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军军衔制变迁背后的历史细节

2022-08-02贾若瑜徐焰

中外文摘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军衔全军中央军委

□贾若瑜 刘 艳 徐焰

一、彭德怀主抓首次评定军衔工作

1953 年12 月至1954 年年初,在朱德、彭德怀主持下,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了一个长达55 天的军委高级干部会议,几百名军界高级领导聚集在一起商讨军队发展改革的方案。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军队中实施军衔制、干部薪金制和义务兵制三大制度。彭德怀在写给毛泽东的报告中也说:“军衔主要是确定每一个军人在队列中的地位和职权,以便按职责条例的规定,履行职权;同时又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以鼓励其在军队中的工作和上进心。”会后,全军评定军衔的工作正式启动。

此次评定军衔,意义重大,全国上下都十分关注。毛泽东将此项重大任务交给了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的罗荣桓挂帅完成。1955 年8 月11 日,彭德怀、罗荣桓给全军下达了“关于军士和士兵评定军衔的指示”,全军评定军衔的工作开始有序推进。

1955 年9 月,全军军衔评定工作按期顺利完成,朱德、彭德怀等10 人被授予元帅军衔;粟裕、陈赓等10 人被授予大将军衔。9月27 日下午5 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毛泽东主席亲自将命令状授予10 位元帅。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仪式,周恩来总理分别把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次日,国防部举行授予校官军衔仪式,国防部长彭德怀授予了在京部分校官军衔。同年11 月至1956 年年初,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相继举行授衔仪式,同时各部队还举行了士兵军衔的授衔仪式。至此,全军授衔工作基本结束。

二、只要“一颗红星,一面红旗”

1965 年6 月1 日,《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消息《全军指战员热烈拥护取消军衔制度》。一夜之间,延续十年的军衔制度被取消,数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摘下佩戴已久的军衔标志,换上“一颗红星,两面红旗”的帽徽领章。

其实早在1958 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就有不少人提出,军衔制是教条主义或资产阶级的东西,建议取消。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也曾说:“将来会没有这东西的。”

有感于军队高级干部工资过高,与一般干部和群众差距过大,1964 年前后,毛泽东提出军队高级干部减薪问题。8 月,毛泽东吩咐贺龙、罗瑞卿一道到北戴河,向他汇报相关情况。据《罗瑞卿传》透露,“讨论中,贺龙建议:‘是不是连军衔一齐取消算了?’毛泽东立即回答:‘取消!搞掉那块牌牌!我早就想搞掉它。’”

1965 年2 月,国防部发出通知,表示“中央已经批准取消军衔制度”。关于取消军衔制后的着装要求,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有关部门提出了几套方案,军委常委办公会议比较倾向于红领章、红五星,恢复老传统。毛泽东对此深表赞同,“我赞成走回头路,恢复到老红军的样子,只要一颗红星、一面红旗,其他的统统都吹了。”他还表示,“过去搞什么将、校、尉那一套,我是不感兴趣的。”

1965 年5 月22 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取消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军衔制被废除后,军人以及军队上下级称呼问题成了难题,原来按照军衔称呼,如“元帅”“将军”“将官”“某某总”等规定被废除,全军上下改称姓名加同志,或姓加职务、姓名加职务,如“李连长”“赵指导员”,或职务加同志,如“政委同志”“班长同志”等,实在不知道姓名和职务的,简称为“同志”。

取消军衔制后换发的65 式军服及其改良型71 式、74 式、78式整整实行了20 年,是解放军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服装。尽管今天看来65 式军服还不够美观,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身绿,三片红”曾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三、徐向前元帅首先提出恢复军衔制

“四人帮”被粉碎后,军队内部陆续有人提出恢复军衔制。从公开的资料来看,首先提出恢复军衔制问题的是徐向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中央军委又专门召开座谈会,与会同志就如何加强军队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当有的领导谈到目前军队基层干部不安心工作这一问题时,主持会议的国防部部长徐向前说:“你们提团以下干部不安心部队工作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提级不提薪,这个问题要解决……实行军衔制时,是军职、军衔加军龄,但这个合理不合理,我没有把握,大家可以研究。”根据徐向前的这一讲话精神,有关部门就恢复军衔这一议题作了调研。

