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梗王”“人间清醒”……鲁迅何以受年轻人欢迎?
2022-08-02作者曹怡晴人民日报评论2021年9月30日
作者:曹怡晴 人民日报评论 2021年9月30日
点评:徐小平
(特定称谓标其目,灵魂一问彰其志)
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4卷5号刊登了一篇名为《狂人日记》的小说,作者署名“鲁迅”。“鲁迅”,这个“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从此下定决心“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推出特写镜头:鲁迅与《狂人日记》;奏响画外音:奔驰、背着与肩住)2021年的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日。百余年来,不论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还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这颗“20世纪中国最为丰富、孤独而痛苦的灵魂”,始终是每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顶流”。(因为“丰富、孤独而痛苦”而“顶流”,正能量完全能获得大流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鲁迅。
(首段提出鲁迅是百余年来当之无愧的“顶流”)
在热播剧《觉醒年代》中,但凡有鲁迅出场的片段,弹幕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鲁迅叉腰扶着写有“不干了”的木牌站在教育部门口辞职的经典画面,更是成了年轻人热衷的表情包。(“热闹非凡”“热衷”,青年人对鲁迅之“热”,也许用鲁迅自己的话可以回答: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不论是什么领域的话题,人们总能在鲁迅作品的大量金句中找到共鸣——
当你遇见墨守成规、习惯在旧框框里思考问题的“老顽固”,便不由得想起鲁迅笔下狂人的诘问:“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式的诘问,让“老顽固”山河尽失)
当你遭遇爱逞口舌之快的“杠精”,总忍不住用鲁迅的话来反驳:“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着来做一碗好的看。”
(鲁迅式的反驳,让“杠精”目瞪口呆)
当你面对现实压力,“我觉我丧”时,鲁迅早已一语道破:“对于人生,既惮扰攘,又怕离去,懒于求生,又不乐死,实有太板,寂绝又太空,疲倦得要休息,而休息又太凄凉,所以又必须有一种抚慰。”
(鲁迅式的调侃,让“丧文化”惊坐而起)
甚至是当你在养娃的琐碎中焦头烂额时,惊喜发现,在“宠娃狂魔”鲁迅那里,竟也能寻到类似的心境:“(孩子)偶然看看是有趣的,但养起来,整天在一起,却真是麻烦得很。”虽多有抱怨,可转头又学着鲁迅给孩子哼起自创的洗脑儿歌:“小红,小象,是小红象……”
(鲁迅式的絮叨,让“宠娃狂魔”惊喜共情)
……
年轻人喜欢鲁迅,大抵是因为他不装、坦诚、不喜欢摆架子,是一个“真的人”。人际交往中的“面具性”,往往由于网络时空的放大而更具戏剧性、伪装性。互联网时代,在每一个试图不被信息潮水淹没的时刻,我们恰好需要一个可以好好说点真心话的真朋友。鲁迅,这个“真正可以随便谈谈的朋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说,“面具太久了,就会长在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网络时代更加放大了这种面具性。因此,鲁迅的“真”,便成了与年轻人共情的“南山”)
于是乎,在B站,鲁迅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之一,与他相关的视频总共超过1.3万条,总播放量达到了1.7亿人次,点赞和收藏量也分别高达960多万和420多万;微博上,鲁迅也有自己的“超话”,在历史类超话中名列前茅;作为“中国中学生最害怕的男人”“亚洲第一梗王”“世界上马甲最多的人”,鲁迅还捧红了一个名为“鲁迅说过的话”的检索网站,令其成为网友验证真假梗的不二利器。
种种圈粉之处,往往是散落于网络的警句与影视剧里的片段,所呈现的终究只是一个浅表的“散装”鲁迅。(比照“散装”鲁迅,夏衍的《包身工》里还有“罐装了的劳动力”一说,这些比拟的说法,很是贴切)鲁迅穿越百年风雨,始终屹立于文化高地、“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真正原因,唯有从对鲁迅文本的潜心阅读中找寻。
(数字雄辩,人间真实;“超话”“梗王”“马甲”,潮言潮语,让百年鲁迅,归来仍是少年)
曾有学者指出,有些作品“可供人们解读一国之文化,这些作品本身,也融入整个民族的DNA”,鲁迅的文学作品正是这种能表达民族精神、民族命运和民族愿望的民族文本。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不废江河万古流”。揭示了鲁迅作品的民族性与深刻性)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坚船利炮下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了,但都以失败收场。鲁迅忧心,“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甚至于痛苦,“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他赤忱,“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清醒,“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为此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年轻人,在阅读鲁迅的过程中,总能找到一股“向上走”的力量。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从《热风》《华盖集》到《且介亭杂文》,从《野草》到《朝花夕拾》,鲁迅的一生,始终保持着“竦听荒鸡偏阒寂”的警醒、“起看星斗正阑干”的意气,(鲁迅的一生,何尝不总在“故事新编”呢?)总是以“精神界之战士”的战斗姿态,一路鞭打着黑暗的牢笼,唤醒希望与自由。
(鲁迅的“向上走”,也在告诫当今年轻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鲁迅从未走远,我们似乎时常感到他仍生活在现实之中。那一个个用筋骨锻造(“用筋骨锻造”,足以证明鲁迅是民族魂)的文字,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总能深入到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底,也触及我们每个人的“根性”。(“微光”“响箭”“萌芽”“根底”“根性”,连续的比喻,足见鲁迅文字的光风霁月、洞幽烛微)透过鲁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未来,克服“民粹式”“愤青式”的粗糙与狭隘;阅读鲁迅,能够以更为冷静与清醒的眼光体察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继续探寻“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他关注国民的同时,兼与世界偕行,也关注人类命运,这不就是民族的脊梁吗)这正是:平生荆棘向前进,何妨以血荐轩辕。先生不厌百回读,未死精神待后人。
(尾段归结了鲁迅文字的现实构建:总能深入到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底,也可触及每个人的“根性”)
→总评:
这篇文字的表达也很受年轻人欢迎。首先,它的引用浩浩汤汤,又莫不妙合无垠。文章有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广普”鲁迅的文字,有前置条件式的穿插,比如“当你……,便不由得想起(总忍不住用、早已一语道破、竟也能寻到)……”;有且叙且引式的穿插,比如倒数第三段;还有大量溶解式的穿插,比如“为此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所有这些引用,既拉满了论证力,也增添了文化色彩。再者,大量破壁出圈的潮语,令鲁迅能毫无违和感地着陆于年轻人心中,比如“亚洲梗王”“宠娃狂魔”“超话”“杠精”“我觉我丧”“马甲”等。可以这么说,各种引用是压舱石,各类潮语是猎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