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看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
2022-08-02郑冬芳刘春霖
郑冬芳,刘春霖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如期完成了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作为中国故事的典型之一,中国扶贫的国际传播既是“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扶贫的国际传播,除了中国媒体的对外报道外,外媒是其他国家民众了解中国扶贫更主要的渠道。由于“受众对某个议题缺乏丰富的直接经验……他们对议题或事件的理解就极大地依赖于新闻媒体,依赖于新闻叙述的性质”[3],媒体报道所关注的议题“标志着受众对该议题的感知重要性,并对受众产生影响”[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议题被媒体关注得越多,它对受众就越重要”[5]。因此,研究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不但可以了解中国扶贫的国际传播情况,还可以发现中国扶贫国际传播的内在逻辑,更能为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效果提供启示。
中国扶贫的国际传播情况极为复杂,为了体现代表性,本文以所属国家官方语言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不含中文)的媒体2018年1月—2021年3月对中国扶贫的报道为样本进行分析。之所以样本选择以2018年1月为开始时间,主要是因为在前期扶贫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新的部署,2018年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到2020年底,中国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完成了脱贫攻坚的目标。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考虑到媒体对热点事件关注具有的一定持续性,因此样本选择的结束时间定为2021年3月。
样本来源主要通过“谷歌搜索”和“Yandex”(“谷歌搜索”中关于中国扶贫的俄语报道较少,使用“Yandex”对俄语报道进行补充检索)对有关中国扶贫的报道进行逐月检索获取。在检索过程中,为最大范围获取有关报道,将“中国”和“贫困”以并列形式作为关键词,用5种语言分别进行检索。由于谷歌搜索检索出的信息较为冗杂,为提高检索的精确度,在谷歌搜索中使用“intext: a AROUND(26)b”(1)“a AROUND(26)b”:查找a和b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区间不超过26个词,其中26个词的区间是经过不同数量区间比较后检索结果最多的区间。搜索指令进行关键词检索。数据检索完成后,使用“八爪鱼”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抓取,抓取内容包括新闻标题、链接网址、发布时间、内容简要、所含关键词。数据抓取后,对其进行人工清洗,去掉重复数据、无关数据和国家官方语言非联合国工作语言的媒体数据,再根据报道的主题与中国扶贫的相关度,将报道分为专题报道(以“中国扶贫”或有关“中国贫困问题”为主题的报道)和非专题报道(在其他主题内容中提及“中国扶贫”的报道)两类。在参与报道中国扶贫的国家中,从不同国家的报道量看,最少的报道量只有1条,最多的报道量有501条。为了更精准和有效,仅选择专题报道,以所有国家报道量的“5%剪除后平均值”的15.7条为标准,对报道量在15条以上的32个国家的1 965条报道进行分析。
一、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情况
在国际传播领域,媒体对议题的关注度是最为稀缺的资源,而媒体的报道量是衡量媒体关注度最常见的指标,因此外媒关于中国扶贫的报道量可以直接反映外媒的关注度。报道倾向则通过对报道的逐篇阅读,以报道内容的主观倾向和报道内容是否有利于中国扶贫的正面传播为标准,将报道倾向分为正面、负面和中立三种。
(一)外媒报道中国扶贫的总体情况
1.外媒对中国扶贫的关注度逐步提升
首先,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量逐步提高。外媒的季度报道量变化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之前的报道量除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报道量较高外,其他季度的报道量总体保持平稳态势。自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报道量开始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的报道量激增,2021年第一季度的报道量则保持在高位并达到了峰值。2019年第三季度之后报道量的快速提升主要与中国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密切相关,如中国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计划等重要信息的发布会引起外媒的广泛关注,又如每年召开的“两会”是外媒获取中国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未来发展规划等信息的重要窗口,其中“两会”有关扶贫的内容自然成为外媒关注的重点之一。除此以外,重要扶贫成果的发布也会引起外媒重点关注,如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向外界公布农村扶贫进展情况,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扶贫进展情况,各地贫困县宣布实现“摘帽”等均会受到外媒的关注。
其次,关注中国扶贫的国家数量逐步增多。参与报道的国家数量变化显示,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参与报道的国家数量逐步增多,之后总体呈增加趋势。自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参与报道的国家数量增长十分稳定,且到2021年第一季度达到峰值,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广泛关注。另外,2018年第二季度参与报道的国家数量出现了一个峰值,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2018年5月—6月参与或举办了多个区域性有关减贫的国际会议,如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中国扶贫国际论坛等,各国媒体会对相关活动进行时事报道。
2.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以正面为主
首先,正面倾向的报道占多数。对不同报道倾向的报道数量统计显示,关于中国扶贫的正面报道超过半数,为1 015条,占比51.7%;其次是中立性报道,为621条,占比31.6%;负面报道仅占少数,为329条,占比16.7%。
其次,正面倾向报道的国家数量占多数。对各个国家的报道统计显示,在32个国家中,正面报道占比多的国家有20个,占所有报道国家的62.5%;中立报道占比多的国家有6个,占所有报道国家的18.6%;负面报道占比多的国家有4个,占所有报道国家的12.5%。
(二)不同国家对中国扶贫的关注度及报道倾向
1.“一带一路”共建国普遍关注中国扶贫且报道倾向更为正面
首先,“一带一路”共建国对中国扶贫广泛关注。对32个样本国家分析后发现,其中有25个国家为“一带一路”共建国(2)“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的数据来自于“中国一带一路网”,数据截至2022年2月6日,详见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roll/77298.htm.,占比78.12%,这说明中国扶贫得到了“一带一路”共建国的广泛关注。
