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书法常规课堂教学的探索
2022-08-02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牟恣娴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初级中学教育集团 牟恣娴
我国新时代教育大力施行“双减政策”,致力于减少文化课程和课堂作业对学生的压力,减轻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的课外负担。这在无形之中,给了学生们更多的时间去参加素质文化教育。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全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书法教学是实施美育、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尽管目前学校均有开设书法课程,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调配,但是却很少有学生愿意将时间花到书法练习。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如何组织好书法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书法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书法教学的现状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学业要求得到了普遍认同,但人们对校园书法课程还不够重视,对学校具体如何开展书法教学没有明确的要求,对书法常规课堂的教学指导几乎没有。学校重视程度也不够,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书法常规课,大部分课程却存在被其他学科类老师挤占的现象,书法课在具体教学实施上还是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的。
2.学生普遍书写基础差
进入初中以后,发现90%以上学生存在握笔姿势错误,坐姿不端正的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六年的错误书写习惯,再进行不正确姿势的纠正,书写时的质量和速度肯定受影响。调查发现,掌握书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生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学生的书写问题,有的是笔画形态书写不正确,有的是间架结构不合理,更多的则是笔画没有起笔轻重、行款不整齐的。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熟练的书写正楷字,无法达到课标中关于行楷书写的要求。
3.学生审美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学生喜欢网络体以及很多的野生字体,但是在电脑阅卷的时代都不算是占有优势,有的学生本身字迹不清,还不讲究布局,就会导致在电脑阅卷的时代中吃亏。学生对书法家和著名书法作品的认知很浅,书法家的认知仅限于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极少数著名书法家,书法作品只知道《兰亭序》,并不能真正体会书法之美。谈及书体,只盲目崇拜于行书、草书,并不知道如何欣赏书法中的笔法、章法。
4.书法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学校并没有相对完善的书法教学系统,缺少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书法教学流于形式。由于教室设备的缺少,大部分教师课堂上只讲授理论知识,缺少学生实践练习环节。书法课程并未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设立,导致它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二、“双减”政策下的初中书法课堂教学策略
1.网络分享,提高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进行书法教学,其核心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课堂上,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综艺节目的形式进行书法相关知识的拓展,课堂上教师先将书法的发展过程讲述给同学们,帮助学生从草书、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等五大基本书体构成基本认知,再通过书体美、笔画美、结构美、章法美的知识来贯穿书法课堂。教师在课后推荐学生一些网络学习平台,人人讲,cctalk 等,学生可以观看名家视频拓展学习。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一些著名的书法报、书法网、书法微课堂等,从多途径课堂课后多方面了解书法知识,关注书法知识,提高书法学习兴趣。
2.微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书法教学比较枯燥,教师要充分予以引导,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比如书法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制作快闪介绍历史上书法家流传的经典故事;可以找有趣的书法学习视频,用新鲜的表现方式增加学生书法艺术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微课视频,教师向学生展示汉字发展过程,汉字造字的六种基本方法,通过flash 动画、小视频等形式增加学习的兴致。借助微课这种媒介,在书法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对枯燥乏味的常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补充。又如,初中生在书法课堂上很难静下心去读帖,常常是老师没有讲解完,拿起笔便写,这样的无效练习使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高清字帖,学生通过单个字的放大,对每个笔画的相背、俯仰之势的观察,提升临帖的效率。可见,教师课堂上合理地运用微课,为学生制作适合的学习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更快领悟书法的书写特点,增强临摹能力,能真正提高书法学习的能力。
3.课堂实践,提升快乐学习体验
图1:为不同学生设计的课堂练习纸
