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唇部肿胀伴穿透性溃疡为首发症状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2022-08-02吴佳瑾崔文帅胡玉花任洁
吴佳瑾,崔文帅,胡玉花,任洁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广东 广州 510000
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的、常发生于结外部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根据原发部位分为鼻和鼻型。亚型鼻主要累及诸如鼻腔、扁桃体等上呼吸道的部位。鼻型较少见,原发病灶位于皮肤、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恶性程度更高[1]。鼻型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性,一般高发于亚洲和南美洲[2]。本病预后不佳,及早诊治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以口唇部肿胀伴穿透性溃疡为首发症状的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加深医务人员对ENKL的认识。
1 病例简介
1.1 病史 患者男性,40 岁,2 年前出现颜面部及口唇肿胀,以下唇肿胀为主,伴反复口腔溃疡。就诊于中山一院诊断为“结缔组织病”(未取皮肤组织活检),予新赛斯平25 mg qd、甲氨蝶呤10 mg qw、强的松20 mg qd、沙利度胺50 mg qn治疗,上述症状好转后出院。后规律服用上述药物,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2019 年12 月患者不慎刮破双侧唇角处皮肤,破溃范围逐渐扩大无法愈合,可见脓液流出,量较多,颜面部肿胀明显,口唇尤甚(图1),2020 年1 月14日于我科就诊,拟“左侧唇角溃烂查因:感染?结缔组织病?”收入院。患者有长期吸烟史,父亲因食管癌去世。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可,双侧下颌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无压痛,活动度较小。颜面部肿胀,口唇部肿胀为主,左侧唇角皮肤溃烂,与口腔相通,持续有脓液流出,右侧唇角皮肤结痂。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5.1×109/L,血红蛋白(HGB)128 g/L,血小板(PLT)201×109/L,淋巴细胞计数0.59×109/L,嗜酸性细胞计数0.59×109/L,单核细胞11.6%;尿便常规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血沉(ESR) 24 mm/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37.38 mg/L,免疫球蛋白G (IgG) 5.9 g/L,IgG 4 1.21 g/L,免疫球蛋白A(IgA) 0.68 g/L,κ-免疫球蛋白轻链1.35 g/L,λ-免疫球蛋白轻链 0.84 g/L,补体C3、C4 未见异常;白介素6 (IL-6)9.32 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5.9 pg/mL;铁蛋白 461.08 ng/mL,β2-微球蛋白3.261 mg/L。巨细胞病毒IgG 抗体(+)、单纯疱疹病毒1+2型IgG(+);EB病毒DNA(+)。甲功、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谱、循环免疫复合物浊度、血浆皮质醇、降钙素原未见异常。伤口分泌物及血培养阴性。影像学检查:下颌骨CT 示双侧下颌骨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积液、积气,左侧下颌骨旁软组织窦道形成,考虑炎性病变可能大。腹部泌尿系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图1 左侧唇部穿透性溃疡,右侧唇角皮肤结痂
1.2 治疗经过 予甲强龙40 mg ivgtt qd 3 d后改为美卓乐8 mg po qd、甲氨蝶呤15 mg iv qw及沙利度胺75 mg po qn 免疫抑制治疗,辅以“拜复乐”抗感染、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营养支持及促进黏膜愈合等治疗。2020年1月31日首次皮肤病理回报:符合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不排除白塞病或者其他血管炎。患者入院后至2020 年2 月26 日期间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左侧唇角破溃未见明显好转,右侧结痂处皮损进行性扩大。遂送皮肤活检标本至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行病理会诊后,考虑不除外白塞病,并加做特殊染色PAS、抗酸、Giemsa、革兰氏染色均阴性。患者口角溃疡进行性加重(图2),再次取右侧口唇溃烂处行组织活检。二次活检病理回报示(图3):(右侧面部)镜下见皮肤组织溃疡形成,溃疡表面见炎性渗出,真皮浅-深层见大量单核样细胞、淋巴细胞及散在组织细胞浸润,以小血管管壁及脂肪组织浸润明显,部分小血管闭塞,并见多个肉芽肿性结节状病灶。免疫组化:CD3(少数+),CD5(少数+),CD34(血管+),CD-79α(-),Ki-67 约 30%(+)(图 4)。 抗 酸 染 色 (-)。 考 虑Wegener 肉芽肿。但患者诊断Wegener 肉芽肿临床依据不足,再次将病理标本送至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会诊后示:表皮部分缺损,溃疡形成,溃疡面较多嗜中性粒细胞和核尘,真皮小血管纤维蛋白样变性,见嗜中性粒细胞和核尘,血管栓塞,管周较多组织样细胞团状浸润,见泡状核,少量细胞核变大,间杂淋巴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抗酸染色(-);免疫组化:LCA(+),CD20散在少许(+),CD79a散在少量细胞(+),CD3 部分细胞(+),CD4 (-),CD5 散在少许细胞(+),CD7(+),CD8 散在少量细胞(+),CD56(-),S-100(-),SMA(-),CD68 (+),CD34 小血管(+),Ki-67 约 30%~40%。CD30(+)约 30%,CD56(-),ALK(-),TCR 基因重排(-)。EBER(+)(图5)。结合免疫组化和EB原位杂交结果考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最终诊断为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进一步完善PET 示:双肺多发性大小不等结节,全身多发肌肉及皮下结节状或团块状糖代谢增高灶以及两侧颈部(Ⅰ、Ⅱ)、双侧肺门及纵膈、盆腔两侧、左侧腹股沟、两侧腋窝多发增大淋巴结,糖代谢增高。腹膜后小淋巴结,糖代谢稍增高。结合外院病理结果,符合ENKL鼻型诊断。此后患者经多程化疗后双唇角溃烂愈合(图6)。
