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郴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人腺病毒分型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2022-08-01陈孝会邱丽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腺病毒分型核酸

陈孝会 邱丽霞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423000

腺病毒首次被发现的时间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者为Rowe,其是通过人体的腺样组织发现该病毒,因此将其命名为腺病毒[1]。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年大约有200万儿童死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2],人腺病毒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均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其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在检测人腺病毒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上,目前应用的方法主要为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3]。目前有研究报道分析了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的检测与临床特征,但其大多均未开展分型分析,同时关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腺病毒感染的分型情况以及相应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数量并不多[4]。本次研究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18例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鼻拭子标本,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待测样本中的人腺病毒以及3、7型别鉴定,探讨郴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人腺病毒感染情况,3、7型别分布及相关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人腺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儿童人腺病毒防控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518例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入组患儿中男310例,女208例;年龄1个月~6岁,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为咳嗽、咳痰、发热、憋喘、肺部啰音等。入组患儿鼻拭子标本均经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相关病毒,包含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鼻病毒。纳入标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监护人的同意,确定研究对象及标本收集。所有患儿痰培养或咽拭子培养为阴性,排除细菌性感染。排除标准: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入组前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合并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

1.2 研究方法 病毒核酸提取:将标本于室温自然解冻,置漩涡振动器上充分震荡,取200μl混合液放天隆科技病毒核酸提取板中上机自动提取核酸。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腺病毒及腺病毒 3、7 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待测样本中的人腺病毒以及3、7型别鉴定。呼吸道病毒筛查试剂使用DiagnosticHybrids,Inc.海德诊断有限公司的七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项目包含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鼻病毒。

1.3 观察指标 (1)本组患儿人腺病毒阳性率、性别与年龄情况;(2)人腺病毒的基因分型结果;(3)人腺病毒混合感染情况;(4)不同临床特征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人腺病毒感染情况。

2 结果

2.1 本组患儿人腺病毒阳性情况 本组患儿中人腺病毒阳性率为10.04%(52/518),见表1。

表1 本组患儿的人腺病毒阳性率情况

2.2 人腺病毒的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人腺病毒阳性样品序列主要为人腺病毒7型与3型,见表2。

表2 人腺病毒的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2.3 人腺病毒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52份人腺病毒阳性样品中5份为单纯感染,47份为混合感染,主要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人鼻病毒混合感染,见表3。

表3 人腺病毒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2.4 不同临床特征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人腺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52份人腺病毒阳性患儿中诊断为肺炎46例,支气管炎3例,咳喘待查3例;人腺病毒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临床特征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人腺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3 讨论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以婴幼儿为主要群体,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其发病率相对较高[6]。人腺病毒一般会造成呼吸系统不适,对啮齿类动物有致癌能力,或能转化体外培养的啮齿类动物细胞,但对人体不出现致癌性。目前我市未开展人腺病毒核酸检测,通过PCR-荧光探针法检测人腺病毒,根据检出率可为此项目的开展与否提供数据支撑。针对3、7型腺病毒核配区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和特异荧光探针对3、7型腺病毒进行检测,根据检出情况,可为我市对3、7型腺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报道中,人腺病毒的阳性率为10.04%,与前人研究报道中12.50%的结果基本相符[7]。2012—2013年深圳市因呼吸道疾病住院的儿童中HAdV-7感染占HAdVs感染总人数的36.3%,仅次于HAdV-3(46.3%)[8]。本研究结果显示,郴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感染的腺病毒分型主要为3型人腺病毒与7型人腺病毒,但是7型人腺病毒(Hadv-7)为46.15%,多于3型人腺病毒(Hadv-3)的28.85%,其次为未确定型。要确定该未确定型有赖于对其开展全基因组的扩增,通过全基因水平对其实施进化和重组分析[9]。本研究结果显示,人腺病毒感染患儿的疾病类型以肺炎为主,52份人腺病毒阳性患儿中诊断为肺炎46例,支气管炎3例,咳喘待查3例;人腺病毒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但其具备的合并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对于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意义和肺炎或严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予以分析[10]。

综上所述,郴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人腺病毒阳性率较高,主要类型为3、7型人腺病毒。人腺病毒主要型别分布和前人研究基本一致,只是优势株发生变化,提示人腺病毒流行可能容易出现优势株更迭情况,同时人腺病毒感染的地域差异影响还需开展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腺病毒分型核酸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儿童腺病毒肺炎严重度的预测价值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宝宝持续高烧不退当心是腺病毒肺炎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