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基础治疗对高原官兵龈沟液HNP1-3水平的影响

2022-08-01张若冰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抗菌肽牙周官兵

艾 林,李 恺,徐 娜,高 鹏,张若冰

(空军第九八六医院: 1口腔科, 2皮肤整形科,陕西 西安 710054; 3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 西安 710065)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以牙周支持组织炎症性破坏为特征的疾病,破坏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宿主对细菌感染先天免疫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口腔菌群由口腔上皮细胞、唾液和龈沟液参与的免疫反应调控,蛋白质和抗菌肽也参与这种局部防御机制[1]。人类唾液和龈沟液含有多种抗菌肽,其结构上含有阳离子肽、酶和凝集蛋白,阳离子肽α-防御素人类中性粒细胞肽(human neutrophil peptide,HNP)是最具特征的抗菌分子,与多形核白细胞迁移有关。防御素参与宿主的免疫反应,能够杀死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真菌和一些病毒[2]。此外,它们还可以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调节补体激活,并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在预防和根除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HNP1-3在内的抗菌肽具有免疫调节特性[5]。但HNP参与牙周组织免疫过程的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我国高原面积广阔,战略地位重要。在高原环境下,口腔疾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严重影响官兵的健康和作战效率[6]。有研究表明,70%的官兵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7]。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高原驻训官兵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数、龈沟液中HNP1-3水平以及口腔菌群的变化,从而了解牙周基础治疗对于高原驻训官兵牙周健康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格尔木西大滩地区(4 400 m)驻训的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官兵50名(均为男性),年龄(25.5±6.2)岁。排除标准:影响牙周治疗的严重系统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治疗前6个月接受全身抗生素治疗;对硝唑类和/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纳入条件:牙龈炎或轻、中度牙周炎(牙周袋≤6 mm,附着丧失≤4 mm,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齿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能有轻度病变,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3个月内未做口腔治疗;不吸烟。受试官兵统一培训巴氏刷牙法。所有病例都被告知了这项研究,并提供了书面同意书。这项研究得到了空军第986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实施(许可证号:20190037)。

1.2 主要材料与仪器

标准菌株(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内科学实验室,中国);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引物(Sigma公司,美国);菌斑染色剂、ELISA试剂盒(Gibco公司,美国);Whatman滤纸(Whatman公司,英国);UNC 15牙周探针、超声波洁牙机(Hu Friedy公司,美国);LM超声波定标器(Parainen公司,芬兰);Periotron 8000校准装置(Oraflow公司,美国);酶联检测仪、自动凝胶成像分析仪(Nikon公司,日本)。

1.3 口腔检查与采集样本

在治疗前(基线检查)以及治疗后的3个月和7个月,使用相同类型的UNC 15牙周探针进行牙周检查,并记录探诊深度、牙龈退缩、菌斑指数和探诊出血、临床附着水平测量值。从颊侧近中、中部、远中,舌侧近中、中部、远中6个部位对采集的牙进行探诊深度、牙龈退缩、临床附着水平、探诊出血检测,在颊侧近中、中部、远中和舌侧4个标志点测定菌斑指数。口腔检查由同一名资深主治医师执行。

在基线检查、治疗3个月和7个月时分别收集龈沟液,并用相对Periotron单位测定龈沟液流速。用棉卷隔离牙齿,轻轻去除牙菌斑,并吹干牙齿。将Whatman滤纸放置在牙周袋中1~2 mm深度处静置30 s,如血液污染则丢弃滤纸。使用Periotron 8000校准装置测量纸条上吸收的龈沟液体积并称质量。测量后,立即将样品置于含有20 μL PBS的Eppendorf试管中,并于-70 ℃冰箱冷冻。

1.4 牙周基础治疗及复查

由一名资深主治医师使用LM超声波定标器和超声波洁牙机进行全面的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抛光,必要时1周后进行根面平整。口腔卫生指导如下:每日饭后使用牙线或/和牙间隙刷,每日至少刷牙2次。

1.5 测定HNP1-3含量

根据ELISA生产商的说明书,使用试剂盒测定龈沟液中HNP1-3的浓度。HNP1-3的最低检出量为0.156 μg/L。

1.6 牙周致病菌的检测

驻训结束后使用无菌刮匙刮取受试官兵下颌切牙龈袋底的龈下菌斑,放入EP管内,加入0.01 mol/L PBS高速离心(10 000 r/min)10 min后,弃上清提取沉淀DNA。自行设计、合成引物,采取PCR技术对龈下菌斑DNA进行扩增,以5种标准菌株:牙龈卟啉单孢菌、福赛氏类杆菌、中间普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伴放线放线杆菌为阳性对照,以变异链球菌(ATCC 27607)为阴性对照,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于紫外线检测仪下观察扩增带。

1.7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性分布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非正态性分布采用不等距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每个测量点HNP1-3含量与牙周临床指数、沟液流速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牙周临床指数变化

