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职业的重构

2022-08-01李佳

传媒 2022年14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摄影

文/李佳

新闻摄影作为一个以摄影技术和传播技术为实现基础的行业领域,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和迭代,都会引发其行业业态的变革,从而引起摄影记者的职业重构。可以说,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代代新闻摄影记者不断探索、不断适应、对新闻摄影进行职业重构的历程。目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冲击,我国新闻摄影行业正在经历着新一轮行业调整,众多摄影记者也面临着职业重构的思考与迷茫。值此拥抱变革之际,不妨回溯新闻摄影发展的源流,虽不能预测未来,也或许能够循其本质、把握规律,获得启迪。

一、摄影记者职业的诞生与发展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到1942年,这种人类摄影史上最早具有实用价值的摄影术传入中国。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的摄影活动以肖像摄影为主,俗称“照小像”。

到清末民初,受到欧美国家的摄影风尚影响,政府机构、工商团体、社会名流在重要活动时都要邀请照相馆留影纪念,并制作照片进行售卖,社会反响热烈,一时成为风气。这些最早记录新闻事件的摄影图片被照相馆送去报馆刊登,本是做照片的售卖广告之用,却成为新闻报纸刊登新闻图片之先河。渐渐地,每遇重大社会事件,报馆获得与新闻相关的照片以吸引读者,而照相馆也籍此获得社会声誉,两者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了获得更多高质量的、符合新闻要求的图片稿源,一些报馆开始对文字记者进行摄影技术的培训,使其可兼任摄影工作。1921年,上海《时报》老板黄伯惠创办《图画周刊》,这是我国日报摄影副刊的开端,该刊聘请了摄影师张有德担任专职摄影记者,从此拉开了中国新闻摄影职业化的序幕。

在摄影记者职业诞生的初期,社会认知不足、技术设备局限和专业人才缺乏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和摄影记者队伍的壮大。在社会认知方面,民国时期的教育尚未普及,在内陆地区,普遍存在对摄影活动存在迷信恐惧的观念,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明令禁止街头摄影活动,这极大地增加了摄影记者进行拍摄实践活动的难度;在技术设备方面,当时我国主流的摄影设备仍是较为笨重的中型照相机,其操作复杂,效果有限,难以提高照片质量,加之当时民国政府由于资金短缺,尚未建立起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传真基础设施网络,这使得照片难以迅速及时地到达新闻报馆,新闻图片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在专业人才方面,在当时的新闻报馆中,尚未发展出适应图文报道工作的图片编辑,而代为工作的普通新闻编辑还不能运用艺术学和新闻学原则对新闻图片进行创造性的编辑,这也导致报刊对于照片的选用率较低,从而制约了新闻摄影作用的发挥和摄影记者的从业积极性。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新闻摄影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无数爱国志士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并在报刊上刊登反映抗日军民同心抗战的新闻照片,宣传了抗战政策,也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抗战情况。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才迎来了转机。首先,战后小型照相机的普及使得新闻记者们可以在采访活动的同时兼顾摄影工作,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当时的新闻图片社开始与国内各大报刊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开始借助传真设备与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通讯社进行新闻图片的交换,这使得各大报刊对于图片的版面需求大大增加;第三,我国主要城市的报刊纷纷开设图画副刊,这使得新闻摄影开始作为独立的报道载体被普遍接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段之一。到1947年10月28日,民国政府公布了新的新闻记者界定标准,明确将摄影记者划为新闻记者行列,这使得摄影记者真正作为一个被国家从法律制度层面认可和保障的专业性职业群体登上了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一支近400人的专业摄影记者队伍,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成立新闻摄影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负责全国新闻摄影事业的领导机构。1952年4月1日,新华社正式成立摄影部,摄影记者人数达170多人,并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分社机构,专职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新华社摄影部的建立对全国的新闻机构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由此,各地的党政报刊纷纷建立各自的新闻摄影部门和图片编辑部门,并在采编人员中增加了摄影记者的占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刊行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998年,全国共出版报纸2053种,全国发行的期刊数也达到了7999种。在报刊总数大幅增加的同时,这些报刊刊发的新闻摄影报道的篇幅也不断增加,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提高。