其次,“一带一路”共建国对中国扶贫以正面报道为主。在2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中,正面报道占多数的国家有21个,占比84%,且没有负面报道比例占多数的国家,这说明“一带一路”共建国不但普遍关注中国扶贫,而且报道倾向比较正面。
2.少数西方国家高度关注中国扶贫但报道以负面为主
统计显示,美、英、法三国对中国扶贫的报道量排在各国前列,对中国扶贫表现出了较高的关注度,但与“一带一路”共建国不同的是,其报道倾向却以负面为主。在32个样本国家中,负面报道占多数的国家有4个,分别为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其中,美、英、法三国的负面报道达到189条,占各国负面报道总量的57.4%。
进一步对各国所有负面报道的信息源进行梳理后发现,负面报道被转载次数最多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的报道。其中,被转载5次及以上的媒体包括“法新社”(33次),“美联社”(19次)、“彭博社”(8条)、《纽约时报》(7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条),英国广播公司(6条)。可以说,英美主流媒体是中国扶贫负面报道的主要生产者。
(三)外媒报道中国扶贫的主要内容
媒体对报道内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受众关注和谈论的内容。因此,外媒报道的主要内容可以直接反映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扶贫的主要方面。根据报道的主要内容,将报道分为政策方法、扶贫成果、国际社会评价、问题与挑战、援助与合作、扶贫目标、高层活动7个主题,具体见表1。中国扶贫的政策方法、扶贫成果及国际社会评价是外媒报道量最高的三个方面,说明这三个方面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
表1 各主题的报道量情况
1.中国扶贫的政策方法受到外媒最多关注
中国彻底消除极端贫困的目标实现主要得益于科学的政策方法,这也使其成为“中国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道中涉及的政策方法十分丰富,遍及农业、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这充分说明外媒对中国如何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该主题报道中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对政策方法的综合性解读。在这类报道中,关于政策方法的解读主要来自国内外专家的解读、转载中国媒体的报道以及专栏作家或记者的深入分析,如俄罗斯俄新社一篇题为《专家评估了中国脱贫前景》的报道根据专家的解读对扶贫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两项措施进行了解读报道(3)详见俄罗斯俄新社网站,https://ria.ru/20190926/1559141278.html.;新华网(法语)一篇题为《中国与贫困作斗争:要记住的三个关键词》的报道总结了中国能够消除贫困的三个关键词:高效领导(direction efficace)、有针对性的措施(mesure ciblée)、共同贡献(contribution commune)(4)详见新华网(法语),http://french.xinhuanet.com/2021-02/26/c_139768714.htm.,该报道被布基纳法索、多哥、几内亚、中非等多个非洲国家的媒体转载。二是对具体政策方法的分析。该类报道主要是解读某一具体政策方法在扶贫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涉及科技扶贫、资金投入、基础建设、医疗保障、教育扶贫、住房改善、就业扶持等近30种不同的政策方法。其中,互联网技术运用、发展现代农业、易地搬迁、就业扶持是外媒关注最多的政策方法,如法国《回声报》一篇题为《当中国农民在电子商务中发家致富时》的报道对中国首批淘宝村之一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北山村进行了深入报道,并将电子商务称为中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良药”(5)详见法国《回声报》网站,https://www.lesechos.fr/2018/01/quand-les-paysans-chinois-font-fortune-dans-le-commerce-983237.;俄罗斯《俄罗斯报》以《玫瑰花瓣——致富之路》为题报道了黑龙江省同江市通过发展玫瑰种植与加工等特色产业,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6)详见俄罗斯《俄罗斯报》网站,https://rg.ru/2020/07/04/lepestki-rozy-put-k-bogatstvu.html.。三是对政策方法的出台与执行情况的时事报道。从报道的体量和内容看,该类报道主要是对中国颁布的最新扶贫政策方法进行及时报道,多为简短的新闻消息,时效性强。其中,财政政策、扶贫计划、基础建设、易地搬迁是报道最多的政策方法,如有关财政政策的报道主要是对最新的财政支出情况和金融支持政策的报道。
2.中国的扶贫成果受到外媒较多关注
扶贫成果是对中国扶贫经验最有效的验证。对此,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整体进展,各地、各领域的具体扶贫成果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关注。该主题的报道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高度关注中国扶贫的整体进展。中国扶贫的整体进展情况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发布报告或召开会议向外界公布,外媒对此会及时跟进报道,所以通常单月报道量较多的月份主要是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外宣布了最新的扶贫整体进展情况。如该主题的月度报道量显示,2020年11月—2021年3月的报道量激增,共有362条,占到该主题报道量的64.1%,其中2020年11月和2021年2月分别为146条和169条。这是由于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2020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正式宣布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因此外媒对这两个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进行了集中报道。二是较为关注中国各地扶贫进展和各类政策成效。2018年之前,中国各地还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扶贫工作,各地鲜有扶贫成果对外发布。自2019年开始,陆续有贫困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成果,便引起了外媒的关注,如俄罗斯列格努姆通讯社在2019年1月先后援引新华社的消息,对河南省、湖北省、青海省、山西省的扶贫成果进行了报道。
3.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的评价受到外媒普遍关注
“国际社会评价”是指外媒对国际组织、海外人士对中国扶贫所作评价的报道。这些国际组织和海外人士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其他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国际组织官员、各领域专家和学者等。在对该主题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国际社会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扶贫工作实施的政策方法和取得的成果,且绝大多数给予的是高度评价。
