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塔、梁、索温度监测的斜拉桥施工过程温度效应分析

2022-08-01王建新常学森曾振华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塔斜拉桥拉索

王建新,常学森,曾振华

(1、广东保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汕头 515000;2、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长沙 410200)

0 引言

斜拉桥为塔、梁、索3种构件组成的高次超静定柔性结构,主梁受力类似于多点弹性支撑体系的连续梁桥,整体结构受力复杂[1]。特别是多种材料的桥梁结构,由于基本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和温度线膨胀系数不一致,每天的构件温度分布情况也不一样,温度分布特点变化多样。对于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这两种环境因素,每天均要经历其荷载的作用,使得桥梁结构的各个部分在此温度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大桥的结构状态始终都在变化,这些动态变化,有些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因此需要通过相关监测手段和方法,识别出影响规律,分析影响范围,指导施工。为此,本文从施工控制的角度出发,对汕头某独塔叠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塔、梁、索的温度监测,以及该温度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姿态进行监测,揭示斜拉桥在温度场中的“时间-温度-线形”规律,本文研究的温度效应影响规律,对同类型的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1 温度效应的分析方法

1.1 温度场概述

所谓的温度场,其实就是指构筑物处在一个温度环境中,构件内部温度不一致的情况。桥梁结构处在一个特定的大气环境中,时刻都处在一个自然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温度荷载作用之中。温度场荷载的作用,太阳辐射是主要的作用因素,辐射的影响主要与桥梁地理位置及其方位角、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桥梁结构各截面的几何特征以及太阳辐射量的时程特征有关。此外,结构表面位置与周围空气介质之间,还不断地进行热量的传替,根据传热学原理,热量传递有3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桥梁结构在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环境下的热交换环境,将会存在一个明显温度差异的温度场[2]。

1.2 温度荷载的分类

由于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混疑土工程结构上产生的温度荷载可以分为3类[3]:①日照温变温度荷载;②骤然降温温度荷载、③年温变化温度荷载。长期处于外界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由于环境变化产生的温度荷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温度荷载分类及特点Tab.1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Load

1.3 斜拉桥温度效应分析

计算桥梁结构的温度效应时,首先要确定温度作用模式及温度计算值。斜拉桥是由塔、梁、索3种构件组成的复杂结构体系,它的温度分布情况非常复杂。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效应影响,主要从拉索温度、主梁温度梯度以及主塔温度梯度3个方面来考虑。

1.3.1 斜拉索温度效应

对于斜拉索而言,由于拉索的截面积较小且拉索内钢丝的传热速度很快,假定斜拉索内的温度均匀变化[4]。根据文献[3],斜拉索表面的温度可按式⑴计算:

式中:T0a为斜拉索表面的大气温度;β0为换热系数;βs为日辐射吸收系数。

从式⑴可以看出,斜拉索的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和日照强度有关,因此可对上述公式进行简化,采用式⑵来计算斜拉索的温度变化。

式中:△Te为拉索计算的前后两个时刻的温差;Ts、Te分别为前后两个计算时刻的大气温度;α为差值常数,可通过实测参数识别得到。

1.3.2 主梁温度效应

主梁温度梯度是指主梁沿截面高度发生不均匀温度变化,即竖向温度梯度;采用式⑶所示的非线性温度梯度模式[5]:

式中:T1为一天中的最高温度;T0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a为分布曲线的指数,一般在4~12之间。

考虑到本项目主梁为钢混组合梁[6],如图1 所示,根据K.JB 和S.MH 提出的双折线模型[7],桥面板顶面和底面有一个温度差,钢梁部分与桥面板底面一致;本项目桥面板厚与梁高相比,差异很大,桥面板的非线形温差较小,本文假定桥面板的顶底面温差为线性变化,并通过实测的温度效应进行参数识别得到具体的温差值。

图1 组合梁桥双折线温度梯度模型(K.JB,S.MH)Fig.1 Double Broken Line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of Composite Girder Bridge(K.JB,S.MH)