新闻摄影事业的繁荣也催生了新闻摄影比赛的广泛出现。1981年,首届全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拉开序幕,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摄影新闻赛事。1983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正式成立,自此,我国新闻摄影机构及从业人员具有了开展理论研究和行业活动的全国性组织。据统计,到1998年,我国的新闻摄影记者总人数超过了10万人,新闻摄影记者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新闻宣传工作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二、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的新挑战

本世纪初,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络媒体登上历史舞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到来了。新的传播平台的出现造成了信息发布和受众关注的转移。互联网信息以其时效性、便捷性和互动性使得众多网民一改过去通过读报纸、看电视获取信息的传统媒介习惯,逐渐适应了通过上网了解最新消息的新方式。在此形势下,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建立起各自的网站平台,将报纸文章、广播电视节目在网站上发布,使得新闻网站彻底突破了过去报纸的版面限制和广播电视媒体的时长限制,使海量的信息发布成为可能。互联网时代给新闻摄影带来更多的展示机会的同时,却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摄影器材展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用户的上网速度获得了显著的提升,这使得形式更加生动却要求更大的数据量传输的短视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以来,“冰桶挑战”《小苹果》“挖掘机技术哪家强”等短视频社交成为流行现象,更有大量的新闻消息以短视频形式发布和传播,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其中不少记录新闻事件第一现场的短视频消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扭转了舆论风向。据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0.5%。短视频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作为静态影像的图文报道的市场份额,这使得新闻摄影图片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从而也降低了新闻摄影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随着数码相机和数码印刷设备的推广和普及,摄影工作的技术门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使得许多没有太多经验的普通摄影爱好者也能够熟练地操作照相机,并且可以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快速的图片处理和数据传输,这意味着摄影记者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必须由特殊技术人员才能胜任的高技术工种。在一些突发公共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拍客们往往能比专职摄影记者更快到达新闻现场,甚至很多拍客就是新闻全过程的目击者和亲历者。尤其在2013年四川雅安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过程中,拍客们有的是前往灾区的志愿者,有的就是灾区本地的群众,拍摄了海量的记录震后营救和灾后重建的新闻影像素材,这些素材以其真实的记录和真情的流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成为了众多主流媒体进行报道的重要供稿源。受互联网媒体冲击,大量传统报刊面临经营困难的困境,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众多传统媒体纷纷开始裁撤专职摄影记者,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甚至一举裁掉了整个摄影部,28名专职摄影记者同时被解雇,其中不乏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获奖者。在我国,专职摄影记者的数量也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图片库的建立和签约摄影师制度的兴起,更有越来越多的新闻图片干脆就是普通群众用手机拍摄的,如此看来,新闻摄影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全民创作行为。

无人机拍摄设备

在报刊时代,摄影记者的创作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在纪实摄影“决定性瞬间”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摄影记者会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采访,精心构思照片的构图和影调,尽其所能获得既有新闻价值,又兼顾艺术性、思想性的摄影图片。然而在网络时代,时效性成为各大网络媒体激烈竞争的主要领域,这就使得摄影记者时常为了快速发稿而匆匆完成采访拍摄,很难再进一步顾及图片更高的质量。摄影记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专业能力发挥到极致,没有足够的时间拍摄出能够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新闻摄影作品。由此看来,网络图片的“快餐”特点和摄影记者的创作追求之间的矛盾,也是摄影记者们在网络时代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媒体融合带来的新闻摄影职业重构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一大批社交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开来,同时,受益于4G、5G通讯技术的开放应用,不论是高清图片还是短视频,甚至是高质量的长视频数据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迅速地在智能手机设备上收发和查看,这不仅意味着人们之间的信息通讯边界逐渐缩短,更意味着视、听、图、文等传统媒体的媒体边界正在变得模糊。2014年,我国开始正式从政策层面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由此,各大主流媒体开始以“两微一端”作为平台标配,通过自建平台、入驻第三方平台等方式,逐步形成了覆盖人群庞大、海量信息流量、形式丰富多样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构建了各类媒体协调融合的新闻传播新格局。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服务于融媒体平台的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着新的职业重构。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形势下,我国中央、省、市、县四级主流媒体纷纷掀起了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浪潮,把过去各自独立的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主流媒体中超过94.26%都已设立融媒中心。融媒体中心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过去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新媒体账号之间的行政边界,也重构了从业人员的行业身份。对传统的摄影记者而言,他们采访拍摄的一条报道往往要在其所属机构的众多媒体平台以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外呈现,和其他所有媒体记者们一样,他们已经不再是以纯粹的报刊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融媒体记者的行业身份。