学生对书法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教师需要在书法课堂中指导学习学习汉字书写的特有方式——临摹。课前先帮学生选好临摹字帖,目前市面上,出版了很多初中生的硬笔字帖,但是真正适用于学生的很少,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硬笔书法练习纸,(图1)比如刚开始接触硬笔书法的学生,先进行以笔画为为主的练习。笔画掌握不错的学生,主要进行间架结构的练习。能规范的书写楷体字的学生,设计小楷,用秀丽笔临摹名家小楷作品。在具体的教学中,每节课带领学生一起读帖,掌握每类汉字的间架结构、笔法特点,以及这个字在整篇字帖中的安排、变化, 先帮助学生了解字帖,熟练字帖,后续再进行练习就会事半功倍。另外,学生如果能够在课堂课后接触到更多的书法名家作品,分析作品的优点,也能提高学生的鉴美能力和书写水平。教师可以打印一些著名的硬笔书法作品,让学生课后临摹,学生也可以在临摹其作品原理之后,学习并创作出类似书法作品,把临创结合提高创作能力。
4.组织竞赛,提升学生书法水平
学生进行书法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写好字、掌握书法中的基本技巧。如果长期让学生进行反复单一的硬笔书写练习,学生很快就会疲倦。因此,教师可以不定期举行相应的书法竞赛活动书法主题,如“廉洁”为主题的书法比赛、“庆元旦”主题书法比赛等。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作品形式、作品装帧等,以比赛形式切实促进学生的整体书法能力及水平。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有效引入新型的教学理念及书法风格,多引导学生去欣赏古今中外的书法作品,多参加当地的书法展览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去分析优秀的书法作品的书风、笔意,多进行几种风格的欣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方法,通过竞赛展览拓宽视野,提高自身水平。
图2:不同主题的书法竞赛活动
5.多科融合,营造学习氛围
书法是一门多科融合的学科,教师要尽可能的将其他资源都合理地应用于书法课堂中,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生活和书法学科进行完美融合。春节临近,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写春联,写福字,学生可以择优来布置自己的教室、黑板报,红纸黑字,给学校增加浓厚的书法氛围。学校科艺活动节,为了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感知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价值,引入活字印刷的活动体验,活动结束后,课堂上教师通过印刷作品和书法作品的对比,学生感受书法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通过活动体验,对比观察,学生体验书法之美,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拓和书法一样也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传拓学生更好的理解现在的刻帖书法作品的由来。有书法功底的学生,鼓励他们拓完之后进行题跋。还可以组织元初金石传拓学社,经常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传拓活动、书法沙龙活动。学生对这一新鲜学习模式都非常喜欢,对传拓和书法这类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多科融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营造校园书法文化氛围。
图3:传拓课
6.搭建学习小组,促进师生交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撇捺组合》一课教学中,教师搭建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设计评价环节,增加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在课中主动积极的学习,给自己和同学的书法作业进行互评,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书法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练习——老师改的单一学习课堂,是学生有观察有讨论有反馈和老师有知识的碰撞的课堂。通过互联网+智慧课堂平台,搭建不同学校学生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分享各自学习书法的心得。两校师生共同剖析学生书写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最简单的笔画开始练习,从一个个汉字开始。课堂上以最简练而又有可操作性的口诀加以指导。如:“看准中心,讲求对称”。采用“描—临—背”的训练模式比较经济高效。搭建学习小组,学生通过与同伴互相欣赏学习,取得更多书法学习上的启迪,有效提升学习书法的能力。
三、对书法常规课教学的经验与思考
1.注重有效练习,是实施常规课教学的基础
有效练习是学好书法的关键,教师课堂中研发了3 种有针对性的书法练习纸有效弥补、改进现有书法练习纸的不足,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不同基础学生通过练习,书写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日常作业书写也更加得体美观。教师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努力探索,确保学生每一分钟的书法练习都是高效的练习。
2.突出自主学习,是实施常规课教学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书法教学中,练大于讲。课堂时间短暂,学生离开课堂后需要自主练习。通过“描—临—背”的教学范式,学生达到持续性练习,更有利于他们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眼光和创新精神。
3.强调学以致用,是实施常规课教学的目的
书法教学更强调实用性,在满足应用基础上再考虑艺术性。教师将书法与其他学科融合,不断给学生提供竞赛展示平台,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有效教学,增加学生学习书法的动力和目的性。
实践表明,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变传统书法教学模式,以创新性教学手段,不断实践,引领更多学生走进书法。学生对书法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书法文化氛围,学生在减负的同时实现增效。学校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书法教学体系,才能更切实的提高书法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双减”政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