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基于2017—2020年“我心中的思政课”中60部获奖作品的分析
2022-08-01■郝彤
■郝 彤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艺术形式总是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可能脱离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实践的影响。”[1]微电影是以新媒体时代为诞生背景,依靠网络、手机和其他新媒体平台以及电视平台传播的微型影视作品,它是一种全新的电影艺术形式。它具有传统电影所具备的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性格以及体现剧情矛盾冲突的基本属性,同时具备微时长、微制作、微投入的独特属性。微电影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联系密切,它不仅仅是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全新艺术形态,它也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借助微电影使思政课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唤起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激情,进一步地提升思政课的效果,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是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点任务。
本文以微电影为什么能够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为前提,对2017—2020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为微电影如何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全新的思路。
一、研究缘起
(一)微电影能够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当代的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阶段,处于互联网发展的最前端,是互联网的“铁杆粉丝”,因此思政课作为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及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课程,需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全新理念。而微电影凭借其微时长、微周期以及微成本极大地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并且从一众的“网络微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深受师生们喜爱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将微电影应用到思政课当中,能够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加快思政课内化的速度,增强思政课外化的效果。
(二)微电影能够改变大学生接收思政课知识的方式
微电影作为诞生于新媒体时代的产物,由于其新鲜有趣而深受“互联网原住民”——当代大学生们的喜爱。将它引入到思政课当中,能为当前大学生接收思政课知识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改变了大学生接收思政课知识的方式。
一方面,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当中,思政课教师主要采取的授课方式仍是“单向输出”的模式,因而学生们在课堂上接收思政课知识的方式也是单向的、被动的。师生之间缺乏“对话式”的互动和“碰撞”式的交流。长此以往,学生们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则逐渐失去了对思政课的兴趣。将微电影引入到思政课当中,学生们在制作微电影的前期即撰写剧本阶段,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主动地进一步去思考、理解和“消化”思政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剧本具有扎实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还需要他们自主地查阅和补充大量课外资料使剧本更加丰富和饱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改往日被动接收思想课知识的状态,从消极被动地接收化为积极主动地获取。
另一方面,由课堂接收转变为切身体验。学生们制作微电影的整个过程就是他们参与实践的过程,他们需要真正地进入到社会中,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甚至合作,在实践中能够深化对原有思政课知识的理解以及接收全新的思政课知识。与此同时,在微电影的摄制期间,学生们摇身一变,或成为电影里的主角,或成为把控整部作品的导演,靠亲身体验去理解和吸收知识。实现了从课堂中接收思政课知识的方式转变为从亲身实践中接收思政课知识的方式,拓宽了学生接收思政课知识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切切实实地在思政课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三)微电影能够契合思政课教师转变教学语言风格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然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思政课教师在语言风格上习惯于使用较为宏大高远的语言与当代大学生能够接受的以及偏爱的“接地气”式的语言风格相矛盾的现象。由于思政课的内容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较为严肃、宏大以及“官方”,部分思政课教师们则顺应教学内容的这一特点,使用一些空洞的、抽象的、漂浮的表达,用一些“套话”和“官话”向学生们传递国家以及社会对学生们的要求。这种语言风格与当前的大学生们所长期接受的语言风格大相径庭,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堂缺乏感染力,容易使学生与思政课之间产生“距离”。
微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影艺术形态,在继承了传统大电影的“叙事”属性同时,却摒弃了其气势宏大的叙事语言,选择了较为微观化的叙事语言,将镜头聚焦于周边的小人物和小事件,从小角度出发,采用生活化、日常化、个性化的叙事语言,消解了现代艺术与平民生活之间的距离,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融。而微电影的这一特点便与思政课教师应采用生活化和大众化的语言风格这一要求相契合。用生动化的教学语言,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让学生们不再认为思政课是一门严肃刻板的课程,而是能够透过思政课教师的言语,感受这门课程的温度和趣味。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2017—2020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之下,“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展示活动经过师生代表、相关专家多轮并且严格的评审,从各大高校的报送作品中,每年评选出特等奖5部、一等奖10部、二等奖20部、三等奖30部,并将获奖作品传送至官方公众号进行展播。本文以在2017—2020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60部作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出自于“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官方网站中的“作品展示”模块的视频,以及其官方公众号“作品展示”模块的相关文字的描述。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定性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它以定性的问题假设作为出发点,利用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处理,从统计数据中得出定性结论[4]。内容分析法既可以适用于文字类型的材料,也可以适用于非文字类型的材料(例如录音、电视节目以及视频等)[5]。本研究首先对2017—2020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60部微电影作品进行详细的整理、观摩和分类,然后结合“作品展示”模块中创作者的相关自述,对获奖作品的特点进行概括和提炼并且将其转化为定量的数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微电影作为一种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态,它是怎么样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透过大学生的镜头,从微电影主题、微电影故事来源、微电影涉及思政课课程三个维度(见图1),对2017—2020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60部微电影作品进行分析,找寻答案。下面从以上三个维度对微电影作品的特征做详细的分析。