取消军衔制的弊端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集中显现出来,全军上下开始对军衔制给予重新认识。1979 年3 月,根据徐帅指示就恢复军衔制这一议题进行调研的《情况简报》完成。《简报》对“应该恢复军衔制度和颁发勋章奖章制度”作了客观的反映。从简报列举的大量事实来看,要解决军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必须恢复军衔制度和勋章奖章制度,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军队干部的素质,鼓励军人上进,调动积极性,稳定军心,加速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时任军委常委王震认为,恢复军衔制对加强纪律性和国防建设是必要的,完全同意徐向前的意见。

1979 年9 月,总政治部在全军干部部长会议上提交《恢复军衔制度的初步方案》。9 月27 日,军委秘书长耿飚讲话指出:“还击作战时,年轻的不会指挥就看胡子长的、肚子大的。两个团两个师在一块,究竟谁指挥谁?有个军衔就没有这个问题了。”11月,总政治部向中央军委呈送请示报告,正式以文字形式提出“恢复军衔制”的建议。

1980 年3 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时任军委副主席邓小平指出军队主要有四个问题。第一是“消肿”,第二是改革体制,第三是训练,第四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他认为,“体制、制度问题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军官服役、退役制度。50 年代搞了个《军官服役条例》,一直没有行通,后来放下了。其实那个条例基本上是个好设想、好办法。如果那个东西执行了,就不会有现在的困难。这次会议后,要着手研究这个问题。”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1983 年5月,中央军委成立了“全军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认真搞了些调查研究,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最终形成了三个条例,即《军官军衔条例》《文职干部条例》《预备役军官条例》草案。之后再经过反复修改后向军委上报。

四、实行新的军衔制

草案上报之后,当时就发生了一些问题,年轻些的干部要求同职同衔。对此,邓小平指示,军职以上干部可以一职三衔。对一些年轻干部,德才兼备,他的职务可以高一些,军衔可以低一些,这样便于培养接班人。总部的领导,正职是上将,副职可以是中将,也可以是少将。大区级正职可以是上将,副职可以是中将,也可能是少将。这个原则对搞好内部团结,鼓励年轻干部成长发挥了很大作用。

不过,后来又出现一个新问题,有一位离休的高级干部要求穿军装,但后勤部又没有军装可发,也没向他解释,这位同志就给中央发了电报。他在电报中提出,不仅仅是军队离休老同志要穿军装,连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军职的也应享受军队一样的待遇。这个电报发了以后,邓小平召集北京地区副军以上干部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会上,邓小平讲,地方党委书记兼军职,一律不授衔,一律不穿军装,但是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可兼任各省军区、市警备区、军分区、人武部的党委第一书记,负责协调当地党政军的关系。

到了1985 年6 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实行新的军衔制,而不是之前设想的“恢复军衔制”。

1988 年7 月1 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于9 月23 日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这两个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军新军衔制的诞生。

我军这次新的军衔制同1955年的军衔制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元帅分两级,但在实际授衔时,毛泽东主席带头发扬风格,拒受大元帅军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也高风亮节,未受军衔。

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基本以苏联军衔为样板,有较重的苏联痕迹,而1988 年的新军衔制既不同于苏联,又不同于美英的军衔制,是具有我军鲜明特色的军衔制。新军衔制比第一次军衔制更简单一些,设三等十一级,取消了大元帅、元帅、大将三个高级军衔,还取消了大尉、准尉两个尉级军衔。

确定新的军衔等级设置时,邓小平曾明确指示:“和平时期,军衔设到上将为止。”这是考虑到我军绝大多数现役军官都是在和平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也不会有开国元勋们那样大的贡献。同时,也是考虑到和平时期军队员额压缩、编制等级减少等需要。

猜你喜欢

军衔全军中央军委
第四届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公告
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办出新模式
全军出击
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掠影
中央军委决定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漫话中国的军衔历史
再谈美国最高军衔是五星上将不是“元帅”
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曾兼代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孙子》的安国全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