褐色泥岩,该地区为大面积发育的河漫滩。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在C65附近,多套红色泥岩与砂岩的互层,发育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厚度稍微变小,在20 m左右,且往东出现多个厚砂层,说明有分流河道的出现,在C4以东,泥岩颜色变成了灰色、灰绿色,说明进入了水下环境,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从砂体分布的形态来看,三角洲前缘扇主要向东部和东南部再分配,水下分流河道中沿主流线方向河道砂发育,P20、P8都是主河道的位置(图9)。

图9 沙二段沉积相平面Fig.9 Sedimentary facies plan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晚期砂体厚度变薄,曲流河三角洲范围向东大幅缩小直至消失。其中,西部砂体靠近物源区,较东部砂体厚度大,在Su12厚达20 m,是主河道的位置;而Su1、Su3砂岩厚度<5 m,沉积大套红褐色泥岩,代表河漫滩,表明后期河道向北迁移;Su8、Su17附近沉积大套的红褐色泥岩,发育河漫滩,在C4以东,主河道分出2个河道,一个平行坡折带向东流,一个流向凹陷区的P20附近。

3 沉积演化规律

沙二段沉积相模式如图10所示。

图10 沙二段沉积相模式Fig.10 Sedimentary facies model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通过图10可以看出:早期发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曲流河由西向东流,物源供给充足,砂体沉积较厚,砂体之间是以红褐色泥岩为主的冲积平原,到了研究区东部演变成曲流河三角洲,扇体向东部坡折带和东南部的凹陷带再分配。晚期曲流河沉积体系,仍旧为西部物源,河流由西向东流,东部分叉,一支平行构造坡折带向东流,一支流向东南部的凹陷带,砂体厚度减小,泥岩厚度增大,砂体之间为大套的红褐色、紫红色泥岩构成的冲积平原。

4 有利区

综合考虑研究区物源、沉积特征,提出3个有利目标,分别位于P20附近、C65附近和Su1—Su3井附近(图11),目标优选原则:①属于河道沉积微相;②砂岩上部沉积一套稳定的泥岩,起到盖层作用。

(1)有利区1带。位于P20附近,沙二段早期沉积厚度大,其中砂体叠合厚度>30 m,砂岩含量>40%;晚期发育曲流河河道,单层砂体厚,砂体叠合厚度达到35 m,上部沉积稳定的泥岩盖层,是良好的储层,属于Ⅰ级储层。

(2)有利区2带。位于C65附近,早期砂体叠合厚度达到45 m,砂岩含量>40%;晚期发育曲流河河道,岩性以含砾砂岩和中粗砂岩为主,单层砂体厚,同有利区1带一样,均属于Ⅰ级储层。

图11 沙二段有利区位置Fig.11 The location of the favorable area of the second section of Shahejie Formation

(3)有利区3带。位于Su1—Su3井之间,研究区西部,离物源较近,早期地层厚,砂体连续性较好,砂体叠合厚度35 m,砂岩百分含量>50%,晚期发育曲流河河漫平原,沉积稳定的泥岩盖层,属于Ⅱ级储层。

5 结论

(1)通过古地貌分析、砂砾岩百分含量展布等方法共同分析,沙二段物源来自西部物源,到达东部地区发生了分叉,一部分平行坡折带继续流动,一部分流向东南部的凹陷区,晚期沉积物供给的能力变弱。

(2)通过对车排子地区岩心录井、测井资料分析,明确沙二段发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类型。车排子地区沙二段早期,研究区西部发育曲流河相,东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沙二段晚期,发育曲流河相,河流平行构造坡折带由西向东流,在研究区东部分成2支河道。

(3)最终提出有利目标:分别位于P20井区、C65井区和Su1—Su3井之间,可以为下部勘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物源三角洲砂体
砂体识别组合方法在侧缘尖灭油藏的应用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黄河下游的三角洲特性及未来治理思路
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
车西地区陡坡扇体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探讨
成都粘土的分层、成因及物源研究综述
东营三角洲沙三中物源分析探讨
壮丽的河口三角洲
第三纪火山沉积硼矿与火山岩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