各种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也意味着媒体生产方式的深度融合,从而重构出适应融媒体发展的新的生产方式。以人民日报的融媒体建设为例,人民日报社从顶层设计着手,融合组织架构,梳理业务流程,创新建立了由空间平台、业务平台和技术平台三部门组成的“中央厨房”生产机制,打破了过去媒体的“板块分割”运作模式,专门设立了总编调度中心,建立了采编联动平台,彻底打通和整合“报、网、端、微”的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现了融合策划、融合采集、融合加工、融合传播,形成了记者一次采集信息、厨房多种生成产品、渠道多元传播给用户的新闻产品生产模式。在这套新生产模式的推动下,摄影记者的生产方式也不再是过去适应单一媒体形式的采访和新闻编辑,而是需要记者们在采访过程中同时撰写文字、拍摄图片并录制视频,甚至还要在后期编辑时分离出音频、视频进行剪辑,从而达到在一次采访过程中,实现全媒体制作、全媒体播发的“一鱼多吃”的新生产方式。

融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烈地冲击,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的要求体现在策划和采访两个方面。在策划方面,融媒体记者必须很好的适应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深入把握新媒体的社交属性,学会充分运用网络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社交媒体现象进行选题策划,在工作中充分涉猎当下流行的文化元素和表达方式,从而可以更好地创作出受到融媒体环境下广大网友喜爱的作品;在技术方面,融媒体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媒体时代对本媒体技术设备的运用技能,还要做到对其他媒体的技术设备的熟练掌握,真正成为媒体技术的“多面手”,对摄影记者而言,除了要精通摄影设备和后期软件外,还要熟练掌握视频拍摄技术、视频后期剪辑技术、音频处理剪辑技术、甚至是VR视频制作技术和无人机航拍技术等多种媒体技术,构建起广泛而系统的服务于全媒体创作的知识技能体系。

四、摄影记者职业的未来发展

媒体技术是媒体平台发展的技术基础,纵观我国的新闻发展历程,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会带来媒体业态的大变革,从而引起从业人员对于自身职业的新思考和新调整。在媒体平台融合发展的今天,纯粹的摄影记者职业正在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适应融媒体平台发展的新型记者职业。那么对于正在转型过程中的摄影记者们而言,该如何应对变革,又该沿着怎样的方向对职业做出新的定位,从而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获得新的发展呢?

媒体融合后的信息联动平台,其本质就是充分利用图文、音视频等众多信息传播手段进行全方位新闻产品播发的综合媒体平台。对于传统的摄影记者来说,要实现新闻采访的多媒体报道,就必须摒弃过去传统媒体“术业有专攻”的传统思想,在精进摄影相关技术能力的同时,努力学习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多媒体相关的技术创作技能,积极实践自己在视频拍摄、无人机拍摄、音视频剪辑、网络页面制作、H5产品制作等多媒体创作方面的经验,使自己成为多媒体工具使用应会尽会的“多面手”。

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速度成倍提高。当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沉浸感和体验感为主要特点的VR、AR可穿戴设备正逐步在用户中普及,一些高科技公司尝试通过互联网建立虚拟现实社区,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与更新,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元宇宙”也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交互技术、区块链等高新技术正不断发展,力求适应新的媒介时代的到来。作为即将迎接这一轮媒体技术浪潮的新闻摄影记者,应该时刻保持对新技术、新潮流的关注和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大胆尝试,做新一轮媒体变革的先行者。

新闻摄影展

纵观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不论是报刊时代、网络时代还是融媒体时代,变的是信息传播的形式与样态,不变的是对新闻内容的挖掘和把握。可以预见,媒体技术无论怎样更新与发展,媒体形式不论怎样丰富与转变,从新闻产品中获取信息、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将是广大受众点击并阅读新闻的初衷。由此可见,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将能否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新闻、精准挖掘新闻、生动报道新闻的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学好新闻理论、扎实掌握新闻规律,才能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行稳致远。

总之,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摄影记者必须认清形势,总结规律,加快转型,才能在新形势下重新构建职业内涵,作为充分适应新时期融媒体大发展的崭新一员,获得持续向前的职业发展。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摄影
与人为善的喜鹊
T台救美
指挥交通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笑一个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