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铁!见证中国铁路全产业链的实力
——专访中铁二院副总经理张雪才
2022-08-01一带一路报道李卉嫔
文:《一带一路报道》全媒体记者 李卉嫔
7月3日,在埃及总统塞西的见证下,由中国和埃及两国合作建成的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通车试运行,这是埃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院”)代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总承包方之一,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哪些创新突破?有哪些突出亮点?中埃两国建设者如何通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通车前夕,记者围绕这些问题,线上专访了在埃及的中铁二院副总经理张雪才。
您负责了从亚吉铁路到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等非洲铁路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请您介绍一下埃铁项目在设计上的创新之处。
中铁二院作为铁路行业勘察设计的龙头企业,参与了埃铁项目从谈判、方案规划到勘察设计、配合施工等全过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划分、图纸表达习惯和深细度、设计管理等方面均与国内有很大差别,中铁二院设计团队勇挑重担,充分发挥设计引领优势,成功使设计得到全面批复。
首先,这是埃及首次脱离轨道电路应用无缝线路设计的铁路项目,设计团队按照中国设计标准,广泛参考引用埃及本地规范或工程实例完成项目设计,以保证铺设无缝线路的安全。其次,双层侧式地面站的车站建筑方案既能满足埃及乘客需求,又融入了中国建筑精华,成为埃及的样板车站。第三,抗震方案设计综合了中欧的抗震理念,通过调整抗震构造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同时实现了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高效能。第四,列车通过了国际标准列车火灾燃烧试验,是耐风沙、低噪音、大载客量的定制化特殊车辆。
埃铁项目由中国中铁—中航国际联合体总承包,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突出亮点?
埃铁项目是中国轨道交通全产业链走进埃及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具有技术标准高、设备比重高、附加值高的特点,在埃及创造了多项“第一”:中国电客车、工程车、车辆段工艺设备首次进入埃及,是埃及首条采用CBTC信号系统的轨交线路,首次应用交流27.5kV 牵引供电系统于埃及轨道交通,首次采用集中系统维保(MMS)方案,首次引入并应用综合接地技术体系,将国际领先的人脸识别、智能检测功能运用于视频监控系统中,首次在“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采用满足欧标的弱电集中电源双UPS、双母线供电系统……这些使中国设计、中国方案、中国设备、中国工艺在埃及市场创立了良好口碑。
埃铁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埃两国建设者通力合作,促成了铁路如期通车试运行,请介绍一下项目实施过程中两国建设者的合作情况。
中铁二院副总经理张雪才陪同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参观车辆段运营控制中心Zhang Xuecai,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and Chinese Ambassador to Egypt Liao Liqiang visit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the depot
埃铁项目是中埃两国“一带一路”合作标志性项目之一,采用中国技术和装备,由10 多家埃及企业和20 多家中国企业共同实施。其中,埃及企业负责土建、装修和轨道施工,中国企业负责车辆段工艺设备和机电设备的安装、机电系统的综合联调。由于中埃双方在作息时间、文化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别,特别是机电安装与装修的接口众多、施工工序相互制约,而工期又异常紧张,这加大了总承包方协调管理的难度。中方管理团队统筹安排,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习俗,使双方企业作业无缝衔接、有序开展,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两国建设者通力合作,中国企业高度重视培养埃及青年技术人员,在疫情特殊时期展示了“中国速度”,传授了“中国经验”,谱写了新时代中埃合作的新篇章。
从亚吉铁路到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中国中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走出去”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分享?
埃铁项目实现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标准上,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结构组成,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基床设计、过渡段设计原则及要求、路基稳定及变形控制、既有线改建路基一般设计原则等方面采用了中国标准。中国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上,引进国内GTJ-K 型智能地基系数测试仪进行路基地基系数K30 检测。施工设备及特殊建筑材料上,大型土石方设备、预应力张拉及压浆设备等施工设备,预应力产品(钢绞线、锚具、夹片等)、土工格栅、桥梁支座等建筑材料为中国生产。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广泛邀请埃及各层面人士到中国实地参观考察,感受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巨大成就,直观地认识中国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的实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