1.3.3 主塔温度效应

主塔温度梯度由日照引起,即朝阳面和阴面之间的侧向温差[8]。即沿截面高度发生不均匀温度变化,即竖向温度梯度;也可参考式⑶所示的非线性温度梯度模式。

在确定斜拉桥主梁、主塔、斜拉索等主要受力构件的温度分布模式后,就可以确定相应的温度荷载,接着按一般有限元方法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本文将采用施工监控模型并结合实测资料对温度效应进行计算[9]。

2 索、梁、塔的温度监测方法

在大跨度桥梁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温度进行监测,测出有代表性的某一天或几天内24 h内气温及结构温度变化情况。结合塔柱偏移和主梁线形测量结果,总结出结构日照温差变形规律和季节性温差变形规律。寻求合理的主梁架设、索力张拉等时机,修正实测的结构状态的温度效应,对桥梁按目标施工和实施施工监控十分重要。

2.1 温度测点布置

在监控过程中,为了得到复杂温度作用下的结构温度分布。在桥梁主要受力构件内部布置温度测点:①在斜拉桥的叠合梁上布置1 个结构温度测试断面(位于LZ01#梁段上),横断面布设8 个温度测点,分别位于混凝土桥面板,钢主梁的上、下钢翼缘板,如图2所示;②在斜拉桥的主塔左幅塔柱上布置1 个结构温度测试断面(位于H=25.83 m),横断面布设4 个温度测点,如图3 所示;③在本项目的监测用温度索上,布置3个拉索温度监测点,如图4所示。

图2 某斜拉桥桥型布置Fig.2 Layout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m)

图3 主梁温度测点布置Fig.3 Layout of Temperature Measuring Points of Main Beam

图4 塔柱和拉索温度测点布置Fig.4 Layout of Temperature Measuring Points of Tower Column and Cable

2.2 环境温度与结构温度测试结果及关系分析

根据实测结果进行整理,生成温度时程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⑴13∶00 左右桥上气温达到最高,凌晨4∶00 左右气温达到最低;受日照的影响,塔柱外表层的温度变化波动较大,主、边跨侧最高温出现的时机不一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边跨侧在15∶00左右达到最高,凌晨4∶00~6∶00 出现最小温度;主跨侧在16∶30 左右达到最高,凌晨6∶00 出现最小温度;塔柱内表面温度全天24 h波动幅度不大,但变化规律基本与大气温度一致。同时,夜间结构温度整体高于大气温度。

⑵斜拉索外表皮最高温度出现在12∶00~15∶00之间,与当天大气温度波动有关,拉索内索皮内侧和拉索中心的温度,由于钢材导热快,温度变化规律一致;拉索内外的最低温度出现在次日凌晨4∶00 左右,且低温时期基本与大气温度一致;拉索温度变化相比环境温度变化未有滞后性。

⑶ 组合梁桥面板的温度受太阳直射的影响,15∶00 左右桥面板达到最高温度(相比13∶00 桥上气温最高的时刻有滞后),凌晨4∶00~6∶00 温度最低,且桥面板的顶、底板在高温时刻存在一定的温差;由于钢梁在桥面板下方,未被太阳直射,吸收的热量来源于桥面板的热交换,同时钢板薄,与大气接触面积大,使得钢板的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与大气温度接近。

3 实测值参数识别和有限元计算分析

3.1 参数识别

对将公式中的参数进行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温度进行参数识别,方法如下[3]:

设{ }y为误差变量,由实测温度的误差值组成。{ }y为实际结构误差因素的线性组合,如式⑷所示。

式中:{Di} 为结构误差模式;β i为参数识别项。

假定{ }R为各构件的温度实测值,{ }R0为相应的温度真实值。{ }R可以表示为式⑹:

建立如下的目标函数

并对φ求极值

定义{ }γ={ }R0-{ }R,代入式⑺可得

应用式⑺最后可得到β=( [D]T[D])-1[D]T{γ}

根据通过上述方法得到主塔结构的α=2.8,桥面板结构的α=4.5,斜拉索的α=1.6。

3.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构变形分析

在有限元计算中,将前文的参数识别的温度效应输入给相应的构件,得出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参数识别后的有限元计算结果Fig.6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Results afte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日照温度作用下,主跨侧主梁最大竖向位移388.8 mm(竖直向下),主塔塔顶最大塔偏17.0 mm(往主跨侧)。由于处于单悬臂施工期间,主塔的偏位对主梁的影响比较大,理论计算的变形结果符合实际变形规律。

