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五只口罩

2022-10-17欧阳晨煜

趣味(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河豚猕猴水母

文/欧阳晨煜

在一片水域中,一只只被水流撑开的蓝色口罩完全舒张,体型纤薄,耳带活像灵活的触手,轻盈摇曳,恣意游荡,好似一只只飘逸的伞状水母。

开头用形象又灵动的比喻抓住读者眼球,与后文形成反差。

看到这样的比喻,你或许会觉得这个场景很美。口罩和水母,两个不相干的“物种”,因为周身颜色的相似,大小趋同,奇妙地被放在一起。

想出这个比喻的并不是我,而是一群地地道道的海洋生物。它们在捕食的过程中,将落在水中缓慢游荡的口罩错当成美味的水母,引发了严重后果。

或许你会以为,口罩代表安全,松开耳带,下面必定是红润的人类脸庞和被保护的表情。事实上,在不同的场合解开一只只纤薄轻盈的口罩,我看到了令人讶异的东西。那是一张猕猴的嘴、一对螃蟹的足、一双海鸥的腿、一只处于充气状态的河豚,甚至是一只完整的幼年章鱼。

现场一:猕猴和口罩

我们爬上一座山坡,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郊外的山丘上,遇到了这对猕猴。口罩对它们来说是个新鲜物品,它们啃咬口罩的耳带,撕扯口罩的面罩,看上去好奇不已。但据专家分析,这样的行为很容易传播病毒,对猕猴本身来说也存在潜在的窒息危险,摄入的塑料甚至会导致致命的肠梗阻。

现场二:螃蟹和口罩

观察完猕猴,我们潜入蔚蓝的海里,遇到了一只行为奇特的螃蟹。它好像背着一只形状特殊且缓慢漏气的热气球,摇摇晃晃不断下坠。仔细一看,一只蓝色的口罩紧紧缠住了螃蟹的两钳,活像长条形的泳圈,套住了体态极小的螃蟹,使它逐渐乏力,行动失去平衡,往更深处跌落。我们慌忙捉住那只对人类来说渺小又普通的口罩,意识到,幼蟹之于口罩,可能也是渺小又普通的物种。

现场三:海鸥和口罩

返回热闹的街道,我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海鸥。海鸥的双腿被口罩的耳带缠住长达一周时间,关节已经严重肿胀,只能滑稽又蹒跚地走在路上。为海鸥的双腿解绑的时候,口罩俨然像一封黑暗的信,只是永远没有送达正确的地址。

现场四:河豚和口罩

沿街来到河岸边,一只气鼓鼓的河豚已然死去。它处于充气状态,这意味着它认为自己遇到了敌害,而这敌害竟是一只口罩。河豚呈全力攻击的姿态,应急生出的刺猛扎着口罩,却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败下阵来。它从未想到,越用力地充气抵御,越会被口罩的耳带勒紧。

现场五:章鱼和口罩

我们潜入海底,看到了一只静态的口罩,不料,掀起它的一瞬间,一只呈现暗色的幼年章鱼带着几乎痉挛的触角出现在视野里。它并不像平日在纪录片中看到的那样,反应敏捷,喷洒黑雾,游速极快。它完全无法动弹,口罩像一个不透气的帐篷,将它严严实实地裹住,促使它慢慢失去挣扎的力气。

此时,你还会觉得口罩和水母的比喻有海风味的浪漫吗?动物们误把口罩当作主食吞食,或仅仅与口罩耳带纠缠许久后,带来的伤害都扎扎实实地戳穿了这个泡沫般的比喻。

承上启下,浪漫背后有时也是残酷的。

结束了对五只口罩的探访,我们一改往日对口罩的印象。原本我们视它为安全保障和最有效的防护用品,因为戴上它,我们可以较为安心地走在街上,步入户外,有距离地享受自然。如今,这个小巧的工具虽然保护了使用者,却由于我们的随意丢弃和不恰当的处理,导致动物们面临新的危险。

事实上,仅2020年流入海洋的口罩就有约16亿只,而这些口罩至少需要450年才能分解完成。如果口罩是特殊时期仅属于人类的小小面具,那么如何管理这张面具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口罩不应该是自然场所的常客,当你需要丢弃旧口罩时,请剪断有可能缠绕动物的耳带,或者投入口罩废弃专用桶和医疗废弃垃圾袋中。

疫情发生这两年多里,口罩、核酸检测和疫苗已经成为印刻在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关键词”,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再也不能站在阳光下自由呼吸,不能没有“绿码”随便出行……作者将观察生活的目光伸向别处,别出心裁地借“探访口罩”这个机会让我们看到了生活里未被过多留意的另一面。

在想象中,作者跟随口罩去往不同的地方,遇见五种不同的动物。原本保护人类的口罩对动物们来说却是致命的,动物们被口罩束缚时的痛苦读来让人既心疼又愧疚。这还只是五只口罩带来的后果。

不要让无辜的动物们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代价。用完口罩后剪掉耳带,正确回收,是作者希望我们做到的。夫子也相信,每位曲奇都会做到。

猜你喜欢

河豚猕猴水母
各种各样的水母
有趣的小河豚
调皮的河豚
小猕猴征集令
小猕猴话跆拳道
水母奇观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河豚生气了
“永生”的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