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政策方法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充分肯定中国扶贫的政策方法“行之有效”,如埃及专家认为“没有准确的计划和有针对性的决策,中国在减贫方面的巨大成功是无法实现的”(7)详见埃及《独立日报》网站,https://www.elwatannews.com/news/details/5085054.;另一类是将中国扶贫的政策方法视为解决其本国贫困问题的“宝贵经验”,如摩尔多瓦驻华大使贝拉基什认为,“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历史值得研究和传播,以便让其他国家效仿”(8)详见摩尔多瓦Point新闻网,https://point.md/ru/novosti/eko-nomika/bragish-opyt-kitaia-v-preodolenii-bednosti-mozhet-byt-ispol-zo-van-v-moldove.。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评价也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度赞扬中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如美国政治家桑德斯在一个采访报道中称赞中国“在解决极端贫困问题上取得的进步比文明史上的任何国家都大”(9)详见美国雅虎网,https://news.yahoo.com/sanders-china-made-more-progress-181959414.html.;另一类是称赞中国扶贫为世界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一篇报道援引一名专家的话称赞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消除贫困,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10)详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https://mundo.sputniknews.com/20201229/occidente-ignora-un-gran-exito-de-china-haber-acabado-con-la-indigencia-1093972034.html.。
二、外媒关注中国扶贫的内在逻辑
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显示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的关注,虽然囿于意识形态偏见,部分西方媒体习惯在中国扶贫工作中寻找抹黑中国的素材,但国际上多数国家的广泛认可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些报道中可以发现,外媒关注中国扶贫的内在逻辑,能够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有益思考。
(一)中国国力增强是外媒关注中国扶贫的根本原因
中国故事在海外的有效传播,除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和科学的传播策略外,根本在于承托故事的物质性基础使得故事(或者制度)具有说服力。这种物质性基础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它是一国国际话语权的基础和力量。梳理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发现,中国的国力增强所带来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是中国扶贫被外媒广泛关注及其态度形成的首要原因。
1.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是外媒关注中国扶贫的首要原因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影响它在国际新闻中突出地位的最重要的变量,而双边贸易是另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6]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国际货物贸易稳居世界第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在世界各国新闻中的突出位置。首先,经济实力决定了一国的综合国力,它为本国各领域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中国扶贫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正是利贫性的经济增长,而各种扶贫政策的落实又需要雄厚的财政支撑,这也是外媒对中国扶贫的财政政策较为关注的原因之一。其次,对外贸易是实现双边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双边贸易关系是影响两国双边关系的重要因素,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与中国加强双边贸易对其本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对缓解其国内贫困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凭借自身强劲的经济动能,通过投资、贸易、基建、技术、产能、教育、援助等丰富的合作形式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帮助沿线国家改善贫困问题,使得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的双边关系更加紧密。因此,有关中国的信息就经常见诸这些国家的媒体报道中,而作为中国重点工作之一的扶贫自然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媒体关注的重点。
2.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是外媒关注中国扶贫的重要原因
随着自身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更加全面深入地加强国际责任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世界和平安全事务、贡献全球治理中国理念、深化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等形式显著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话语权。在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中无不彰显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首先,中国通过举办或参与不同形式、不同地区的国际减贫交流活动向世界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为世界减贫事业积极贡献力量。外媒广泛关注中国在贫困治理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说明中国扶贫经验得到了外媒的广泛关注。其次,中国扶贫的政策方法和扶贫成果是外媒关注度最高的两个主题,再次证明中国扶贫经验与效果得到了外媒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除此以外,中国的国际减贫合作项目和对外援助也得到外媒的高度关注,均说明中国在贫困治理方面的国际影响力成功引起了外媒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是外媒报道中国扶贫的重要原因。