整理分析实测主梁变形与主塔偏位情况,结果如图7及表2所示。

图7 主塔实测偏位Fig.7 Measured Deviation of Main Tower

表2 主梁线形变化Tab.2 Linear Variation of Main Beam (mm)

可以得出,在上午日照作用下,主塔向背阳面发生变形,上午变形速度较快,4 h可以基本达到最大偏位,下午“回位”速度较慢,5~6 h才能基本“回位”,根据测点水平距的换算,可以得出主塔偏位最大为15.8 mm,且11:00~14:00基本处于最大塔偏位置。

根据实测主梁线形的变化规律可知,测试当天,左、右幅的悬臂节段的最大位移为38 mm,与理论计算值的19.4 mm相比,实测值远大于理论值。从11∶00开始的4 h内,主梁竖向位移持续增大,到14∶00,基本达到最大竖向位移;但这期间,主塔未发生持续性的偏位。结合主塔变形以及主梁、主塔和斜拉索的温度分布情况,说明主梁变形,并非只受塔偏位和主梁自身温度梯度的影响,特别是11∶00~14∶00 这段时间,主梁变形是主梁、拉索和主塔等关键构件不均匀温度变化叠加的结果,主梁线形、塔偏、索力变化与各个构件温度效应相互耦合作用有关,很难将其中某一个因素剥离出来进行分析。

4 结论

本文以汕头某叠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塔、梁、索的现场实测数据基础上,对构件温度分布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同时用“最小二乘法”对构件实测温度进行参数识别,并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温度效应分析,温度荷载的作用主要考虑截面温度梯度和整体温差的影响,求解20#节段施工时的温度荷载效应,得出主梁竖向位移和主塔偏位。最后将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⑴组合梁的梁截面温度分布情况,与“K.JB 和S.MH 提出的双折线模型”基本一致,桥面板的温度受太阳直射的影响,桥面板温度高于钢梁温度,且桥面板的顶、底板在高温时间段存在一定的温差;梁下钢板的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与大气温度接近。

⑵塔柱外表层受日照的影响,温度变化波动较大,主、边跨侧最高温的出现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塔柱内表面温度全天24 h波动幅度不大,但变化规律基本与大气温度一致。

⑶ 斜拉索外表皮温度与当天大气温度波动有关,拉索内索皮内侧和拉索中心的温度,由于钢材导热快,温度变化规律一致;拉索温度变化相比环境温度变化未有滞后性。

⑷在日照辐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变化相比环境温度变化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时间约为2~3 h;钢材构件未有滞后性[10]。

⑸由于斜拉索的耦合作用,使得主塔的塔偏过程与“裸塔”变形规律不一致,塔梁索构件的主塔在日照温度作用下,上午变形速度较快,4 h 可以基本达到最大偏位位置,下午“回位”速度较慢,5~6 h 才能基本“回位”,并且其中有2~3 h存在维持最大塔偏状态,这与单纯的日照塔偏影响规律不一致,说明主塔的偏位,不是简单地受日照温度作用的影响,同时还受拉索作用的影响。

⑹不均匀温度作用下的主梁变形,并非只受塔偏位和主梁自身温度梯度的影响,特别是11∶00~14∶00这段时间,主梁线形、塔偏、索力变化与各个构件温度效应相互耦合作用有关,主梁变形具体与哪种因素的关联影响最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⑺太阳日照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塔梁索相互耦合的斜拉桥,温度效应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结构的热边界条件和温度作用无法精确取定,并且混凝土的温度效应还存在滞后现象,温度效应的理论影响分析和精准预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场施工时,可以通过对温度、主梁线形和主塔偏位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相关影响规律,指导施工,比如“温度回避”措施或者“温度主动修正”措施等。

猜你喜欢

主塔斜拉桥拉索
考虑亮化灯具的斜拉索风致振动控制研究*
斜拉索磁致负刚度阻尼器与黏滞阻尼器减振对比研究
斜拉桥风致振动控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塔封顶
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
(112+216+112)m部分斜拉桥设计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闯入主塔
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