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中的书法—当代书协春联活动反思
2022-08-01林春衍
文_林春衍
湖北美术学院
内容提要:春联的书写古已有之,延续至今日,书写却变成了“打印”。幸运的是,在中国书协、地方书协,以及一些人士的努力下,手写春联传承了下来。每逢春节前后,“送春联”活动不仅具有书法传播意义,更是一种保护文化的举措。本文结合古代年俗书写传统与当代书法环境,综合考察各地书协每年一度的“送春联”活动之利弊,探究这一传统的发展和演变。
一、人们表达美好愿景的“旧方式”
春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年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开始人们在桃木板上刻符或是画神将以求平安,后来开始书写文字以祝愿赐福。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全编》中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后蜀皇帝孟昶创作了可能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由此,中国人以吉祥诗句书写春联来祝福春节的传统便开始了。宋代王安石《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便是春节时张贴春联的场景。明代坊间传闻,明太祖朱元璋号令全国百姓在春节期间挂上对联,并微服出访去感受每家每户的节日气氛。清代以降,社会上各阶层都积极地投入春联的创作活动中来,“春联书法”也时常诞生一些书作佳品。
由民俗艺术发展而来的春联书法,含有特定的内容和节日意义,如今它大多用于表达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譬如“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祝愿福旺、家兴,“金牛开出丰收景,喜鹊衔来幸福春”祈愿来年丰收、幸福,“七旬赴宴三千叟,五代同堂二百家”期盼子孙满堂、家人长寿。
如此历史悠久的新年祝愿方式,在当代各地书协的“送春联”活动中延续了下来。书家们用墨或是金粉在红纸上书写,配以吉语,在人海中摆台挥毫,营造出喜庆、祥和、热闹的氛围。在书家们的笔下,人们仿佛回到了木门楹柱挂红联、鞭炮福灯除旧岁的往昔。各地书协的春联活动不仅是对“旧方式”的继承,更是对中华文化精粹的保护和传播,它已成为当今科技时代的“新传统”。
二、机械复制时代下的“新传统”
在21世纪的中国,手书春联更多地被机器复制取代,签字笔的使用和书法环境的变化使多数人丧失了毛笔书写能力。书法进入纯粹艺术的时代,高效率和低成本诱导着春联书法走向市场化、商品化。在追逐利益与速度的潮流中,人们降低了对仪式感的需要和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在随处可见的市场上购买一副机制春联,总是比自己精心书写或者请某个更有知识文化的人书写要方便和容易得多。
这不仅改变了以往的风俗和传统,同时也是对楹联书法文化传承的破坏。最初,作为民俗的春联,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民众对书法的兴趣。人们通过善书者所写的“两条红联”,联想到书法本身的美感。正是由于家家“各书己联”,或找宗族里的读书人书联,春联书法在过去呈现出形式丰富的特点。机械复制则是千篇一律的魏碑体、行楷书,板正呆滞,毫无生命力可言,手书春联的唯一性、艺术性完全消失:效率提高了,“美”却消失了。这种破坏不仅体现在书法领域,同样也损害着由春联内容所传递的诗联文化。明代文震亨于《长物志》中言:“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两旁用版为春帖,必随意取唐联佳者刻于上。”由此可知,在明代书刻春联,内容必须从唐代佳联中选,符合格律与法则。而今的复制春联忽视了这一点,完全由现代人自拟不合格律的联句,甚至出现许多意思不通、平仄不对的病联。春联书法所含有的书法美和诗情被机器和商业湮没。
当代书协的“送春联”“书春联”活动,奋力地抵抗着机械复制时代对春联书法、春联文化的破坏。书法家将书写的习惯与行为带回人们的视野,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尽管各个书家的水平风格不一,但书写的本质是相同的。它传递出汉字的魅力与书法的内涵。只有在书写中春联才有真正的生命力,书写的并不只是文字本身,更包括汉字文化的法则与诗句韵律的意境。为何书写出来的春联与机械打印的汉字有着本质的区别?诚然,二者皆处于视觉层面,但正如朱良志先生所说:
书法与汉字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书法扩大了汉字的生命表现力,丰富了汉字所表现的生命内容,从汉字到书法虽是一步之遥,却完成了从民族共同体的共性符号到展示个体生命的个性符号的转换。