(二)满足本国减贫需要是发展中国家关注中国扶贫的主要动力
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占据大多数,而贫困治理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对中国扶贫的报道中,学习“中国经验”,推进与中国双边合作,以及接受中国援助这些与其自身贫困治理直接相关的议题是他们报道中国扶贫的主要内容。可以说,促进经济发展与解决自身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关注中国扶贫的主要动力,而通过国际合作、借鉴“中国经验”和寻求国际援助是其主要原因。
1.发展中国家寻求减贫成功经验的需要
在“国际社会评价”主题中,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的许多评价是将中国扶贫的政策方法视为解决其本国贫困问题的“宝贵经验”,这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亟需可以供本国参照和借鉴的减贫成功经验。冷战后,许多国家选择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至今都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贫困问题。“这些国家要么迟迟发展不起来,要么在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后,对西方国家产生严重依赖,失去了自主性。”[7]对此,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减贫经验,而“中国经验”就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经历和国际境遇。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科学的扶贫政策成功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清零。虽然“中国模式”不能被完全复制,但积累的许多成功的具体经验是可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和复制的。因此,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扶贫的政策方法和扶贫成果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
2.发展中国家寻求减贫国际合作的需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仅凭一己之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几乎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寻求国际合作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来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优先考量,这也是“一带一路”共建国高度关注中国扶贫的重要原因。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坚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知行合一。从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到合力应对气候变化,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引领全球减贫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8]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国际合作的典范,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具说服力的证明。中国通过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利用自身经济的发展动力,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众多发展中国家享受到中国的发展红利,为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等也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深化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会。
3.发展中国家寻求减贫国际援助的需要
“从根本上看,贫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与国际援助的外部条件。”[9]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由于自身发展能力有限,需要借助国际援助才能够实现最基本的发展需求。当今世界仍有许多国家面临严峻的贫困问题,加之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导致近两年一些国家贫困人口急剧增加。对此,寻求更多的国际援助也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需求。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也在积极开展国际援助,但其“在提供发展援助时往往坚持受援方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或经济改革”[10],这就导致受援国失去了一定的自主性,援助效力低下。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1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EB/OL].(2014-07-10)[2022-02-06].http://www.scio.gov.cn/ztk/dtzt/2014/31146/31149/Document/1374965/1374965.htm.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更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多形式、多平台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治理提供帮助。正因如此,在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中,“援助与合作”主题也是被关注的重点。中国除了直接的物质援助外,还包括技术援助、医疗援助、利贫性经济项目合作、农业合作、教育合作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丰厚的切实利益。中国所遵循的援助原则和开展的援助行动获得了受援国的广泛认同。
(三)遏制中国崛起是西方国家抹黑中国扶贫的根本目的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国际传播体系,通过炮制概念、编造议题、歪曲事实等污名化手段丑化中国形象,进而弱化中国国际影响力,其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中国扶贫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依然成为部分西方媒体用来抹黑中国的“素材”。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崛起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其原因可以从西方文明、国际秩序、国际地位三个层面去分析。
