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近视,来自古代
2022-08-01芽芽卢卢
文/芽芽 图/卢卢
不用揉眼睛,你没看错,古代真的也有近视眼!
作为一种人类常见病,近视已在地球上“横行霸道”了太久。即使在今日,现代人依旧频频“中招”,在鼻梁上架起生命不得不承受之“重”—眼镜。
然而在眼镜还没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古代,近视的人就只能被迫接受眼前的朦胧美吗?对此,不服输的古人有话要说……
尽管光线太暗、用眼方式不正确,都会导致近视。但不得不说,古代近视的人数还是非常少的。
毕竟古代既没有手机的诱惑,也没有电脑的辐射,孩子们不用上网课,漫画、小说也不会在床头成本成套地摞。在先进的印刷技术诞生之前,书算得上古代“奢侈品”,读书人则和大熊猫一样是“珍稀动物”,少之又少。
从“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故事中我们也不难推理出,古代的油灯、蜡烛都价格不菲。西晋首富石崇就曾为了炫富,扬言自己家把蜡烛当柴火烧,引来无数“羡慕嫉妒恨”。在古代,太阳下山就相当于吹响了“熄灯号”,大多数人都不会再上“晚自习”了,毕竟挑灯夜战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眼睛的摧残,更是对钱包的摧残。
同样,当我们翻开古人的课程表就会发现,比起“文化课”,他们还是以“体育课”和“劳动课”为主。插秧耕地,放牛牧马,累的时候,古人也只会托着下巴眺望一下远方,简直不给近视一点乘虚而入的机会。
古代的近视患者多在文豪、富贵人家中扎堆,毕竟只有油灯、蜡烛不限量供应,才有资格吃“彻夜读书”的苦。
司马光就曾哭诉自己,“素有眼疾,不能远视”,白居易也会发朋友圈抱怨,“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陆游则在论坛发帖,“少年嗜书谒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
资深近视眼患者欧阳修,因无法忍受“五米开外,六亲不认”的尴尬生活,开始寻求一种不伤眼的读书方法。虽然他的视力下降了,但好在经济实力还在线,欧阳修决定动用“钞”能力,体验“有声读物”—他聘请了几个书童站在他旁边,读书给他听。自从有了这个“人工点读机”,欧阳修哪里看不清就点哪里,常年疲劳工作的眼睛也终于能放个假了。
随着印刷技术的提升,阅读成本逐渐下降,加上科举之风吹遍大地,读书人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
秉烛夜读成了读书人的必修课,油灯则顺理成章变成读书人的生活必需品。芝麻油是上等的灯油,燃烧起来烟少味淡,但价格昂贵,会对钱包造成“重创”。古人最常用的还是桐油,但这种灯油燃烧起来黑烟较多,点亮了古人的夜,却也熏坏了古人的眼。
为了“消灭”黑烟,古人摆出了一种神奇植物—石菖蒲。这种植物不仅颜值高,摆在桌上赏心悦目,还能吸收有害的黑烟,很快就在文人间流行起来,成为书桌必备的养生“手办”。
下次还是不要给他买芝麻油的灯油了。
也有人另辟蹊径,从灯油的原料上下手。既然现有的灯油不环保也不健康,那不如选用绿色有营养的原料来制作灯油。
古人翻阅了大量的医书古籍,终于找到了一味绝佳药材—枸杞。它有明目安神的功效,是灯油的不二之选。而且枸杞不仅能榨油点灯外用,还能入锅煎饮内服。白天喝枸杞茶,食疗;晚上点枸杞油灯,护目。双管齐下,保护加倍。
现在想来,现代人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传统,不会就是从这时候传下来的吧?
不仅如此,《苏沈良方》中还曾记载过一种“外洗眼目法”。把容器中装满热水,紧闭双眼,用手把水洒在眼睛的周围,直到水变凉。据说“患者”苏轼就是用这个方法自己“治疗”,没想到眼痛真的得到了缓解。
不过要想视力好,最重要的还是得少看电视和电脑,诗人刘禹锡也是这么想的。他提倡“减书存眼力”,就是避免长时间地读书,应该多闭眼休息,让眼睛不熬夜、不加班,保证睡眠质量,视力自然就不会降低。
看了这么多古人应对近视的奇思妙想,你可能要问,他们怎么不戴眼镜呢?是因为古代没有眼镜吗?
小编可以拍着胸脯负责任地告诉你,古代不仅有眼镜,而且还品类繁多,花样百出。
连赫赫有名的雍正皇帝,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眼镜控”。还不快快翻到下一页,来看看雍正皇帝“大跌眼镜”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