牙周基础治疗使样本在不同采集时间点的临床评估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菌斑指数、龈沟液流速)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P<0.01),而探诊出血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不同采样时间点牙周临床指数变化

bP<0.01vs基线。

2.2 HNP1-3水平变化

HNP1-3基线值[(99±11)ng]与治疗3个月[(139±15)ng]和7个月[(145±18)ng]时的测量值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和7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量基线值[(4.3±0.6)μg]与治疗3个月[(2.6±0.4)μg]和7个月[(2.1±0.6)μg]时的测量值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个月和7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HNP1-3、龈沟液流速、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7个月后,临床附着水平与龈沟液流速呈强正相关(r=0.519);探诊深度与龈沟液流速呈正相关(r=0.462);HNP1-3水平与临床附着水平呈负相关(r=-0.473)。

2.3 五种牙周致病菌的检出情况变化

五种牙周致病菌在官兵治疗7个月时检出率明显低于基线(P<0.05,表2)。

表2 五种牙周致病菌的检出情况变化 [n(%)]

3 讨论

高原环境下,口腔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对驻训官兵开展积极的口腔疾病预防工作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牙周病是导致成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并且在日常训练、执行任务及战斗时,牙周病带来的口腔问题,严重影响官兵的生活质量,会大大削弱官兵的战斗力。因此,对于口腔健康保障维护方法的研究,对我军一线部队显得尤为重要。

口腔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环境,大约包含700种不同的细菌,其中一部分与人体构成共生菌群,而另一些则具有潜在致病性。菌群由口腔上皮细胞、唾液和龈沟液的先天免疫反应控制,此外蛋白质和抗菌肽也参与这种局部防御机制[8]。阳离子肽、酶和大的凝集蛋白是保护口腔内环境必不可少的物质,阳离子肽包括肾上腺髓质素、α-防御素、β-防御素、组织蛋白酶、天青酸、降钙素相关肽、神经肽Y、物质P和血管活性肠肽[9]。而防御素是最具特征的抗菌分子,但其在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尚未明确。α-防御素(HNP1-4)位于中性粒细胞的嗜天青颗粒中,而HNP5-6则存在于肠潘氏细胞中[10-11]。α-防御素在口腔中存在于唾液腺、唾液以及龈沟液中,与多形核白细胞迁移有关。

防御素参与宿主的先天免疫,能够杀死革兰细菌、真菌和一些病毒,通过CD4+T细胞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并且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激活补体系统,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12]。然而,它们在人体免疫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13],HNP1-3抗菌肽具有免疫调节特性,但其参与牙周组织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HNP占中性粒细胞总蛋白质含量的5%~7%,杀菌作用与细胞膜中通道的形成以及细菌的半透性变化相关,这种非特异性的作用可以导致自身细胞的破坏,是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组织破坏机制的一部分[14]。HNP1能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附着和扩散,而高剂量则会增加细菌附着和角质形成细胞的死亡。HNP还具有免疫调节特性[15]。此外,在高浓度下,它们对肿瘤和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会造成DNA损伤和肿瘤细胞溶解[16]。细菌感染可增强口腔炎症患者的唾液中α-防御素的表达[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官兵在基线、术后3个月和7个月时,龈沟液中HNP1-3的含量水平增加。HNP1-3水平升高与收集部位的龈沟液体积增大无关,因为治疗会导致炎症消退、龈沟液流速降低。

牙周治疗后HNP1-3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龈沟部位的特殊生物学特性有关,在健康状态下,牙龈结缔组织中不存在炎性细胞,而龈沟中含有中性粒细胞,这些中性粒细胞会随着菌群的变化而从组织中迁移,牙周治疗后HNP水平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牙周病变的消除。防御素是某些细菌蛋白酶的底物,牙龈能够对部分抗菌肽和较低水平的HNP1-3进行蛋白水解分解[17]。另一方面,在本研究表明抗菌肽浓度越高,聚集程度越大,推测在治疗前由于HNP聚集,ELISA法不能有效地测定高浓度的HNP1-3;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抗菌肽与细菌脂多糖和DNA的结合,使HNP在样品初始离心后留在颗粒中。

龈沟液体积增大表明炎症严重程度增加,牙龈炎的早期症状之一是龈沟液流速的增加和出血倾向的增加。本研究中,所有的龈沟液样本都是在同一时间段内收集的,数据以每个测量点的总量表示。这是因为在炎症活跃的情况下,液体体积的增加可能导致研究分子稀释值(仅局部存在)的错误读数,或当其同时在外周血中表达时,其浓度升高[18]。

传统牙周治疗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更好的治疗方式。抗菌肽是一种天然免疫成分,它能有效地对抗牙周病原菌,而不会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然而,人们对其作用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迄今为止发现的数百种抗菌肽中没有一种对牙周治疗有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五种公认的牙周可疑致病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厌氧菌检测,结果表明牙周基础治疗能够降低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官兵龈沟液中HNP1-3的总量增加,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充分阐明HNP1-3在牙周病中的作用,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全面提升医疗保障能力提供重要补充。

猜你喜欢

抗菌肽牙周官兵
抗菌肽的生理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带鱼蛋白抗菌肽抑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黑水虻抗菌肽研究进展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