1.“中国道路”打破了西方文明的优越感
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政策方法的关注,对中国扶贫的高度认可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西方的文明优越感。“所谓的西方的文明优越感,是指欧美国家对所属西方文明的高度认同和荣耀感,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有高人一等,乃至把自身文明视为文明本身的心理状态。”[11]体现在现实当中就是无法接受存在与其意识形态、国家体制、经济模式、治理模式等理念与制度相悖的其他文明。然而,一边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和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崛起,另一边是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危机中的弊端凸显,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中不断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西方国家的治理能力却日渐薄弱。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凸显,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却愈发明显[12],打破了西方惯有的优越感。因此,西方国家通过话语手段来污名化中国制度、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贬低“他者”,维护“自我”。
2.“中国理念”改变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中国在全球贫困治理中通过国际交流活动、减贫合作与援助等方式贡献着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贫困治理的“中国理念”再次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却触动了西方国家的神经。冷战后,世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在保障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凭借其强大的国力不断更改国际规则,逐渐形成了由西方主导的,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对于如何驾驭世界大变局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挑战,西方国家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在政策实践上都显得力不从心”[13],甚至难以应对其国内出现的种种乱象。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以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为推动全球向着平衡、协调与稳定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出新的国际发展理念和方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塑造国际秩序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改变了西方对国际秩序的主导。因此,西方国家通过抹黑中国在国内扶贫和全球贫困治理中付出的努力,试图削弱中国贫困治理理念的国际影响力。
3.“中国崛起”动摇了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对中国扶贫最为关注的国家之一,同时也生产了大量的负面报道,其根源依然是美国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威胁。中国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国崛起势不可挡。一方面,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外媒对中国扶贫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中国在各领域都在赶超美国。经济上,中国经济总量不断逼近美国,并有超过美国之势;科技上,中国在工业革命4.0阶段不断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甚至在一些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军事上,中国在经济和科技的物质支撑下,军事实力不断提升,与美国的差距正在拉近。中国的快速崛起使美国部分政客感到恐慌与焦虑,认为中国对美国全球霸主地位造成严重挑战。因此,为了维护自身霸主地位,美国及其盟友“竭尽全力”打压中国,污名化中国是其重要手段。
三、提升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效果的策略建议
在以往有关提升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效果的研究中,各种具体的传播方法与理论模型十分丰富,但实质上都是技巧性策略。传播技巧固然重要,但对于需要突破重重传播壁垒的中国故事而言,从根本上提升中国故事的影响力、把握中国故事的话语权以及增强中国故事的传播力才能使技巧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一)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提升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我们虽不认同“国际行为体对理念或规范的接受实际上是一种理性计算的行为”[14],但确实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智慧、新方案”,它“既反映了中国发展的实际需要,也顺应了国际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还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15],为国际社会的理性认同建立了价值基础。因此,“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积极践行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理念的理解与认同,进而提升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1.在深化国际合作实现共赢中提升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虽然一些国家出现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行为,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并继续深化。平等、互惠、互利的高质量国际合作是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破解世界共同挑战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增进国际间互信的重要途经。“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16],同时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增进互信、深化友谊的重要平台。因此,我们应不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与要求,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17]。
