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王国维

2022-08-02王增宝

中外文摘 2022年13期
关键词:时务海宁王国维

□ 王增宝

王国维的学术研究经历一个较为清晰的转变过程,即从哲学到文学,从文学到国学。1898 年王国维到上海就馆于《时务报》,成为研究者叙述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捩。而实际上,王国维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在他到上海之前就已经开始了。22 岁之前的王国维,在家乡海宁经历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教育经历?

叛逆自信

“体素羸弱,性复忧郁”,这是王国维对自己的评价,而他留给后人的基本印象也是如此:瓜皮帽下面拖着小辫子,沉默寡言,谦逊恭谨。或谓之沉静如“古鼎”,或谓之老实似“火腿”,人如其名:静而且安。然而,少年王国维却是个叛逆的孩子,至少在其父亲眼中是如此。

虽然乡试屡试不中,但王国维对于自己的学问和才华相当自许。“海宁四才子”的名头或非友朋辈推崇之虚名。光绪二十年(1894)五月初一,其父王乃誉“见静条驳俞氏《群经平议》。太率直,既自是,又责备人……即是,亦自尊太过,必至招尤集忌,故应痛戒此习,若仍不改,难免招祸耳”。俞樾乃经学大家,王国维一乡间生员对前辈宿儒进行率直批评,可见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

实际上,这并非偶然事件,王国维后来也写过类似的驳议文章,如最初发表于《教育世界》的《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1906),此文对清末怪杰辜鸿铭的翻译进行批评,毫不客气地指出辜氏执近世哲学以述中国古人之说,但又不懂哲学,尤其不懂康德的知识论。其批评可谓如当年一般“直率”。

“一事能狂便少年”“人间何地著疏狂”,这都是王国维曾写下的句子。他自信南宋以后词人,除一二人外没有能及他的;自信其“境界”说直达问题根本,而前任所谓“兴趣”“神韵”不过道其面目。

为人父者

这种性格或许有其父亲的影响。王国维与褚嘉猷、叶宜春、陈守谦并称“海宁四才子”,而王乃誉也被誉为“城中三绝”。王乃誉同样自信满满,认为自己的书法无愧于近代作手,画则能综国初诸老之长,得范宽、李成等宋人之法,“少再进,似可称海内巨擘”,其自视可谓高矣!性格相近的父子凑在一起,难免冲突。

为避太平天国之乱,王乃誉13 岁时随家人流寓上海,在茶漆店做学徒。太平军被平息后,随店搬至海宁硖石。后到江苏溧阳县衙充幕僚,1887 年,王乃誉奔丧回盐官,从此居家不出,操劳持家之余,潜心于书画金石以自娱。

为了生计,王乃誉可谓多种经营:开广生店,养蚕栽桑,出租市屋和田地。少年王国维多少也能够体会到父亲操持家业的艰辛,但在父亲看来,这个孩子太不济事:不但体素羸弱,又散漫懒惰,不懂事理,不听话,将来如何谋生做事?

但抱怨归抱怨,王乃誉还要继续为生活操心劳顿。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月二十四日,王国维的夫人莫氏来归。婚后六天,王乃誉又开始为儿子的将来担忧,唯恐他沉溺于新婚后安逸,耽误了前程。在父亲看来,婚后的王国维仍然梦梦如初,不思振作。这对年经夫妇皆茫茫糊涂,不能肩任家累。

而对于父亲一味从生计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评价、安排自己人生的态度,王国维并不认同。他要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不同于父辈的别样人生。

学问立身

在1898 年去上海之前,王国维为了谋得安身立命的位置,还进行了许多努力。他曾到硖石参加“双山厘局委员特试”,亦不成功。王乃誉也曾托人推荐王国维到硖石坐馆。

王国维一心想着入江南储材馆的事,王乃誉毕竟社会经验更丰富些,他觉得储材馆的事恐怕未必能成。上海乃风云际会之地,王国维如果有志于西学,则有诸多名师可从,如果致力于经济,则可到报馆工作。

王国维最终来到了上海《时务报》。两个月后的一封家书中,王乃誉谈到了对儿子将来的期望是“以商而进至于仕”。王国维曾自述,甲午之后始知有所谓新学,如今从盐官小镇到了繁华的上海,又是在闻名天下的《时务报》工作,同时入东文学社学外语。一时间,王国维在给朋友的信里谈瓜分,谈变法,谈合群,计划在家乡海宁开办师范学堂,俨然一踌躇满志的维新少年形象。

但是,王国维自视甚高,其文章不肯入时派范围,又无意科举,不喜欢读《十三经注疏》,而喜读《史记》《汉书》等史书,这或是他将来从事史地研究的基础。少年王国维在八股、经书之外发现了可以终身从事的学问。这些学问不止是考据,更有各式新学。王国维后来治学,有“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等方法,与其少年时考据癖好与新学氛围紧密联系。

不过,翻阅着《时务报》第一期的王国维大概不会想到,两年之后,他会成为《时务报》总理汪康年的下属并多承其照顾;他也不会预料到30 年后,因为自己的学问和成就,他会和《时务报》主笔梁启超一起,成为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猜你喜欢

时务海宁王国维
刘海宁作品(一)
王国维《录鬼簿校注》考
乡村的“时务”——乡村治理如何理?
《时务报》的内讧风波
完形填空一则
天下奇观海宁潮
海宁声音
长沙时务学堂研究综述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