图1 微电影作品特征分析维度图
(一)微电影主题
1.紧扣国家发展战略
微电影的主题立足于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能够保障高校思政课与国家发展步调一致,使思政课始终保持一定的“政治高度”,真正发挥出思政课对于学生在其思想上的指明塔作用,凸显思政课的“思想性”,以此提升大学生对“国情”“世情”的关注程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自己的未来同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攻坚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做了战略部署。紧接着在2017年首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中便有获一等奖的作品“瞄准”脱贫攻坚这一主题。随后,“脱贫攻坚”连续三年成为必不可少的主题之一,且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进一步推进,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作品数量不断增加(见表1)。在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特等奖及一等奖作品所占比重一度超过了50%。
表1 微电影主题:脱贫攻坚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影片中的主角也由最初“旁观者”的角色观察脱贫攻坚的进程和成果,转变为“当局者”的角色亲身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工作,体现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促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思政课”中获得亲身的体验感,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成才。
2.聚焦社会发展热点
时代在不断地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只有让学生看到时代的巨大变化,感受到社会的巨大进步,他们才能抓住发展机会,应对挑战。社会热点问题是广大青年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兴趣的重要源泉,将主题聚焦社会热点有利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关注。思政课只有保持“新鲜度”和时效性,才能有效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工作于2019年3月开启。由表2可知,同年,第三届微电影展示活动中,有5部获奖作品(2部特等奖作品以及3部一等奖)呈现的主题是“道德”。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14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在2020年第四届微电影展示活动当中,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作品有3部分别获得了特等奖和一等奖。回顾2020年,面对美国在高新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对我国的围剿,我国依旧在重大科技领域获得了突破。同年,以科技强国为主题的作品也有3部分别获得了特等奖和一等奖。
表2 微电影主题:社会热点
3.契合高校自身特色
思政课教学与高校独具一格的特色相结合,使得思政课不再仅仅只有一把量尺、一个公式,一个模板,能够切实地提高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还能够充分地利用高校学生对于学校具有较高归属感这一特点,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
这一特征在第四届获奖作品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有六所院校的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其自身的办学特色或特色学科紧密结合。
如附表1所示,同样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正确的人生观”的教学内容,西南交通大学展示的是西南交通大学学子如何在交通强国建设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作品,则是以其学校“三海一核”的办学特色为主线,以海洋报国为主题,呈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子践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风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作品也是从高校自身具有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这一特点为出发点,展现南航学子的正确人生观。
附表1 中展示的三所院校拍摄的微电影作品,所呈现的主题均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脱贫攻坚的理论知识。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向大众展示了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学科、学生们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在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战略中所作出的贡献。
附表1 微电影主题:契合高校发展特色
(二)微电影素材来源
1.校友真实经历
用大学生身边最为真实的人以及故事作为微电影作品创作原型以及素材来源能够充分地发挥朋辈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比起离学生十分遥远的人与事,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真正接触到的校友以及自己周围发生的真实故事,更加具有冲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能够引起情感上的波动。通过在创作过程中对校友真实故事地深入了解、改编以及诠释,通过对于角色的真情投入表演,沉浸式的特殊体验,对其精神上的触动以及行为上的鼓励,发挥了独特的价值。这也使得思政课不再仅仅是由冰冷生硬的文字理论组成的课程,而是成为一门能够触及学生心灵最深处的课程。
纵观四届获奖作品,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选择将自己周围人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为微电影的剧本。在2020年,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作品中,有11部由校友真实故事改编而来,占了当年特等奖和一等奖的73.3%(见表3)。
表3 微电影故事来源:校友真实故事
例如,2020年的特等奖作品《待到黄桃成熟时》的故事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在暑假“三下乡”活动中的亲身经历;武汉理工大学报送的作品《声带》,就是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中第一位在特殊教育学校支教的成员为原型改编而成的。
2.校园日常生活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只有与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密切相连,将“生活化”的素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带领学生进行深度的剖析与探讨,才能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转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思政课只有能够及时地回应大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不同的领域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内心,甚至影响他们自身能力与人生的发展;思政课只有能够在思政课当中解开生活中的困惑,才能够让学生们有所收获,从而提升思政课的获得感。
由表4可知,“全国微电影展示活动”中的前两届,微电影的故事来源以青年大学生日常的生活为主,展示了高校思政课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表4 微电影故事来源:校园日常生活
例如,在首届微电影展示活动中,由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报送的作品《青春贷不走》,就是以一名大学生参与校园贷遇到“危机”,随后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耐心引领下逐步走出困境为内容的影片;在第二届的“全国微电影展示活动”中,由宁夏大学报送的作品《感悟青春》的主要内容是,影片中的男主角初入大学便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干部,但是在他担任学生干部期间遇到了诸多困难,在高校思政课的启发下,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问题也得以解决。