2.在分享中国经验增进相互了解中提升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中国在经济发展和贫困治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众多国家的政要、学者惊羡,“中国模式”的概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讨论中国问题的热门话题。中国经验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验的精确解读和有效分享不仅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的理解,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可以有效回应西方国家对“中国模式”的负面声音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疑虑。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验如何被其他国家有效利用是分享中国经验的核心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中国模式是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除了一些共通性的问题,中国经验对许多国家不具有普适性,直接“照搬”不但无法发挥中国经验的作用,还会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分享中国经验时应加强与他国进行在地对话,进行科学指导,重视经验落地成效。
3.在加强对外援助彰显大国担当中提升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对外援助是一个国家战略性外交政策,在发展和巩固与他国的双边关系、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外援助使受援国直接获得一定利益是获得受援国工具性认同的重要方式。同时,通过援助国与被援助国的互动也可增进情感性认同。西方的价值观之所以在世界许多地区具有强大影响力,与其实行的援助战略有很大关系。新中国自成立之初即无条件地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也因此与众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建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显著提升,应担负更多的国际责任和国际义务,拓展对外援助空间,加强对外援助力度,注重对外援助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要加强对外援助宣传力度,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为讲好中国故事创造融洽的传播环境。
(二)增强战略定力以掌握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话语权
对外传播中国故事所面临的意识形态偏见、文化障碍、利益冲突等问题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负面声音的存在也属正常现象。然而,国内一部分立场不坚定的人容易受到西方负面声音的影响,相信西方的不实言论,甚至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对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造成不利影响。如今,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使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发出中国声音,践行中国责任。因此,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增强自身的战略定力,守正创新,讲我所讲,做我所作,牢牢把握中国故事的话语权。
1.以“四个自信”引领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方向
中国的发展奇迹是对有关中国负面声音最强有力的回应,是获得国际社会认同最有效的方式,是取得国际话语权最雄厚的底气。中国的发展奇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内在动力,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8]。因此,坚定“四个自信”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旗帜,它指引着中国故事的叙事方向,加深了中国故事的叙事内涵,增强了中国故事的说服力。
2.以国家硬实力夯实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根基
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前提,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力量之源。只有过硬的硬实力才能证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故事的国际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9]新中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综合国力已经位于世界前列,但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也存在诸多发展问题,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等。因此,“我们必须努力破除一切妨碍中国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藩篱,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着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军队,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以此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硬实力基础”[20]。
3.以主动发声提升中国故事国际传播话语权
主动发出中国声音的目的是要牢牢掌握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不做国际舆论的被动接受者。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主动发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既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又需要向世界提出中国主张。首先,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的刻板印象中,加上西方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和虚假报道,使外国民众对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变的当代中国几乎是陌生的,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发声,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其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中国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率先倡导追求人类的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参与全球治理的先行者,应对世界危机的先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维护国际秩序、应对重大国际危机的重要指向,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发声,向世界积极宣介中国主张。最后,向世界主动发出中国声音要以人类共同价值为出发点,以国际社会为传播客体,而非将自身置于与西方进行话语竞争和话语对抗的漩涡中。