汉字体现了宇宙人生精神,那只是上古时期造字者的体验,书法却直接打通了书家个体和宇宙的联系;汉字以一种特殊的线条和想象的空间表达了汉民族对世界的看法,书法极尽这线条和空间的变化,赋予它更激烈的冲突,更飘忽的意态,更奇妙的组合,更神秘的空间。
除了在书写上的功夫,书协会员手书春联在内容品位上也高于机制的春联。机制春联的商家往往审美能力不够,艺术和文化的品位低下,更懒于寻找佳句好词。他们所选联句大都了无新意,艺术性被实用主义碾压。书协会员一般来说在文化修养和楹联知识储备上远胜于商家,书法美与诗意美在春联中才实现了相对的统一。
书家们用书法建构起民俗与书法、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既向人们展示了书法的面貌,又传播着联句背后的意境与内涵。各地书协已举办了几十年的写春联、送春联系列活动。每逢春节,书家便走乡串户,不惧严冬寒风,在室外免费给人们书联。这份温情和坚守在当今充斥着机械复制的时代尤为珍贵,春联活动也成为一种新的传统,它在传承春联年俗的同时,也延伸了书法和楹联文化的边界。
三、重复和屈才的“两难境”
因各地情况不同,书协春联活动所选的场所和举办方式依情况而定,基本上会持续一个星期甚至上十天,一个功力深厚而享有名声的书家往往要连书好几天。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在“送联下乡”的活动中),每人可免费获得一副由书协书家手写的春联。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每天都会有大量乡亲来索取对联。这不仅给书家带来了过重的负担,还削弱了春联书法的艺术性。
作为书协的书家,我们应该大量练习或是创作对联书法,而春联书法正是对联书法的一种。黄惇先生考证道:“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民俗对联在社会各行各业广泛传播,在这一雅俗观大转变的时期得到文人书家的接受,大批士大夫、文人参与创作,使原来民俗中的桃符、春帖、春联逐步演化成在厅堂、书斋悬挂观赏的书法对联。”创作一副精彩的对联是极需要心思和气力的,要在几天内不间断地书写春联,可想质量将难以保证。有时一个书家一天要写50副以上的春联才能应付众多的索联者,如此多的数量意味着书家很大程度上是在做一种机械、重复的“生产”,而不是书法创造。它消磨着书家在此时的书法艺术性和创新性。很多书家为了方便省事,往往来回书写同样的联句,毫无变化,更不愿意去思索和创造新的春联内容与书法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书写的意义和书法的功能大打折扣。
还有一种现象,也是值得书协注意和警醒的:书家在春联活动中的主观性“屈才”。因为书家面对的大部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并未受过专业的书法训练和审美教育,在商业打印春联的影响下,对所谓“俗书”更加青睐。书协书家的风格很难被大众普遍地接受和欣赏,往往写了几副自己认为不错的春联作品,却受到索联者的质疑和不满。有些书家便放弃自己所擅长的写法,为了好评与称赞转而迎合大众的审美。他们大都采用比较圆熟、软媚的书风,以期符合人们的认识和审美水平。为了使观众可以看懂,书家大量地使用行楷书体,在能够飞扬处停滞,把繁体改成简体。在内容上,书家从网络上寻找更贴合商业、世俗的现代联句。虽然如此选择联句并没有背离对联书法的本质,却是一种下下之策。余德泉先生曾经把对联的内容概括为七个方面:“一、宣示哲理;二、概括人生;三、昭明心志;四、录载史实;五、寄寓褒贬;六、抒发情感;七、描绘风光。”春联作为对联的一种,也理应遵循这七个方面的要求,书家对内容质量的忽视不但降低了春联的美感,同时也丧失了春联书法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功能。如上文所述,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必选唐联佳者刻于上”,书家从唐诗、唐联中择优所书,既保留了春联书法内容上的高雅和精致,又传播了唐诗文化,岂不两全其美?
当然,我们不能过于理想化地看待春联活动,许多客观条件(诸如需求量大、大众欣赏水平低等)迫使书协在举办此类活动时出现了上述现象,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有时我们可以允许少部分应酬之作的存在。但一定不能忘记:书协肩负着书法振兴和发展的职责,书家应该在主观上对自己有高标准、高要求,着力化解大众与书法家之间的审美矛盾,向他们普及更多的书法文化和楹联知识。
许伟东 得乐长歌五言联68cm×23cm×2 2017
总的来说,当代各地书协在每年举办的春联系列活动,蕴含着保护、传承中华文化精粹的深意。它是积极的,是有生命力的“新传统”。年俗中的书法,不仅书写着人们长久以往对来日的美好期许,更是中华儿女对传统风俗和中国文化的一次呼唤。在这个层面上说,春联书法活动的持续举办,是一种有着“卫道”精神的文化行为。