四、启示与建议
透过大学生们的镜头,以及大学生们的深情演绎,我们了解到了究竟什么样的思政课才能够吸引青年学生们的关注?青年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子的思政课?60部获奖微电影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打造独家教学,强化思政课针对性
思政课是否真正切实有用,取决于课程是否能够满足学生作为需求侧这一方的要求。思政课教学瞄准学生的“共鸣点”,不断调整“供给侧”内容,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打造独家教学,才能保障思政课的针对性。将微电影与高校自身特点相结合的6部获奖作品表明,在保持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相一致的前提下,要想打造独家教学,强化思政课的针对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内容与高校自身的特色结合。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历程造就不同的特色和优势。要想思政课摆脱“千篇一律”的标签,思政课就需要充分利用起高校自己的特色,将自己学校的独特校风和学风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当中,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将思政课的教学与高校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化“校语”为“校育”,打造独属于自己“味道”的思政课。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构成、思维惯性以及兴趣爱好。要想唤起大学生们对于思政课的关注,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那么思政课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开展,聚焦不同专业学生所思考的、所想要的、所期盼的与所要求的,打造思政课与学科的不同特色“同轴共转”的全新模式,这样思政课才能活起来,为思政课重置全新的“打开方式”。例如,给艺术专业的学生们上思政课,比起单纯地向他们传授理论知识,鼓励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创作来思考问题,才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能够满足学生们在思想层面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需求。
(二)捕捉周边资源,增强思政课感染力
教学素材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说明资料,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6]。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要想真正地转化为大学生们的精神追求,体现时代的气息,首先就必须使思政课来源于生活。在由大学生们拍摄的这些微电影中,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能够触及到人情感深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很大一部分是真真切切地出现在大学生的身边,发生于大学生的周围。学校校友的故事、师生自身的故事此类隐藏于教师和学生周边的资源,就是最天然的、最近距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富矿,同时也是思政课宝贵的教学素材。比起那些千篇一律的案例,这些近在大学生身边的优秀榜样以及动人的故事,因为是大学生能够真实看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这些人身上在这些故事中蕴含着的正确价值观能够真正直抵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这些素材才更加具有说服力,更加能够触动学生们的“情感开关”,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对其的认同感。有情感冲击才能有动容,才能够对这些来自周边榜样的高尚思想和模范行为以及卓越的成就产生认同,从而将这份认同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让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走进课堂,让优秀典型的事迹走入学生内心,使“一本正经”的思政课变得更有故事感、更有情怀,更具有感染力,通过对学生们身边的真实故事的捕捉与探析,使思政课的“大道理”换来学生们的情感共鸣,让思政课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三)运用灵活方法,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黑格尔曾说:“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规范思想,指导思想去把握实质,并保持于实质中。”[7]因此,我们既要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又要敢于打破陈规,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应对各方面的变化,以此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让思政课真正地“活”起来。
从展示活动的获奖作品来看,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自带“接地气”的特性,选择微电影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能够便利地从自身周围选取素材,创作剧本,塑造角色,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本身出演”,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创作的积极性。然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难以用具体性的或者故事性的话语进行创作与诠释,因此运用微电影这一教学方法则显得有些勉强。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因课程而变,实现在多变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可以采用辩论赛或者论坛的方式进行,辩论赛需要从日常的问题当中挖掘与原理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辩题,激发大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学生借助对辩题的进一步深入理解,能够增强其辩证思维,与此同时也能够提升运用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则可以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触碰真正的历史,感受“鲜活”的历史人物。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唤起学生荣誉感与使命感,让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课堂,而是有滋有味的体验。
“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自2017年举办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关注与重视。它是展示当代大学生们学习思政课成果的重要平台和展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思政课的参与度、增强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微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对推进思政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8],对实现高校思政课由“有意义”向“有意思”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未来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的进程当中,仍然需要更好地结合更多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思政课“趣味性”的发展,将思政课打造成为学生都爱听、都想参与以及对学生有用的课程。由于本研究仅仅选择了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作品和主题、故事来源以及涉及的思政课程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所以不能够全面地展示出微电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推动作用。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将以更多数量的作品以及更全面的维度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