(三)加强传播软实力建设以增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力
虽然中国已颇具硬实力,但在软实力建设方面却十分滞后,与硬实力的增长错位明显。当今世界,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强大,才能够获得国际话语权。尤其当今我们处在主要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中,软实力的增强对提升中国故事的传播力更为重要。
1.创新对外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
话语内容决定故事的生命力,话语形式决定故事的吸引力,两者直接影响受众对话语的接受效果。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蕴含着人类的共同价值,同时也是各国共同发展和应对时代危机的共通方案。然而,文化差异导致适用于国内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到了海外却“水土不服”,无法与海外受众形成价值共鸣与情感共鸣。因此,寻求世界共通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对于突破文化障碍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文明体系主要由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构成,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在全球大范围的殖民扩张又使西方文明在世界文明中一直处在主导地位。因此,在对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进行创新创作时,应在核心意旨不变的情况下,使用西方人易于理解与接受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提升中国故事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2.加强外宣媒体建设
新闻媒体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一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直接关系国际传播效果。西方国家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控正是得益于其自身具有强大的媒体传播机构和完善的媒体传播体系。当今,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与自身国力严重不符,在面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和污名化中国的声音时总是“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刻不容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外媒体机构建设。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凭借雄厚的实力,经过多年的经营,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媒体机构,并几乎垄断了国际新闻传播。这种垄断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广大受众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某一国家的认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就是在西方长期的国际传播垄断下形成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21]333。近年来,我国的外宣媒体建设已初具规模,如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ChinaDaily)、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环球时报》(GlobalTimes)等,已经建立了多语种、跨平台等国际传播阵地,但国际知名度、接触率、信赖度等仍然与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国际一流媒体有较大差距。对此,应加强国际传播规律的把握,积极汲取国际一流媒体的建设经验,在采编、渠道、平台、经验、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下功夫。二是加强与外媒的合作。我国外宣媒体影响力近些年虽然得到显著提升,但与西方媒体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追赶上来的。对此,与其他国家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成为提升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利用他国媒体传播中国故事,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中国故事在合作媒体中的可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的认可度。值得注意的是,与他国媒体能否建立合作关系同样会受到两国双边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影响。但西方媒体具有极强的市场性与自由性,我们可以通过资本投入和市场运作等方式打通与西方媒体展开合作的通道。
3.丰富对外交流形式与主体
对外交流是除媒体传播外的另一推动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合作理念和全球治理理念的推广与践行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困难的过程。这些理念传出去容易,讲清楚难,如果讲不清楚就无法让国际社会理解,也就无法让国际社会认同与接受。由于体裁限制,仅靠新闻报道来讲清楚一个理念或一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而学术交流、经验交流、展览展示等交流形式凭借其专业性、全面性、实践性则可以有效讲清楚相关问题。因此,对外交流是诠释中国理念的重要手段。同时,国际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这对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交流活动仍以官方组织为主,对于各类非官方国际组织、民间团体未能充分利用。这些非官方组织不乏一些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主体,在各自领域具有话语优势,而且非官方话语主体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这就为“借嘴说话”提供了可能。因此,推动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除了充分利用官方主体,也应加强与海外各类非官方国际组织、民间团体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