图2 右侧唇角穿透性溃疡
图3 右侧面部
图4 右侧面部(免疫组化)
图5 EBER(+)
图6 患者多次化疗后嘴角溃疡愈合
2 讨论
ENKL是一种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恶性细胞大部分来源于成熟的NK细胞,少部分来源于NK样T细胞[3]。目前关于ENKL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其可能与6q(6q-)染色体的缺失有关[4],此外还可能与JAK/STAT通路、NK-κB和癌基因aurora kinase A 过度表达[5]以及HACE1、PRMD1、FOXO3、PTPPK[6]等抑癌基因的缺失有关。
美国SEER数据库对797例ENKL患者分析表明,ENKL 好发年龄为40~50 岁,男性为主,可表现为鼻塞、流涕、鼻出血、面部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7]。典型表现以破坏中线面部结构为主,可累及眼眶、颊部、唾液腺和鼻窦等部位[8]。而在非鼻区NK/T 细胞淋巴瘤中,常见的原发部位主要包括皮肤、胃肠道、睾丸等部位。组织学方面,肿瘤浸润常表现为血管中心和血管破坏,导致片状坏死。ENKL典型的免疫表型为CD2、CD56,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如Granzyme B、TIA-1 和穿孔素(Perforin)等。细胞学上大多为大颗粒淋巴细胞[9]。此外,几乎所有ENKL患者可在感染细胞中能发现以游离形式存在的EBV,有研究证实EBV感染是诊断NK/T细胞淋巴瘤的先决条件[10]。因此,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可检测出大部分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V early RNA,EBER)阳性。但EBER阴性不能排除ENKL的诊断。
对于怀疑ENKL 的患者,除了仔细询问病史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外,还要完善血清EBV-DNA 定量以及骨髓穿刺活检。血清EBV-DNA定量检测不仅可以明确肿瘤病毒负荷量,还可以作为衡量治疗反应的指标[11]。如果骨髓EBER阳性则可诊断为淋巴瘤骨髓受侵。CT 和MRI检查可为肿瘤局部病变程度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信息,但无法检测小的或亚临床的转移病灶以及非鼻区的ENKL患者。由于ENKL是一种氟脱氧葡萄糖亲和淋巴瘤,因此临床中PET/CT 已经成为ENKL 的标准成像方式。PET/CT 不仅可以获得准确的分期,在中期(2~3次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也可进行治疗反映评估和预测[12]。
ENKL 除了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皮肤NK/T细胞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样胃病、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鉴别外,本例患者还需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us with polyangiitis,GPA)及白塞病鉴别。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是一种罕见的免疫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病变主要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病理以血管壁的炎症为特征。GPA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组织,典型GPA的三联征包括上呼吸道、肺和肾脏病变。白塞病是一种以反复口腔和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可累及多个系统的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严重者有血管壁坏死,大/中/小/微血管(动/静脉)均可受累,出现管腔狭窄和动脉瘤样改变。
本例患者以口唇部肿胀及穿透性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次化验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病理活检提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诊断GPA 及白塞病依据不足。在排除结核、麻风等可引起肉芽肿病变的感染性疾病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在临床与病理诊断不一致情况下行第二次活检,完善免疫组化和EB原位杂交,最终诊断ENKL鼻型。
ENKL的传统治疗为CHOP方案及其他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但由于P-糖蛋白介导的多重耐药,疗效不佳。目前对于鼻型ENKL的治疗,多采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联合放疗方案[13]。该新方案改善了大部分ENKT 患者的临床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效果较差。一项长期研究示ENKL完全缓解率为50%~60%,5年生存率约为50%[14]。而对于化疗敏感而复发的患者,最新NCCN 指南中也推荐使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但疗效有限。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PD-1 抑制剂逐渐应用于对ENKL的治疗,并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16]。其他如单克隆抗体类药物、靶向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表观遗传学药物、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及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17]等治疗也逐渐在临床前期以及临床中试验,并呈现了美好的前景。
综上所述,ENK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无论临床和组织学上都面临着挑战,对于初次病理不理想的结果,应多次进行活检,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做到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